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懷古詩是指以歷史題材為詠寫對象的詩歌創作。大多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或歷史時間段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詠史懷古詩具有“詩”(文學性)與“史”(歷史性)的雙重特征。所以它又具有兩結合:“詠史”與“言志”的結合、“古”與“今”的結合。因此,詠史懷古詩特別關注現實政治、特別注重多維的時空組合。《詩經》《離騷》中早就有這種作品,如《詩經大雅》中的《公劉》、《生民》、《綿》《皇矣》等篇什,記錄的是周部落的起源和周祖先后稷、公劉、文王等的英雄事跡。而屈原《離騷》中的“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茝。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詩句,在追述歷史上的賢君和暴君,借以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以及對楚國前途命運的擔憂。這種借古說今、古今結合的寫作手法和抒情方式基本接近后世的詠史懷古詩。詩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詠史詩是東漢時班固的《詠史》。全詩如下:
三王德彌薄,惟后用肉刑。太倉令有罪,就遞長安城。自恨身無子,困急獨煢煢。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書詣闕下,思古歌《雞鳴》。憂心摧折裂,《晨風》揚激聲。圣漢孝文帝,惻然感至情。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
“以史為鑒”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它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對待歷史的正確態度。悠悠五千年,泱泱廿四史,實為世界稀有,歷史遺跡,人物風流,一直為文學藝術的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繪畫、雕塑、小說、戲劇、散文、詩歌,乃至今天的影視作品,到處都有歷史的素材。藝術家們直面現實人生,或從對歷史事實的思考中生發出許多感喟許多諷慨,或從對歷史事實的研究中生發出許多聯想許多假設。詩人的感情是最豐富的,詩人對歷史的研究思考有更多的情感,有更鮮明的形象,這就是懷古詠史詩比那些精辟的史論文章更富有魅力,更能廣泛流傳的原因吧。
劉大杰的《中國文學發展史》說,“詠史起于班固,但只詠史事,不聯系自己。”魏晉時期的左思有《詠史》八首。《世說新語"文學》記鎮西將軍謝尚舟行經牛渚,月夜聞客船上有人詠詩,遣人訊問,乃是袁宏在吟詠自作的《詠史》詩。到了唐代,懷古詠史詩的創作蔚然成風,出現了劉禹錫、杜牧、李商隱等卓有成就的詠史大家。
懷古詠史詩首先是詩中有歷史,或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或歷史遺跡。因為是詩歌,是文學作品,所以詩中的“歷史”不必如史書中的“歷史”那么確切。《貞一齋詩說》說,“詠史詩不必鑿鑿指事實,看古人名作可見。”如蘇東坡的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都提到赤壁之戰,可后人對蘇東坡是否到過歷史上的赤壁古戰場頗多爭論,其實,就詩文的思想內容、藝術成就而言,這種爭論是毫無意義的,因為蘇東坡是在詠懷歷史,而不是在記述歷史。
這當然不是說懷古詠史詩可以歪曲歷史篡改歷史,作為一種藝術創作,詩人要在有限的篇幅中敘述歷史,表情達意,就需要創造出更集中、更典型的環境、形象。李商隱的詠史詩之所以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原因就在于此。如《漢宮詞》: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這是一首富有社會意義的詠史詩,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飄渺地將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編織在一起,首兩句是神仙傳說,入木三分地揭露漢武帝迷戀神仙的癡心妄想;三四句是歷史故事,刻畫漢武帝一心求仙而無心求賢的思想行徑。詩人不加評議,完全用形象說話。再如《詠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盤龍?
這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杰作之一,僅用二十八個字,借六朝紛紛代謝的史實來抒發感慨,說它是史實,因為金陵(北湖即玄武湖)確實是六朝故都,而“一片降旗百尺竿”顯然不是某一個有史可據的場面,更不可能六個朝代王運之終都用百尺長竿挑著降旗出降,但作者這樣寫,無論是從“一片”的廣度或是從“百尺”的高度來說,透過形象來看歷史,六朝末代統治者荒淫之深、昏庸之甚、無恥之極,都是可想而知的。這就是詠史詩中的歷史,是藝術化了的歷史。所以在鑒賞懷古詠史詩時,既要注意了解相關的歷史,又不必過分拘泥于史實,更重要的是要體味作者創造的藝術形象。
詩人創作懷古詠史的詩篇,往往不是為發古人之幽思,他們常常把史實與現實扭結在一起,或是感慨個人遭遇,或是評論社會時政。借古諷今是常見的表現手法。如金陵這座古城,東吳、西晉、宋、齊、梁、陳六朝均建都于此,這些朝代,國祚極短,在它們悲恨相續的史實中包含極深刻的歷史教訓,所以金陵懷古后來幾乎成了詠史詩中的一個專題,在國運衰微之際,更成為關心政治的詩人常取的題材。如劉禹錫的《金陵懷古》:
潮滿冶誠渚,日斜征虜亭。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詩歌前兩聯只點出與六朝有關的金陵名勝古跡,以暗示千古興亡之所由。后兩聯則通過議論和感慨,借古諷今,提出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險的卓越見解,暗示當時統治者依托關中山河之險,沉溺聲色之中,正步六朝滅亡的后塵,可謂意味深長。再如溫庭筠的《過陳琳墓》:
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
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
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這首詠懷古跡的詩,表面上是憑吊古人,實際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陳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表書記,曾事袁紹,為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后歸曹操,曹不記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全詩貫串著詩人自己和陳琳之間的不同時代、不同際遇的對比,表現了詩人因“霸才無主”引起的生不逢時之感,詠史懷古,寄托遙深。
另有一類詠史詩,詩人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的思考,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只用史實或就史實作出假設,表明自己的態度傾向。如杜牧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這是詠嘆項羽兵敗,自刎烏江的詩,開頭兩句,就事論事,批判項羽的不能“包羞忍恥”;三四句就史實作出另樣假設,表達了惋惜之意,從而表明了“男兒”應當能屈能伸,屢敗不餒的道理,是頗有積極意義的。同樣的題材,王安石也寫了一首《題烏江亭》,卻說“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他感到項羽的失敗是歷史的必然。可見,對于同一題材,詩人們有時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反映,就會有不同的看法,這不但體現詩人不同的藝術技巧,也反映了他們不同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懷古詠史詩的構思是不盡相同的。常見的是先即事即景,由此引發議論或抒發感慨。也有詩中史實的敘寫不多,卻以議論為主的。如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侶,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這是作者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發而為詩。作品以激昂的筆觸頌揚諸葛孔明的胸才大略,嘆惋他的壯志未酬。詩中除“遺像”是詠古跡外,其余均是議論,全詩議而不空,句句含情。
還有一種則全詩只敘史實(當然不是歷史書中的“史實”),不著一字評論,甚至對自家身世也不發一語。這種構思,重在塑造形象,以形象感人。如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清人李子德評這首詩說:“只敘明妃,始終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這個評語的確說出了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它自始至終,全從形象落筆,不著半句抽象的議論,而“獨留青冢向人間”、“環佩空歸月夜魂”的昭君悲劇形象,卻在讀者心上留下難以磨滅的的深刻印象。
另有一種景中寓有史實,以景襯情的構思。如杜牧的《金谷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青。
如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金谷園是西晉巨富石崇的別墅,其華麗極一時之盛,唐時已成廢園,成了供人憑吊的古跡。詩歌首兩句寫昔日繁華今成荒蕪,深含“事如春夢了無痕”(東坡語)之嘆。三四句寫暮日啼鳥、東風落花,從而聯想到石崇寵妓綠珠效死石崇跳樓自盡的史實,對綠珠如同落花般不能自主的命運深表同情和惋惜。全詩句句寫景,景中寓情,四句蟬聯而下,渾然一體。劉禹錫的《金陵五題》都采用這種構思方式。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懷古詠史詩取材常是一人、一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則取材于與京口(現在的鎮江市)有關的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故事,其中“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與京口無關,屬于詩中用典。元曲中一些以“懷古”為題的小令,又常常組合幾個典故以表達思想抒發感情。如張可久的《賣花聲"懷古》: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作者選取了楚漢之戰、赤壁之戰、漢時邊關之戰三則史料,有自刎烏江的虞姬這一無辜者的個人悲劇,有戰火熊熊的眾生劫難,也有戍邊無歸的軍人悲哀,用以揭示連綿的戰爭給百姓帶來的只是災難這一反戰主題,表達作者憂國憂民而無可奈何的復雜感情。
[詠史懷古詩賞析--以史為鑒因寄所托(人教版高三必修)]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