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積累“信服、嫩芽、霎時、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及詞義。
2、 整體感悟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中具有對稱美的句子及含義豐富的語句。
3、 學習文中以小見大、結尾升華主題的寫作方法,并在寫作中借鑒。
4、 感知文中蘊含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和歡樂,體會這種“情”,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之間濃濃的親情。
2、學習文章巧妙構思,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教學難點:
1、 揣摩文中一些關鍵詞句,聯系上下語境,感悟其深層含義。
2、 在閱讀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發現、品析和賞讀美文的能力。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品讀法
3、討論、點撥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播放歌曲《媽媽的吻》,學生欣賞。聽畢,教師深情吟誦唐代詩人孟郊的詩《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稱號,是我們每個人情感世界的主角。當我們長大成人的時候,媽媽衰老了,而我們該如何報答生我養我的媽媽呢?今天,我們就隨莫懷戚先生一起去散散步,在《散步》中去感受一份生命的成熟和責任。(板書文題)
二、整體感知文意,思考問題
1、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學生注意聽讀
要求:①找出朗讀同學讀錯的字詞;
②勾畫出自己不認識或不懂的生字詞。
教師強調重點字詞,多媒體顯示:
生字:
熬 ( áo ) 嫩 芽(nèn ) 拆 散( chāi )
分 歧( qí ) 委 屈( qū ) 水波粼粼(lín lín)
多音字:
累 lèi 勞累 鋪 pū 鋪蓋 散 sàn 散步
lěi 積累 pù 商鋪 sǎn 散文、松散
léi 累贅
形近字:
霎--雷--雪 蹲--尊--遵 嫩--刺--赦--勒--敕
解釋詞語:
分歧:不一致,有差別。
信服:相信并佩服。
粼粼:形容水明凈的樣子。
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委屈: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和待遇,心里很難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要求:讀出語氣、語調、重音。
(選一個學生范讀課文,其他學生點評,教師適當指導)
3、播放朗讀示范,學生小聲跟讀,體味文中蘊含的濃濃親情并思考問題:
①談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②這篇課文你讀懂了哪些內容?書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
③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介紹文中的人物。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①明確:祖孫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的事情.
②明確:△(1)三代人之間深沉的愛;(2)中年人的責任感;(3)一曲尊老愛幼的頌歌;(4)互敬互愛的家人;(5)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搖籃……
△學生在書上畫出相關的句子。
③明確:慈祥的奶奶,孝順的兒子,賢惠的兒媳,天真可愛的孫子。
板書: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多媒體顯示板書:
| 幼小的生命 | | 衰老的生命 |
| 愛護 善待 |
責|任
|
成熟的生命
三、美點尋蹤,合作探究
1、學生自由品讀課文,找出具有美感、震撼力或思想教益等方面內容的句子或段落,集體交流閱讀心得。
點撥:從用詞生動、句式精美、辭格豐富、描寫細膩、情感豐厚、意蘊深刻、角度獨特、手法別致等方面思考、探尋,并圈點、摘錄及批注。
2、自由閱讀,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點撥:從三方面對課文進行“美”點追尋。
①從文章語言方面進行賞析。
②從文章的選材的角度、情節的安排、細節的刻畫上入手
③從文章寫景的兩個段落的分析上思索
3、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合作探究
⑴賞析文章的“語言美”,思考下面的問題:
①我們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提問:這四個人的次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明確:不能。可從再現生活和體現兒子對母親的匠心獨運的愛這兩個角度思考。
②我的母親有熬過了一個嚴冬。
提問:去掉“熬”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不好,從母親的現狀(思想壓力和身體狀況)角度考慮,“熬”字有“忍耐壓力、折磨,承受艱苦”的意思。
③后來發生了分歧……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提問:“分歧”“責任”用在這里,有大詞小用之嫌,你有何看法?
明確:寫小事用大詞,顯然是借散步來談一個道理。
(文中“大詞小用”的幾處。一處把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說成“分歧”。一處說,面對“分歧”,“我感到了責任重大”。一處把自己的話,說成“決定”。一處在結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提問:這句話有什么深刻的含義?談談你的理解。
明確:從字面上看,這是形容他們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那一步有閃失,特別是母親,是經不起摔跌的。這個形象有象征意義,人到中年,肩負著承上啟下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育幼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⑤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提問:這句話在句式上有何特點?試找出類似的句子。
明確:句式整齊、對稱,有一種獨特的對稱美,互相映襯,很有情趣,寫出了慈母孝子之間愛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寧靜溫馨。類似的句子還有七句,此處略。這種對稱的句子為文章內容服務,作者站在人生的中點上,一邊是長輩,一邊是后代,這樣寫既表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又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真摯,繼而品嘗人生甜美的無窮韻味。
⑵品析文章選材的角度、情節的安排、細節的刻畫,思考下面的問題:
①題目“散步”是從文章敘述事件的角度確定的,你覺得這個標題好嗎?換個角度能為本文擬一個題目嗎?并說明理由。
明確:文章選取家庭生活平凡而又內涵豐富的一個鏡頭--散步,加以渲染,展示祖孫之間濃濃的親情,表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以小見大、升華主題,很有藝術性
(備注:當然也可以說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勵富有創意的回答。如“三代人”“路再延伸”“背(bēi)”的標題。)
②“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節簡單,但作者卻把文章寫的是一波三折,發人深思,奧妙在哪里?
明確:本文作者采用了尺水興波、一波三折的寫法。在情節的起伏跌宕中,體現一家三代人營造的溫馨和諧的氣氛和溫和、體貼、謙讓的濃濃親情。
③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提問:這一“前”一后、一“叫”一“笑”描繪了一幅怎樣動人的情景?
明確:寫出了一家祖孫三代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的動人情景。
④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但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提問:“我”為什么要委屈兒子,“我”處事的原則是什么?
明確:“我” “走大路”的原因表現了“我”對老人的孝敬;母親改變主意,“走小路”,是對孫子的憐愛。這段話表現了一家人尊老愛幼的骨肉親情,從中看出我的處事原則是孝。
⑶文中2處寫景的段落--第四段、第七段,思考它們的作用:
①第四段: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新綠” “嫩芽” “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和禮贊。
②第七段: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字里行間流露的正是一種對生命的珍愛。
小結:兩處景物,看似簡短,實則蘊含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春天來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抖擻抖擻精神,舒活舒活筋骨,用充沛的活力投入到新生活,迎接美好的明天。
四、研讀課文,設置意境,延伸拓展
⑴齊讀:“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提示:讀過這句話后,請同學們說一個你身邊關于親情(父子情、母子情、手足情)的感人故事。
學生發言(略),適當點評。
⑵根據要求,抒寫親情
《散步》讓我們在不經意間,感受到了字里行間所流淌的深情,以及一家三代人之間的濃濃親情。而這種溫馨和諧,互敬互愛也撥起了我們感興趣的弦,那么就請同學們以親情為主題,寫一段50字以內的溫馨短信,把它發給你愛的和愛你的親人們吧……
總結:親情是世界上最真摯、最無私、最高尚的情感,是天地間無與倫比的情感。我們在親情的懷抱里,感受幸福與溫暖,所以我們也應該把愛獻給天地間最為尊貴的父母。
五、課堂小結
《散步》雖然結束了,但留給同學們的求索卻遠遠沒有結束。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中國人做得最好。”愿同學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平時身體力行,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體諒他們的每一份苦心。
六、作業
⑴真誠行動:
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 洗洗腳、揉揉肩、陪父母散散步……
⑵抒寫親情:
用一段話或一首小詩寫寫對親情的感受。
七、板書設計
| 幼小的生命 | | 衰老的生命 |
| 愛護 善待 |
責|任
|
成熟的生命
[散步(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散步課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