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是一篇反映一位對教育事業有著執著追求的年輕教師的成長過程,
因為有自己的夢想:成為一位好老師。這點支撐她走過一次次的失敗,終于初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關鍵詞 理想階段 模仿階段 成熟階段
從小夢想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可現實卻是殘酷的,但我的夢一直沒有泯滅,我一次次地在失敗后反思、總結,今天,我雖然離理想還是很遠,但我真真切切地感到我成長了,由稚嫩逐漸走向成熟。我要努力,繼續向我的理想靠近。
執教十年,回顧一下這段人生歷程,我從一個剛邁出大學校門僅有滿腔熱情的大學生成長為不僅有愛心而且懂得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愛的一位教育者。
理想階段 我從小喜歡小孩,一直夢想著長大能當老師,當一位愛生如子的好老師。我信心滿滿地走出了師范院校,熱情滿腔地投入了工作。魏巍筆下的蔡蕓芝先生是我的楷模。文中那一段文字至今刻骨銘心。 “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落在石板邊上,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我同樣愛我的學生,遇到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我拿出自己微薄的薪水資助他,遇到思想上有波動的學生,我寫信開導他。我白天整天都泡在班上,晚上還每家每戶去家訪,夢中全是學生的事。周末,我還組織全班到梅花山游玩。學生也喜歡我,課間總喜歡圍在我的身邊,談自己的理想,談與同學的矛盾,談家里的事。我們處得就像朋友。可是,我發現,他們上課也變得隨便起來。我沒有一聲令下的威嚴。甚至,成績也趕不上旁邊一位非常嚴厲的老師所帶的班,有時想想感到寒心,我付出那么多,結果卻是這樣。有一次,我跟他們說,我感覺很累,不想帶他們了。幾乎全班同學都哭了。我愛他們,他們也愛我。可我深深感到,僅憑一腔愛還遠不夠當一個好老師。愛要注意方式。這一點,我失敗了。我的理想破滅了。
模仿階段。經過第一年的失敗,反思自己,我認為是自己和他們太親近了,我應該向身邊那位對學生很兇的老師學習。在第二年的帶班中,我從一開始就對他們非常“兇”,我說一,他們不能說成二,記得,有一次,我在班上布置作業,有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太多了。”我馬上說:“你嫌多,你再加一題。”因為這個學生平時較調皮,他被壓下去了,其他學生也不敢了,初一時,全班好似很聽話,成績在年級排名也不錯,我的成就感得到了很大的滿足,由于紀律學習都不錯,班級也受到了學校的表彰。可一到初二,弊端就顯示出來了。班級只是靠我的“兇”維持著,他們心里有不服,也不敢當面流露。可班上離不開我,我一到,一個個表面溫順地像小綿羊,我一離開學校,他們就盡情發泄,有一次,我離校進修半個月,班級一下子就散了。他們覺得,平時被壓制著,“老虎”不在,他們就趁機放松。還有的學生心里不服,當面不敢頂撞老師,背地里使壞,故意損壞公物。我又在反思自己:由于我過“兇”,學生對我畏而遠之。老師很累,還得不到學生的理解,甚至有的學生還仇恨老師。這樣的嚴格是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老師雖然有愛,但愛藏得太深,讓學生體會不到,同樣不是一位成功的教育者。慢慢地,我悟出:我不應該只是模仿別人,我應該形成自己的風格。應該成為一位深愛學生,也應讓學生能體會到愛的教育者。
成熟階段。我認為,管理一個班級不能僅僅依靠我一人,等出了問題才被動地想辦法解決。這樣,往往導致解決問題時隨意性大而且缺乏連續性。應具有一套可行的管理制度,即“班規”。這套班規應先征得同學的認可,即來自同學,是同學心愿的共同體現。由同學主動維護它。
一、 我制定綜合測評制度。所謂綜合,就是包括學習成績、課堂紀律、勞動、午休、好人好事、校內外獲獎等十四個方面。綜合測評一周一小結,一月再累計一次總分,對綜合測評得分高的同學進行適當的獎勵,它打破了僅僅以學習成績論英雄的做法,使學生贏得高興,輸得服氣,綜合測評制度實行以來,同學們一致認為,它對自己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有一次,班上有位調皮的同學,他由于發表了文章、做了好人好事,加了不少分,可由于他經常遲交或不交作業,以致分數還是很低,他在小結中說:“我很心疼,這是我辛辛苦苦掙的分呀!”逐漸地,班上犯錯誤的同學越來越少,掙高分的同學越來越多,有形的制度促使了同學良好習慣無形地養成。
二、 著重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習慣。首先,我培養他們主動預習的學習習慣。以前,預習通常只是老師布置的口頭作業,現在,我把它固定下來成為書面作業,預習內容除了常規的積累字詞、完成練習外,規定必須有一項“質疑”,即針對課文提出疑問,一開始,他們硬著頭皮問,老師每次直接在預習本上解答,逐漸,他們形成了勤問、愛思考的習慣。有的人,一篇課文預習時常常能問出一大堆問題。老師改一套預習本往往需要很長時間,久而久之,他們養成了主動預習、主動質疑的好習慣。其次,培養他們主動糾錯的好習慣。語文學習中需默寫的經典文章較多,我改變了以往僅僅靠老師抽背、默寫的做法,因為那樣,老師往往辛苦地幫學生找出錯字,而學生并不在意。我把課文中需默寫的內容事先布置成作業:自默,自批,自訂正。我尤其重視自批自訂正一項,我要求:錯誤處訂正幾遍由自己定,自認為幾遍會了即可。在此基礎上,我再抽背、抽默。誰誠實與否,作業是抄的還是默的老師一清二楚。把默不出的同學找來一問,不用我多說,他就低下頭來。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主動糾錯的好習慣。再次,培養他們寫試卷分析的好習慣。每次大考后,我自己都要做一份試卷分析,分析本班弱項,然后針對本班弱項加強訓練,查漏補缺。我還布置一項作業,每位同學考后分析一下每個考點的得失分情況。即考試小結,我告訴學生:小結不需懺悔,不需保證,只需把導致你丟分的點找出來,采取你認為最不容易忘記的方式訂正它,然后根據你的弱項查漏補缺。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就有了主動性、目的性。最后,自己出試卷。試卷先是出考點專題卷。比如字音考點,每個同學找出經常導致自己錯誤的音。如“剽竊piao 易讀piao驃勇piao易讀biao”然后,做出標準答案,易錯的音用紅筆標出,與其說是提醒其他同學不如說是提醒自己。老師選出較好的同學的試卷,打在投影上,讓同學做,然后,老師請出卷人做“小老師”進行講解。這樣,同學能緊緊抓住自己的漏點,達到糾錯的目的。
通過以上的措施,班級在我的帶領下漸漸走上正軌,習慣抓好了,畢業沖刺就水到渠成了。班級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行為規范都比較穩定,尤其是我在與不在,班級都是井然有序。學生跟我的感情也很好,這讓我感覺到我的辛苦沒有白費。
通過十年的磨煉,我付出了很多,但我也收獲了很多。以上是我的一點感悟。
[成長(一位年輕教師的成長過程)]相關文章:
4.年輕教師思想匯報
10.教師成長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