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正義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是和諧社會的應有內涵。公平與正義的達成,從根本上說,要靠制度支撐和法律環境。當然,道德維系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誰也無法否認,良知在公平與正義的建設中的不可或缺的意義。
教育部的“面子”與鐘南山的執拗
2003年高考期間,江蘇省部分考生認為數學試卷的一道題存在錯誤。圍繞考題的對錯是非,江蘇省教育主管部門和教育部歷時近5個月,4次組織專家論證,問題仍未獲解決。當年11月5日,中國科學院朱如曾教授、中科院數理學部5名院士及其他7名院士發表聯合聲明,建議教育部實事求是地承認試題錯誤。教育部主要官員對此聲稱,教育部是不存在怕處分、批評誰、不敢承認錯誤的問題。“數學是最容易辨別是非的。”12名院士在聯合聲明中以華羅庚先生的這句箴言開始。這句話既說明了數學對錯分明的學術特點,也揭示了數學在判斷是非過程中的標桿作用。但江蘇省高考數學考題所引發的風波,讓這句箴言蒙羞。
同樣是2003年,SARS爆發后鐘南山教授果斷采用不同于常規治療的方式救治病人并取得重大成效。不僅如此,在社會情緒惶恐不安的緊要關頭,他主動向省衛生廳請纓,把廣東省病情最危急的病人集中到他領導的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治療。這一“敢醫”舉動,對于穩定當時的社會心態,顯然極具“定海神針”的價值。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抗擊SARS這一關乎民眾生死、民族榮辱的大是大非上,鐘南山敢于公開提出與官方不同的意見。當3月間其時的衛生部長張文康宣稱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時,鐘南山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卻拒絕那樣說;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權威姿態認定SARS的病原為常見的衣原體時,鐘南山卻否定了這一結論;4月11日,他在記者會上以廣東省和廣州市的病例增加數目為證再次聲明:“從醫學的角度來看,這個病的病原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怎么能說控制了呢?”
閱讀點擊:堅持良知是要勇氣的,良知之于任何人--無論地位、權力、財富、學識與資歷如何--都是如此。教育部貴為最高的教育行政機構,本應一言一行堪為楷模,但遺憾的是在面對“己非”方面教育部卻裹足不前。良知在這一事件中自始至終缺位。而鐘南山教授的“敢醫”精神,不屈從權威、權勢的獨立人格究其本質乃是一種對社會的責任,對科學的尊敬,對人格底線的固守。一言以蔽之,是對良知的捍衛。這種捍衛其利斷金,喚醒人心,讓市儈、屈從與猥瑣自慚形穢。滄海橫流,方顯良知本色;危難之間,良知扶大廈之將傾。
這兩則材料可用于“良知與權威”“良知的缺位”“強勢壓制良知”“良知與感召”“良知的生態環境”“給良知一片自由的天空”等作文論題。
普利策新聞獎是美國新聞界最高獎。1994年的“特寫性新聞攝影”獎項獲得者是南非“自由記者”凱文卡特。1993年,凱文卡特來到戰亂、貧窮、饑餓的非洲國家蘇丹采訪。一天,他看到這樣一幅令人震驚的場景:一個瘦得皮包骨頭的蘇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濟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動了,趴倒在地上。而就在不遠處,蹲著一只碩大的禿鷹,正貪婪地盯著地上那個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著即將到口的“美餐”。凱文卡特搶拍下這一鏡頭。他在搶拍完之后,實在不愿再看下去那個極端對立、極其冷酷的場面,于是,他把禿鷹轟走。過了一段時間,他看到,那個小女孩用盡所有力氣爬起來,重新艱難地向救濟中心挪動……望著小女孩的身影,凱文卡特內心充滿了矛盾、愧疚和痛苦。他在一棵樹旁坐了下來,一邊抽著煙,一邊淚流滿面。后來,他曾對人說:“當我把鏡頭對準這一切時,我心里在說‘上帝啊!’可我必須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話,我就不該來這里。”抉擇:在職業與良知之間
曹愛文,24歲,天津師范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畢業,河南電視臺都市頻道記者。2006年7月10日17時許,鄭州黃河公路大橋西300米有一13歲女孩不慎落入黃河。接報后曹愛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一個小時后孩子被救了上來,當地村民將她倒提起來,以排出孩子體內的污水,來自省會的部分媒體記者紛紛抓拍著這一新聞現場。
時間一秒秒過去了,盡管孩子胃中排出一些食物殘渣與河水,但仍無濟于事,孩子依然一動不動。看著跪在地上乞求人們的孩子父親,已經趕赴現場的曹愛文也十分焦急。“120還沒到,誰會做人工呼吸呀?”孩子的叔叔眼眶發紅,圍觀人群中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出身醫生家庭的曹愛文當即再次撥打120,可信號時斷時無,經過兩分鐘的努力,終于接通了120急救中心的電話。“喂,120您好,請教我人工呼吸怎么做……”“五下壓胸,一下吹氣。”不顧小女孩嘴角淌著白沫,曹愛文俯身做起了人工呼吸。8分鐘后,還不見小女孩醒來,給孩子做著心肺復蘇術的曹愛文急得直掉淚。18時47分,120急救車終于急馳而至。19時30分,醫生宣布搶救失敗。
由于一直忙著給孩子做人工呼吸,曹愛文的這次新聞采訪顯然是失敗的。“孩子救上來了,120沒有趕到,萬一她還有口氣呢,如果錯過了搶救的機會,我會一輩子后悔。”事后,這位被稱為“中國最美的記者”仍舊表達著同樣的觀點。
照片發表后,激起世界輿論的強烈反響。與此同時,來自各方的批評也不絕于耳。人們紛紛質問:身在現場的凱文卡特為什么不去救那個小女孩一把?就連凱文卡特的朋友也指責說,他當時應當放下攝影機去幫助小女孩。正是因為無法忍受外界公眾與自己內心的道德困惑和越來越大的精神壓力,在獲得大獎3個月后即1994年7月27日夜里,凱文卡特在南非東北部城市約翰內斯堡用一氧化碳自殺身亡。
閱讀點擊:新聞記者具有兩種角色,即“專業”與“常人”。當新聞記者的專業職責與作為常人的道德規范發生對立時,新聞記者縱然有千百個理由,但社會大眾卻有著他們明確的價值指向,即新聞記者的行為舉止,必須符合起碼的社會道德規范。新聞記者履行專業職責的最終目的,歸根到底還是為了社會系統的有效運行和人類生命的健康延續。必要時,新聞記者應該犧牲專業職責而首先履行社會職責,而不是相反。在某種意義上,這可以看作是新聞記者的“道德底線”,也是新聞記者的“良知底線”。
這兩則故事可用于“良知與挑戰”“良知的底線”“良知與抉擇”“職業與良知”等論題。
作者郵箱: zhangdy69@tom.com
[良知,不能拋卻之重(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致良知讀后感
2.用不能也不能造句
4.不能自已造句
5.用不能不造句
6.孝不能等演講稿
7.不能忘懷的同義詞
8.海鮮這些部位有毒不能吃
9.形容不能改變的歇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