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散文閱讀與理解部分
第一節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一.理解詞語的聯想意義
指作者在行文過程中,根據特定的語境,通過聯想(比喻、擬人、象征)生發出來的詞語的臨時意義。
(一)比喻義
1.表述程式:
(1)判定比喻修辭方法(2)找到本體和喻體(3)根據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和文段內的暗示(議論句子)判定作用---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現象,表達了。。。。。。思想感情。
2.例題:
一時期的風氣經過長時期而能保持,沒有根本的變動,那就是傳統。傳統有惰性,不肯變,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變應變,于是產生了一個相反相成的現象。傳統不肯變,因此惰性形成習慣,習慣升為規律,把常然作為當然和必然。傳統不得不變,因此規律、習慣不斷地相機破例,實際上作出種種妥協,來遷就事物的演變。它把規律解釋得寬,可以收容新風氣,免得因對抗而搖動地位。傳統愈悠久,妥協愈悠久,妥協愈多,愈不肯變,變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舊傳統和新風氣破裂而被它破壞。新風氣的代興也常有一個相反相成的現象。它一方面強調自己是嶄新的東西,和不相容的原有傳統立異;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來頭,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個傳統作為淵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滸》、《儒林外史》等白話小說和《史記》、《漢書》掛鉤搭線,西方十七、十八世紀批評家也要把新興的長篇散文小說遙承古希臘、羅馬的史詩。這類暴發戶造譜牒或者野孩子認父親的事例,在文學史上常有;它會影響創作,使作品從自然的天真轉而為自覺的有教養、有師承,所以未可忽視。
3. 試題: 請用文中的詞語,稍加組織,填入空格,不超過20字,注意前后的銜接(4分) 文中用"暴發戶造譜牒"、"野孩子認父親"作喻,來說明當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
(二)擬人義
1.表述程式:
(1)判定擬人修辭方法(2)找到本體和擬體(3)根據本體與擬體的相似點和文段內的暗示(議論句子)判定作用---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現象,表達了。。。。。。思想感情。
2.例題:
天然湖泊也在被迫精簡機構。由于地下水位的迅速降低,由于污染,由于填灘蓋療養院,瀑布都有了管教,平時野性全無,被引去耕地發電。上級領導來了,才開閘放松轡頭,暫時片刻龍騰虎躍的真身,閉幕鑼鼓聽。如此觀瀑布,跟看馬戲團表演差不多,尤其當你聽說,放兩個鐘頭水,將損失5000塊錢,你便覺得那白花花流的都是銀子,因而很是心疼。
3. 試題: 請解釋本段文字中“精簡機構”和“管教”兩個詞語。
(三)象征義
1.表述程式:
(1)判定象征手法(2)找象征體出現的段落,在段落中根據象征體和本體的相似點和文段的暗示(議論句和形容詞)判定象征的具體意義(從個體到群體)及象征的抽象意義(精神品質)
2.例題:
我的父親是一個極普通的農民,勞動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黃土。黃土長了莊稼,卻并不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國老一輩的大多數農民都是這樣。
。。。。。。
他現在去了!黃土上勞動一生,最后回到黃土里去。黃土是博大寬容的,無論善與惡,最終收容了所有的人。
3.試題: 這篇散文題為《黃士》,請結合閱讀材料,簡要分析"黃土"的象征意義。(4分)
二.理解詞語的情感意義
(一)解說: 指某些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在某種特定的語境中,它們的感情色彩(貶詞褒用或褒詞貶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二)表述程式:
(1)判定感情色彩變化(2)解釋詞語原義(3)根據語境(人物言行和主題)確定臨時義(4)作用:親昵或諷刺地表達了。。。。。。情感。
(三)例題:
于是幾個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劃到對面馬莊去了。到了馬莊,他們不敢到街上去找,來到村頭一個親戚家里。親戚說:“你們來的不巧,昨天晚上他們還在這里,半夜里走了,誰也不知道開到那里去。你們不用惦記它們,聽說水生一來就當上了副排長,大家都歡天喜地的。。。。。。”幾個女人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各人在心里罵著自己的狠心賊。
(四)試題: 請結合對文段意思的理解,具體分析詞語“狠心賊”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理解詞語的指代義
(一)解說: 一指文中出現的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所指代的對象的理解和確認,二指對文中其它一些詞語(往往在文段的總領句或總結句內)所指代的信息的確定。實際是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與整合。
(二)表述程式:
(1)找到詞語所在的段落和位置(2)篩選信息,代詞在前文篩選,總領句的此在下文篩選,總結句的此在上文篩選(3)根據詞語的本義和文段的暗示(議論句)以及主題整合該詞的臨時義。
(三)例題:
“讓香格里拉發現自己”,這是套用了一個現成句式。拉美的烏拉圭作家加萊亞諾寫過一篇散文《讓美洲發現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數百年的偏見而寫的。在哥倫布的船隊到達美洲之前,那片大陸就自然地存在著,后來者占有了“發現”的專利權。“從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為終身有罪”,遭到滅絕性的殺掠。所以他說,“194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發現”。而美洲的希望則是在它“自己發現自己的時候”。同樣,“讓香格里拉發現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當成主體,而不是被動面對世界的客體。因而,對于香格里拉來說,問題關鍵就在于,它是不是一個美好的真實的存在,這也許是“自己發現自己”的含義。
(四)試題: 作者認為加萊亞諾的散文《讓美洲發現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數百年的偏見而寫的。請根據文意寫出“偏見”的含義。
四.理解詞語的特指義
(一)解說: 指考查的詞語帶有明顯的歷史文化遺留的印記,它有特定的含義,而文段往往沒有可供篩選確定的信息。
(二)表述程式:
(1)調動知識積累,組詞造句。(2)根據文段語境暗示(議論句和主題)確定詞語臨時義。
(三)例題:
舊時中國所謂書香門第,往往代表著一個家族的清白與高貴。跟書香相對的是銅臭,生意場中,這股味道最濃。似乎書香常伴書生,銅臭不離市儈。書生之中,雖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義之輩。但在一般人意念里,書總是香的,而銅則不免于臭。自然,這是過時了的舊觀念。而今教育發達,社會以工商為重。工商業社會里,第一流頭腦往往是生意中人,商優則仕,已成為一種顯著的趨勢,書香與銅臭,不再有嚴整的界限。玩錢的人也在讀書,讀書的人也在玩錢,純粹的書生和純粹的市儈,已在逐漸減少。
(四)試題: 作者說:"書生之中,雖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義之輩",其中"逐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仗義"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散文鑒賞技巧--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人教版高二)]相關文章:
6.關于真誠理解散文
10.高中鑒賞詩歌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