《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案
第一課時
1、介紹《先秦諸子選讀》的重要篇章及學習方法
2、閱讀《先秦諸子選讀概說》,了解先秦諸子的主要思想主張及諸子議論文的魅力
3、閱讀《論語》選讀提示,了解孔子的生平及《論語》特點(補充《史記孔子世家》相關語段)
4、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感知大意
第二課時
1、 導入:孔子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遠影響
2、 朗讀、閱讀課文,疏通文句,整理文言知識,翻譯難句(見《新課程 新練習》)
3、 朗讀課文,整體把握五則材料的主旨,概括孔子勇于擔當責任的偉大精神
第三課時
目標:1、扣緊文本分析孔子的形象,學習孔子勇于擔當責任的偉大精神
2、孔子形象的塑造方法
重點:1、結合具體語句分析幾類人對孔子的不同態度
難點:拓展探究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積累作文素材
一、 由孔子周游列國圖片情境導入:風雨飄搖,蒼茫……
二、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并結合具體詞句分析這幾類人對孔子的態度以及孔子的反應
1、側面點明孔子宣揚大道的決心 ←儀封人:崇敬
2、不避嘲諷,積極入世 ←長沮:嘲諷
桀溺:不屑
3、不避諷勸,積極入世 ←接輿:婉勸
4、批評隱士:不仕無義 ←丈人:不滿
5、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廣為人知 ←晨門:不解
(明確襯托手法及孔子精神的偉大)
三、出示幻燈片,閱讀《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周游列國所遇到的困難,加深學生對孔子精神理解(選講5、7則)
1、 孔子貧且賤。及長,……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于陳蔡之間,于是反魯。
2、 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齊大夫欲害孔子,孔子聞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魯。
3、 孔子遂適衛,居頃之,或譖孔子于衛靈公。靈公使公孫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獲罪焉,居十月,去衛。
4、 將適陳,過匡, 匡人聞之,以為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孔子使從者為寧武子臣于衛,然后得去。
5、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何!”
6、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
7、孔子遷于蔡三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將往拜禮,陳蔡大夫謀曰:“……孔子用于楚,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與發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子路慍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史記孔子世家》
四、歸納整理“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作文素材,引導學生思考挖掘素材的不同側重點:
文天祥、史可法、布魯諾、西西弗斯
五、思考:作為一位中學生,如何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補充:湖北荊州長江大學學生勇救落水兒童
六、課堂小結:
兩千多年前,孔子……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李大釗……
今天,湖北荊州長江大學學生……
七、課后探究:
閱讀鮑鵬山《黑暗王國里的殘燭》,并結合課文 談談你對“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 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的理解。
-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案(人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7.蟬的教案設計
8.閣夜教案設計
9.《草》教案設計
10.寫作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