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年),幼名和樂,又名玉堂,福建漳州人。他博學多才,以“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為己任,辛勤筆耕,在文學、歷史、語言學和中外文化交流等眾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
林語堂的祖籍地漳州市薌城區天寶鎮五里沙(今珠里村)。父親林至誠在五里沙度過了青少年時代,曾做過小販,24歲時入教會神學院,后來成為牧師,被派去平和縣坂仔鄉傳教。1895年10月10日,林語堂就誕生在平和坂仔,在兄弟中排行第五。
林至誠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派”,“敏銳而熱心,富于想像,幽默詼諧”,給林語堂兄弟以十分深遠的影響。
林語堂6歲時進坂仔鄉教會辦的銘新小學讀書。10歲時,到廈門鼓浪嶼養元小學讀書,13歲小學畢業后進尋源書院讀書。1912年,17歲的林語堂以第二名的成績考進上海圣約翰大學。在圣約翰大學讀書時,愛上大家閨秀陳錦瑞,因陳家嫌其家貧而未能成眷屬。后來,林語堂與鼓浪嶼商人的女兒廖翠鳳結婚。
林語堂于1916年在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往北京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起先后留學于美國哈佛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研究文學、語言學,獲博士學位。1923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師范大學講師。1924年11月,《語絲》創刊,他是長期撰稿人之一。1926年1月后任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務長兼英文系主任,這個時期出版散文集《翦拂集》。同年8月,去廈門大學任教授兼文科主任。次年,到武漢任外交部秘書,不久即去上海致力于寫作。1930年任中央研究院特約研究員,1932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2年創辦《論語》,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又辦《宇宙風》,提倡“幽默”、“閑適”的小品文,被譽為“幽默大師”,這時期的主要作品有雜文集《大荒集》、《我的話》等。1934年夏,應賽珍珠之約,用英語寫成《吾國與吾民》,在美國一版再版,成為紅極一時的暢銷書。林語堂也因此在國外一舉成名。
林語堂1936年8月去美國從事寫作活動,1940年5月至8月曾回國。抗日戰爭期間,林語堂在國外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寫文章宣傳抗日。發表《日本征服不了中國》、《日本必敗論》等許多著名文章,對中國人民抗日斗爭起了激勵作用。他與旅美華僑一起,以各種方式支援祖國人民的正義斗爭。支持妻子廖翠鳳參加救亡工作,為她出謀劃策,還曾捐款4000多法郎撫養六個中國孤兒。這一時期創作的小說《京華煙云》主人公就是抗戰前線的人民、勇士。小說結尾處一段歌詞“不到山河重光,誓不回家鄉”,正是林語堂當時的心聲。
1947年,曾出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文組主任,1952年,在美國創辦《天風》月刊。他曾刻苦鉆研,發明中文打字機,但未投入批量生產。1954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在美國期間,用英文寫了《京華煙云》、《朱門》、《生活的藝術》、《蘇東坡傳》、《武則天傳》等,介紹中國人的性情、哲學。
1966年6月,林語堂回臺灣定居。20世紀60年代后期,用中文撰寫發表了三百多篇文章,其間的作品大多收入《無所不談合集》。曾先后出席國際大學校長協會、國際筆會大會等重要會議,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并因《京華煙云》一書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1972年,林語堂主編的《當代漢英詞典》出版。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終年81歲。
林語堂才華橫溢,著作等身,一生寫了60多本書,上千篇文章。《京華煙云》和《風聲鶴唳》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分別在海峽兩岸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出版的各種不同版本的林語堂著作約800種,其中中文版400多種,外文版300多種。僅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大陸出版的不同版本的林語堂著作就超過200種。林語堂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等21種文字,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語種,其讀者遍布全球各地,影響極為廣泛,在國際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譽。他為人類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是一位世界級的文化名人。
林語堂熱愛家鄉,在他的自傳和許多著作中一再提到家鄉,滿懷深情地描繪家鄉的山光水色和風俗人文。他在76歲時寫的《我的家鄉---漳州》中說:“我經常思念起自己兒時常去的河道,聽河水流蕩的聲音,仰望高山,看山頂云彩的變幻。”他在許多文章里一再認為“山的力量巨大得不可抵抗”,說自己的“天真、率直、自然”的人品來自于大山,并自稱是“山鄉的孩子”。他還經常提到家鄉的院子旁種著龍眼樹、荔枝樹、柿子樹,提到家鄉的蘭花、夜百合、含笑以及家鄉的朱砂印泥、金箔等等,還說:“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橋’”。
林語堂先生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廈門大學文學院長、南洋大學校長、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從這些經歷來看,林先生是位教育家。然而作為林語堂先生的同鄉,我覺得最讓人欽佩的是他那種對文學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取得的豐碩的文學成就,以及他那種對人生的哲思與幽默態度。
在文學方面,林語堂先生真是個非常活躍的文學活動家。在1924年起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志。一生中能夠參與或自己創辦這么多刊物,要是在今日的文學界,怕是很難做到的了。
從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套《林語堂文集》來看,林語堂先生著述豐富,文學成就確是一流的。他說“我的雄心是要我寫的小說都可以傳世”,他自己對《蘇東坡傳》、《莊子》、《吾國與吾民》、《京華煙云》、《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都比較滿意,這些書也確實都是常為世人所稱道的。日前,他的經典名著《京華煙云》又再次被改編為40集電視劇。新版《京華煙云》以北京城中三大家族的興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歡離合為線索,抒寫了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這一段社會歷史的變遷。趙薇、陳寶國、潘虹、寇振海、王剛、潘粵明等明星都在劇中出演重要角色。
林語堂先生在農村的基督教家庭出生,在廈門和上海的教會學校讀書,很早就接觸西方文明,后又到美國和德國留學,但是他卻不是全盤西化。他用英語寫小說,但是回到國內又努力補充古典文學知識。他的著作里有《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蘇東坡傳》、《武則天傳》,這些都是關于中國文化和歷史的書。他喜歡把中西文化做比較,曾有自題對聯:“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他說,“自我反觀,我相信我的頭腦是西洋的產品,而我的心卻是中國心”。其實,想起來他那時代產生的很多學者、大師,也都是如他那樣,學貫中西,留洋學成歸來,在自己國家服務。
林語堂先生走的是棄時代潮流的以個人為中心的路線,堅持獨立的人格。在北大時期,他就時常“信口批評時政”。而離開廈門大學后他曾經到武漢的國民政府做外交部秘書,但很快就辭職了,在自傳里他“不能不把這一章紀事刪去”,我想他是恥于談及自己的這段經歷吧。他那種性格的人,自然是不適合在政府里做事。他創辦的《宇宙風》,就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
林語堂先生對人對事是很坦誠的。他和魯迅的關系是“兩即兩離”,但是他始終尊敬魯迅。自稱“吾始終敬魯迅;魯迅顧我,我喜其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在《林語堂自傳》里,他寫他的婚姻,寫他戀愛的故事,還有一本自傳體小說《賴柏英》,寫在農村老家終究無緣結婚的戀人。他能把自己的故事都老實自然地講出來,他說,“新婚的前夜,我要我母親和我同睡。我和母親極為親密。那是我能與母親同睡的最后一夜。我有一個習慣玩母親的奶,一直玩到十歲。就因為有那種無法言明的愿望,我才愿睡在她身邊。那時我還是個處男”。這些話出自林語堂《八十自敘》,我想能夠這樣毫不忌諱地說出自己私人故事的作家,恐怕也只有林語堂吧。
在《林語堂自傳》里,林語堂先生談到他的讀書習慣,說他“不喜歡第二流的作家”。要么讀孔子、老子、莊子、柏拉圖這些高尚一流的,要么就讀民間歌謠和蘇州船戶的歌曲。認為那些才是文學思想和生命的源泉。這種見地是有一定道理的。作家余華也曾經提到要閱讀經典,這跟林語堂的閱讀提倡可以說是一致的。作家張煒說有必要重讀四書五經,同樣也是對經典價值的再確認。而經典著作,當然多數出自一流作家之手。林語堂先生還談到他讀書很少,但是讀一本書就讀透它,務必吸取書中自己認為相同或可以接受的有益的思想或觀念。因此他相信自己“讀一本書得益比別人讀十本的為多”。這樣一種讀書方法也是很值得借鑒的。
整體感知
本文寫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寫了當時北平種種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種景象,又寫出了北平的獨特“性格”和它的“動人”之處,表達了作者對北平的深厚感情。
開篇一段很重要,總體上寫北平的特點,作者以“品格”名之:“老成”“豪爽”“寬大”“包容”。與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如果說本文在結構上采用總-分的形式,那么這一段就是全文的一個總起。
第二段以下的幾段寫就集中表達這兩種特點:新與舊、雅與俗相雜共容,體現“包容”;“一株古木老樹”之喻,體現“老成”。也就是說這幾段恰當地表現北平“老成”和“包容”的特點。
從“北平是一個‘珠玉之城’”開始,文章從多個方面展現北平古都的形象和性格。描寫的方面有:宮殿亭園樓榭湖水、街市、院落住家、雜色人等、建城布局、紫禁城、道路、市民生活、休閑方式等。
作者雖然說“一個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個人怎敢說他了解北平呢”,仿佛北平是難以整體全面地觀照和描寫的,但是他仍然試圖寫出北平的立體全景,其中不光有物化的、靜態的景象,更有活動的、流動的市民生活景象,還有深遠的歷史景象。一般來說整體全面地寫一個地方,難免流于抽象概括,而本文則處處是具體可感的畫面,盡管這些畫面都“浮光掠影”而過,但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具體生動描寫和抽象概括正是文學和非文學的差異所在。
當然,本文的動人之處不僅在于描寫了身居北平所見景象,還在于寫出了一種情懷、情調、情韻。作者作為一個傳統文化故土與西方文化新壤培養出來的知識分子,具有多方面的優雅情懷,表現在文章中即有對本國歷史的崇敬、對故都文化的熱愛、對故都包容新舊事物的喜悅、對故都平民百姓的親和。可見他既不是一個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個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個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態度傾向的文化人。不過從他細數故都風物時那么沉醉的情態看,他的故國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稱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識、平民傾向。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聳的北京飯店、原先皇家宮殿花園、百尺寬的大道藝術博物館、大學專校等,還有平民院落、城外村莊麥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還有著木屐的東北老嫗、踢毽子的老人、裸體的兒童。文章行將結束時寫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們不是圣賢和教授,而是人力車夫。”作者雖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對勞苦大眾非常尊重、非常親近。
在過去那個年代,不少作家寫了故都北平的散文,郁達夫寫了《故都的秋》,老舍寫了《想北平》,他們在文中也同樣表達了平民意識、平民傾向。所不同的是,郁達夫、老舍眼里只有平民形象和平民生活,而林語堂眼光更加全面一些,看到的是北平的整體形象、整體生活,各色人等的生活。
問題探究
一、作者眼中的北平“動人”之處何在?
在作者看來,古老而時新的北平無處不動人。一是自然風光動人,你看:“……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數月忘返。”可見作者極其沉醉這于故都的自然風光。二是城市景象動人,這里有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無數充滿文化藝術的建筑物,整體城市就像一座“珠玉之城”。三是尋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風光動人。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們的生活景象動人。五是整個北平的文化氣息(包括新舊共融的文化氣息)動人。
為什么在當時千萬人眼里再也尋常不過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進入《動人的北平》后會變得如此美麗動人?一方面當時當地的社會確有美麗動人之所在,另一方面作者帶有審美的眼光,他看見最平常的人、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覺得是審美的對象。說到底,作者寫的不只是客觀外物,而是寫自己的內在感受,寫一種審美的心境,寫一種心靈的鏡像。
二、文章描寫“動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
作者意在寫盡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種景象、各色人等盡收眼底,可見文章采取一種全景式的描寫角度。不過文章又避免了粗線條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類似中國傳統繪畫的散點透視,即把一個個具體而微的小景小物盡情地描繪出來。從一個個局部看,是微觀的,但合在一起就是整體描繪。所以全文的描寫所取角度是總與分的結合、大與小的結合、粗與精的結合。
三、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樣統整起來的呢?
初讀本文確實會產生散而無序的感覺,好像面面俱到,什么都說到了,可是又什么沒有說充分。其實深思細察,會發現文章的一些內在肌理,即組織成文的特殊方式。首先,它采用總-分的結構方式,以第一段為全文總起,提綱挈領,統領全篇,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開分述;其次,文章圍繞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舊融新等來寫,盡管撒得開,但在精神上聚得攏,這正好體現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四、當代人閱讀本文具有怎樣的意義?
本文似有述往事、懷舊情的感覺,那么把它選為課文是何道理?今天全新的北京城去往昔破敗北平遠矣,為什么還要感受對舊北平的贊美?首先,林語堂是中國現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家,對五四以來白話散文的創作理論、創作實踐,對白話散文的文體開發與建設,對白話散文的風格追求和倡導,都有過一定的貢獻,他的作品進入中學語文課本是理所當然之事;其次,閱讀本文可以感受那個年代經受新舊兩種文化熏染陶冶的知識分子的優雅情懷、高尚品格,從文章中可以讀出作者對故都的自然地理、人文風物的熱愛,讀出對平民生活的熱愛,讀出作者的一種“泛美主義”的傾向(以審美的眼光和態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無處不有美的內蘊、美的靈光);再有,閱讀本文可以感受中華文化、故都文化的強大的生命力,這種文化從來就守舊融新,不斷發展,如今故都已經蛻去舊衣,換上新裝,成為世界聞名的大都市,當我們體認新北京的雄姿與活力的時候,也從過去的作品中尋察她的舊影,會感到過去的一幕幕歷史景象非常珍貴,也為今天國家的發展和首都北京的進步而高興。
語言品味
林語堂是現代散文大家,從本文看他的語言運用,極其嫻熟而自由,情味、神韻流動其間,甚至感覺不到“語言”本身的存在,眼前閃現故都北平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幕幕景象。
全文都是形象化的語言,創造了一種濃厚的詩意。試看開篇一句:“北平好像一個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種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寫地方,以品格寫城市特點,是非常文學化的表述,充滿詩意。再如下面一些話:“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樹,根脈深入地中,藉之得暢茂。在它的樹蔭下與枝軀上寄生的,有數百萬的昆蟲。這些昆蟲如何能知道樹的大小,如何生長根,在地下有多深,還有在別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蟲?”還有這樣的話:“并且北平有藍天潔月,雨夏涼秋,與高爽的冬日氣候。”雖是散文語句,卻像詩的語句一樣有韻味。
全文都是抒情的語句,前面提到的語句“北平好像一個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種老成的品格”,既是敘述,又是抒情;更富有詩意的是“清晨在花園中拔出白菜的時候,抬頭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這樣的話,看似不經意的輕描淡寫一句,表達了一種優雅的審美情懷,令人想起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另外,文中多處以“你”稱呼讀者,仿佛引領讀者進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拉近了作者與讀者、讀者與本文之間的距離。
全文有多種變化的句式,如開篇是幾個短句,接下來是一些一氣呵成的長句;還有一些對稱句(開篇幾句即是);有排比句,連在一起增強了表達的氣勢;有設問句,加重表達的語氣,提示讀者的注意。
[《動人的北平》導讀]相關文章:
1.動人的北平教案
2.名著導讀論語教案
3.名著導讀論語的教案
4.西游記導讀課件
7.論語導讀讀后感
8.領導讀書心得體會
10.想北平的閱讀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