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北京)
西川 詩人,著有《虛構的家譜》、《大意如此》、《西川的詩》、《水漬》、《游蕩與閑談》等。
西川在新作《出行日記》開篇說道:“這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書。這既不是一本詩集,也不是一本散文集,也不是一本論文集。這是一個人在諸多方面的胡思亂想。”其實這也是我心存已久的一個夙愿:將西川近年所有的長詩(也可以說是大作)放在一起,得以進行整體的閱讀。
西川把這些不倫不類的文本拿出來時,充滿了自信,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1985年徐敬亞搞“詩歌大展”時,單槍匹馬的西川曾以“西川體”為旗號進入各種旗號的隊列之中,如果說那時西川的“西川體”還僅僅是一個旗號的話,那么如今西川的詩作才真正讓“西川體”得以建立,并且名符其實。
尷尬,還有荒謬,或者寓言故事
在這些“新”詩中,我無法再用所謂詩的外形去套用及檢測,得以在詩歌理論上深刻地闡發。我更多地是追尋著一種詩的本質來感受各種語句的穿腸而過。再沒有什么可以讓我的閱讀如此地貼近詩的最初的原生狀態,詩本身的原汁原味。就像我們放棄固有的閱讀習慣和寫作習慣,才能面對西川的詩作所帶來的尷尬一樣,我強烈地感到了西川詩中大量存在的尷尬,還有荒謬。
西川自己也說:“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尷尬”。詩人簡寧,也是本書的出版人早年在與西川的訪談中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從《致敬》之后,尷尬,還有荒誕,在西川的作品中成分越來越重。西川自己也會覺得自己寫出東西在社會中并不是硬通貨,而不具備任何意義,因此寫作本身就是一件尷尬的事。
在《近景和遠景》中,西川用稱之為“偽理性”的方法去解釋本來很通俗的事物,成為“胡說八道”的道理。在《鷹的話語》中,西川有意制造“邏輯裂縫”,讓話語充滿前后矛盾,西川的寫作充滿了自以為是的“冒險”。
黑暗,還有夢幻,或者畫面感
西川自己說:“海子、駱一禾他們死了以后,我對黑暗的力量特別有感受,這些東西最終使我的寫作方向產生了一些變化”。我理解海子、駱一禾的死對西川的意義,那是對生命的恐怖,對友誼的絕望,是命運把西川逼到了孤獨的墻角,從此他便沉于黑暗,沉于夢幻,這就是我在他的詩中感到了第二大構成元素,并和尷尬成為一體。
西川曾向我說,并不是他總善于做夢,而是將荒謬借夢言說,只是一種策略。也許是由于西川早年操練過繪畫,因此西川的詩中不乏畫面感,詩中的尷尬、悖論形成了埃舍爾的版畫,而荒誕、荒謬讓人想起了馬格里特。有人說他的詩古典、精致,有戈雅的味道,我以為西川詩中夢境色彩更接近于復加爾,神秘而不抽象。
卡夫卡,還有博爾赫斯,或者傳承有序
維科在《新科學》中提出了歷史循環的三個階段,即神權、貴族、民主(或者是神、英雄、人)。文學的發展無不依附于時代進程的演變。在神節段,《圣經》為神創世的詩經,而《荷馬史詩》是神話的史詩;但丁的《神曲》是處于神與英雄之間的回歸過渡,莎士比亞是經典的理想化英雄節段,歌德關注的是現實的英雄,而普魯斯特關照的是普通的人,從喬伊斯、卡夫卡開始,人皆是病人、荒誕之人。
同樣維科的三個節段也對應了詩歌、小說、散文的三個節段進程,也對應了作者不清晰,大師輩出,作者死了的三個節段進程。
西川的詩寬容、開放、有散文化傾向,詩中的尷尬、荒謬,且多是無名無姓的小人物或是妖怪、妖仙、小老兒、幽靈,也是印證了這個節段進程的譜系和傳承。西川的詩在內容上讓平常生活成為陌生與不確定,而又細微地將時代裁剪。他的寓言故事形式及箴言經文的語句又形成了向純粹古典的回歸與審美自主的精神和寫作原創的理念。
西川的寫作當然吸取了東方古典文化內在精髓,我在這里強調的是,如果說西川師承了卡爾卡、博爾赫斯等大師的現代文學傳統的話,那西川比他們更加純粹,更加現實化,而且這種純粹是發生在一種樸素的心態之上的。
西川在不經意之間,把生活的片斷組成了寓言,讓噩夢和游戲構成交會,沮喪與諷刺構成默認和融合,讓詩句構成似是而非的表述,背后是黑暗的隱義。如果但丁追求的是不朽的話,那莎士比亞追求的是此生此世,而卡夫卡追求的是虛無,西川為我們寫下的只是瞬間,并且是不真實的瞬間,尷尬,還有荒謬。
[詩歌,散文,或者胡思亂想:詩人西川]相關文章:
1.胡思亂想(隨筆)
4.詩人北島經典詩歌
5.用或者或者造句
10.關于愛的散文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