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 城》
一、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后到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園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小說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小說。寫于1934年的中篇小說《邊城》,便是一部充溢著濃濃湘西鄉土味、鄉土情的佳作。作者以清麗的筆觸,描寫了撐渡船的老人與他的孫女翠翠相依為命的純樸生活,以及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的愛情悲劇。
小說以牧歌式的情調描繪出田園詩般的邊城世界。這里的人民保持著淳樸自然、真摯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們誠實勇敢、樂善好施、熱情豪爽、輕利重義、守信自約,“凡事只求個心安理得”,儼然是一個安靜的平和的桃源仙境。這里的人民,詩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這是抒情詩,也是風俗畫。作品沒有驚心動魄的社會巨變和激烈復雜的矛盾沖突,但風格深遠自然、清靈純樸、和諧雋永,如一幅美麗的鄉村圖畫,被譽為“現代文學史上最純凈的一個小說文本”,“中國現代文學牧歌傳說中的頂峰之作”。他的散文也獨具魅力,為現代散文增添了藝術光彩。一些后來的作家曾深受他創作風格的影響。
二、內容輯要:
內容輯要(故事梗概) 提示
川湘交界的茶峒邊城依山傍水,遠離塵囂,和平安詳,如世外之境。城邊“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這座小小的山城,鳥語花香,青山翠竹;古樸的吊腳樓,聳立的小白塔,一脈清流相伴隨……花自開來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節循環不息。 到處是一片寧靜與和平。碧溪嘴白塔下擺渡的老船夫已年過70,老船夫撫養的女兒的遺孤翠翠,轉眼間有了15歲。城里管碼頭的順順,兒子天保和儺送也已長成。屬于這地方男子的勇敢、豪爽、誠實、熱情,在天保和儺送身上皆不缺少,他們是“自然”的兒子。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養育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都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面前的人無心機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當年翠翠的母親--老船夫的獨生女,同一個清綠營屯防士兵“唱歌相熟”,肚子里有了孩子,卻“結婚不成”。--黃羅寨那片林子里,立著那可憐的嫡親祖母,一個苗族婦女的假墳,一抔黃土埋藏著一個民族的悲劇故事。--屯防士兵顧及軍人名譽,首先服了毒,老船夫女兒待孩子生下后,到溪邊故意吃了許多冷水,也死去了。老船夫無從理解這悲劇的前因后果。這些事從老船夫說來誰也無罪過,只應由天去負責。
翠翠的祖父口中不怨天,不尤人,心中不能同意這種不幸的安排。到底還像年輕人,說是放下了,也還是不能放下的莫可奈何容忍到的一件事情。攤派到本身的一份說來實在太不公平!
翠翠已經長大了。這一代人面臨的,又將是怎樣一種命運?--滬溪城絨線鋪里的“小翠”、楊家嘴那個愛好、懷著某種期待的夭夭、沅水流域吊腳樓上的牛保和妓女……,正各自接受著攤派到他們頭上的一份命運。
正因為翠翠長大了,證明自己已真正老了?墒菬o論如何,得讓翠翠有個著落。翠翠既是她那可憐的母親交把他的,翠翠長大了,他也得把翠翠交給一個可靠的人,手續清楚,他的事才算完結!
然而,人的良好愿望卻不免與事實沖突。邊城已不是“改土歸流”前的邊城,那時,這里的婚嫁,還保留著充分的自由形式。愛情需要的,不是門第,不是金錢,而是從心里流出的熱情的歌。老船夫不曾料到,早在兩年前的端午節,翠翠與儺送二老在河邊第一次相遇,儺送已愛上翠翠,翠翠下意識里已朦朧生出對儺送的愛戀。不巧的是儺送的哥哥天保大老也愛上了翠翠。更嚴重的,是一座新碾坊又加入了這場競爭--團總將它作女兒的陪嫁,正托人向順順放口風,要儺送作女婿!…………
另有一個女人便插嘴說:“事弄成了,好得很呢。人家在大河邊有一座嶄新碾坊陪嫁,比雇十個長工還得力些。”
有人問:“二老怎么樣,可樂意?”
又有人輕輕的可極肯定的說:“二老已說過了--這不必看,第一件事我就不想作那個碾坊的主人!”“你聽二老親口說的嗎?”
“我聽別人說的。還說二老歡喜一個撐渡船的。”“他又不是傻小二,不要碾坊,要渡船嗎?”
“那誰知道。橫順人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愛’,只看各人心里愛什么就吃什么,渡船不會不如碾坊!”在這同時,天保想到翠翠,托楊馬兵向老船夫探口風。老船夫回答說:“下棋有下棋規矩,車是車路,馬是馬路,各有走法。大老若走的是車路,應當由大老爹爹作主,請了媒人來正正經經同我說。若走的是馬路,應當自己作主,站到渡口對溪高崖上,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一切由翠翠自己作主!
--走“車路”與走“馬路”(托媒說親與唱歌求愛),要碾坊和要渡船(追求金錢和忠于愛情),兩種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態發生著強烈的碰撞。。--天保當真請了媒人,走車路向老船夫提親。老船夫要讓翠翠滿意,問翠翠對這事的意見。翠翠卻不做聲。
翠翠弄明白了,人來做媒的是大老!“不曾把頭抬起,心怦怦地跳著,臉燒得厲害,仍然剝她的豌豆,且隨手把空豆莢拋到水中去,望著它們在流水中從從容容的流去,自己也儼然從容了許多!
老船夫思前想后,明白了翠翠的心事:隱隱約約體會到一件事情--翠翠愛二老不愛大老。想到這里時,他笑了,為了害怕而勉強笑了。其實他有點憂愁,因為他忽然覺得翠翠一切全像那個母親,而且隱隱約約便感到了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運。
事實證明了老船夫的擔憂:端午節龍舟競渡,團總女兒隨母親來看熱鬧。“其實是看人,同時也讓人看”。而且,這母女二人被安排在順順家吊腳樓上“兩個最好的窗口”--老船夫自然明白一座碾坊對翠翠的威脅:“十六歲姑娘多能干,將來誰得她誰福氣!”“有什么福氣?又無碾坊作陪嫁,一個光人!”
為了翠翠的幸福,老船夫愿意讓翠翠自己作主,因此沒有直接答應天保的提親。待天保明白儺送也愛翠翠,同意儺送提出的公平解決辦法:兄弟倆輪流對翠翠唱歌,誰唱動了翠翠的心,翠翠便歸誰。結果,天保自知不敵儺送,賭氣乘船下行,不料不小心被竹篙彈入激流淹死了。順順家以為這事與老船夫有關,儺送也以為他做事“彎彎曲曲”,不爽快,面子上對他冷淡了許多。為了求得人對自己命運的自主,老船夫陷入了不為人理解的孤獨。
儺送父子的冷淡,中寨人關于儺送決定要碾坊的談話,翠翠外柔內剛的脾性,當年女兒悲慘的死,全都綜合在一起,“命運”仿佛給了老船夫當胸一拳,他終于無力再抵抗,在一個雷雨交加的晚上,伴隨白塔的坍塌而死去了。
后來便說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時所不提及的許多事。二老的唱歌,順順大兒子的死,順順父子對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妝奩,誘惑儺送二老,二老既記憶著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的理會,又被逼著接受那座碾坊,因此賭氣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和翠翠有關……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情,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情弄明白后,哭了一個晚上。
翠翠終于獨自守在渡口,等待儺送的歸來!斑@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關注文中描寫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的文字,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而又清麗,優美如畫讓人如入夢境,無不給人美的享受。
思考:寫翠翠的母親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思考側面描寫的作用
表現翠翠和爺爺祖孫之間的真摯情感
翠翠猶如山間流淌的一縷清泉,她的愛情,沒有激蕩人心的情節,只有情竇初開時的少女的若斷若續的情緒,若有若無的心境,似夢似幻的氛圍,純凈而執著,這是自然和生命詩化的表現。
三、人物鑒賞:
(一)翠翠:主人公翠翠是其中刻畫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她在風日里成長著,皮膚黑黑的,觸目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撫養著她,教育著她!彼盀槿颂煺婊顫姡幪巸叭蝗缫恢恍~F物”,“從不想殘忍的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邊城的風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個眉清目秀、聰慧溫柔,且帶幾分矜持、幾分嬌氣的少女。她是美的精靈與化身。儺送遠走他鄉,爺爺溘然長世,她痛苦悲傷但并沒有倒下,她謝絕船總讓她住進他家的好意,她像爺爺那樣守著擺渡的崗位,苦戀著并等待儺送歸來,充分表現她性格堅強的一面,展現著柔中有剛的美,她懷著希望與自己坎坷命運作持久的抗爭。
(二)其他人物:主人公老船夫忠厚老實,重義輕利,一副古道熱腸。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著渡船,不計報酬,不貪圖便宜,“從不思索自己職務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以給人方便為樂。真誠的老船夫同時獲得了人們對他的關愛。賣肉的不肯收他的肉錢,水手們送紅棗給他,小商販們送粽子給他。這種超越階級關系、金錢關系的鄉鄰之情在現實生活中是很少見的,但沈從文卻通過這種感情揭示了人物身上所蘊含的美好的人性。船總順順盡管有財卻不吝財,他為人明事明理,正直和平,老船夫死后,不計前嫌,依然一片盛情邀請那分明與他的兩個兒子不幸遭遇有密切干系的孤女翠翠到家里安住。他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在這種良好的家庭氛圍中,都“結實如老虎,卻又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不倚勢凌人”。儺送為了純真的愛情,寧愿放棄一座碾房的陪嫁而選擇渡船,天保則寧愿犧牲自己的幸福,希望成全弟弟的愛情。他們都胸懷寬廣,光明磊落。
四、作品鑒賞:
1、思想內容:
《邊城》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以翠翠的愛情悲劇作為線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湘西地方的風情美和人性美。沈從文以如椽巨筆,為我們繪就了一幅如詩如畫、如夢如煙、田園牧歌式的美麗的湘西世界。沈從文在后來曾經表白:“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毙≌f以牧歌式的情調描繪出田園詩般的邊城世界。這里的人民保持著淳樸自然、真摯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們誠實勇敢、樂善好施、熱情豪爽、輕利重義、守信自約,“凡事只求個心安理得”,就連吊腳樓妓女的性情也浸染著邊民的淳厚,儼然是一個安靜的平和的桃源仙境。這里的人民,詩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這是抒情詩,也是風俗畫。關于《邊城》的主旨,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寧靜的生活若和當時動蕩的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滾滾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本質的“愛”。正因為這“愛”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里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邊城》正是通過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純純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鄰里之間的善良互愛來表現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過翠翠、儺送的愛情悲劇,去淡化現實的黑暗與痛苦,去謳歌一種古樸的象征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翠翠與儺送這對互相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既沒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沒有離經叛道的驚世駭俗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金錢和權勢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這種情感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清新而健康。作者不僅對兩個年輕人對待“愛”的方式給予熱切的贊揚,而且也熱情地謳歌了他們所體現出的湘西人民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美。
2、人物的塑造:
《邊城》對人物性格的塑造,顯然受到中國傳統藝術寫意傳神筆法較深的熏陶,它的人物更具東方式的恬靜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靈氣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純潔、活潑,柔情似水,翠翠在風吹日曬里長養著,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一對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麂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生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心機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
3、語言及結構:
《邊城》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表現自然、民風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詩情畫意的鄉村風俗畫幅,充滿牧歌情調和地方色彩,形成別具一格的抒情鄉土小說。沈從文在文中寫道“‘茶峒’的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边@些都是湘西世界之美,僅用純粹不加修飾的行字,就把觀眾帶進那樣一個至純至善的生活環境當中。隨著作者的筆鋒一路走下去,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樸實無華的當地建筑,還有“茶峒”悠然自得的生活形式,好比文中所說的,“在春水漲進街頭后河街上的人家,便會用長長的梯子,各搭在屋檐口和城墻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里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生活在這樣一個艱難環境中的人們才是最貼近自然,反樸歸真,“茶峒”中的人會共患難,相互扶持一起度過最困難的時候。
《邊城》是一篇小說,但更像一首二十一個斷章組成的長詩。整部小說散發著濃郁的詩意,給人一種非常純粹的閱讀體驗,以至于劉西渭譽之為:“一部idyllic(田園詩的,牧歌的)杰作”,“一顆千古不磨的珠玉”(《咀華集》)。美學家朱光潛評價道:“它表現受過長期壓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數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隱痛”,“唱出了少數民族的心聲”。 《邊城》是一曲描寫湘西人們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麗得如此樸素,悲劇得如此優美的人性“牧歌”!哆叧恰肥巧驈奈摹八监l情結”養育出來的一顆明珠。
五、模擬測試(一)
1、下面對《邊城》的解說,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沈從文的創作取材極廣,藝術手法靈活多樣,但他最執著追求表現的是那種純真的帶有某種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邊地苦苦地構筑他的人生形態!哆叧恰肥沁@方面最重要的代表。
B.翠翠故意遐想著離家出走了,祖父到處尋她不著的情景,主要表現了翠翠年少無知,天真爛漫的少女情懷。
C.祖父決意多做點事,等他把人渡完事再回家吃晚飯。這反映了翠翠和祖父相依為命,家境貧寒,祖父想多掙點錢來維持生計的客觀現實。
D.天保大老決定離開故鄉,主要是因為和弟弟之間的情愛爭斗,他想忘記以往的一切,以成全弟弟的儺送。
E.祖父把他到城里的事情,不告給翠翠一個字,是因為他不想讓這些事使翠翠徒增煩惱。
答案:B、C 。B表現翠翠青春萌動,受不了“太平凡”的生活,想攀住新的人和事。C表現祖父忠厚純樸,恪盡職守。
2、“可是到了冬天,那個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個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青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對這小說的結尾,談談你的感受。(5分)
【參考答案】①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著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終結,和對重造湘西未來的渴望。②二老和翠翠的未來難以預料,反映了作者對“湘西世界”的“理想人生形式”在現代社會沖擊下的隱憂。也可能終結,也可能新生。
3、“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闭堣b賞《邊城》這個開頭。
【參考答案要點】①開頭采取了講故事的方式。②語言樸素,平易親切(用了頂真修辭格),一下子帶起了全文牧歌一樣的意境。
模擬測試(二)
1、下面對有關名著的解說,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我要坐船下桃源縣過洞庭湖,讓爺爺滿城打鑼去叫我,點了燈籠火把去找我。” 這是翠翠的心理描寫。表現其天真純潔性格。
B.月光如銀子,無處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變成一片黑色。身邊草叢中蟲聲繁密如落雨。間或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忽然會有一只草鶯“(口落)噓!”囀著它的喉嚨,不久之間,這小鳥兒又好像明白這是半夜,不應當那么吵鬧,便仍然閉著那小小眼兒安睡了。 這是環境描寫,為祖孫倆夜晚講故事渲染安寧靜謐的氣氛。
C.“爺爺,你說唱歌,我昨天就在夢里聽到一種頂好聽的歌聲,又軟又纏綿,我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對溪懸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這個東西交給誰去了。我睡得真好,夢的真有趣! 這是翠翠的心理描寫,表現了她的純潔天真,對美好愛情的朦朧的憧憬。
D.“翠翠,夢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當真有誰來在對溪高崖上為你唱歌,你預備怎么樣?” 這是爺爺的語言描寫,表現祖父對孫女的愛情的關心。
E.翠翠曾三次請求祖父不要再渡船;貋砼闼,祖父都沒有答應,這體現老船夫一心想著賺錢,根本沒時間理會他的孫女。
答案:CE。C項是翠翠的語言描寫。E項老船夫是一個忠厚純樸的老人,他了解過渡人急切回家的心情,是竭盡其職的一種表現。
2、《邊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這樣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卻得不到他們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對這樣的悲劇有怎樣的感悟和情感反應?(5分)
【參考答案】①《邊城》是沈從文“湘西世界”理想人生的集中代表,也體現了他的文學理想。②小說描寫的理想生活不僅是一個浪漫溫馨的愛情故事,而且是一個愛情悲劇。但作者對這一切似乎并不怎么悲傷。在作者看來,翠翠、祖父、大老、二老的命運是自然的安排,是人生常態。當地民風如此,生活如此。作者用詩化的抒情手法表現了這一生活。
③作者一方面在思索“湘西世界”“常態”的同時,另一方面已預測到“湘西世界”無法挽回的歷史命運。“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一個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終結,和對重造湘西未來的渴望
3、復述《邊城》故事情節。(5分)
【參考答案】: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二少爺儺送,從此種下情苗。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上美麗清純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為妻,寧愿作個擺渡人。于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自己對哥哥的死負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地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
[高考必考的十大名著解讀之《邊城》(蘇教版高三選修)]相關文章:
1.對高三高考的祝福語
4.高考的心得體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