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目標
1、 鍛煉朗誦能力,注意重音、停頓、語調、語速。
2、 通過語言感受艾青的詩風:沉雄、憂郁而感傷。
3、 使學生了解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的苦難和詩人的赤子情懷。
二、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以戰爭導入
二、解題:
1、作者: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中國現當代著名詩人。他寫的詩詩風沉雄,情調憂郁而感傷,是對中國新詩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詩人,被聶魯達譽為“中國詩壇泰斗”。著有詩集《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陽》、《黎明的通知》等。
2、寫作背景:本詩寫于1937年12月的武漢。1937年,這是一個值得中華民族永遠牢記的年份:日本侵略者發動了盧溝橋事變,國民黨反動派不顧民族利益,抱著“攘外必先安內”的宗旨圍剿著中國的正義人士,中國國內也民不聊生。詩人意識到這場民族解放戰爭通向勝利的道路是泥濘的、寒冷的、曲折的。這一切都地震撼了詩人本已經十分動蕩的內心,所以寫下了這首詩。
三、誦詩歌,品情感
1、引入
2、全班同學朗讀詩歌(首先全班散讀,再全班齊讀,最后男生小組讀。并插入問題:全詩共繪有幾類人物?)
中國的農夫、少婦 、年老的母親 (中國的婦女)、土地的墾殖者 (中國的人民)。分小組朗讀。
3、教師朗誦指導 ①讀準字音 ②投入感情 ③掌握技巧
四、鑒賞:
1、全詩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情?
明確:抒寫了殘暴的侵略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的苦難以及詩人憂國憂民的沉重心情。
2、那么是怎樣來寫侵略戰爭使中國人民蒙受的苦難的呢?(選取了幾類人做描寫對象)
明確:
每幅畫面具有出彩之處。
背景畫面運用的比喻十分新奇與妥當,把風比作緊緊跟隨、伸出寒冷指爪拉扯行人衣襟、不停絮聒的老婦,給人一種陰森之感;
第一幅畫面對農夫的外貌描寫:“刻滿了痛苦的皺紋的臉”;
第二幅畫面少婦的蓬頭垢面、巢被毀滅、失去丈夫的呵護、受盡刺刀的戲弄;
第三幅畫面的“年老的母親們‘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異邦人”;
第四幅畫面的土地的墾殖者“絕望的污巷”、“朝向陰冷的天伸出乞援的顫抖著的雙臂”。
“中國的道路,是如此的崎嶇,如此的泥濘呀。”、“中國的痛苦與災難,像這血液一樣廣闊而又漫長呀!眱删渲笔阈匾;
第一幅畫面的后半是詩人自己親身經歷的訴說,這樣,詩人不僅旁觀,還親身經歷,他有著雙重的苦痛。
這四幅畫面,如版畫般,充滿力度,特點極其分明,但又不是白描般的追求絲絲入扣,且構成了“男女老少”、“由北至南”,代表了當時中國所有的百姓。
3.在詩中,詩人也提到了自己,把詩人表現自我的一段文字找出來。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告訴你/我也是農人的后裔--……我的生命/也像你們的生命/一樣的憔悴呀”把自己和廣大農民的苦難命運聯系在一起,把這種苦難寫的更深刻而真切。
4.結尾“中國,/我的在沒有燈光的晚上/所寫的無力的詩句/能給你些許的溫暖么?”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懷?“沒有燈光的晚上”和“溫暖”分別指什么?(暗喻舊中國還處在黎明前的黑暗、勇氣和力量)
明確:(暗喻舊中國還處在黎明前的黑暗、勇氣和力量),體現了詩人的一份對祖國的赤誠之愛,愿用自己的詩句溫暖祖國。
5、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中的“雪”有沒有其他寓意呢?
明確:“雪”既指現實中的降雪,亦指中國所處的艱難環境。
五、 表現方式:
(1)精心選用意象:
雪、風、農夫、我、少婦、母親、墾殖者
(2)精巧運用藝術表現手法:
敘述、描寫、比喻、反復、感嘆詞
這首詩藝術上最大的特點是反復詠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一共出現了幾次,有什么作用?(提示:從情感的表達和篇章結構兩個角度)
六、作業:把“那從林間出現的……你要到哪兒去?”若干詩句,用第三人稱,以“中國的農夫”為開頭,重組成一句話,不得改變愿意。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粵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人教版《雪孩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