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長汊澗二中 馬恩龍
內容摘要:新課程標準試驗在全國如火如荼的展開,但要實現課改目標突出語文的工具性,人文性,教師必須樹立新觀念:唯本觀念,新師生觀念,新教學法觀念,新評價觀念。
關鍵詞:新課標 語文教學 新觀念
傳統的語文課陷入不能自拔的怪圈:教師講的頭頭是道,條分縷析,累得筋疲力盡;學生聽的一塌糊涂,記得暈頭轉向,似乎不用費多大勁,然而考試成績總不理想。日積月累,教師的播音功能日漸完善, 學生的收聽能力也不斷提高。可是,教學脫離了實踐,教師如君王高高在上,不能及時反饋信息,學生那雙曾經放飛紙鶴的手兒似乎僵硬, 動手能力極差。教師一味的硬加灌輸,學生不辨滋味地機械吞咽。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便這樣惡性循環著。
為了克服這個怪圈,全國許多地方開展的新課程標準改革實驗,要求教師在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上都要有根本性的轉變。其所著意突出的人文精神也好,實踐能力也罷,還有探究性學習方式,我想其要旨都在于為師者應該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重塑新型的師生關系。特別是語文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更要關注學生精神的成長,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課“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如何達到這一目標,我認為首先語文教師要樹立新觀念。下面談從四個方面樹立新觀念的問題:
一、 樹立新型教本觀念
“本”是指課本,即教材,教科書。課本對教學來說顯然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課本教師無法上課,學生也失去了聽說讀寫的依據,但也不能唯本是從。過去我們曾強調以“綱”為綱,以本為本,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只靠課本是很難達到目標的。葉圣陶有一句話大家都很熟悉:“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 這句話給教材在教學中的作用作了恰如其分的說明。從中我們可以理解到僅僅靠課本來培養學生的語文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它不過是個“例子”。只有讓學生多閱讀、多背書,才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這是我們的一條傳統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經驗,今天仍然值得大力提倡。呂叔湘先生就強調過學語文要大量閱讀,“一學期讀它80到100萬字不為多(當然也包括閱讀語文讀本)”。所以語文教師不僅要把課本教好,而且要輔導學生讀好課外書;不僅要鼓勵學生讀文學名著,而且要指導他們有選擇性的讀其他各種讀物。教師向學生推薦的書自己先要讀,把自己的閱讀心得介紹給學生,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
此外教師對教參的遵從也 不能發展為迷信和膜拜,不能一切以教參馬首是瞻,絲毫不敢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二、 樹立新型師生觀念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師對學生來說是權威的象征,是真理的化身,我們對師生關系的定位就是:為師者,是 高高在上的布道者;為生者是虛心求教的蒙恩者。因為高高在上,就要有所謂的師道尊嚴;因為高高在上,就有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訓誡。于是我們的老師總愛擺著一副唯我獨尊的面孔,以居高臨下之勢俯視學生,要求學生惟命是從,唯師是聽。在這種不平等的氛圍中,學生會感到窒息,創新精神和探究意識也被無情的扼殺,何談語文學科的人文內涵?如今新課標要求我們打破傳統師生關系的陳舊模式,走下圣壇,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的新理念,把師生關系視為合作伙伴的關系,把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權、知情權乃至發表意見的權利歸還給學生,讓自己轉變角色,換位思考,在豐富的學習生活中,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究,平等對話,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 樹立新教學法觀念
這里說的“法”是指方法,語文教學的方法。教學法是很重要的,確定了教學目標,就要靠選用恰當的、從實際出發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它;好的教學方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選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要實現教學意圖就會成為一句空話,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
多年以來,語文教師很注意教學方法的學習和研究,有些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被廣泛傳播,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有一種傾向,就是把教學方法強調到不適當的程度,認為只要改進教學方法,就能提高教學質量。于是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一時間泛濫成災,有三步法、五步法,有誦讀法、點撥法,有談話法、討論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方法本身 各有所長,無可厚非,但不能把它們看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要認識到新課標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比教學方法的改進更為重要。“教無定法”,高水平的教師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不同體裁的文章,會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他不僅什么教學方法都可以用得得心應手,甚至還可以針對學情創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新的教學法。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教學語言蒼白,教學內容單薄,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厭倦,不管采用何種教學法,也很難把課上好。
此外,學生方面也有許多重要的問題要解決。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認識到語言運用 能力的重要性,這才有提高學習效率的可能。要關注一些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作用,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樹立學好語文這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學科的責任感,這樣學生就自然會主動的學語文,語文水平和人文素養就自然會得到提高。
四、 樹立新型評價觀念
評價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而不是學生的發展為評價的需要服務。語文新課程評價要關注過程性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其內在發展的動力,實現其個體價值。至于考試,只是學生評價的一種方式,要將考試和其他評價的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考試內容應該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素質教育的口號喊了好些年了,可現在的語文教育,嚴格的說,還是一種應試教育。高中的學生目標鎖定高考,初中的學生目標鎖定中考,就連小學生也籠罩在考試的陰影下。可以這么說,從進學校門,莘莘學子就掙扎在考試的泥淖之中。而語文教學中講練關系也受考試序列的制約,數不清的各式各樣的測試占據了教學的各個環節,這種舍本逐末的做法,使中學語文教學陷入無法自拔的怪圈。
語文教育家劉國正先生曾在一次座談會上大聲疾呼 “語文教學要跳出應試怪圈”,他希望語文教師“不要圍著考試指揮棒轉,要按語文教學的規律進行教學,基礎扎實,就可以應萬變”。他還建議“高考語文命題時,不僅要考慮有利于選拔人才,而且要考慮有利于語文教師按教學規律進行教學”,他還希望“教育主導部門要先有明確的認識,并且要做好學校領導的思想工作,不能以升學率作為考核教師的唯一標準”。這是一位老語文教育工作者的真知灼見,切中時弊,不可等閑視之。
對語文教學來說,不管是傳統的教學觀念還是新課標下的現代教學理念,都有許多可吸收和借鑒的成分。提出要樹立新觀念的問題,目的是希望能引起同行們的注意,對一些教學觀念進行再認識,或保留,或揚棄,努力探索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新途徑。
[語文教學要樹立新觀念]相關文章:
1.中職語文教學課件
2.語文教學課件
3.語文教學反思論文
4.語文教學的論文
5.語文教學論論文
6.馬說語文教學課件
8.語文教學課件設計
9.語文教學計劃
10.語文教學專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