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朗讀與寫作之關系
郭玉
我教學已有好幾年了,其間舉凡初中、高中、大學都教過。在教學中,感覺有一個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較低。其表現之一,就是每當寫作時,腦中空空如也,無物可用,故只能七湊八湊地完成“作業”交差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平時出聲朗讀的時間與次數少。
古有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又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代的讀書,多強調出聲朗讀或是誦讀。如,古人常謂“子云詩曰”,也是從小孩子就開始讓讀這些經典作品的。宋之司馬光說:“讀重要之書,不可不背誦。”明代東林黨的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講到讀書,也強調了朗讀。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說,他們在課堂上讀什么“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笑人齒缺曰狗竇大開”、“我欲仁斯仁至矣”,這些小孩子不懂,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之所以以后寫作時能清楚地記得這些語句,而且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恐怕與小時候通過這種朗讀從而打下的深厚古文功底不無關系吧。
我們其實都應該有這樣的體會:
小學時,一方面的年小好奇,一方面的老師的督促,大家把低年級時的課文背得光掛爛熟,所以現在對那些字句都記憶猶新,在寫作中自然不需考慮就靈活運用了。如每當我們考慮要寫或表達夜晚想家時就會想到李白的《靜夜思》,說起梅花,我們很自然就想到了王安石的《梅花》,想到了梅花的高潔與傲岸、不畏風雪卻又默默散發幽香的品質……但到了中學以后,由于種種原因,不少人平時朗讀的時間與次數少了,所以學過、看過的很多精彩片段或文章在使用時卻逃得無影無蹤,讓你徒呼奈何!
之所以說朗讀對寫作有重要意義,不只是我們的一種感覺或經驗,而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知道,寫作是需要感覺與素材的,也是需要詞語來支持的,而這些從哪里來呢?從閱讀而來。但我們一般說的閱讀主要指默讀,默讀的好處自不必說,但其也有缺陷,就是很多人讀的時候往往注重的是材料的收集、信息的攝取,唯獨忘記了讀的感覺。什么是讀的感覺呢?我這里指的是語感,真正的從朗讀中投入,完全地忘我的進入作品中,從而與作者心靈相通,進而理解作品,并得到美的享受。真正能讀出感覺,投入語境之中,那么以后遇到或想到與其相類似的話題,就會自然而然地活用自己朗讀的那些東西。就如《紅樓夢》中香菱學詩,變成了“詩魔”,所以她才能說自己那次看到的景象正是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境界。
再者,不少人感覺詞匯嚴重缺乏,不知道如何準確表達自己所思所想、所見所聞,這又是為什么呢?回過頭來我們想想,難道看的文章或書少?非也。原因就在于我們原來學過或看過的都是死的,我們沒有把其中的精華變成我們自己的,變成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東西,也所以感覺學語文沒什么意義,連一篇簡單的作文都不會寫。但還是應該想想你要表達的東西,你學過或看過相類的文章或片段嗎?真的沒有,還是你當時甚至現在對那些沒感覺?我想沒感覺居多吧!其實,我們要表的意思或內容,大部分都已看過或學過,要表達的時候,只要我們能感覺一下,就能借鑒,所謂“拿來主義”是也。但這種感覺還是需要你認真的朗讀、甚至誦讀過才能達到。
除了感覺過于遲鈍的,我們大部分人在看到一些好的東西或景象時,往往會想念念有詞,想張嘴,卻“腹無詩書氣自憋”,連前人早已說爛的東西我們都不能說上一句,估計讓你創造性地描繪一下或抒發一下更是“強人所難”吧!
我們平時接受的信息,據說有百分之八十幾是通過視覺的。但這只是就一般信息而言的,作為一名學生,光憑借視覺,得到的往往只是一些死的或理論的東西,而朗讀則可以配合視覺等,得到更為形象生動的東西,而形象的東西如詞語等才更是做學生寫作時最需要的。就如現代軍隊已經形成海、陸、空、天立體的部署與戰斗模式,作為一名學生,也應該借助于多種感覺接受知識、提高能力。在特定情況下,某個軍種是最合適的,那么要表達、要寫作,朗讀才是最重要、最好的準備方式。
[論朗讀與寫作之關系(人教版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9.語文有效教學論文
10.教學論文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