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是生命永恒的琴弦,詩是生命永遠的海洋。不論是詩人,還是讀者,詩語即心語,讀詩是一次心的交流和溝通,因此也就賦予詩豐富的生命內容和思想內涵。這切合新課標對詩詞鑒賞的要求:領悟作品的內涵,評價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體驗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以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上《蒹葭》時,原想依照“示范朗讀--逐句翻譯--歸納主旨--分析藝術特色”的思路講解這一古典詩詞,卻又覺得如此解讀有傷該詩的“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境美,就以“讀后感”的形式和學生交流我的個人感悟。
首先,讓學生朗讀作品,暫不對朗讀效果做任何點評。
再來,我直接和學生談作品:
《蒹葭》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無異于中國的人物工筆畫,營造了一種朦朧美的意境。有如斷臂的維納斯,帶給人無限的遐思。
(請同學們想象這樣一幅畫面)一片白茫茫的蘆葦,在清秋的凄風中搖曳起伏。透過茫茫的白霧,一方飄逸的白絲巾,裊裊婷婷地,一位佳人的身影若隱若現。在水的一方,思慕伊人的人兒遲遲不愿走開,溯洄從之,伊人宛在水中央;溯洄從之,伊人宛在水中坻;溯游從之,伊人宛在水中址。無論道路險阻遙遠,他依然無悔、執著。(學生似乎沉浸在無限的遐思)
此情此景,告訴我們的僅僅是一種思慕佳人的情感嗎?或者說這首詩歌只是懷人之作,只是純粹的愛情詩?(引導學生思考作品的內涵)
黃中松云:“細玩所謂二字,意中之人難向人說,而在水一方,亦想像之詞。若水一定之方即是人跡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詩人之旨甚遠,固執以求之抑又遠矣。”可見,詩歌字里行間留給讀者很大的思索空間,詩歌本身有更深的意味和內涵。
此時此刻,我想起這樣一幅畫面:在褐黃色的北方大平原上,一隊隊駱駝馱著貨物在緩緩地前進。它一聲不吭地走著,它不象馬不斷噴著鼻息,也不象驢那樣亂叫,它只是默默地,用厚實的腳掌,一步一點頭地前進。(請學生交流駱駝的特點,能說出:沙漠之舟、堅忍、踏實、堅定,有一生嘀咕“有安全感”,學生們笑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雖然面前不是沙漠,也不是滿目荒涼,惟有蒼茫的蘆葦,凝重的白霜,那堅實的腳步依然使人感覺到那種跋涉者的堅毅、刻苦和沉著。換句話說,我認為詩歌帶給我們的啟示是:人,應該有追求,應該有執著的精神。因為,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應該有更高的生活目標。哪怕前方的道路布滿荊棘,充滿曲折,哪怕所追求的既定目標不能如愿以償,依然要一如既往地勇往直前。(引導學生理解和把握詩歌的主旨,實現知人論世的教學目的)
詩中的“三章只一意,特換韻耳”(方玉潤),從“道阻且右、且躋、且長”簡潔明了地說明道路漫長,困難艱巨,可尋覓之人依然“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時間、地點發生了三次轉移、變化,唯一不變的是那份追尋的執著。(引導學生品味作品的語言)(學生發言:音韻鏗鏘,讀起來朗朗上口,富于音樂美)
總之,我想詩歌所告訴我們的絕不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水之一方”所造成的“此恨綿綿無絕期”而是要逆流而上,盡管那倒退的潮流不斷地把我們推向過去的歲月,我們仍將繼續奮力向前。ㄒ龑W生評價作品的感情,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
接下來,請學生在品讀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課文,學生自評朗讀效果。可以聽得出,相對于第一次,聲調上有起伏,情感上較有波瀾了。
最后,讓學生就詩歌的語言、形象、表達技巧等方面互相交流,暢談自己的體會,能熟讀成誦。
寫在后面的話:鑒賞詩歌不是一個模式,要從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從每個字的搭配、組合,從整體上把握,最終要升華到生命的高度。換言之,讀詩,重在品詩的意境。宗白華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國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是最具有世界貢獻的一方面”,它成了一切優秀藝術品的共同追求和最高級的審美特征。中國古典詩詞多于有限的自然景觀中,勾勒出一幅獨具特色的繪畫意象,用無言的載體托起這無限的生命體,寫意和抒情斧鑿無痕地相融,中國藝術的意境追求也就自然地與人生聯系在一起了,使文字成為表現生命的單位,回蕩著生命的旋律。文學負載著傳承的歷史使命,傳承的不只是文字,更是一個民族的一筆無法估量價值的財富。中國古典詩詞是經典文化,凝聚著民族文化的精髓,衍生著生生不息的民族魂。語文教師擔負授業傳道的職責,應該從文字、作品、文學鑒賞層級漸進地引導學生,接受古典詩詞的審美熏陶,感悟古典詩詞的人文魅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個人素養。
[課例研究撥動生命永恒的琴弦--解讀《蒹葭》(九年級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1.《蒹葭》的教案
3.高中課文蒹葭教案
4.詩經蒹葭的課件
5.詩經蒹葭課件
7.蒹葭詩經賞析
9.生命安全教育研究論文
10.詩經蒹葭的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