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完人藝李六乙導演新排的曹禺話劇《北京人》,第一個感覺是曹禺很像音樂家馬勒。
曹禺在落筆《北京人》時,周圍的人們在關注革命,而他卻在關注人們心中的一種困境,一種終將到來的心靈革命,所以注定時時知音不多,然而多年以后,人們發(fā)現(xiàn),他是預言家。
在《北京人》當中,你可以看到一種衣冠楚楚的絕望,也正因為是解決了溫飽之后的衣冠 楚楚,這絕望才來的更加讓人警覺。在《北京人》當中,你也都能看得到人群中的一種孤單,一個人時還好,然而在人群中,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人才真正地孤單起來,而這孤單也才來得更加讓人防范。所以,看話劇《北京人》,你沒有任何因歲月而產生的隔膜,反而覺得,這就是寫給當下這個時代寫給我們的。話劇中每個人的心靈困境,臺下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內心的影子,這很恐怖也很解渴。所以走出劇院,你會想:為什么劇中人與我們,看起來每個人都是受害者,可卻不知道該去恨誰?而誰又是受害者呢?
新排的這部《北京人》,對于人藝來說應該很重要,在人藝的傳統(tǒng)中,似乎更強于清明上河圖般地為時代記錄心理,用濃濃的京味透過典型人物為社會畫像,然而與此相比,人藝的劇目中,直指人心的痛楚與人性困境的大戲還不算多,《北京人》算是一個,這也為人藝未來的傳統(tǒng)添加了一個有益的種類。
導演李六乙在《北京人》之前,沒少在小劇場里探索,甚至有的探索并未得到人群中有益的回響,然而這一次,小劇場的探索在大劇場的《北京人》當中,悄悄地補充著營養(yǎng),尤其可喜的是這種反哺并不是在外在的形式上,而是在內容之中,也就是對人群中心靈困境的一種巨大的好奇與描述,我相信,過去的幾年之中,李六乙本人也一定在自己的內心中,經歷過很純凈很藝術的一種很尖銳的心靈沖突,否則,《北京人》的這一口氣不會如此連貫。
遺憾與可喜的是,曹禺并沒有在《北京人》的結尾為 我們安排一個過于亮色的結尾,他用劇中人的口說:一切還需要等待,或許有的時候,當你可以準確地表達困境與絕望的時候,就是希望的開始,就如同我在真正痛苦的時候,并不是聽輕松的音樂而是聽馬勒的交響曲,在痛苦的碰撞中,痛苦才有所解脫。
[曹禺《北京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1.雷雨曹禺閱讀答案
7.中國夢的演講觀后感
8.最新《情系人民》觀后感
9.寫雷鋒日記觀后感
10.看金牌調解的觀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