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zhàn)將臨。一個七十六歲的老人,棄家逃難,從圣卡羅斯家鄉(xiāng)走了十二公里,來到一座浮橋邊,他累得再也走不動了。他坐在那里,望著車輛、士兵、男人、女人通過浮橋,漸漸遠去。
老人戴一副鋼絲邊眼鏡,黑色衣服上盡是塵土,灰色面孔盡是塵土。他走不動了,他撐起來,搖晃了幾步,向后一仰,終于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來。
不用再看,面對這樣一幅畫面,人類的一切政權、政治和正義,都不能不讓你惡心。
老人是最后一個離開圣卡羅斯家鄉(xiāng)的人。去哪里他不知道,除了圣卡羅斯,他沒有一個熟人。
面對偵察兵的關切和詢問,老人唯一擔心的是他的兩只山羊、一只貓、四對鴿子。
老人說:“貓是不要緊的,我拿得穩(wěn),不用為它擔心,可是另外幾只呢,你說它們會怎樣?”
老人其實已沒有了家,也許他的兒女親人都在戰(zhàn)火中犧牲或無辜遇難了。
世界如此殘酷,老人卻這般深情;老人生活何等荒涼,心靈卻這般多情。
垂暮老人死活無人照管,幾只動物卻為人所惦念。
不堪想,不忍思,只要是跳動的心,他就會為此而流血;只要是父母所養(yǎng),他就會為此而流淚;只要他不是禽獸,他就會知道自己在犯罪。
老人念念不忘的是幾只動物。也許,這些動物是他人生僅有的溫暖;也許,他對人類感到厭倦;也許,他對自己的命運無能為力;也許,人類既不能給他關愛、他也不會為人類感到傷悲;也許,他游離于人間一切情感之外孤獨地守望著自己的生命。太多的無法窮盡的也許。
人們醉心于“蒙娜麗莎”的微笑,人們追隨“自由女神”的召喚。請問,世界上有哪一幅名畫、哪一樽雕塑堪與《橋邊的老人》比美?
在唐詩中,有一種“君思人思我”的表現(xiàn)手法。詩人不寫自己對家人的思念,而是寫家人思念自己,把自己的思念之情,表現(xiàn)得真切感人。海明威《橋邊的老人》也采用了這種寫法。作者不寫老人對自己的悲哀和可憐,而是寫他對動物的關切和憂傷。這種無言的痛和有聲的悲,熾熱的愛與冰冷的情,具有無與倫比的震撼力和沖擊力。他簡直是把人類和禽獸放在同一架天平的兩端來衡量,人類從動物的貴重中,看到自身的輕與賤。
讓我們也來像老人關心動物一樣關心一下老人吧!“老人是不要緊的吧,也許敵人會可憐他,也許槍炮有眼,讓他在橋邊休息,他往前走又能怎樣?他守在圣卡羅斯又能怎樣?”
偵察兵看老人實在無法再走了,他只能落在敵人的手里,關切的問他:
“你的政治態(tài)度怎樣?”
“政治跟我不相干,我七十六歲了,我已經(jīng)走了十二公里,我再也走不動了。”老人說。
假如槍炮真的長眼,如果老人幸運地見到了敵人,不知他知不知到說與對方政治態(tài)度一致,更不知道敵人會不會因老人的政治態(tài)度一致而給他留一條生路。這一切,只有靠老人的“政治”運氣了。
嗚呼,我不能言!
[無言的痛與有聲的悲,熾熱的愛與冰冷的情--海明威《橋邊的老人》解讀]相關文章:
2.愛與情情感美文
3.愛與情經(jīng)典情感美文
4.悲痛個性傷感語錄
6.悲痛的反義詞
9.用熾熱來造句
10.悲情凄美語句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