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年夏季,我從《讀書》上看到一篇題為“詩人之死”的文章,在一長串以自殺終結生命的藝術家名單里,一個光輝的名字像燃燒的火炭一樣灼傷了我的眼睛,繼而就有徹心的痛擊穿視覺,直達我內心,因為我是如此敬仰他、崇拜并熱愛他--斯蒂芬茨威格。
在我心目中,茨威格是這樣一個人:
一個揭密人類心靈奧秘的魔術大師。
一個把理智與激情、愛與憎、嚴格的邏輯性與神秘感應完美融入表達的語言大師。
一個試圖解讀命運,深入挖掘并精確展示復雜人性的藝術家。一個對人類充滿人道關懷,并時刻堅守弘揚正義、歌頌美德與理想的立場,敢于道義擔當,捍衛自由、人權與和平的英雄。
在我閱讀過的他的作品中,我看不到川端康成式的憂郁和哀傷,看不到海明威對死亡的痛苦思考,也看不到愛倫坡作品中美的幻滅與死亡恐怖的混亂交織,那么,他何以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到這一消息時,我還居住在一所偏僻的山區學校。在近乎十余年的時間里,除了在我有限的書籍里悠游自在地漫步,我基本上處于與世隔絕的狀態,沒有多少獲得更多信息的途徑。因此關于茨威格的生平事跡和創作歷程,我幾乎是一無所知。但在我并不漫長的閱讀經歷中,茨威格是我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多年以來,我如癡如醉地迷戀著他激情盎然的文字,他一瀉千里的表達沖動,以及他對人類心靈世界所作的細微如絲深入內核的精確剖析和準確描述。沒有哪一個作家像他那樣具有如此銳利的目光,如此敏感強烈的洞察力,和如此充滿活力與誘惑力的文字表達,能夠觸摸到人類心靈的每一次輕微顫動和瞬間變化。但他非正常的死亡方式實在讓我震驚不已,傷感不已,從那以后,我便開始在書店里尋找他的名字,只要是我沒有讀過的。漸漸地,我的書柜里添加了他的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詩歌集、戲劇和長篇小說《愛與同情》(也曾翻譯為《心靈的焦灼》)等,有關他的生平散見于近年來出版的書籍里,我才知道他的死是因為“孤寂與感覺理想破滅”。
張玉書先生多年來致力于德語文學的研究和譯介,是國際茨威格學會理事,我所看到的茨威格作品也大都是他翻譯的。我想,出自張玉書先生對茨威格悲劇結局的判斷,應該是十分貼近這位偉大藝術家的生存處境和內心世界的。
茨威格出身于富裕的猶太家庭,他的民族身份又恰恰遭遇了希特勒的納粹時期,面臨著世界戰爭和被驅逐被殺戮之列的茨威格,自然深刻體驗了喪失家園之后流亡生活的艱辛和苦難。與此同時,戰爭狀態下人類所遭受的死亡、疾病、饑餓等等的災難,以及他所屬的整個猶太民族在歷史長河里的流放寄寓處境和在納粹屠刀下幾近滅絕的殘酷現實,怎能不讓這個具有人道主義情懷的藝術家深感絕望呢。他的孤寂除了自身生存的困境之外,還有猶太民族根深蒂固的孤寂感的先天遺傳,尤其在納粹時期,猶太人更是沒有立足之地和生存空間,不是等待死亡,就是逃亡到異國他鄉。從1934年遭納粹驅逐到1942年,他先后流亡英國、巴西,他所體驗和目睹的一切,對他多年來固守的博愛思想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堅定信仰,無疑構成了具有毀滅性的沖擊。
這個戴著眼鏡,有寬闊智慧的額頭,有一雙明亮而清澈的眼睛鑲嵌在極富女性特點的秀眉下,看上去是那么溫文爾雅,那么從容安靜的人,他那顆高貴的心靈,怎么能夠承受這一切?如果不是他的脆弱,就是他對人類未來前途的徹底絕望,使他沒有等到納粹失敗,看到正義的曙光照耀世界。
但是,即使他以自殺宣告了對暴力世界的抗議,但我相信,任何一個閱讀過他作品的人,都不會輕易地忘記他,因為他是“一位絕對令你無法平靜的人。他有一種力量,逼使你面對自己的內心。”日本人稱他為“打開了弗洛伊德危險閘門的心靈獵手”,我個人以為這個斷語不僅有失偏頗,簡直是太低估他的藝術成就了。
我印象深刻也是最早看到的第一篇作品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當年閱讀時的情景,在時隔十多年后依然清晰如昨,記得我才看了幾行字,立即就進入了作品所描寫的氛圍,我仿佛就坐在那個女子冰冷的小屋里,身邊是她死去的孩子,她就在充滿死亡氣息的空間里給她默默愛了許多年而又對此一無所知的愛人傾訴。讀著讀著,我的整個生命漸漸融入了那個絕望女子的靈魂里,我所聽見的哀怨,生命垂危之際的告白,以及將她燃燒成灰燼一般的熱烈而無望的愛情,都象是發自我內心和口唇的痛苦告白。整個的閱讀過程,我猶如親身體驗了一次奇妙、美麗、纏綿無盡而又悲哀無怨的情感歷程。掩卷之后的很長時間里,我仍然無法走出小說所描繪的環境和愛的感覺,還有那跌宕起伏柔腸百轉的內心感受。后來,我又重讀了好多遍,冷靜地去看時,我才發覺深深吸引我震撼我的并非只是情節本身,還有茨威格對女性心理精準細膩的表達。那充滿了柔情、愛戀、纏綿的思念和哀而不怨的語氣,不正是單戀女子所特有的情懷表現嗎?
他還以同樣卓越的藝術感覺和精湛優美的語言描寫了其他性格各異的女性心理,比如《恐懼》里的伊蓮娜,《貴婦失寵》里的德普里夫人,《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里的C太太,《埃麗卡埃瓦爾德的戀愛》里的埃麗卡,《愛與同情》里的艾迪特,等等。
伊蓮娜的丈夫發現了妻子的私情,就精心策劃了一個使妻子與情人脫離關系的圈套,唆使一個女人冒充她情人的家人不斷向伊蓮娜勒索。面對勒索者的貪得無厭,為了維護家庭完整和丈夫的尊嚴,害怕隱情暴露的伊蓮娜竭盡全力滿足那女人的要求,時時刻刻都提心吊膽,丈夫的每一個眼神表情、每一句隨意的談話都使她心驚膽戰,而她卻對丈夫的計謀一無所知。《恐懼》的故事是以伊蓮娜的視覺和感覺展開敘述,并且是從她鉆進丈夫的圈套開始,因為對此毫無察覺,立即就陷入了無法擺脫的恐懼之中。茨威格對伊蓮娜恐懼心理的刻畫淋漓盡致,令你不得不和主人公一起忍受不堪忍受的折磨,在恐懼里掙扎著,反抗著,直到恐懼以丈夫的坦白和原諒告終。
伊蓮娜是一個有產階層婦女,她的愛建立在虛榮和追求冒險刺激的心理基礎上,根本不是發自內心的付出與犧牲。當她因為背叛家庭和愛她的丈夫而受到懲罰,經受了以前從來沒有過的精神折磨后,她感到“第一次遇到的憂煩所帶來的不快似乎太大了,精神上的無憂無慮她是絲毫也不放棄的,她不加思索就準備為自己的安逸舒適而犧牲她的情人”,決定“返回她那寧靜的有產階級的世界里去。
《貴婦失寵》則表現了一個上流社會女性被從宮廷驅逐到鄉間別墅之后心態的變化過程。一個長期在宮廷里依附權貴的美麗女人,憑借自己非凡的容貌和社交能力,不僅有豪華奢侈的物質享受,有眾多虛情假意然而表現真誠的情人,還有一般貴族女性所沒有的生殺予奪權利。可以說,她幾乎就是一個無所不有無所不能無所不為的高傲王后。可是,由于國王剝奪了她所依附男人的權柄,她在宮廷的價值一落千丈,一紙命令就把她的生活從天堂里打入了地獄一般孤獨、寂寞、悲涼的鄉下。即使在那里還有她的財產,有無數俯首貼耳的仆人,但她無時無刻都在懷念著宮廷的生活方式,懷念著那些曾經拜倒在她腳下的情人們,還有高雅華貴的舞會,對她美艷肉體投來的貪婪、欣賞、渴望的許多目光……如今,失去的一切化作燃燒的記憶,像熊熊大火一樣無不映照著現實的冷酷無情,她徘徊在仇恨、懊悔、期望與失望之間,無論怎樣尋歡做樂也難以從痛苦中自拔。她一次次地期望國王召回,又一次次陷入失望,直至終于絕望而自殺。如此種種的情緒和心理變化,都被茨威格追摹得惟妙惟肖,驚心動魄,你仿佛就站在這個失寵的貴婦面前,看著她憤怒地發泄,在虛幻的想象和自我欺騙中折磨自己,摧殘自己,最后毀滅自己。一個人由貧而富,由賤而貴,也許還能安然處之,反之則不易。許多人都很難接受從天堂到地獄的嚴峻考驗,而貴婦的失落與絕望不僅來自于物質刺激,她對宮廷的渴望,實質是對權力的不甘放棄。在她的生命中,使用權力的快感遠遠勝過物質和肉欲帶來的快感。
茨威格一生中創作的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就是《愛與同情》,具體創作時間我不知道,據張玉書先生介紹,這部小說是茨威格1938年流亡國外時發表的。作家說自己是個沒有耐心的讀者,“任何離題萬里、繁復堆砌、夸張過分的文字,任何含糊不清、多余饒舌、徒使情節延宕的段落,都叫我生氣。只有一頁頁看過去,情節始終高漲不衰,一口氣直到最后一頁都激動人心、叫人喘不過氣來的書才給我充分的享受。”也許因為這個原因,他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中短篇,這些作品都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巨大無比的吸引力,也的確達到了使你非得一口氣讀完,直到最后都使人喘不過氣來的獨特魅力。茨威格也賦予了這部唯一的長篇小說同樣的藝術魅力,不拖泥帶水,不冗長無味,雖然有三十萬字的篇幅,但讀來仍然是一氣呵成的感覺,令你難以停頓。在《愛與同情》里,匯集了他寫作上所能達到的高超技藝,無論是語言、結構、敘述節奏和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這部小說中,除了運用他所擅長的心理挖掘和細膩刻畫,優美流暢的語言仍然是抓住讀者心靈的最大因素。也許是茨威格為了營造他所講述的故事的真實性,盡可能地打破現實與藝術的界限,給讀者造成一種心理錯覺,他的大部分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這個角度雖然局限了作家本人的講述視覺,但給閱讀者的感受卻親切自然。你仿佛不是在書里,而是坐在故事人物的身邊,聽他娓娓而談所有離奇古怪、荒誕不經的生命經歷和種種意想不到的冒險。《愛與同情》也是同樣的敘述角度,先是作家簡單介紹與故事主人公的偶然邂逅,從認識到了解,到主人公愿意對作家傾訴衷腸此后,作家就隱藏起來,以轉述主人公談話的方式開始了。然而,即使是轉述--他說這不只過是故事主人公的現身說法--你同樣可以感受茨威格的語言風格。通常來說,那是略帶點激動、亢奮、沉浸在追憶和懷念之中的口吻,簡潔明快,語匯豐富,不管是描繪環境景物還是表達人物內心活動,都顯得從容不迫,準確而精妙。他還惟妙惟肖地臨摹每個人物極具個性的語言特點,使他們迥然不同的個性在主人公的講述中躍然而出,成為一個個有血有肉,豐滿而靈動的藝術形象。另一方面,茨威格在整個敘述過程中,除了情節本身的迭宕起伏,又通過語言的節奏來處理故事情節的張弛徐疾。他絕對不會使語言處于停滯狀態,即使是對靜態事物的描繪,也要用語言本身的節律保持語言的流動性。這就如同欣賞一條從山的頂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跳躍、跌宕而下的巨大瀑布,而你就坐在瀑布之上,如此真切地感受著向下的沖擊力和每一次失重后飄然欲飛的感覺,使你欲罷不能,無法阻止自己的流動,也無法控制語言的瀑布強加給你的所有震懾力和感染力。除非你最終和瀑布一起降落到堅實的地面,但那時,故事結束了,而你還擺脫不了剛才所經受的那種玄暈感,你耳邊的聲音,你眼前無數人物和環境構成的奇妙幻覺。
等待這玄暈和一切幻覺消失了,你才能清楚故事的結構。其實,茨威格的故事結構大都簡單,他從來不會把故事拆得支離破碎,要么倒敘,要么順敘,但你不會因此而覺得單調乏味,因為他會在情節的跌落起伏上大做文章。比如《愛與同情》,一個獲得國家最高榮譽獎章的戰斗英雄霍夫米勒,給作家追述自己二十五年前的一段離奇經歷。這段經歷可以用一句話來完成,年輕的霍夫米勒認識了一個貴族地主下肢癱瘓的女兒艾迪特,霍夫米勒對她產生了極大的同情,而艾迪特卻誤把他的同情當作愛情,因而最終釀成了一出情感悲劇。其中主要人物也只有三個:霍夫米勒、艾迪特、艾迪特的父親開克斯法爾伐,另加艾迪特的私人醫生康多爾大夫。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之所以在茨威格筆下變得十分復雜而激烈,主要得力于他對人物性格和心理變化的準確把握與處理,通過心理變化引發情節變化,又由情節變化推動故事發展,從而使故事情節波瀾起伏、險象環生,讓讀者沒有喘息平靜的機會。
茨威格的許多中短篇,都十分嫻熟地運用這樣的手法結構故事。像《猩紅熱〉、《夜色朦朧》、《貴婦失寵》、《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尤其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這個短篇中,整個故事就鋪展在一封長信里:從作家搬來的那天起,一個小姑娘對作家先是產生了濃厚興趣,繼而窺視他的生活,由崇拜到愛慕,由愛慕到獻身于愛的對象。這個情感過程悄然貫穿在姑娘的成長過程中,可以說就是這個情感歷程填充了這個純潔女性的生命內容。她短暫的一生,就是為愛而活著,存在著。一旦她自以為是獲得的愛--她與作家愛情的結晶--兒子走向死神,愛也死亡了,她的生命也就必然地陷于枯竭。一封信就包涵了一個女性悲慘的一生。這里,茨威格還是運用這個女性在瀕臨絕境時的心理變化,同時還用過去與當下的時空轉換來完成整個故事。
在這里,我不必一一列舉,無論是在一時沖動之下犯了過錯的C太太,還是順從命運被愛而又不敢愛的埃麗卡,茨威格就像一個無所不在全身上下都布滿了觸角的偵探,全方位地測窺著不同階層不同文化教養的女性心理,她們的心和靈魂深處最隱密的角落里所發生的細微顫動,一絲一毫都逃不過他的視覺和感覺。他對女性們的熟悉和了解程度,如同一個高明的外科醫生對人體結構。有時侯,看著一段段精彩絕妙的心理描寫,你甚至會懷疑,這不是出自作家之手,而更像是一個心理醫生的病例記錄。
作為一個男性,他為什么對女性的靈與肉深諳到如此精密的程度?我甚至懷疑在他的身體和靈魂里,是否隱藏著一顆女性心靈的精靈?是這個精靈在驅使著他的感覺和他那只無與倫比的藝術之手嗎?
對心靈的闡釋,就是對愛的闡釋,茨威格描寫了各種各樣的愛情,也描寫了各種各樣的恨。他的作品中洋溢著對美好愛情的贊美,對生命沖動的寬容,對道德敗壞者的嚴厲譴責,對底層民眾的深切同情和關懷。當然,還有對戰爭扭曲人性、毀滅人性發出的嚴正抗議。
茨威格親歷兩次世界大戰,自然非常熟識戰爭給人類身心烙上的嚴重創痛,和戰爭帶來的一系列災難,特別是納粹政權對自己民族的殘酷屠殺,作為一個十分關注人類命運的藝術家,無論如何也不能對戰爭狀態下民眾的命運悲劇熟視無睹。比如《看不見的收藏》、《象棋的故事》和《里昂的婚禮》。
在這三篇作品中,茨威格都沒有正面描寫戰爭,我們看不見屠刀與鮮血,硝煙和死亡,也聽不到槍炮的轟鳴,但我們可以在他滿含悲憫情懷、飽蘸血淚的悲憤控訴里,看見和感受到一顆顆受傷的靈魂,深刻體察被戰爭的力量扭曲了的人性。他所講的這些故事,每一個都讓人不忍卒讀。
在《看不見的收藏》里,作家講述了一個熱愛藝術的老人的悲慘故事。這個老人曾經花費半生心血收藏了無數藝術品,在退休后,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閱讀和欣賞”自己的藏品,他的喜悅和幸福也懸系于此,除此之外的現實生活從來都不在他視野之內。可以這樣說,除了藝術品,他對生活毫不關心。他最快樂的事,就是熱切地盼望一個藝術行家與自己一道分享這些珍寶。然而,當古董商懷著廉價收購的意圖找到這個老收藏家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事實那么殘忍地擺在他面前:所有珍貴的藏品不翼而飛,畫夾里粗制濫造的復制品或空白紙替代了老人視同自己生命一樣的藝術品。不僅如此,失望的古董商人還要和老人的妻子女兒串通好,盡可能地使老人不要察覺出事實的真相。他們的目的達到了,而他們之所以成功地隱瞞事實,就是老人的雙目失明。
想象一下,那是多么令人恐懼的情景,古董商明明看不到什么東西,可還要裝出十分興奮的樣子傾聽老人對每一幅作品的介紹和鑒賞。當老人的手指摸不到自己記憶中的感覺而產生懷疑時,看著那可憐的驚慌失措的母女,為了維護老人僅存的一點尊嚴和希望,古董商不得不違背良心說謊,順著老人的思緒激情昂揚地講述下去。
盡管老人被自己的親人長期欺騙,盡管這欺騙充滿了善意和無奈,但我們仍然忍不住地擔心,以后呢?這種欺騙還要持續到什么時候?所有的藏品都因為通貨膨脹,被迫于生計的母女倆出賣了。那么,今后他們母女還能出賣什么呢?……
老人在自己的藏品被出賣前失明了。作家如此安排,究竟是為安慰老人的靈魂所作的一個善解人意的藝術處理?還是要籍此表達自己巨大的悲哀和嘲諷?不管怎么樣,如此的安排一點都沒有減輕讀者在閱讀本篇時所要承受的心理負擔,同樣也沒有使作品的悲劇濃度有所稀釋,反而更加厚重、沉悶、壓抑。
這就是茨威格的“苛毒”之處,他能讓讀者和故事主人公一起身陷絕境,在絕境里苦苦掙扎,在掙扎中體驗不曾經歷和感受的一切。我們由此對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里的人物命運獲得切身感悟。
再比如《象棋的故事》,一開始,作家不厭其煩地講述了一個突然崛起的象棋冠軍。這個所謂的冠軍是個幼年就遭到遺棄的孤兒,后在教堂神父的庇護下長大,他遲鈍、麻木,除了機械地執行主人的命令,根本就沒有主動工作的思維意識,充其量就是一個無可藥救的弱智、白癡。然而,誰也料想不到,就在這個僵尸一樣的身軀里居然儲存著唯一的一種思維能量。神父及時捕獲了這個生命里放射出的光輝,并很快使其走上成功。在環游世界的旅途中,這個人擊敗了許多世界冠軍,幾乎是戰無不勝,立于不敗之地了。一個神話般的奇跡。
茨威格創造了這個神話,又親手打破了這個神話,因為這個白癡一樣的象棋冠軍并非作家關注的對象,他只是為引玉而拋出的一塊爛磚,--這個傲慢、貪婪的世界象棋冠軍輸給了一個二十五年沒有摸過棋子的人--B博士,又一個奇跡。
到這里,故事才真正開始,故事的主人公B博士也才剛剛露面。主人公在故事進行到三分之一時才出場,這在他的作品結構中還是比較少見的,但這樣的情節處理實在是吊足了讀者胃口。之后,隨著B博士的自敘,把我們引入了對戰爭的回憶。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納粹暴行,我們現在可以從無以計數的史料、文藝作品中獲得全方位的深入了解和感受。但茨威格在這個故事里又給我們提供了納粹殺人不見血的一個怪招:孤寂。人為的孤寂。也就是把一個人完全徹底地孤立起來。
一個具有各種各樣情感、欲望和思想的活人,突然間被關進一個空房子--有門、窗戶、床、沙發、桌子等生活必需品--而門是鎖著的;窗外沒有風景可看,就是一堵紅磚砌的暖墻;桌子上沒有書,沒有表。這樣的地方和陳設,你不能說不舒適,或者猛然意識不到還缺少什么東西。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你會發現自己聽不見任何聲音,感覺不到時間--房間里總有燈光--尤其對外面的世界和正在發生的一切,你都感覺不到。你所擁有的僅只是過去的回憶和對過去的反芻。如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你不瘋掉才怪。這就是B博士遭遇納粹被捕后的處境。
他陷入了完全的孤獨和寂寞,這就仿佛面對一個看不見的卻極有耐心的冷酷殺手,你能感覺自己的意識、思想、行為以及其它的生命本能正在被慢慢地割除斬斷,卻絲毫不能作出一點點反抗。
就在他的神經面臨崩潰之際,他冒險偷到了一本書,一本世界著名象棋冠軍曾經下過的棋譜。
這個被漫長的孤寂折磨得快要發狂的人盡管非常失望,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啃這本棋譜,以此擊退孤寂的力量。在沒有棋子、沒有棋盤的情況下,他成功地獲得了關于象棋的知識。但是,熟練地重復大師們的戰略戰術并不能使他逃離孤寂,他就想出自己和自己對弈的方法,而且還是在沒有棋子和棋盤的狀況下。這就如同把一個完整的人撕裂成兩半,用自己的左手去打自己的右手,純粹就是一種自我摧殘。結果,他同樣取得了成功,但也就是在這殘酷的游戲中B博士走向精神分裂。
幸而戰爭結束了。B博士經過治療重返社會,重返生活,但他沒有意識到,戰爭帶給他的創傷如同潛伏在他心靈深處的一顆炸彈,一旦時機成熟,就有可能爆炸,這不僅可以毀滅他的精神,也能毀滅他的肉體。可是,人類永遠都擺脫不了虛榮心的驅使,B博士因此而參與了游船上的象棋比賽。以他精湛無比的棋藝,他完全可以打敗那個世界冠軍,然而他忍受不了對方的思考,忍受不了思考時的等待和寂靜。而那個看似愚蠢的對手恰恰掌握了他的心理弱點,因而故意拖延時間。這樣的情境無疑是對囚禁生活的重復體驗,他幾乎又要發瘋了,幸好有故事敘述者“我”的及時提醒,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可是,那個引發悲劇的因素早已埋藏在他身上,怎么也剔除不了了,它將伴隨他的生命,影子一般地追隨著他的生活。
其實,面對面的暴行,殺害,甚至摧毀肉體的槍彈,我們都可以抱著一死的決心勇敢面對。唯獨對孤獨,對寂寞,我們脆弱的心靈就沒有足夠的耐久性和耐磨性了。
多么可怕的漫長的孤寂啊。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殘酷更陰毒的刑罰嗎?
這就是茨威格眼里的戰爭,他仿佛是有意避開流血和犧牲,避開殘暴恐怖的拼殺場面,僅僅抽取了戰爭神經末稍上極其微小的一個片段,用藝術的眼光去透視它,剖析它。B博士成了戰爭創傷的一個巨大縮影,他所展示的每一點創痛都在告訴我們,戰爭不僅可以消滅健康的身軀,也可以顛覆人的靈魂,扭曲人性。而后者更可怕。
同樣是戰爭題材,但《里昂的婚禮》卻用人間至善至美的愛在戰爭的死亡和恐怖之中撐起了一座陽光明媚的空間。他的許多作品都似乎在表達這樣一個信念,人類可以克服戰爭、疾病、懦弱、虛榮、傲慢、自私等等一切邪惡力量,最終到達一個光明境界。
從他的散文里,我們可以發現他的蹤跡,無論在游歷還是在逃亡中,他都像一個勇敢熱情的探險者和收藏家,不斷地追尋輝煌的歷史遺跡,拜訪一些高尚的人。他也以同樣的熱情和愛,謳歌人類歷史長河中閃耀著光輝的英雄、詩人、音樂家、思想家,贊美他們對人類文明作出的偉大貢獻,頌揚他們卓越的才華、高貴的品格和人道主義的情懷。他的愛憎是如此分明,他的旗幟是如此鮮明。這些優雅美麗的作品,不僅作為一個時代的記憶成為世界藝術寶庫的珍藏,也是茨威格塑造自我展現自我的紀念碑。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究竟為什么要選擇自殺?
我沒有他的日記或通訊錄之類的作品,我只能從我有限的收藏里尋找著他追逐死亡的身影。當我回顧他的小說時,我突然發現,他的故事幾乎無一例外都是悲劇結局。盡管他的語言表達充滿了烈火一樣熾熱的激情,他的愛和恨都是那么的燦爛和深刻,但最終都失敗了。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可以解釋,這就是隱藏在他內心深處的一種恐懼,對現實的恐懼。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在短暫的生命中,我們是多么無望地拒絕著現實,拒絕著命運,所以我們不得不活下去,不得不走向已經等在前面的死亡。
但茨威格似乎不愿意再和現實與命運抗爭了。
他寫過這樣一句詩:“誰會憩息在自己內心,誰就成為世界的主人。”
正如詩中所寫,他就是憩息在自己內心世界的人,他的作品足以證明這一點。他的內心遠比世界精彩得多,美麗得多。他創造了另一個現實世界,不僅屬于他自己,也屬于全人類。因此,他完全有理由說,他就是世界的主人。
[我愛茨威格[轉載]]相關文章:
2.茨威格說過的名言
5.《我愛大海》教案
6.我愛古詩活動教案
7.我愛你傷感語錄
8.《我愛這土地》課件
10.我愛黨,我愛國演講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