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7班 湯瀅潔
此詩作于1968年,作者食指為上個世紀60至70年代中國詩歌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
本首詩所用語言樸實,親切自然。如:“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風箏的線繩就在母親的手中”淳樸的語句中含蓄地表達了詩人的感情。詩人還運用擬人、比喻、反復的修辭手法,如:“北京在我的腳下,已經緩緩地移動”、“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因為這是我的北京,這是我最后的北京”。這些都增強了本首詩歌的感染力。詩人把北京比作媽媽,抒發了對北京的依戀之情,讓“她”永遠記著自己。
第1節直接點明詩人要告別北京。第2節從“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可見火車已經開動。渲染烘托出詩人對故鄉,對家人的眷戀和不舍;對未知的前途的迷惘與恐慌。第3節“我的心變成了一只風箏,風箏的線繩就在母親的手中”寫出離家的詩人,感覺自己的前途就像風箏一樣飄搖不定,同時又希望風箏的線繩在母親手中,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第5節傳達出詩人的心聲:自己要被北京、被故鄉拋棄,此后將到異地漂泊謀生(無依無靠)。表達出詩人的失落傷感。第6節“這是我最后的北京”中的“最后”表明詩人不再回來。
這首詩通過對火車開動這一特定場景的描繪,把詩人對故鄉和親人的依戀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賞析1]相關文章:
1.這是也是造句
2.愛國詩歌朗誦稿八分鐘
4.零的認識課件
7.有關零的認識課件
8.感激涕零造句
9.凋零頹廢的美
10.讀《過零丁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