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的題目為后人所加,“劫”不是“劫持”,這么講不符合原文,應講為“脅迫”。內容是寫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與秦王展開面對面的激烈斗爭,終于保全了安陵國土的故事。當時,靠近秦國的韓國、魏國相繼滅亡,其余山東六國中的趙、燕、齊、楚,在連年不斷的戰爭中,早已被秦國日削月割,奄奄待斃了,又過幾年,秦就統一了天下。安陵在它的宗主國魏國滅亡之后,一度還保持著獨立的地位,這一次,秦王就想用欺騙的手段輕取安陵。出小餌而釣大魚以騙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張儀入楚,把商於之地六百里許給楚懷王,條件是讓楚與齊斷交,結果傻頭傻腦的懷王上了當。秦昭襄王以十五城請易趙惠文王的和氏璧,結果騙局被藺相如識破,偷雞不成蝕把米。這些事距唐雎出使,不過幾十年的時間。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懷王的故轍,還是學藺相如的榜樣,與虎狼之秦作針鋒相對的斗爭呢?唐雎選擇了后者。作為區區五十里的小國之臣,在孤立無援的危難情況下,面對強大兇惡的敵人,居然臨危不懼,置個人生死于不顧,折服秦王,不辱使命,這種精神確是難能可貴的。
這是一篇記敘文,寫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強暴,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揭露秦王的驕橫欺詐,外強中干,色厲內荏的本質,雖不假修飾,卻十分鮮明生動,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
首先,最引人注意的是人物的對白。除了很少幾句串場的敘述,幾乎全是對白;用對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局,重點突出,層次清晰;用對白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堅定,唐雎的沉著干練,口鋒銳利,義正辭嚴,秦王的驕橫無理,無不躍然紙上。開頭一段是秦王使者和安陵君的對話。使者轉達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純屬詐騙。“使人謂”三字,劈頭即自稱寡人(只有對下,諸侯才可自稱寡人),見出秦王對安陵君的輕慢,“安陵君其許寡人”,著一命令副詞“其”,活現出秦王的盛氣凌人。安陵君識破騙局,婉言拒絕。“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態度和言辭都十分婉和,但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婉辭,是面對虎狼之敵的斗爭藝術。“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陳理為據,無容置喙。“弗敢易”,于委婉中透出堅決的態度,必然會使“秦王不悅”。秦王先設騙局,以強凌弱,以大欺小,首開禍端。安陵君婉辭堅拒,有理、有利、有節,不失明君風度。“秦王不悅”,矛盾趨于激烈,安陵前程險惡。這時,唐雎出場,“使于秦”,系國家人民的命運于一身,深入虎穴狼窩,令讀者不能不為他捏一把汗!以下唐雎出使到秦國的文章分三個段落來做,也是唐雎與秦王面對面斗爭的三個回合。唐雎如何到達秦國,怎樣拜見秦王,與本文中心無關,一概略去不寫,而直接寫會見時的對話,作者剪裁材料的眼光和膽識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個回合,基本內容貌似是第一段的重復,其實不然,細細讀來,有三點不同:其一,地點不同了,是在虎狼之秦的朝廷上;其二,背景不同了,是在秦王碰了釘子,生了氣之后;其三,人物不同了,作為區區小國的使臣所面對的卻是洶洶然不可一世的秦王。三點不同,使得唐雎比起安陵君所處的境地更加百倍地難于應對,國家命運,個人生死,全在此一舉。我們進而體會秦王與唐雎的語言,其意趣和從前也迥然不同。“秦王謂唐雎曰”之前,已經“不悅”,這時,他是壓住火氣說話,不像秦使者那樣“簡而明”,而是亦拉亦打,于委婉中露出威脅,儼然是勝利者的口吻:“……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這是質問。“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純屬威脅。話中句句不離“寡人”如何,還偏要說“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秦王的狡詐驕橫之態不言自明。唐雎早已胸有成竹,并不多與之周旋。“否,非若是也”,態度沉著明朗。接著再用一句,提要復述安陵君的答辭,但卻把安陵君的“弗敢易”換做一個反問句,并以“千里”對“五百里”提出,就遠比安陵君的回答更為堅定有力,不給對方一點便宜。這必然引起“秦王怫然怒”,由“不悅”到“怫然怒”,矛盾發展了,尖銳了,唐雎如何應付呢?于是展開了第二個回合的斗爭。
第二個回合是斗爭的高潮,從寫作來說是全文重心,因此寫得最細最詳。“秦王怫然怒”一句,籠罩全段。一個小國的使者如何治服大國暴君的盛怒,固然很難;作者如何在短短的文字中把這個場面寫出來,寫得入情入理,令人信服,也非易事。但《戰國策》的作者有這本領,而且勝任愉快,把這個場面寫得波瀾起伏,有聲有色,令人仿佛親臨其境。這一段作者分兩個層次來寫。第一層,秦王怒氣沖沖,施以恐嚇,“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公然自稱“天子”,全不把一個小國及其使者放在眼里。“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如果聯系“滅韓亡魏”的背景,委實令人不寒而栗。唐雎“臣未嘗聞也”一句,沉著冷靜,不為秦王的恐嚇所動,實際上是按兵待敵。因而這一層猶如兩大浪峰中的一個浪谷。第二層,唐雎先是反唇相譏,“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照用秦王口吻,以“布衣”對“天子”,真是寸步不讓。然后又用“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一正一反兩個判斷句,斷然駁掉秦王“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的誣蔑,于是條件成熟,反攻開始。先用三個排比句擺出專諸刺王僚、聶政刺韓傀、要離刺慶忌的事實,又說“與臣而將四矣”,打掉秦王的氣焰,再用“若士必怒”等五個四字短句,像滾木擂石般對準秦王打過去,以“二人”對“百萬”、“五步”對“千里”,不給他一點喘息時間,氣氛之緊張,令人屏息。最后唐雎“挺劍而起”,緊緊逼住秦王,這更是秦王所始料不及,于是精神防線完全被摧毀,只有繳械投降。這段文章之所以有說服力,還在于唐雎采用了完全正確的斗爭策略。無論是以秦國和安陵,還是以秦王和唐雎來說,如若較力,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只可斗智。從總體上來說,秦國和秦王當然是強大得多,但在某一個小的局部,在秦王的朝廷上,又是二人面對面,近在咫尺之間,秦王的一切有利條件都無濟于事了;反之,秦王怕死,而唐雎舍生取義,敢于斗爭,這時的優勢在唐雎一邊。唐雎抓住了這種優勢,并且懂得這種優勢稍縱即逝,所以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取勝于秦王。作者也是十分聰明睿智的,他深深懂得寫好唐雎這段臺詞的重要,于是全力以赴,讓他來作這個回合的斗爭的主角,給他大段的獨白,用排比,用節奏鮮明的短句,讓他痛快淋漓,激昂慷慨地大講特講,賦予他狂風掃地的氣勢,而風過氣清,秦王已是一敗涂地了。秦王的心理活動抽不出筆墨來寫,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沒有必要寫,因為秦王早已被這意外的一擊打昏了,他來不及思考一下眼前發生了什么,而結局已經擺在他的面前,只有俯首就范而已。明寫唐,突出了他大義凜然的鮮明形象,虛寫秦王,也更符合這一特定情景。
第三個回合(第四段),是事情的結局,其實已沒有什么斗爭,只不過是在風過氣清之后,于眾目睽睽之下,讓秦王來請降。寫法上反過來了,虛寫唐雎,因為唐雎的形象已經完成,再寫則會畫蛇添足;實寫秦王,讓他自己把自己靈魂中長期被驕橫兇殘掩蓋著的另一面--卑躬屈膝、懦弱無恥展露給人們看。從“色撓”至于“長跪而謝”,這是此時此刻秦王的所做;“先生坐,何至于此”,這是此時此刻秦王的所言,簡直讓人難以相信還是剛才那個秦王干的。“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一方面,君王的架子并不能完全放下,又一方面,對唐雎的恭維顯然言過其實,這種自相矛盾之中,真是奴顏卑膝之態可掬。秦王的這種兩面性表現無遺,一個完整的人物形象站起來了,文章也就戛然而止。
《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的寫作特點之二,是用多種形式的對比和襯托來刻畫人物。兩種人物、兩種思想和行為的對比,可以突出他們各自的特征,讓讀者認識得更清楚,這是一種廣泛使用而且行之有效的表達方法。同樣,俗話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襯托在很多種情況下,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把這兩種有效的表現方法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收到了顯著效果。我們先說本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首先,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對立而存在的,他倆之間生死不容、唇槍舌劍的斗爭,為作者充分運用對比的手法,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因而作者緊緊抓住這一點,對比著來寫兩個人物。秦王和唐雎一會面就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秦王是大國君主,盛氣凌人,又是質問,又是威脅,卻偏又擺出一副關心弱小之邦的虛偽面孔,力圖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唐雎。唐雎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卻是從容鎮定,據理力爭,你有強權,我有正義,處在矮檐下,偏偏不低頭,絲毫不為秦王的威脅所屈。一個先倨而后恭,“使人謂”--“不悅”--“怫然怒”--“色撓,長跪而謝之”,這是秦王在事件全過程中態度的變化過程;另一個先恭后倨,臨危出使--沉著應對--針鋒相對--“挺劍而起”,這是唐雎在事件全過程中態度的變化過程。處境不同、態度不同、結果不同,表現出不同的性格。一個是色厲內荏、外強中干的紙老虎;一個是臨危不懼、機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唐雎先恭后倨,是因為他一開始就胸有成算,但由于處境危險,不可魯莽草率,故意含而不露,待機而發。秦王先倨后恭則根本不同。先倨,是因為自己是大國、強國,有恃無恐,誤以為可以放膽作惡;后恭,是迫于眼前處境,黔驢技窮,不得已而為之,并不能改變他的本性。一倨一恭,也形成對比,但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對比,藝術上叫做相反相成,更有力地揭示了秦王這一復雜性格--既是兇惡的,又是虛偽的。再看本文中襯托手法的使用,突出地表現在用安陵君來襯托唐雎。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態度決定著唐雎的態度,他不失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稱得上是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這種話只能出自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軟弱,更缺乏才干,大敵當前,他有見識,會應對,卻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找不到走出險地的途徑。而唐雎出使秦國,面對秦王,一開口便勝安陵君一籌,“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則一句比一句更有鋒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厲內荏,只要掌握時機,就能一舉而戰勝之。但反回頭說,沒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縱然渾身膽識,怕也難有用武之地。兩個人物,兩種性格,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一篇六百余字的短篇記敘文,同時寫了三個人物,故事首尾完整,人物形象生動。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當然不只這兩個方面,其他諸如剪裁的功力、情節的緊張曲折、人物語言的簡潔和個性化方面,本文都有很高成就。但只要掌握以上兩個方面,這幾點由讀者自己仔細領會,大概是不太困難的。
(選自《古文鑒賞辭典》,江蘇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
四、《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說話技巧(沈濤)
唐雎為什么能不辱使命?這是他以維護“國家”利益為出發點,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斗爭的結果。
在這場斗爭中,唐雎十分講究說話的技巧,主要表現在下列三個方面:
一是“巧”在言辭委婉,言之有“節”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純是詐騙。當遭到安陵君拒絕后,“秦王不悅”,于是當著唐雎的面露出威脅之意,并盛氣凌人地責備安陵君“輕寡人”。對此,唐雎先用屈從的口吻說:“否,非若是也。”這一回答,既緩和了秦王以強凌弱的氣勢,使會談能夠繼續下去;又強調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從容地說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違背秦王的意愿。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節”,一個“守”字,含義豐富;既說明愿忠于先王的遺業,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寧“守”不“易”,這是一種崇仰先王、不為利誘的明顯反映;又表明安陵國并無擴張之意,倒有御敵之心,這不僅婉言拒絕了秦王的易地要求,還暗暗告誡秦王不要輕舉妄動。“守”是一種堅持正義,不畏強暴的具體表現,顯示出安陵國土的神圣不可侵犯。“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這一反語,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國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搶”的同義語。可見,“守”是不畏強暴、堅守國土的具體表現。由于唐雎堅持原則,言之有“節”,從“道義”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義,觸犯了他的尊嚴,難怪他要“怫然怒”了。
二是“巧”在針鋒相對、言之有“據”上。秦王見詐騙不行,便用“伏尸百萬,流血千里”的所謂“天子之怒”進行威嚇。唐雎正氣凜然,針鋒相對,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進行回擊。在這場圍繞天子與布衣之“怒”的交鋒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動而變為主動。當秦王以“亦……爾”的口吻鄙視“布衣之怒”時,唐雎立即駁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提醒秦王正視“士之怒”。接著用語勢強烈的排比句,列舉專諸刺王僚、聶政刺韓傀、要離刺慶忌的史實,對“士之怒”加以渲染說明。這三個史實,猶如锃亮鋒利的匕首,直刺貪生怕死的秦王心窩;又好似撼天動地的警鐘,警告秦王必須吸取歷史教訓,不要自蹈死地。但是,這些有根有據的“士之怒”,畢竟是歷史上的事,已經過去了,它對秦王雖有所觸動(威脅),但還不足以使利令智昏的秦王幡然悔悟。于是,唐雎又逼近一步:“此三子者”,“與臣而將四矣”。這是暗示他將效法三人,刺殺秦王。這樣就把血淋淋的史實,變成對秦王的直接威脅,迫使秦王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危急處境。
[《唐雎不辱使命》賞析2]相關文章:
10.唐詩春望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