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
一、歸納《藥》的主題
分析小說主題,要從人物、情節、環境出發,進行認真的考察,還得了解小說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家創作小說的動機。
讓學生討論,發言。
作品的明線也是主線,突出地描寫了群眾的愚昧和麻木。主人公華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饅頭能治癆病,居然讓孩子把革命者的鮮血當“藥”吃,而且對革命者這樣冷漠無情,對劊子手康大叔反倒畢恭畢敬。茶館里的一伙人對革命者宣傳革命,“感到氣憤”;對革命者挨牢頭的打,幸災樂禍;對革命者嘆息牢頭不覺悟,紛紛胡說“瘋了”。革命者被殺害,人們“潮水一般”地去看熱鬧。這些都充分說明群眾毫無覺悟,麻木不仁。
作品的暗線突出地描寫了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憂國忘家,卻被族人告發;在獄中仍然宣傳革命,卻招來一陣毒打;在刑場被殺,只招來一幫“看客”;鮮血還被別人當“藥”吃。他的母親上墳,還感到“羞愧”,也不理解他為之犧牲的革命大業。可見他是多么寂寞,多么悲哀。
魯迅與友人談到《藥》時說:“《藥》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說,因群眾的愚昧而來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說,革命者為愚昧的群眾奮斗而犧牲了,愚昧的群眾并不知道這犧牲為的是誰,卻還要因了愚昧的見解,以為這犧牲可以享用,增加群眾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孫伏園《魯迅先生二三事〈藥〉》)
魯迅先生自己的說法,既符合作品本身的實際,又符合當時他的思想,應該認為這是對《藥》的主題的精當的概括。
幾十年來,對《藥》的主題爭論不休。有的認為表現作者“對于世間的恐怖”(周啟明《關于魯迅》),有的認為表現“親子之愛”(葉紹鈞、朱自清《精讀指導舉隅》),這兩種看法已不能為大多數人接受。還有幾種看法是:歌頌革命者夏瑜;揭露黑暗統治;批評群眾落后和麻木;批判革命者脫離群眾。比較通行的做法,是把上面幾個方面雜糅在一起當作《藥》的主題。上述種種,或者只突出了《藥》的某一方面,或者沒有突出《藥》的重點,或者不符合作者創作意圖,似乎都還可以討論。
課后練習一討論,解答:
《藥》的主題應是:描寫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眾的愚昧帶來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為群眾而犧牲了,群眾卻因為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
第一種說法,“表現親子之愛”,是錯的。這是只看表面現象,沒看問題的本質。表現“革命者的悲哀”,是對的。
第二種說法,可以說在客觀上“揭露革命者脫離群眾的弱點”。至于“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不合作品實際和作者當時思想狀況。
第三種說法,對。但只講了一個方面。
第四種說法,也對。但只講了次要方面。
小說通過描寫華、夏兩家的悲劇,控訴了封建制度的罪惡,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鎮壓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動本質;更重要的是,它通過“藥”這一發人深省的事件,表現了群眾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當時殘酷的現實,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二、賞析標題。
標題《藥》指的是人血饅頭,這一事物使小說的明暗兩條線索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揭示了華、夏兩家故事的底蘊。
標題《藥》有概括情節的作用,買藥、吃藥、談藥……等情節,都圍繞“藥”展開。
標題《藥》具有揭示主題的作用:蘸有革命者鮮血的饅頭決不是愚昧的群眾所想像的醫治病苦的良藥。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者注意。”
三、布置作業
1.根據課文進行改寫,或以情節為主,如《華老栓買藥》《夏四奶奶上墳》;或以人物為主,如《夏瑜的故事》《華老栓一家》《康大叔其人》;或以環境為主,如《古囗亭口》《茶館速寫》《墳場剪影》。完成之后組織學生交流。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每小組選出一名對戲劇創作較有興趣的學生執筆,用《藥》的第三部分(高潮)內容為材料,以《茶館人物譜》為題,將該部分改為獨幕劇,然后集體修改,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作匯報演出。
[藥(第三課時)(人教版高二)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