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深入體會作者在本文中,由古代服裝到交通工具、住房等方面的介紹,使學生了解服裝及其它與封建統治秩序之間的聯系,從而了解封建社會。
2、學習本文緊扣標題,由主到次,由果及因,由表及里的安排說明順序。
3、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好處。
教學設想:
1、本文以邏輯關系為序,說明古代服裝及其它和封建禮制之間的聯系,研讀課文的
邏輯順序是本文的重點,可結合書后練習,讓學生懂得邏輯順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2、可讓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或外出參觀游覽,體會在封建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別。
教學要求:
1、說明文要言之有序,必須采用合理的說明順序,學習課文以邏輯關系為序的說明順序,
懂得邏輯順序中的由果溯因,由表及里的邏輯關系,懂得邏輯順序的由總及分,由主及次的邏輯關系。
2、理解課文運用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的好處。
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可以從熟悉課文入手,讓學生分讀“古代的服裝”部分和“及其他”部分,看看中間是如何過渡的。要提醒學生邊讀邊體會文章“緊扣標題,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的特色。
課時安排:二 課 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過程:
請兩位學生分讀“古代的服裝”部分和“及其他”部分,教師將學生讀錯的字寫在黑板。
朗讀課文,讓學生說出黑板上的字的正確讀音,教師板書:
綃:(xiāo) 綺:(qǐ) 皂:(z āo) 僭:(ji n) 靴:(xuē)
翎:(líng) 輿:(yú) 賈:(gǔ) 邸:(dǐ)
一、分析課文
教師:這節課主要解決的幾個問題(板書)
1、文章內容及詳略安排;
2、文章的結構層次;
3、文章的說明順序。
以上幾點是讀過一篇說明文后,首先應理清的問題,這就是所謂對文章的總體把握。 師生交流、回答。
教師明確:
文章緊扣標題,介紹了古代服裝及其他兩部分,提醒學生注意本課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的特色。哪怕僅僅是古代的服裝,可分紹的也很多,但作者只挑選了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即從質料、顏色和花飾的講究上來介紹。至于其他部分中的交通工具和住房與封建禮制之間的聯系,作者在說清楚服裝與封建禮制的關系之后,只用了不多筆墨點到為止,使文章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二、研讀課文的邏輯順序 (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說明文要言之有序,就必須采用合理的說明順序。
常用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程序順序和邏輯順序。
如何確定說明順序,要看所說明事物的內容和讀者對象。
邏輯順序體現的是事物本身的邏輯關系,同時反映了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事物的邏輯關系具有多樣性,原因和結果,現象和本質,局部和全體,主要和次要,一事物的多種性質,一事物對他事物的作用,從認識事物到改造事物,從認識規律到利用規律等等,都是邏輯關系。
從本文看,作者先是具體說明在封建社會中,服裝和質料、顏色、花飾有種種的講究,而后再說明之所以有這種講究的原因,然后又推及到居住的房子和使用的交通工具,把古代的服裝及其他諸物與封建禮制之間的關聯說得清清楚楚,這是一種由果溯因、由表及里的邏輯關系。
從局部看,作者一開始就提出“衣裳的質料、顏色和花飾又有極大的講究,不能隨便穿”,然后從“質料”“顏色”“花飾”三個方面加以分說。從分說的三點來看,好像信手拈來,隨意排列,其實前后次序也很有講究。
要說服裝的價值,當然是質料為最,顏色次之,花飾又次之;但是,倘要說及這三方面因素對服裝醒目程度的影響,卻是以花飾為最,顏色次之,質料又次之;可見這三者的安排是費過心思的。以上也是一種邏輯順序,顯示的是一種由總及分,由主及次的邏輯關系。
三、作業
1、請同學們在作業本上編寫出這篇課文的段落層次提綱。
2、在課本上完成思考和練習第一題,讓學生懂得邏輯順序的靈活性。
第 二 課 時
一、分析了解課文使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分析:這篇說明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如舉例說明,比較說明,分類別說明等等。
說明方法是為說明目的服務的。
不同的說明方法有不同的說明效果。一般地說,舉例子說明能使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分類別的說明,能使要說明的事物條理分明,眉目清楚;下定義能突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所屬的范圍;打比方的說明方,能使陌生的事物變成熟識的,抽象的事物變成具體的;作比較能揭示事物之間的異同,優劣和高下等。
如: 比較說明 -- 第二、三、四段中統治階級和平民百姓服裝的對比。
舉例說明 -- 第五段北宋大官僚的闖禍,第六段明太祖的殺功臣,第八段故宮用的黃琉璃瓦等。
二、本文的語言特點
1、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嚴密。即在說明時,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做出準確而嚴密的表述和判斷,使句意明白清楚。
如 “只有皇帝才能穿,……只有皇后才配穿……”
“被處死的罪狀之一是僭用龍鳳服飾。
“唯一區別的辦法……等。
說明除了皇帝、皇后、其他人誰也不能穿,條件是唯一的,所以才用“只有……才”。“之一”是表示原因有很多,“而僭用龍鳳服飾”是其中原因之一。而“唯一”的目的,是強調獨一無二,別無他法的等。”
2、口語使用,可使語言生動活潑,讓人愛讀。
如 “不能隨便穿,違反了制度,就會殺頭,甚至一家子都得陪著死。”
“繡著鳳的衣服,只有皇后才配穿。”
“文官用鳥,武官用獸,又按品級分別規定哪一級用什么鳥什么獸,是一點也不能含糊的。
說明文的語言,不僅要求通順,還要求用詞準確嚴密,簡潔生動,才能使大家看得明白,才能達到說明的目的。
三、作業
熟讀全文,做課后練習二、三、四、五題。
10、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書目
教學目的:
1、了解有關書目的種類、用途等知識。
2、理解課文分類陳述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了解目錄學的知識。
2、難點: 初步懂得查找書籍和其它資料的方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背景簡介:
書目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自西漢末年劉向的《別錄》、劉歆的《七略》問世以來,書目的編撰工作歷代相繼,從未間斷,直到解放前夕,編制的目錄書,已有1600多種。解放以后,由于黨和政府的重視,三十年內編出目錄索引達7783種,數量為過去一千九百多年的4.86倍。
當前,我國人民正在為實現四化積極貢獻力量。書目可以作為指示讀書、治學的門徑,可作為生產科研的向導。利用書目這把鑰匙可打開古今中外的文化寶庫,收集最有價值的文獻進行研讀,以前人最新的研究成果為出發點,進行新的創造,為四化作出更多的貢獻。
課文深入淺出介紹了有關書目的各種常識,起到了普及目錄學知識的作用。
二、解題:
據說,德國柏林圖書館的大門口,寫著這樣一句話: \'這里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如果你掌握它的鑰匙的話,那么全部知識都是你的。
這里所說的鑰匙是一個借喻,即'書目',人們把書目看成\'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題目這一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書目的作用,點明了中心,破折號起注釋作用。本文介紹的是有關書目的常識。
三、簡明提綱:
1、引出說明的對象書目,介紹書目的形式。(1--2節)
2、介紹書目的性質并用途。(3--4節)
3、介紹書目在我國的悠久歷史。(5節)
4、介紹現代書目的種類。(6--12節)
5、介紹書目的使用方法。(13--18節)
6、說明應正確認識書目的作用。(19節)
四、小結:
1、本文充分運用舉例、分類的說明方法。
舉例說明能把抽象、復雜的事物或事理說得具體而明晰,把問題說得更透徹更明白,使文章顯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起到由此及彼、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如本文在介紹幾種書目的使用時(P98--P99),舉了一般書目和專題書目兩個例子,并分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古今、中外、深淺)進一步說明怎樣\'靈活加以運用\',選取的幾個例子,都有代表性,并且按照一定的順序( 從簡單到復雜,從讀書到治學)安排的。先以借閱小說為例,說明怎樣使用書名卡片、著作者卡片、分類卡片;接著以研究明清小說、查列寧和魯迅的一篇文章為例,說明怎樣使用專題書目;然后以了解中國古代史的史料和外國哲學、社會科學名著怎樣查閱書目為例,說明怎樣利用書目讀書;最后又以研究某一理論問題怎樣查閱書目為例,說明怎樣利用書目治學。
分類說明可以使文章條理清楚,使讀者易于理解 (P98)。如在介紹書目的種類時,文章采用了分類說明法,具體介紹了各類書目的內容、體例和用途。在每類說明中,又運用了舉例說明法。本文由于大量運用了舉例、分類說明的方法,就使讀者對于書目的知識,特別是如何使用書目,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
此外,文章還運用了其它一些說明的方法:如引用說明法(如引用學者的言論),列舉說明法(如書目的形式P97),比喻說明法(如形容書多為'一座座的山'),比較說明法(如卡片式目錄與書本式目錄P95),數字說明法(如介紹《西方名著提要》P99),定義說明法(如說明什么是書目,什么是書目的書目P95,P97)等。
2、本文結構嚴謹,層次清楚。
五、作業
[思考和練習]: 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
[古代的服裝及其他(人教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7.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8.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人教版日月水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