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是初中語文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它強調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強調語文學習與生活體驗相結合,為學生構建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并提供給他們多渠道、多層面的語文實踐機會,展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和協調發展。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開展與深入,綜合實踐活動題越來越受到各地命題者的關注。由于綜合性學習試題考查的內容是豐富的、開放的,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有獨到的優勢,因而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綜合性學習,作為新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必將在以后的中考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一、試題分析
就近幾年來各地中考卷中此類命題來看,綜合性學習的考試評價主要以材料或事件為背景,通過對問題的探究來實現;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應變能力、創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題型多以主觀表達型為主。從命題方式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
1、材料探究型
這類題目往往通過一則或多則具有邏輯規律的專題材料的組合呈現,要求考生根據題目,從題干提供的材料中探究規律或總結經驗觀點,用文字準確表達出探究結果并形成自己的評價。題干提供的材料可以是文獻資料,可以是圖表數據,可以是對聯、照片,也可以是徽標設計、漫畫,等等。
例:閱讀下面兩則材料,寫出你閱讀后的發現。
(1)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當他的貨輪卸貨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時,突然遭遇到可怕的巨大風浪,這時,老船長果斷地命令水手們立刻打開貨艙,往里面灌水。隨著貨艙里的水位越升越高,船一寸一寸下沉,依舊猛烈的狂風巨浪對船的威脅卻一點一點減小,貨輪漸漸平穩了。
(2)在某一地區的著名旅游景點,有一段被當地人稱為“鬼谷”的最危險的路段,路窄坡陡,兩邊萬丈深淵,每當導游們帶隊到這里時,一定要讓旅客們挑點或扛點什么東西。據說這里以前發生過好幾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旅客在毫無壓力的情況下不小心掉下去的。當地人,每天從這條路上挑著東西來來往往,從來沒人出事。
閱讀上面兩則材料,我們發現命題者是要考生首先能夠發現兩者之間的相同點。研讀原材料,材料1中的老船長讓船負重后船反而行的更穩了,材料2中的導游也是讓旅客負重后,旅客反而安全了。這就是它們的相似點。在發現了相似點之后,我們還要將它上升到一定的哲理高度。所以這道題目的答案是:人生的很多時候,只有背負沉甸甸的重任,才能穩步前進。
一般說來,探究性題目總是由2-3則相互之間有關系的材料組成。它可以單獨出現,也可與閱讀文章結合起來考查。
解答此類題目,我們應該思考:這幾則材料為什么可以放在一起?然后推斷:一定是材料之間存在某種關系。再通過比較、分析,一定會有所發現。答題時,材料間是因果關系的,要先寫主要原因,再寫其他原因;材料間是同類事物的,要先寫共性的,再寫不同點的。
2、主題活動型
這類題要求學生在開放自由的主題情境中,調動體驗,借助對社會、自然、自我的內在聯系的認識,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類題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解答這類題的關鍵:一是積累--活動體驗(方法、感受、認識等)的積累、語文資源(節日風俗、家鄉特產等)的積累;二是遷移--表達技能的遷移、以不變應萬變的遷移等。
例:(2005年黃岡市課改實驗區)綜合性學習與探究:
親愛的同學,你在《到民間采風去》的綜合性學習中,一定會被家鄉的山山水水、民俗風情所陶醉,也一定會有許多驚喜的新發現吧!下面就請帶我們走進你的家鄉--武穴。
(1)走進家鄉名勝古跡:假如在這次活動中你被選為“走進家鄉名勝古跡”活動小組的組長,要帶領全組同學編一本反映家鄉風光的讀本,你計劃怎樣完成這個任務?請寫出你們小組的主要活動過程,并給這個讀本擬一個新穎、恰當的書名。
讀本書名:《 》
活動過程:
①
②
③
(2)介紹家鄉特產:在活動中,你一定品嘗了不少家鄉特產,那么,請你介紹一種自己最喜愛的家鄉特產,并給它擬一條廣告詞,讓它走出武穴,名揚天下。
特產名稱:
廣告詞:
(3)探尋家鄉節日風俗:假如你是“探尋家鄉節日風俗”活動小組的成員,在展示課上,以家鄉端午節為例,展示你組探尋的收獲。
有關端午節的習俗:
有關端午節的故事:
[分析]這是一道學生自主探究的題目。答案示例:
(1)《風景這邊獨好》①收集名勝古跡的相關信息;②實地采訪,拍攝名勝古跡的相關照片;③整合信息,編寫讀本。(意近即可)
(2)山藥(酥糖、豆泡等)參考示例:山藥,山藥,美味佳肴,人人需要!(能突出產品特點,言簡意明,富有創意即可)
(3)家家門窗插艾葉、菖蒲以示辟邪。賽龍舟,吃粽子,鄉親們一般都會吃新麥發粑,小兒胸掛五彩線袋裝的紅蛋。(體現家鄉端午節特點即可)屈原投江、白蛇娘娘喝雄黃酒顯原形。(故事與端午相關,表述正確即可)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標中特別強調的一個部分,已被公認為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今后的中考將會加大對綜合性學習過程的考查力度。因此,我們應當重視身邊的資源,挖掘利于學生學習的一切教育因素,扎實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探究意識,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3、語言表達型
這類題型多是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考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表達自己的觀點,表現自己的知識積累與聯想想象能力,其呈現方式主要有:演講稿、開場白、串聯詞等的寫作,以及標語、贈言、廣告詞等的擬定等。
如2005年寧夏試題:
為擴大靈武市的知名度,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中央電視臺播放宣傳廣告。請結合靈武市的優勢資源,擬一條宣傳廣告。
這一題考的就是廣告詞的擬定。
而2006年廣東試題中,有一題則要求考生為班上開展的一次文學名著知識競賽活動準備一段開場白,并且要求“講明活動的意義,并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
這類試題體現了開放性、創造性的特點,答案多元而不唯一,既能彰顯考生的個性,又達到了考查他們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4、專題組合型
這類試題一般都有一個“總主題”作為統領,從不同側面設置若干個“專題”,并以不同的形式來考查考生相關知識和能力,實現考查的綜合性。
班上準備開展題為“話說英雄”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閱讀參考資料《感動中國2004年頒獎詞》(節選),按后面要求做好準備。(6分)
例:感動中國2004年頒獎詞 (節選)
任長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
一個弱女子能贏得百姓的愛戴,是因為,在她的心里有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
(1)請你從讀過的文學名著中推薦一位令自己感動的英雄人物。(2分)
人物姓名: 作品名稱:《 》
(2)寫一段簡短的話,向同學們介紹這位令你感動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頒獎詞”一樣簡潔流暢,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跡,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4分)
二、應對策略
作為學生,要想很好地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積極認真地參與平時語文學習過程中開展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活動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實踐能力。作為語教師要正確認識語文綜合性學習課,注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在“綜合”二字上做文章。明確“綜合”的具體指向包括三個方面:1、語文學科內部的綜合。我理解為,語文學科內部的所謂“綜合”的側重點應該是實踐中各方面能力(聽說讀寫,與人交際,搜集整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人合作等)的綜合,應該是語文實際運用規律的綜合。2、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綜合。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必然要面對現實生活的檢驗,而學生本人也在嘗試著生活和人生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能認識到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是智慧的搖籃,是能力形成的練兵場。注重這方面的綜合,可以使學生真正明白“課堂小天地,生活大舞臺”的含義。3、立足語文主體實現跨學科綜合。《課標》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與其他學科實現綜合勢成必然。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做法有:1、每次活動的主題要突出,目標要全面。綜合性學習的目標,不僅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還要重視學生收集、運用、創造信息能力的訓練,還要關注學生的合作和創新精神、競爭意識、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質訓練等。2、每次活動要調動全體學生,形式要多樣。可采取競賽、表演、辯論、游戲、賞析、研究等形式。
由于語文綜合素質的形成,是長期努力和刻苦的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1、關注科學、人文和自然、社會、人生以及歷史、現實、未來等科學文化、道德藝術各個領域的綜合性知識表述。
2、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3、注重實踐活動的參與,并在其中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同時把自己在活動中的設計、體驗和收獲,用文字表達出來。
4、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每年讀2~~3部名著,以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5、注意題干要求,抓住要點答題。主要是抓問題和答題提示部分的關鍵詞。
6、根據所設情境,恰當表達。既要積極調用積累,充分發揮創意,更要注意語言的運用,力求言之有理又有序,得體又簡明。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能很好地引導同學們落實活動,提高素質, 分析題型,謹慎應對,答題時盡可能調動自己的語文積累,這樣,你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悟到綜合性試題的無限魅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試題應對策略初探(人教版九年級必修)]相關文章:
1.語文必修一測試題答案
2.九年級語文試題
6.人教版七下語文試題及答案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