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了解北京胡同的特點及胡同文化的內涵。
(二)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掌握通過抓關鍵句理解文意的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對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
(三)德育目標:讀懂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那種懷舊與超脫,學會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并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
教學重點:1.概括北京胡同建筑和北京胡同文化的特點。
2.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味作者對胡同文化這種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態度。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為主,講授法為輔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想: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為攝影藝術集《胡同之沒》寫的序,文章猶如一幅清淡、脫俗而又緊扣市民生活的風俗畫,條理清楚,層次鮮明,通俗易懂。在學生通過預習,解決生字詞的基礎上,主要通過討論法分析文章。首先,從“文化”的角度導入新課,引出“胡同文化”;然后,采用朗讀法、討論法,鼓勵學生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了解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點,鍛煉學生概括文章要點的能力;設計思考題,就“胡同文化”的精義展開討論,引出對作者如何看待胡同文化及其衰落的思考,提供一些背景材料以便學生分析,然后共同討論,得出結論;最后,總結本課內容,布置課后作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文化”的角度導入,引出“胡同文化”。
二、新課內容
(一)閱讀文章,整體感知
給同學們閱讀時間,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瀏覽文章,可以互相討論,看看這篇文章的層次應該怎么劃分,為什么?然后找同學回答。教師適當指導劃分層次需注意的要點。
討論并得出結論:(展示文章劃分層次的結果)
第一層(1-4):胡同的特點。
第二層(5-12):胡同文化的特點。
第三層(13-15):胡同文化的沒落,以及作者對胡同文化及其衰落的感受
(二)研讀文章第一層次,了解北京的胡同
請大家思考一下:胡同的特點有哪些?(多媒體展示問題)
閱讀文章1-4段,分組討論,然后派代表發言,其他小組補充。
(三)研讀文章第二層次,了解胡同文化的特點
找同學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每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胡同文化有哪些具體表現?
1.朗讀第5段,分析這一段的作用。(展示思考內容,明確后顯示答案)
明確:過渡段落,承上啟下。
2.朗讀文章第6段,思考:胡同文化是一種怎樣的文化?用一個詞概括。
3.分別找同學朗讀文章第7-10段,思考:胡同文化有哪些具體特征。
(逐段分析概括)
總結:(展示分析結果)
獨門獨院,過往不多--封閉文化(第7段)
易于滿足,要求不高--知足文化(第8段)
愛瞧熱鬧,不管閑事--閑適文化(第9段)
安分守己,逆來順受--隱忍文化(第10段)
4.找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第11段的對話,找一位同學朗讀第12段,思考:這兩段的敘述是為了表現什么內容?(找同學回答,教師引導)
明確:為了反映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來順受。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忍”。
5.思考討論:①說說你對胡同文化的看法。
②對待身邊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自由發言)
(四)研讀文章最后一個層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同學們齊讀文章最后一部分,你認為作者對胡同文化有著怎樣的感情。
為了更深入的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想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汪曾祺先生。(出示介紹作者的文字及汪老關于“忍”的哲學的一段話)
繼續深入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在文章的結尾說:“再見吧,胡同。”為什么用句號而不用感嘆號教師通過和學生一起分析上面的一些材料,討論后,得出認識:無奈中有懷念,批判中有失落。
三、本課小結
胡同文化的沒落留給我們的思考是深刻的。對于我們身邊的文化,那些正在興起的,已經存在的,或即將遠去的文化現象,我們要如何去看待它呢?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其實更應該思考一下這個離我們并不遙遠的問題。
(播放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及胡同圖片)
四、布置作業
本文的語言,有的樸實,有的典雅,兩者相結合,富有表現力。品味文中的語句,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體會其豐富的內涵。
板書設計:
胡 同 文 化
汪曾祺
胡同:形態、取名、多、靜
胡同文化: 封閉 忍
[胡同文化(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