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讀過毛姆的任何著作之前,對他唯一的印象,是大學以來最喜歡的老師在文學寫作法上對毛姆的激賞,以及其對《人性的枷鎖》、《刀鋒》等作品的強烈推薦。毛姆長于對女性心理的細致刻畫,而且喜愛那些頗具諷刺意味的寫法,因而,毛姆的作品在情感上總是顯得冷峻。并非克制,而是出于對人性涼薄的清醒認識。這些因子上一次在銀幕上的成功展現,是04年Anita Benning任女主角,同樣由毛姆小說改編的《成為茱莉亞》(Being Julia),從中可以一窺毛姆作品的本質特征。
而《面紗》,從小說開始便顯得不那么“毛姆”。或許因為小說大多時間以相對陌生的中國為背景展開,或許因為毛姆首次在寫作手法上進行了變動(即從情節塑造人物),《面紗》原著在很多細節上處理得并不是很好,因此也被評論界稱為“最不毛姆的毛姆小說”。但無論如何,原著中仍然能看到毛姆擅長的元素:女性意識的覺醒、人性可笑之處、冷漠的感情。而在電影版本中,即使沒被完全剔除,也遭到弱化,使得《面紗》很少見地成為了一部不那么冰冷的毛姆小說改編電影。
毛姆的小說,試圖講述一個膚淺女子如何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故事,關乎女性心靈成長的問題。而好萊塢的電影只想講一個沒有那么多心理描寫的故事,講一對近似陌生人的夫妻怎樣在惡劣環境中找到對方,關于某種可以稱為高尚的愛情。各自不同的主題從起始處便可看出。小說開篇是Kitty和Charlie私通被Walter發現的慌亂場面,此處可以看作Kitty意識逐漸發生變化的關鍵點;而電影,第一個鏡頭展示的即是桂林秀麗的山水,其間點綴各懷心事的Kitty與Walter,很明顯,只能視為二人關系發生變化的起點。
正是主題上的差異,是Walter的戲分劇增,一下子從小說中Kitty的背景,升格到男主角,還由他引出許多關鍵情節。須知,小說中甚至連Walter救死扶傷的場景都從來沒有正面表現過,僅由旁人口述表示。我揣測這和Edward Norton的制片人身份有著莫大的關系,不過平心而論,Walter從性格上的確是一個非常適合Norton的角色。這樣,毛姆原著的女性視覺在最大程度上淡化了。
同樣,小說里的Kitty從來就沒有愛過Walter,即使在她了解真相了解Walter了解自己之后,甚至在回香港之后仍然和Charlie發生了關系。Walter也比電影要陰暗許多,只要了解到毛姆的靈感來自一個關于丈夫殺死不忠妻子的傳說,便不難猜到Walter最初的用心。小說的處理使得人性更加飽滿,而在電影里,一切得到簡化,因為“高尚”,所以重新“愛上”,奇妙的是,這么通俗簡單的故事,在優美的鏡頭語言里竟然能零星地散發出打動人心的力量。或許桂林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面紗》倒是很好的一部廣告片。(這么說并不是懷疑電影的誠意,相反,《面紗》的制作用心可謂精良。)
最后,關于合拍片。《面紗》算是很好的嘗試,但我不明白,為什么因為合拍片的關系,就把其中一個重要場景香港,轉換成了上海?雖然兩地同樣繁華,洋人聚集,但明顯從香港跑到廣西要合理得多啊。。
[基本與毛姆無關]相關文章:
2.毛姆《午餐》高三小說閱讀題及答案
3.情人節和我無關的說說
5.無關風月讀后感
8.課件的基本定義
9.元曲的基本術語
10.元史的基本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