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切實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讓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

發布時間:2016-8-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陜西省寧強第二中學 

姜順明(724408)

內容摘要:

創新作文,首先必須堅持“學生是寫作的主體”的原則。

學生是整個寫作行為的惟一執行者和完成者。從產生寫作動機到構思文章結構,再到動筆起草,直到最后定稿完成,都應該由學生自覺地、獨立地完成。因此,教師必須研究學生的接受心理,研究學生的寫作心理,以各種方式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制定合理的作文訓練方法。積極開展自評互評、自改互改等活動,為學生發表作品創造廣闊的平臺,使作文教學形成“行為努力--獲得成功--再努力--再成功”的有效循環。

關鍵詞:

創新作文  寫作主體    有效循環

論文提綱:

論題:如何把“學生是寫作主體”的原則貫穿作文教學的始終

措施

1、激勵斗志、激發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2、放寬命題、拆除樊籬,給學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3、發現和培養個性,讓作文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4、加強思維培養,讓學生在白紙上翩翩起舞;

5、注重科學訓練,讓學生在訓練中尋找靈感;

6、鼓勵自改、互改,在批改中提高寫作水平;

7、積極引導自評、互評,讓每個學生在講評中都有收獲;

8、積極開辟展示、發表平臺,讓學生在創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結論:讓作文教學走上、科學的康莊大道

應試作文教學嚴重背離寫作教學規律,現行

作文教學改革依然未改變學生作文的被動現狀

中學作文教學在培養21世紀高素質人才,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多年以來的中學作文教學實際上適得其反,他嚴重的損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千篇一律的主題,司空見慣的材料,模式化的結構,空話連篇的語言,充斥于大多數學生的作文中。現行的考試中,作文命題相當的模式化,無論是話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都有一個現成的套路可循,因此,事先的充分準備常常要比現場的臨時發揮效果要好。這樣,教師和學生必然要選擇前一種方式,平時就針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題目做大量的訓練,使學生將成套的主題、材料、結構、語言和表達方式記熟于心,考試時按題目照搬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學生的大腦變成了倉庫,寫作變成了機械背誦,生動活波的創造變成了機械死板的技術性操作,學生的頭腦僵化,創造力從何而來?

在這種應試作文的教學觀念影響下,教師是主動者,他決定文章的主題、材料、結構,甚至表達方式和語言,學生只是按照固定的套路模仿甚至照抄。這樣寫出來的文章也文通字順,有時分數還不低,完全可以應付考試,但它對學生的創造力不僅沒有促進,反而是一種扼殺,與寫作教學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馳。即使有些教師也注重寫作興趣的培養,并且部分教師也總結了一些切實可行的好方法,但與“讓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還差很大的距離。

近年來,中學語文教學改革流派很多,成效也比較顯著。但是,由于“純章法.純技法”的寫作訓練愈演愈烈,也使寫作的內容和方法嚴重違背寫作規律和學習規律。學生作文嚴重缺乏自主性,缺乏真情實感,空話連篇,不見個性,少有創意。這不僅難以讓學生寫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文章,而且也影響到學生的思維品質,個性品質,健全人格,道德修養的形成和發展。

如有的所謂啟發式作文教學,也并沒有完全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也鼓勵學生發揮創新精神,寫自己要說的話。但從文章的出題方式到教師的引導方式都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把學生是寫作主體的原則

貫穿作文教學的始終

作文要創新,作文教學就必須改革,堅持“學生是寫作的主體”的原則就是一切創新的前提。

因為學生才是是整個寫作行為的惟一執行者和完成者。從產生寫作機動到構思文章結構,再到動筆起草,直到最后定稿完成,都應該由學生自覺地、獨立地完成。因此,教師必須研究學生的接受心理,研究學生的寫作心理,以各種方式激起學生寫作的欲望,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根據不同學生特點,制定合理的作文訓練方法。積極開展自評互評、自改互改等活動,為學生發表作品創造廣闊的平臺,使作文教學形成“行為努力--獲得成功--再努力--再成功”的有效循環。

怎樣才能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使我們的作文教學走上良性的有效循環呢?下面是我的幾點認識和建議,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一、激勵斗志、激發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教育心理學認為,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一般有三個:學習心態、學習方式和智商數值,而三者中心態是具有支配調節作用的因素。它包括對所學內容的情感傾向、個人興趣、注意程序、未知欲望等。學習心態的復雜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成果的差異。因此在作文指導時盡可能讓學生的學習心態處于良好狀態是十分必要的。

激勵斗志和激發興趣是教師寫前引導的最基本目的,只有真正調動起學生寫作的欲望,是“我要寫”而不是“要我寫”,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真正得到訓練,也才能寫出真正意義上的好文章來。這時寫出的文章可能不如按照范文寫出來的那樣四平八穩,中規中矩,可能在結構上、用語上,甚至基本內容上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它有新意,有創意,有學生自己的東西,這才是實質意義上的好文章。

激勵斗志和激發興趣可民采用一些方法手段,而最關鍵的是教師要從內心里認識到這樣做是正確的,有效的,否則一切又會重新流于形式。

激勵斗志的一個有效方式是運用“期望心理”,表現出自己對學生次此作文寄予的希望和持有的信心。有一次,我在宣布題目“換腦之后”之后,未對此題作任何解釋,只是告訴學生,“這次作文,范圍比較廣泛,體裁也很自由。雖然不是我們所熟悉的生活,但大家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可以說只要有想像力就可以寫好這篇文章,而我對大家的想像力有充分的信心,所以我相信這次作文一定非常成功”。結果這次作文真是百花齊放,佳作紛紛。這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教師對學生抱以期望,經過一段時期后,學生往往會如教師所期望的那樣取得進步。

關于激發寫作興趣的具體方法,有人提出了五種方式,我們可以借鑒:

以新激趣。興趣常常由人們接受新異事物的刺激而產生,因而,新的訓練內容、新的訓練方式都有可能使學生產生興趣。我們可以鼓勵學生表達新想法,描寫新事物,出新題目,用新材料,讓學生耳目一新,想寫愛寫。

以疑激趣。人們都有對沒有定論的事物發表看法的沖動,因此,疑義也能讓人產生興趣。可以創設一些有疑問、有爭議的問題領域,使學生產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寫自己對疑義的理解。

以奇激趣。對未知事物探索的好奇心也是大多數人都具備的,奇異奇特的事物也能激發人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寫對事物或事理的探求過程,或寫奇特的事物本身,這些都能激發興趣,也能讓學生寫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

以美激趣。人們都有愛美、追求美的心理傾向。在感受美的時候,能得到審美愉悅的精神享受,從而增加興趣,因此可以用美的事物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或用美的言詞激發學生美好的聯想,讓學生也以美的言語來表現美的事物。

以情激趣。興趣同人的情緒體驗相關聯。使人動情的東西,令人喜愛的東西都能讓人感興趣,因此,激起學生的情感,讓他們情動于中而發于外,就能產生異乎尋常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文體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如議論文的寫作,就應該激發學生辯論的熱情。如威廉韋斯特所說:一個作者必須假定他的讀者既不接受他的主要思想,而且對此也不感興趣,除非他能圓心證明、說明,或者采用其他方法來使人信服。

當然也可以通過教師寫下水作文,鼓勵學生記日記,組織辯論會演講賽,編小品快板相聲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有的教師則非常重視新生入學或新學期開始的第一次作文。他把它形象地稱為用“頭一炮”轟開學生的思想感情的“閘門”,使學生寫作熱情從此源源不斷,并在全班形成一個愛好寫作的熱潮。

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出一些能讓他們寫出最想說的話的文章,學生自然就有興趣了。

比如對有體育特長班,我們可以帶領他們讀一些奧運冠軍事跡的文章作品,然而有針對性地出了一組圍繞比賽和拼搏的作文題:“陽光總在風雨后”、“跨越的不僅僅是高度”、“加油!”、“沖向終點的時刻”等,并允許自由命題。相信學生寫出了一大批好作文,吐出了久積胸中的“氣”。

二、放寬命題、拆除樊籬,給學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不好的命題過于狹窄,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自由度,會形成看不見的框框;那么,好的命題就應該恰好反過來,要寬松,要拆除一切樊籬。

傳統的作文出題形式如果是給材料作文,那么它的體裁通常是議論文,而且是內容限制得較死的議論文;而話題作文又常常是大而化之,模糊朦朧的。平時教師講解和學生作文訓練的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如何“審題”上了。因為升學考試寫作的時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跑題”,而“跑題”又是致命的。面對這樣的壓力,學生最好的選擇當然就是謹小慎微,不越雷池一步,創造性和個性也就無從談起了。

建立寬松的寫作環境,可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首先是放寬作文考試的要求,摒棄以往的要求過繁、限制太多的出題方式。鼓勵學生個性創作,把學生獲獎、發表的作品正式納入高考加分項目,對報考文學院校的學生,有作品獲獎或發表者,可優先錄取。

2、要創設寬松的課堂作文環境。可以允許學生不寫命題作文,或允許“欠賬”。每次作文,可以提供一組題目讓學生選擇,也允許學生自擬題目、自選題材。實在寫不出還可以以后寫別的作文補償。

3.要開辟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校園應該有濃郁的文化氣氛,有可瀏覽的報刊,可借閱的書籍,并開辟專欄張貼學生的習作。 

放寬作文命題,要遵循以下要求:

1、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葉圣陶說:“凡是賢明的國文教師,他出的題目應當不超出學生的經驗范圍,他應當站在學生的立腳點上替學生設想,什么材料是學生經驗范圍內的,是學生所能寫的、所要寫的,經過選擇才定下題目來。”

2、命題要符合學生心理特點。作文命題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就能喚起他們強烈的心靈感應,變成強大的動力來構制上佳的文章。現代中學生的感知內容豐富多彩,思維活躍,想像力強,興趣詶。針對這樣的心理特點,作文題目就應該是有新意的,能激發感情,能開啟智慧,能引發想像的。

3、命題要有實用價值。要讓學生懂得作文是“為了應用”,每次作文應有“假想的讀者”(朱自清語),于學生自己有用,于社會有用,而不是被動地為老師作文,為作文而作文。這樣就使他們有一種責任感,作文態度就認真。

另外,我們還可以在作文訓練中讓學生寫“放膽文”。所謂“放膽文”就是讓學生放開思想,放開形式,不拘內容,不受任何壓力,使學生在思想解放、心情愉快、寬松自由的情境中寫作文,寫片斷、寫整篇都可以,只要能寫出來就好。各自在自己的基礎上前進。課內外結合,訓練形式多樣。對“放膽文”的指導和評價,則以表揚為主,并通過作文朗誦會、作文走廊、作文比賽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滿腔熱情地肯定他們的點滴成績,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發現和培養個性,讓作文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學生的內心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而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是十分寶貴,需要精心呵護的。

個性需要發現。這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其次是對學生要有信心,最后是要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周密的分析能力。

個性需要培養。個性則是性格氣質的充分發揮,是鋒芒畢露,有棱有角。學生的個性如果不能被充分尊重,天性就會受到壓抑,會被逐漸消磨,最終成為一個毫無個性棱角,四平八穩,循規蹈矩的社會人。

學生的個性在作文中最容易展現,因而語文教師與學生個性的發現與培養關系就尤為密切。好的教師可能會為學生天性的展示而欣喜,會給以充分肯定,大力支持;不好的教師則可能因為它不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固定觀念而予以抑制。和藹一點的做法是規勸,是循循善誘,把學生引入“正確”的軌道;更嚴厲的做法則是批評指責,甚至當作反面教材。

培養學生個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由于年齡、經歷的差異,學生眼中的世界與教師眼中的世界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教師善于引導,就會在學生那里感受到一個全新的天地。但許多教師恰恰不是這樣做的,他們覺得學生淺薄甚至錯誤,于是有意地向他們覺得正確的方向引導,其結果就是學生自己的天性被束縛,個性被扭曲。托爾斯泰曾說:“孩子的素質應該自發養成,教師對他們應像一個指導者一樣,僅產生有限的影響,他無權干涉由他們執教的兒童觀點的形成。”

清華附中很重視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個性。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1、培養學生寫作的思維個性。學生的寫作思維具有多樣性,教師要尊重并培養學生的多種審美觀念和思維方式。

2、鼓勵學生表現具有個性的思想。當代中學生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體現了年齡特征和時代特征。寫作教學不可忽視這一學生個性的重要內容。教師不能努力發現、大膽肯定、積極引導學生發展思想認識方面的個性張揚,常常是導致學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癥結所在。

3、強調學生的寫作借鑒要有個性。中學生由于生活范圍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寫作規律和寫作技巧掌握得尚欠完善,他們的寫作訓練還不可能完全擺脫借鑒。但不論是寫作內容還是寫作方法的借鑒,也都要強調個性,即別人的東西可以為我所用,但怎么去應用有個人的特點。

4、提供語言表達的個性化。人們常常批評的“學生腔”,實際上主要是對生活缺乏深入的思考、閱讀貧乏以及證言缺少個性造成的。因此除了要注意學生思維個性化、思想個性化、借鑒個性化之外,還要鼓勵學生大膽使用一些雖不太成熟但富于個性的語匯和句式。

四、加強思維訓練,讓學生在白紙上翩翩起舞

首先,思維是寫作主體與客觀溝通的“中介”,寫作系統是由寫作主體(作者)和客體(一切客觀事物)組成的有機整體,思維活動是寫作主體與客體溝通的惟一橋梁。在寫作活動中,作者必須首先通過自身的觀察體驗從客觀世界搜集、積累寫作信息(素材)。在獲取寫作信息的過程中,作者的觀察力、發現力、記憶力等都將引導他去發掘出不被常人注意卻蘊含著某種生活本質的信息,然后作者把外界獲得的這些信息存儲在大腦中,同時經過大腦對信息的加工處理--思考,形成認識和判斷。這個認識和判斷是否正確,又必須通過實踐去檢驗。在實踐中,作者又把新產生的信息反饋回大腦,經過比較和修正,再來影響下一步的思維活動和實踐活動。作者就是在這樣一種循環往復、一次比一次深入的思維進程中,演化對客體的理解,提煉出的客體的本質,得出對客體認識的真知灼見。

其次,思維是寫作能力結構的支柱。一個人要能夠寫文章,應該具備多種能力要素,如思維要素、素養要素、秉賦要素、技術要素等。在寫作活動中,這四方面的因素發揮著“合力”的作用,其中任何一種能力的缺失,都不可能使作者寫出較好的文章。但是,在這四種相互聯系的要素中,思維要素自始自終控制其他要素的運用和發揮,沒有思維力作支撐,其他要素的作用就無從談起。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必須首先立足于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寫作方法的掌握和運用,也首先是思維方法的掌握和運用。

思維訓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盡可能地掌握事物的動態變化。人們對客體的感覺和觀察,不能只是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式上,而要從事物變化的動態過程中去知覺。我們對客體的感覺和觀察就應該立足于此。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拓展主體更廣闊的思維空間,才有可能接近客體的“真實”,才有可能避免“一切則全好,一壞則全壞”的簡單認識和判斷。

第二,要調動思維的創造性。寫作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它是對世界的真切發現和認真發言。我們要鼓勵學生的新發現、新認識,哪怕這些發現和認識還存在某些不足,但總比千人一腔的八股文章有活力,有生氣。

第三,改變直覺思維的范式,培養發散思維。直覺思維表現在寫作上主要是直觀性描述和單一的情感表達,它是一種低層次的形象思想形式。由于這種思維活動停留在事物的表層結構上,對事物之間關系的認知也就局限在一種線性的因果聯系的觀照,所以寫作思路狹窄。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訓練學生學會多角度地考察事物的發散思維能力,從事物的多維關聯和整體性上去把握事物的特征,擴大生活視野和思維向度,增強對事物的“立體”認識能力。

第四,加強辯證邏輯思維訓練。形式邏輯辯證邏輯都是必須遵循的思維規則。相對于辯證邏輯,形式邏輯的靜態范疇更容易掌握一些。由于辯證邏輯使用的是動態范疇,教我們從事物的廣泛聯系和不斷發展中去認識事物,使思維處于一種開放的狀態,這樣才能不斷的激發思維的活力,避免思想的偏激和僵化。

思維訓練的具體方法多種多樣,下面幾種方法我們可以借鑒:

事物說明法。這里的事物包括客觀事物與抽象概念。對客觀事物的說明要準確地描述其外部表象,并分析、概括其抽象意義,而說明的對象則不必為人民平常以為需要說明的重大、復雜的事物,因為這類事物通常已有相對固定,且較為合理的說明模式,對它們的理解與說明并不一定需要更多的獨創性。相反,一些極普通事物卻可能需要調動全部的主動性和想像力才能說明清楚,比如一張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對抽象概念的說明亦無須選擇“民族”、“理想”等“大”的概念,也以挑選那些我們平時認為很簡單的,甚至無須解釋的概念為宜,恰恰是想完美地說明它們才更加困難,如“搶”、“撒嬌”等。也可以試作近似概念的判別,也就是近義詞的解釋,如“美麗”與“漂亮”、“瀟灑”與“帥氣”等。

程序的說明。程序說明即對一行為過程從頭至尾予以清楚的、有層次的敘述。同樣,也應以看似簡單卻難以確切表述的日常行為為目標,如“刷牙”、“做米飯”等。

概括式說明。它主要是訓練對事物的總結概括能力。方式如敘述一篇文章、一本書的大概內容(縮寫便屬于此類),敘述一件事情,要求精練、準確、突出要點。

擴展式說明。它與概括式說明恰好相反,要求把簡單的事物擴展開來,(“擴寫”訓練屬于此類)還可以描述一幅畫,解說一段樂曲,闡釋一段格言等,要求富于聯想和想像,內容豐富。

形象化說明。它要求把抽象概念轉化為形象事物,比如舉例說明什么是“矛盾”,什么事能令人“進退維谷”,什么事“好高騖遠”,什么問題叫人“不求甚解”等。思維訓練可以在寫作訓練的過程中進行。

五、注重科學訓練,讓學生在訓練中尋找靈感

1、注重片斷寫作訓練,讓學生養成樂于表達的習慣

片斷寫作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尤其是表達的技巧、文體的技巧等。具體形式則主要體現在句、段等的構制。

所謂“作文片斷”,指用一段一節的小篇幅,表現生活中的一個斷面,說明事物的一個方面,談論對某事某現象的一點看法,作這種片斷的寫作練習,就叫“作文片斷訓練”。其訓練類型共有三種:一是描述性訓練,就是選擇景物的一個方面,摘取生活海洋中的一個小浪花,截取生活的一個斷面進行敘述描繪。二是說明性訓練,就事物的一個方面作介紹。三是評議性訓練,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影視片簡單地談點個人的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談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體會即可。

片斷訓練的主導思想是,從局部著眼,培養學生的“眼力”和“手車”,讓他們用自己的筆隨時寫下“眼所見”、“耳所聞”,從一點著眼,從小處著手,逐步提高,過渡到構思作文,得心應手。

首先,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使之做“生活的有心人”,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所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就是引導學生增強對各種新變化的敏感性,能留心并發現它,能抓住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將看到的生活內容的豐富多彩用片斷形式反映出來。

其次,作文片斷訓練,可作為培養學生想像力、促使文章生動的一條有效途徑。經常寫生活細節,有意無意去觀察認識生活,就會熟悉生活,即“世事洞明”。

當需要反映某些生活斷面時,腦中自然就會產生類似的景象,而且還能從這些圖景里生發出清晰的生活細節,這就是一種想像。寫作、想像、生活實感互相作用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想像。也是豐富學生想像力的過程。

最后,片斷訓練方便易行。作文片斷訓練耗時少,短者十來分鐘,最長也只用一節課的時間。而師生間的反饋卻快而多,可當堂評改,靈活性大,訓練機會多。因此,這種訓練方法方便易行。

片斷訓練主要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筆頭練。它包括①仿寫。仿寫,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異,從相同點悟出不同點,“照貓畫虎”要畫出虎氣。②生發。就是根據課文情節,合理想象,生發開去,加上或延伸課文中的情節,再造細節,這比仿寫更進一步了。③修改。可采用面改和學生互改兩種方式。面改時,指出優缺點,督促其改正不足,發揚優點。學生互改,實際上就是讓他們互相討論交流、提高的過程。老師可擇其善者作為范文,予以評點。

其二是口頭練。這種訓練的目的在于給學生提供口頭表達機會,彌補筆頭練的不足,避免其單調性,增強作文的趣味性,調動其作文積極性。口頭練,題材要選學生最熟悉的,選擇范圍要大,要多留幾個題。除事先布置學生觀察外,課內利用幾分鐘互相討論,組織材料,以便清楚地表達。此外,還可讓學生把學校的生活片斷講給家里人聽,并提醒他用不同的語言向不同的聽者表達,同時記下對方的語言動作。這樣可以避免學生語言的單調性,學會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在不同的表達環境用不同的語言。

作文片斷訓練是個“積水成淵”的洗劫,必須把細致的觀察思考和寫作結余起來,逐步提高,不能求之過急,不要半途而廢,且每前進一步,都作一次小結,寫作水平才能竹子開花--節節高。

2、重視口頭作文訓練,讓學生在表演中增強自信

口頭作文屬于輔助性訓練,認知心理學證明:就寫作質量而言,在寫作、聽寫和說話三種形式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相關性,即說得好的人寫得也好。它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能力、反應速度和快速組織證言的能力。

教師總結這種訓練方式有幾方面的優點:①有利于培養學生經常觀察生活的興趣和能力;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③有助于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和提高;④有利于各種表達方式的學習運用。不僅如此,在眾目睽睽之下,生動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除了需要觀察、分析、表述以外,也需要勇氣和自信,而通過對同學口頭作文的評價,又體會到了擔當評委的榮譽感和責任心。因此說,這種訓練方式也是一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好方法。

3、書面作文和口頭作文還可以進行綜合練習和比較練習。

4、議論文還可以通過口頭辯論的方式進行。辯論與議論文寫作的關系十分密切,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這種寫作訓練方式的優勢有三點:一、思想交鋒可以磨礪思想,幫助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二、有利于雙方發現立論中的錯誤和漏洞,幫助學生學會正確的立論;三、辯論中競爭的情境、及時的反饋,有利于培養積極的態度,使學生樂于議論。

六、鼓勵自改、互改,在批改中提高寫作水平

目前,大多數學校批改作文仍然是教師全包,學生則沒有任何參與的機會。這種方法有一定弊端,主要表現為:第一,誘發了學生的依賴心理。由于學生被置于被動的地位,因而抑制了學生獨立完成作文的意向,轉而依賴教師來修改。第二,效果不佳。教師把大量精力全用來批改作文,無暇關注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改進,而學生卻常常只關心分數,對文中的批語并不認真領會。第三,與寫作規律有悖。改本來是寫的一個環節,佳作從來是靠作者反復修改而成的,學生應養成自批自改的習慣。那種“我寫你改”的方式,把批改從寫作過程中剝離出來,不僅破壞了寫作過程的完整性、系統性,而且贊成學生寫作能力的殘缺。第四,缺乏長遠目光。學生終究要離開學校,走向社會,離開教師,獨立作文。教師的批改再精細,也比不上培養學生自改能力的重要。因此,要積極推行多種批改方式,盡量讓學生活動起來。

1、鼓勵學生自己修改

這是發揮學生自身積極主動性的一種批改方法。當然,教師事先應當有所引導,即指出可以進行修改的幾個方面,或可能出現的問題。引導不是越俎代庖,學生也不能把教師的引導當成戒律,要在引導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努力改進,突出自身特點,展現創新精神。

2、鼓勵同學互相修改

這是一種對雙方都有意義的修改方式。要想修改別人的文章,理論上說,就應該站在比修改對象高一些的地位上,就是有理有據,這實際上就是對寫作規律的一次深入理解和認識,糾正別人的同時也就提高了自己。同時,同學之間由于處于同一年齡段,更容易相互理解溝通,所提的意見可能根據性更強。

山東省文登市宋村小學對作文批改方式進行了改革,基本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相互批改。他們采取了分三步走的方式。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步是把批改的標準交給學生。與教師相比,學生的鑒別能力還不足,而批改作文的前提條件就是必須具備一定的鑒別能力。所以道德就要幫助學生制定評判的標準。批改標準當然不是全僵死的。它要根據每次作文的具體情況,從立意、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擬訂出大體標準,讓學生參照執行。

第二步是教師指導學生批改。學生掌握了批改標準還不等于會批改了,還需要教師給予方法上的指導。首先,要嚴格執行各種批改符號的寫法和用法,這是規定,不能隨意更動;其次,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再次,對具體的問題寫出批語,包括旁批和總批;最后,做好批閱記錄。學生批改時,教師巡回指導,個別問題及時解決,普遍性問題集中解決。

第三步是撰寫評析文章。評析文章以批改標準為尺度,內容因人而異,可以分析作者的思維方法、寫作技巧,也可以談文章得失的原因,更可以提出文章修改的意見和建議。評析文章要有實際內容,禁絕空發議論。

3、改變教師修改的方式

這雖是一種最傳統的方式,但仍然是行之有效的,關鍵是教師的批改原則和具體做法。批改的原則為忌譏貶,重激勵;忌平庸,重深刻;忌拖沓,重精粹;忌一般,重文采;忌板滯,重活靈。最基本的做法應該是積極鼓勵,多就少改。

所謂積極鼓勵,多就少改也不是盲目贊美而不指出缺點毛病。缺點毛病還是要說,只是說的方式要得當,意見要明確,措辭可以委婉,尤其是不能使用挖苦諷刺的語句或表現出失望、“孺子不可教”的態度。要注意批評色彩,表現出滿腔熱情,相信學生下次能寫好。

不僅對寫作上的毛病,就是學生在文章中反映出來的思想認識上的偏差,也應該和風細雨地交流。

教師可以通過寫評語進行師生交流。內蒙古赤峰十中牛桂芹老師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總結出幾條規律:第一是批語應該使學生感到是朋友的交談。第二是使學生感到是“行家的教誨”。學生希望得到教師公正的評介和贊許,但如果這種評價和贊成或許只是一此套話和外行話,學生不但不覺得是激勵,反而可能感到教師是在應付甚至愚弄自己。所以教師應努力加強自己的實力,廣記博聞,對各類知識都略知一二。第三是讓學生感到是美的信息傳遞。“美是生活”,如果說學生應努力表現生活中的美,那么教師就應該努力在學生的習作中尋找美的因素,這樣整個寫作過程就是師生共同發現美、欣賞美的一種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性情受到陶冶,精神得到凈化,情感得到交流。

七、積極引導自評、互評,讓每個學生在講評中都有收獲

作文講評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避免教師一言堂,要讓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要突出重點,要綜合運用多種講評方法。這樣,其效果都比按部就班地傳授要好得多。

作文講評的具體要求有:

第一,要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講評不應該是教師的一言堂,應當是師生交流、討論、研究的良好場合。學生不僅在寫作活動中是主體,即便在講評這個環節中也不應當是被動的存在--只能聽,不能說。因此教師此時要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也加入到講評的進程中,具體地說就是可以處議、自講、自改。自議是相互之間的評議,自講則主要是指學生對自己文章寫作過程的講述,從構思到定稿。自改則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學生當場提出對文章的修改意見。學生的活動和教師的活動可以交替進行,每次可以叫不同的學生發言,但最好鼓勵學生主動發言。只要教師對學生的發言充分尊重,學生會逐漸從沉默寡言過渡到踴躍發言的。要想真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必須放下架子,把自己置于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

第二,要讓全班學生都能參與,都能有收獲。一個班的學生作文水平不一,通常是兩頭大中間小,即寫得很好的學生和寫得很差的學生都是少數,普通水平者居多。一些教師習慣于抓兩頭帶中間的講評方式,這也有其道理:在好學生身上教師可以總結出規律,說明“應該這樣寫”;在差學生身上,都可以總結教訓,說明“不應該那樣寫”,但從學生的立場上看,從培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的解決來考慮,這種方式就不是很恰當:且不說差的學生會因經常被當作反面教材而愈發厭倦寫作,就是一些中等學生,也會由于難以得到教師的關注而一天天地對寫作不感興趣。即便是始終在教師視野之內,不斷受到表揚的好學生,日久天長也就不再感覺這種表揚對自己有多大的激勵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注意到每一個學生,發掘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鼓勵他們那怕是微小的進步。這樣,作文講評才會不僅僅是一次作文情況的小結,不單純是寫作知識的講解,同時還能起到對學生的激勵作用。

第三,要突出重點。所謂突出重點,就是每一次作文講評要有一個或幾個問題作為本次講評的主體。它可以是這次學生作文中反映比較突出、比較普遍的問題,也可以是按照寫作訓練計劃此時應當重點講解的問題。

第四,講評前要有充分準備--首先是同作文教學計劃銜接。教師在學期初應該制訂合理的作文教學計劃,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程序、與語文教材的結合等,都應在其中有明確的規定。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卡片法”。就是在批閱的過程中,只要產生了好的想法,可以用于課堂講評的,就立即用卡片記下來。卡片的內容包括:具體問題、類別歸屬、教師的認識和評價、材料出處……當作文批完之后,手頭一般就有了二三十張卡片,把它們按講評需要排好(具體方式有按類別、按成績、按講評內容等),略加整理就是一份作文講評教案,再把要引用材料的學生作文也按此順利排好,講評時即講即讀,十分方便。

作文講評的具體方式主要有:

學生講評。這是由教師指導,學生自己進行的講評。方式可以有討論式或主講式兩種。如果事物準備工作做得比較充分,學生對典型文章已經了然于胸,并有自己較為獨到的看法,那么主講式就容易比較有深度;而討論式則學生發言面更廣泛,氣氛可以更活躍。二者各有所長,可以機動處理。

典型講評。這是在學生作文中找出典型例文,做細致分析的講評。典型講評應著重剖析優秀文章,指出其長處,為大家做榜樣。不宜以差文章為典型,這會嚴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即便是必須講到的問題,也應該作為綜合講評或專題講評的一個問題點來談,更不能提學生的名字。

專題講評。這是就本次作文的具體情況,集中講一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突出問題。專題可以講成普遍問題的解析,也可以講成寫作理論中某個知識點的介紹。但不論是那一種,都必須與教學計劃有機結合。

綜合講評。這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文章,做全面的、概括性的講評。

八、積極開辟展示、發表平臺,讓學生在創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人人都善于表現自己,樂于展示自己。就寫作而言,人人都希望獲得成功。

我們學校有很多方法值得推廣;

1、革新作文謄寫的載體。

傳統的學生作文,一律謄寫在作文本。這種方法,省錢、省心,便于教師批閱,但很難從形式上提高學生的興趣。其實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把作文謄寫在方格信紙上,也可由教師設計形式美觀而有創意的作文紙,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喜歡的作文紙,還完全可以允許有條件的同學把自己的作文打印出來或者發至老師和同學的郵箱里,供大家評閱。

結合多年教學經驗,我校袁建東老師發明了“活頁式”作文紙。每次作文學生把修改定稿的作文認真謄寫在一頁600-1000字頁面的作文紙上。頁面設計有“收獲”“警言”“姓名,班級”“標題”“正文”“讀者品評”“學生自評”“悟”等欄目,每次作文只交單頁。這種設計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可展覽,便于裝訂成冊。每次作文所有文章一律張貼展覽,即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又促進學生寫出優秀作品,大大提高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2、認真辦好校刊。

學生創作出好的作品,如果不能及時展示、發表,就不能獲得成就感,長此以往,就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創作積極性。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辦好校刊意義就重大了。學生在校刊發表作品,自己獲得成功,學校也發現和培養了寫作人才。 

3、積極向全國各級報刊雜志社推薦學生作品。

只有讓學生的文章獲得發表,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當作家的感受,提高興趣,從而促使學生寫作形成有效循環。

4、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大賽。

(1)開展課堂作文大賽。利用45分鐘時間讓參賽選手自由創作,評出優秀作品。這種競賽重點在于減少對學生的約束,盡可能的減少限制,創新命題方式,讓學生自由發揮,自主選材,自選文體,重點要求寫真人真事,表達真情實感。

(2)積極開展校刊征文大賽。

為了提高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學生為校刊投稿的積極性,提高校刊的辦刊水平,舉行校園刊物征文大賽。

要求學生立足現實生活“我手寫我心”把自己生活學習中所見、所,所思、所想、所談等,真實的表達出來,積極投稿,認真評獎,鼓勵學生自主創作。

    (3)積極選派優秀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縣級的作文大賽,讓學生在大賽的鍛煉中,提高創作水平。

讓作文教學走上健康、

科學的康莊大道

就目前的作文教學現狀而言,真正要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僅僅還是一個良好的愿望,實現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我們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為原則;只要我們堅持以引導學生“愛作文”“會作文”“樂作文”為目標;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大膽創新、銳意改革、勇于實踐、勤于探索,就一定能讓我們的作文教學走上健康科學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韋志成:《作文教學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滕大春:《今日美國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美]威廉、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劉雨:《寫作心理學》,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何明:《中學作文教育實踐問題研究》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切實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讓學生真正成為寫作的主人]相關文章:

1.大學生寫作比賽策劃書

2.樹立遠大理想大學生入黨思想匯報范文

3.《以客戶為中心》讀后感

4.

5.學生不寫作業檢討書范文參考

6.大學生入團申請書寫作格式解讀

7.學生不寫作業檢討書100字

8.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寫作要求

9.大學生求職信的寫作技巧范文

10.中學生英語寫作課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