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在反復誦讀中理解作者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體會文章質樸,清新的語言風格。
2、學習本課的狀物方法:抓住事物特征,從各個不同的側面展示描寫對象。能運用所學方法寫一段狀物文字。
教學重點
學習本課的狀物方法。抓住事物特征,從不同側面描寫事物。
教學難點
1、學習側面描寫事物的方法。
2體會作者的抒情方法,即感情蘊含在平平常常的敘述之中。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狀物散文,題目是《蘿卜》(板書)有的同學可能會說,“蘿卜,成天吃,有什么可寫的?”最普通的東西,往往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也是我們常常容易忽略的,下面我們就從這平平常常的蘿卜說起,看看在作者筆下,這普通的蘿卜是怎么被描述,這不起眼的蘿卜里又深藏著多少學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兩點:
1、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生詞和不理解的句子。
在學生自讀時教師把學生可能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寫在黑板上,學生自讀后可一起學習,重點訂正字音。
(板書:薺菜 氽羊肉湯 檳榔 五棓子 臀肩肉 沙汀 鹽漬)
2、思考:看看全文共寫了幾種蘿卜,都是從哪些方面寫的?在書上畫重點詞語,然后根據這兩個問題設計一個表格。
(讓學生自讀思考五分鐘后,自由討論列表,根據同學討論的內容教師可在黑板上列表)
蘿卜 形狀 顏色 口味 吃法
3、師生共同討論,完成上面表格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分析課文
1、重點誦讀,落實重難點教學
誦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老師可范讀,也可請同學讀)
老師啟發引導:
(1)這段作者是怎樣描寫楊花蘿卜的?(正面描寫了楊花蘿卜的樣子,顏色、口味等特點)
(2)作者反復說這種蘿卜好吃,為什么這樣說,是不是太啰嗦了?
反復誦讀和教師的提示引導下突破難點之二。
誦讀課文第8、9段。
老師啟發:這兩段寫了兩種蘿卜,(“穿心紅蘿卜”,“紫蘿卜”)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
(共同點:抓住各自的特點,正面描寫了形狀、顏色等)
誦讀課文第12、13段。
啟發提問:這兩段主要寫北京的心里美蘿卜,這兩段的寫法與前三種蘿卜的寫法有什么不同?
(沒有直接寫蘿卜的形狀,顏色,而重點寫了小販賣蘿卜、手指彈蘿卜、刀切蘿卜,往地上扔蘿卜的聲音,蘿卜本身不會發聲,是人們使它發出了種種聲音,通過寫人的動作,寫出了心里美蘿卜的特點,這種寫法就是側面描寫)這個問題要在學生形象地誦讀之后,小組討論比較,老師最后再做總結。
[通過第12、13段的學習,突破難點之一]
誦讀課文第21段。
啟發引導:這段主要寫了些什么?
(可能有的同學會說寫腌制蘿卜干,可繼續提問)
如果寫腌制蘿卜干,那為什么加入童年在家鄉腌蘿卜干時的回憶?
誦讀課文第26段。
理解句子:“蘿卜所惠于中國人者亦大矣”。
啟發引導:從這段里可看出作者怎樣的感情?這種情感作者是用什么樣的方式表達的?
(愛祖國、愛祖國的物產、用比較方法寫出)
[通過第21、26段的學習繼續突破難點之二]
2、在誦讀中體會語言特點
同學們可隨意找本課的任何一段誦讀,仔細體味一下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可以和剛學完的《天山景物記》相比較,說說這兩篇文章的語言給你的直接感覺。
(語言特點較難體會,應在學生誦讀比較的基礎上,引導他們說說自己的第一感覺)
《蘿卜》的語言:自然、清新、口語化,像拉家常;
《天山景物記》的語言:優美、更重色彩、善修辭。
二、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在誦讀課文中品味了這篇文章的語言特點;體會了作者的抒情方式:在平平常常的敘述描寫中蘊含感情;學習了狀物的方法:抓住事物本質特征從不同側面描寫。
三、作業
(1)模仿《蘿卜》的狀物方法,寫一種蔬菜或水果。
(2)完成課后練習二、三。
[蘿卜(人教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蘿卜的教案小班
2.扒蘿卜活動教案
5.拔蘿卜教案及反思
10.小班《分蘿卜》語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