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類說明文閱讀訓練
一、03北京春季(難度★★)
橋的運動
1 橋是種固定建筑物,一經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載不移,把它當作在面標志,應當是不再準確不過的。《史記蘇秦列傳》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們所以約定在橋下相會,就因為橋是不會動的,但是,這里所謂不動,是指大動而言,至于小動、微動,它卻和萬物一樣,是持續不斷、分秒不停的。
2 車在橋上過,它的重量就使橋身變形,從平直的橋身變為彎曲的橋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彎一樣。板凳的腿,因為板的壓迫,也要變形,如果這腿是有彈簧的,就可看出,這腿是被壓短了。橋身的兩頭是橋墩,橋上不斷行車,橋墩就像板凳腿一樣,也要被壓短而變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傳到泥土中,使泥土發生變形。橋墩也同樣使下面的基礎變形。橋身的變形表示橋上的重量傳遞給橋墩了,橋墩的變形表示橋身上的重量傳遞給基礎上,基礎的變形表示橋墩上的重量傳遞給橋下的土地了。通過橋身、橋墩和基礎的變形,橋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層傳遞,最后到達橋下的土地中,橋上的重量終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體所以能變形,是由于內部分子的位置有變動,也就是由于分子的運動。
3 車在橋上高速行駛時,使橋梁整體發生震動。此外,橋還受氣候變化的侵襲。在狂風暴雨中,橋是要擺動或扭動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溫度有升降時,橋也要伸縮,形成蠕動。橋墩在水中,經常受水流的壓迫和風浪的打擊,就有搖動、轉動和滑動的傾向而在地基中發生移動。此外,遇到地震,全橋還會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動。所有以上種種的動而引起的橋的變形,加上橋上重量和橋本身重量所引起的變形,構成全橋各部的總變形。任何一點的變形,就是那里的分子運動的綜合表現。
4 橋是固定建筑物,所謂固定就是不在空間有走動,不像車船行走。但是,天地間沒有完全固定的東西,橋的平衡只能是瞬間現象,它仍是橋的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橋的運動是橋的存在形式。
【訓練題】
1.閱讀第2段,說說車輛在橋上行駛時,造成了橋的哪些變形?分條說明。
2.概括說明車輛在橋上行駛時造成了橋的哪些運動?從本質上看這些運動有什么相同點?
3.結合全文回答,概括說明為什么說“橋的運動是橋的存在形式”?
〖參考答案〗1. ①橋身的變形; ②橋墩的變形; ③基礎的變形。 2. ①車輛的重力作用使橋身、橋墩、基礎發生變形; ②車輛在橋上高速行駛時,使橋梁整體發生震動。 從本質上看這些運動都是橋內部的分子運動的表現。 3. (1)橋雖然看似不動,實際上時刻都在運動: ①橋上重量和橋本身重量引起變形, ②各種外部運動引起橋變形,任何一點變形,都是分子運動的綜合表現。 (2)橋的平衡只能是瞬間現象,它仍是橋的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
【高考真題】
12.根據文意,對“橋是不會動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橋不會移動,處于完全靜止的狀態
B.橋在有重車疾馳、巨浪沖擊時是巋然不動的
C.橋上無車無人,只有本身重量時,它不發生變形
D.橋小動、微動不止,但人們察覺不出橋在空間的變化
13.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說明的一項是
A.橋是一定承載量的,超過承載量就要引起變形
B.建筑橋梁要保證質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學的彈性系數
C.車在橋上駛過時,橋上的一切重量逐層傳遞到橋下土地中
D.橋像板凳,橋墩像板凳腿,所以橋能承重
14.下列對橋的運動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車在橋上高速行駛時,橋墩就有搖動、轉動和移動
B.橋受氣候變化的侵襲,在狂風暴雨中會發生擺動和扭動
C.受水流壓迫和風浪打擊,橋墩在地基中發生移動
D.在冷暖不均、溫度升降時,橋會伸縮,發生蠕動
15.下列對本文中心的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A.橋在重力作用和各種外力的影響下會發生變形
B.橋無時無刻不在運動,橋的運動就是橋的存在形式
C.橋的平衡是橋的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是瞬間現象
D.橋任何一點的變形,就是那里的分子運動的綜合表現
〖參考答案〗
二、08重慶(難度★★★)
1 什么是人體生物鐘?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個人從他誕生之日直至生命終結,體內都存在著多種自然節律,如體力、智力、情緒、血壓等的變化,人們將這些自然節律稱作生物節律或生命節律。人體內還存在一種決定人們睡眠和覺醒的生物節律,它根據大腦的指令,以24小時為周期發揮作用。
2 早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注意到了生物體具有“生命節律”的現象。科學家們將體力、情緒與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節奏繪制成三條波浪形的人體生物節律曲線圖。到了20世紀中葉,生物學家又根據生物體存在周期性循環節律活動的事實,創造了“生物鐘”一詞。
生物鐘的位置到底在何處?一般認為,生物鐘應該存在于大腦中,但對于其體位置的說法卻又各不相同。有人認為,生物鐘的確切位置在下丘腦前端,視交叉上核內,該核通過視網膜感受外界的光與暗,使之和體內的時鐘保持同一節奏。也有人認為,生物鐘現象與體內的褪黑素有密切關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此生物鐘也應該位于松果體上。
3 生物鐘是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還是由人體自身內在的因素決定的?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外源說認為,某些復雜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節律現象的動因。美國學者弗蘭克布朗博士認為,人類對廣泛的外界信息,如電場變化、地磁變化、重力場變化、宇宙射線、其他行星運動周期、光的變化、月球引力等極為敏感,這些變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節律的周期性。內源說認為,生命節律是由人體自身內在的因素決定的。人在恒溫和與外界隔絕的地下,也表現出近似于24小時的節律。
4 長久以來,生物鐘的作用機制一直是個謎。科學家們只知道生物鐘可以控制人類睡眠和覺醒的周期、體內激素分泌、新陳代謝速率、體溫等多種生理行為,但對生物鐘的組成和其通過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一直未能搞清。
5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在《細胞雜志》上撰文稱,他們發現了人體生物鐘是如何發揮作用的:生物鐘通過在細胞內部制造蛋白而控制著負責不同功能的基因發揮各自的作用。它的這一系列活動促使著人們感覺饑餓、享受睡眠、改變體溫等。這看上去仿佛是人體生物種非常熟練地掌握了整個DNA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并在白天或黑夜某個必要的時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鍵來控制著人體各個器官的運作。
【訓練題】
1. 科學家一般認為生物鐘位于□□□,但至于具體位置,則可能位于□□□□□□或者□□□□。
〖參考答案〗1.大腦中 視交叉上核內 松果體上
【高考真題】
5.從原文看,下列對“生物鐘”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一種決定睡眠和覺醒的生物節律
B.體力、情緒與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節律
C.生物體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環的生命節律
D.感覺饑餓、改變體溫的生命節律
6.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對“生物鐘”的形成沒有影響的一項是
A.通過視網膜感受光與暗的視交叉上核
B.人體內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
C.廣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變化
D.體內激素分泌、新陳代謝速率
7.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生物鐘的研究可以在運動員成績的提高方面有所作為
B.生物鐘的研究可以為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提供幫助
C.生物鐘的研究可以自由改變人的生活與工作狀態
D.生物鐘的研究可以加深對人體細胞蛋白制造的認識
〖參考答案〗 5.C 6.D 7.C
三、08北京(難度★★★)
1 人類利用聚乙烯材料制成塑料袋使用的歷史不過50年,但近年對塑料袋的指責卻不絕于耳。全世界每年要消耗5000億到1萬億個塑料袋。廢棄的塑料袋造成了很大的環境污染問題,掩埋他們會影響農作物吸收營養和水分,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燒塑料袋則會產生有毒氣體,影響人體健康。所以,科學家十分關注如何處理那些垃圾塑料袋的問題。
2 一般來說,將垃圾生物降解是解決其污染問題的有效方法。科學家用“呼吸運動計量法”來測量垃圾的降解率。他們在一個富含微生物的容器中放入作為測試樣本的垃圾,例如報紙或香蕉皮,使他們暴露在空氣中,微生物會一點點地吸收著下樣本,并釋放二氧化碳,單位時間內生成二氧化碳的水平是衡量降解率的一個重要指標。測試結果發現,報紙需要2到5個月完成生物降解,香蕉皮則只需要幾天就足夠了。然而當科學家用同樣的方法對塑料袋進行測試時,卻發現它毫無變化,根本沒有二氧化碳生成,科學家們還提出,在陽光下聚乙烯內部的聚合鏈將發生破裂,因此,聚乙烯可以見光分解,但這個過程可能漫長得無法確定。
3 人們想了很多辦法尋求塑料袋的替代品。紙袋很容易降解,自然成為首選。然而,制作紙袋需要耗費木材,一旦舍棄塑料袋而選擇紙袋,大量的樹木將被砍伐。生產一個紙袋所需的能量,相當于生產一個塑料袋的4倍。紙袋比同樣大小的塑料袋重4倍,這意味著運輸過程中紙袋耗能更高。另外,制造同等用途的紙袋要比塑料袋多生產70%的空氣污染和50倍的水污染。同時,處理垃圾紙所需要的空間也更大。目前處理垃圾的方式是將垃圾掩埋并利用水泥隔絕,接觸不到空氣、水和陽光,紙袋的生物降解過程會極為緩慢。看來,不論是使用紙袋還是塑料袋,要保護環境,恐怕都得注意不要隨意丟棄,而要循環、重復利用。統計材料表明,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產比紙袋的回收和再生產所需要的能兩要少91%。
4 目前,科學家們也在抓緊研制廉價易得且能夠降解的塑料。我們期望,不遠的將來垃圾塑料袋的處理就不再是問題了。
(取材于《塑料袋的科學迷思》)
【訓練題】
1.閱讀第3段,分條說明為什么不用紙袋作為塑料袋的替代品?
2.由于紙袋在□□、□□、□□、□□和□□□方面的明顯不足,科學家們把解決塑料袋污染物問題的著眼點放在了可降解塑料袋上而不是用紙袋作為替代品。
〖參考答案〗 1.①制作紙袋會造成大量樹木被砍伐。②生產紙袋所需的能量大大高于塑料袋。③紙袋運輸運輸成本更高。④制造紙袋比塑料袋產生更多的環境污染。⑤處理垃圾紙所需要的空間也更大。⑥按目前處理方式,紙袋生物降解過程會極為緩慢。⑦塑料袋的回收和再生產比紙袋所需要的能量要少。 2.制造、運輸、處理、回收、再生產
【高考真題】
14.下列說法符合文藝的一項是
A.“呼吸運用計量法”是測試垃圾降解率的唯一有效方法。
B.在太陽光照射下,微生物的參與能加速塑料袋的分解。
C.可降解垃圾在空氣中與無微生物作用,產生化學變化實現生物降解。
D.同樣大小的紙袋與塑料袋相比,前者的運輸成本比后者低很多。
15.下列推斷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塑料袋污染環境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難以降解性。
B.使用紙袋比使用塑料袋要有利于保護環境。
C.未來的可降解的塑料袋的成分不大可能是聚乙烯。
D.現在看來,使用塑料袋比使用紙袋節約能源。
16.根據文意回答問題:在可降解的塑料袋發明之前,解決塑料袋污染環境問題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為什么?
〖參考答案〗14.C 15.B 16.循環、重復利用塑料袋。原因:(1)用紙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經濟、環保成本過高。(2)循環、重復利用塑料袋,可減少“白色污染”。(3)塑料袋回收再生產成本較低。
[自然科技文閱讀(人教版高三)]相關文章:
5.閱讀自然心得體會
6.人與自然閱讀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