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學好語文?
一、以精心設計的導語吸引學生的注意
課堂教學中,先來一段精彩的開場白,就能勒住學生思想野馬的韁繩,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學上來。例如,在講授《想和做》一課前,我向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目:“有一個人,要用船把一只狼、一只羊和一棵白菜運到河對岸去。一次只能運其中一種,怎樣才能把它們運過去?”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隨即爭先恐后地講述自己的觀點。在肯定學生合理的做法后,我說:“這件事使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做事不能蠻干,要三思而后行。換句話說,就是要把‘想’和‘做’聯系起來!
二、以形式多樣的朗讀調動學生的情緒
教學過程中,不管什么篇目,一味采用教師范讀、點名朗讀或全班齊讀等方式閱讀,學生就會感到單調乏味,學起來就毫無興致。
對于篇幅較長的課文,可以采用按座次依次逐段接力朗讀;對于有人物對話的課文或段落,就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對于詩詞、文言文等要求背誦的篇目,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誦、背誦競賽。在強烈的自尊心、好勝心和競爭意識的驅使下,朗讀的同學會全力以赴,爭取讀得惟妙惟肖;其余聽讀的同學為了能找出對方的破綻,也會精神飽滿,聽得細致入微,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和領悟。
三、以提綱挈領的問題理順學生的思路
教學中,教師結合課文體裁,向學生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分析文章。
例如,教學《中國石拱橋》時,可以提出下列問題:(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具有怎樣的特征?(2)使用哪些說明方法?(3)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4)哪些地方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這樣,學生分析課文時就不會感到無從下手,能夠根據問題的指引,有條不紊地進行閱讀理解,從而掌握分析課文的方法。
四、以循循善誘的講解促進學生的理解
鑒于認知能力和思想水平的局限,學生在思維過程中存在疑點和難點。教師應適當地引導和點撥,幫助他們把握問題的實質,提高理解課文的能力。
如,對于《驛路梨花》中“為什么說‘驛路梨花處處開’”這一問題,學生都知道“驛路梨花”是一語雙關,但對“處處開”的深層意義不甚明了。教師就應引導學生認真領會本文在人物和時間安排上的匠心所在。文中的人物,從年齡、職業、民族等看,包括了社會的各個階層,代表著全國人民,充分體現了學習雷鋒的全民性和廣泛性。文中記敘的事情前后延續了十多年,有力證明了學習雷鋒的傳遞性和持久性。這樣一分析,學生也就領會了“處處開”的深層含義。長此以往,學生就逐漸學會抓住關鍵理解課文,分析課文的能力也就不斷提高了。
五、以主觀開放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能力
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是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增強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因此,上完一篇課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目的要求、重點難點,設計一些具有主觀性、開放性的題目,對課堂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例如,上完《麥琪的禮物》,可以布置這樣一道題目:“請從男主人公杰姆的角度,來敘述這一故事。”這樣,學生就會結合課文內容、人物特征、主題思想等,將原文進行改編。在此過程中,學生學習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語文教學五部曲(七年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