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鵑
緣起:去年2007年3月詩人痖弦先生從加拿大到香港浸會大學客座三個月。2006年原本計劃訪問痖弦的訪問事宜,忽然見到曙光,畢竟香港比加拿大近多了!就像臺北到高雄一樣那般簡單。從接洽旅行社到訂飯店、機票、保險等瑣碎,我絲毫不想花腦筋,瀏覽一下網頁,立即下訂單。再打了兩通確認電話,半小時之內,搞定所有事情,成就了這次訪談。
痖弦先生表示,這次專訪很珍貴、很值得紀念,很多東西都是他未曾說過的話。昨天經過越洋電話,征詢他老人家的同意,讓我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紫:曾聽一位詩友提及,她在寫詩時,從不使用感嘆詞,并極力強調,認為好詩不應該出現感嘆詞。在您的詩作中,常見到啊、呀、唉、喲等感嘆詞。您對此看法為何?
痖:這些感嘆詞出現較多的詩寫得很早,是我上一世紀五十年代的少作。像〈無譜之歌〉里面感嘆詞就很多,那個時候用感嘆詞還是很流行,這是受了五四運動初期白話詩的影響。
使用最多感嘆詞的就是郭沫若和艾青,他們的詩里充滿了感嘆詞,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紀弦。例如他的〈飲當歸酒當歸故鄉〉,啊、呀的聲音不絕。這是五十多年前的調調兒,后來大家慢慢地不太用了,這是時代的關系,有時是一種流行。不過感嘆詞用得恰當的話也很好,用得不好就顯得夸張、造作。
感嘆詞的使用是中國文學的傳統,你看大詩人屈原,他詩中很多「兮」字,這就是當時的感嘆詞。還有李白的〈蜀道難〉,一開始就用了一個長句,「噫吁戲危乎高哉」,這首詩是感嘆詞用得最成功的例子,非常生動,把蜀道險巇山勢所引起的驚呼充份地表現了出來,如果刪去了這一連串的感嘆詞,就覺得不夠勁兒。
現在我們說話的時候,你啊、呀、哎喲如果能很自然地表達出來,也是生動的。如今大家不太用感嘆詞,是因為文風轉變了,當然也是受到時尚的影響,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時尚。總之感嘆詞的使用是中外詩人常用的手法,在語言表達上自有其必要,自有其意義,并不落伍。
紫:從《弦外之音》中,得知您在1965年主演話劇《國父傳》在臺灣公演了七十余場,廣受好評。此劇為何在當時造成這么大的轟動?什么樣的機緣下,您接下了這話劇的男主角?您認為一部舞臺劇最大的成功點為何?在這部戲中,曾為您立下了重要的里程碑嗎?
痖:我大學主修戲劇,是戲劇系畢業,不過我并沒有走上演戲這條路。我總是覺得自己臉部線條胖呼呼的,太單調,沒有戲劇感,如果我有像詩人管管的臉,我就會當演員。我沒有從事表演工作,不過一直留在戲劇系教書,開《中國戲劇史》及《藝術概論》這兩門課;我的同班同學中從事表演藝術并有成就的很多。
我在戲劇系當學生時,修過語言的課(王壽康的《舞臺語言》),也接受過表演藝術的訓練,臺灣廣播劇的創始人崔小萍是我的老師,教我們表演學,她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家。張徹也是我的老師,他是非常有名的導演,是個作家,也寫新詩,后來到香港去發展,在電影界非常有名,貢獻很大,他教《編劇學》。在課堂上大談武俠電影,后來果然拍了不少武俠電影。他的武俠片,風格獨特,像《獨臂刀》就是他的代表作。他擅長運用男性演員,創造〈暴力美學〉。此外還有李曼瑰,教莎士比亞。后來我們回校補修學分,俞大綱教《中國戲劇史》,姚一葦教《現代戲劇》,連京劇的老前輩齊如山也來上過課,抗戰名劇人王紹清做我們系主任,張英教導演、顧毅教《舞臺設計》、段凌教《舞臺燈光》和《化妝藝術》。我受過完整的戲劇訓練,卻沒有走上表演這條路,但舍不得離開戲劇界,就留在學校教戲劇理論。
演話劇《國父傳》這出戲,是這么來的:那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國家想演一出戲,紀念這位開國偉人,而這份工作就落在當時的戲劇系主任李曼瑰身上。她擔任演出的總設計人,也是這部戲的編劇。當時她的想法是,最好找一個在臺灣舞臺上面孔陌生的演員,但他一定要受過戲劇表演訓練,這樣才會產生藝術效果,如果是面孔熟悉的演員來演孫中山,觀眾一眼就看出扮演者是什么人,就很難營造戲劇幻覺。所以她找上我,認為我「溫文儒雅」,聲音也不錯,主要是受過學院式的表演訓練,不必花功夫教導。
李曼瑰老師建議我化妝,裝上胡子,叫我到鏡子面前看一看像不像孫中山,我化好妝,站在鏡前端詳了一番,果然挺像的。在當時是很嚴肅的時代,演孫文的人好像演耶穌的人一樣,是一種圣職,演員本身一定要健全,萬一人格上、行為上不檢點也不太好。所以當時我自己人品、學問怎么樣,對于國父思想有沒有深刻的認識,都要通過各方面的檢驗。為此還請了四位立法委員,包括吳延環立委在內,特別召見我,要我到立法院去,給我做了口試,看看風度如何,思想怎樣,這才確定這個人選,非常慎重。
這個戲演了七十余場,在過去中華路的國軍文藝中心、中山堂光復廳、大專的活動中心、南海路的國立臺灣藝術館,很多地方都演過,想不到竟造成不小的轟動,很多人都看了好幾遍。那是一個戒嚴的時代,什么事都從政治上考慮,因為牽扯到敏感的歷史恩怨,所以在劇中應該是女主角的宋慶齡沒有出現,全劇只有一個女角,國父老師康德黎的妻子--康德黎夫人,在倫敦蒙難一幕中有一點戲。當年宋慶齡在共產黨那邊,所以臺灣這邊沒提她。整個來說《國父傳》這部戲很干燥,中山先生一出舞臺就是演講,沒有多少動作。如果這戲有什么成功之處,那就是我在演講時,用朗誦的方式處理臺詞,再加一點詩的韻味,就有了一種偉人的崇高感。那戲臺詞多,演講成功了,戲也就成功了。我喜歡朗誦,聲音也還算不錯。當時劉碩夫也是我們戲劇系老師,他說從抗戰起,幾十年參加話劇運動,他認為中國演員中,只有兩個人聲音最好聽,一個就是三、四十年代的演員金山,一個就是我。我天生的好嗓子要感謝我的父母,算不上自己的能耐。但是也有人說那部戲成功是因為我長得像國父,我聽了心里不太高興。我心里想,是因為我的演技才像國父,并不是因為我長得像國父。
那時候幫我化妝的人是聶光炎,他每晚提前一個小時來幫我化妝,化得非常仔細,至少要花去五十分鐘到一個小時。我跟人開玩笑說聶光炎是舞臺美術的專家,由他幫我化妝怎么會不像國父呢?因為他等于在我臉上畫了一張國父遺像。聶光炎也擅長表演,在這出戲里演一個昏庸的清官。后來光炎在舞臺設計方面成就很大。他也是復興崗學院戲劇系畢業,比我晚一班。他曾經去美國夏威夷專攻舞臺設計,成為臺灣現代戲劇的重要推動者。
當時大概除了老總統沒有看過這出舞臺劇,連蔣經國都看了。戲結束后不久我就到美國去,回來時,蔣經國約見我,我去松江路的救國團總團部會見他。進門我先看到他的秘書鍾湖濱,鍾是我在海軍時的朋友,我告訴說他說「你要把我帶進去介紹呀!主任(當時蔣是救國團主任)不認識我!顾_玩笑說「他認識你的,因為他聽過你的訓話!」可見《國父傳》的影響還繼續在發酵。
中山先生的哲嗣孫科跟他夫人也來看戲,當時他是考試院院長,有人告訴我,他看戲時一直在擦眼淚,夫婦倆很顯然十分重視這個演出,散戲后還特地到后臺來跟演員致意,合影留念。他們到后臺時,我還沒有卸妝,孫科是國之重臣,黨國元老,我是小蘿卜頭,照像時,照說我應該站在邊上,但因為我還沒卸妝,孫科堅持要我站中間,跟他們夫婦合照。遠從倫敦來看戲的小康德黎夫婦也到后臺來同我握手寒暄。
因為這戲,那年我得了全國話劇最佳男演員金鼎獎,最佳女主角是李虹,她現在也不演戲了,最佳童星是巴戈。這個戲對我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個小小插曲,不過也挺有意思的。戲劇是很迷人的,我不但用了功夫也用了感情。每一場演出,都是一次不同的創造,每場表演到最后我都禁不住流淚。不帶感情,不會有成功的演出,可惜當時錄像錄音器材不普遍,沒有錄像也沒錄音留下來。
[詩人可以聽到落花的尖叫]--專訪前輩詩人痖弦(上)]相關文章:
1.詩人談詩教案
3.
4.淺談詩人與謎語
5.
6.
8.木蘭詩人物形象
9.近代詩人海子的詩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