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的讀音、難詞的意思,理解文章內容.了解古漢語中一詞多義現象.
2、概括文中的故事,學習寓理于事的寫作方法.
3、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能夠閱讀、釋義,以養成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自主預習,查閱注釋和工具書,養成自主預習、獨立預習的習慣。
2、誦讀法、導讀法、討論法、置疑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習本文,應領會到人的知識才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后天的教育和學習在造就人才方面起到決定作用;同時學生認識到自己正經受后天教育并自覺學習。
重難點突破:
1、文章的立意
2、理解本文方仲永五歲能詩,但到二十歲左右卻“泯然眾人矣”的變化及其變化的原因。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導語:
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其天資有關,更與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本文作者為一位“神童”最終變成常人而深感惋惜,并發表議論,以此引發人們的思考。這個單元的文章或記錄作者成長的足跡,或展示他人成長的歷程,都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今天我們會獲得那些有益的啟迪呢?請看 第五課傷仲永 (書寫標題)
1、檢查課前預習情況,學生是否對照注釋,圈注。
2、再給5分鐘,默讀課文,并作出要求:對照注釋,溫習圈注。可同學之間互相詢問、正字、正音。
3、正字正音,教師領讀。特別注意下列字:
嘗(cháng) 扳(pān) 環謁(yè) 稱(chèn) 余聞之也/久
4、集體誦讀一遍.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
①本文講的一個什么故事?
神童方仲永被埋沒的故事。
②方仲永是怎樣引起父親驚異的?
(教師提示字義:隸、堂、書具、異焉)
學生勾畫語句:世隸耕,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學生口譯,朗讀課文)
[向旁人借書具,說明方家世隸耕,家中從無文房四寶,更突出方的神異。]
③五歲時的方仲永表現怎樣的才能?
(提示字義:書、為、意、一、可觀)
學生勾畫語句: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根據提示,口譯,意大致通即可)
[讓學生指物作詩試一試,現在不是作詩,是寫文章。口頭作文-------教師指著窗戶讓學生講出文理皆可觀的文章。]
④邑人是怎樣對待方仲永的?(提示字意:稍稍、時間上漸漸地、態度上稍微)
思考、于讀中勾畫語句: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根據提示口譯,朗讀)
⑤方仲永的父親是怎樣對待兒子的?(提示:利、日、謁、強調“不使學”及后果)
勾畫語句: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根據提示口譯,朗讀)
[由邑人和父親對方態度上,引出當今的一些社會現象。不用占太多時間]
5、回憶內容,自由朗讀。
6、本課小結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故事的內容,從中知道了方仲永的才能及成長環境。在世人的吹捧下,其父“不使學”是方仲永才能遭到扼殺的主要原因。
7、板書設計
方仲永
異
五歲能詩 奇
利、扳、謁
乞之 不使學
8、課后作業:背誦全文
授課教師:胡新
授課地點 :初一(3)班
時間:2008年3月11日
[傷仲永(人教版七年級)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5.傷仲永原文及翻譯
10.人教版《雪孩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