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詩詞曲五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赤壁、過零丁洋、水調歌頭、山坡羊潼關懷古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目的:

1、學習五首詩,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古代詩人關心民生疾苦的思想情感。

2、學習古人用典和借代的修辭手法。

二、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自學提綱:

1、給下列字注音:柯(kè) 戟(jǐ) 寥(láo) 綺(qǐ)闕(què)

嬋娟(chán juān)  躊躇(choú chú)

2、解釋下列各詞

(1)酬(以詩相答)(2)棄置身(將自己安置在這里)(3)舊(老朋友)(3)聞笛賦( 。ǎ矗柯人(   )(5)舟(船)(6)暫憑(暫且憑借)(7)銷(銷蝕)(8)將(拿起)(9)與(給)(10)絮(柳絮)(11)萍(水中的浮萍)(12)惶恐(驚慌害怕)(13)零。ü驴酂o依)(14)丹心(紅心)(15)汗青(指史冊)(16)兼懷(一起懷念)(17)把(端,拿)(18)勝(經得起,經得。ǎ保梗┲扉w(紅色的樓閣)(20)恨(怨恨)(21)聚(會聚)(22)山河(華山黃河)(23)躊躇(心里不安)

3、下列加點的詞語分別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請指出它們實際指的是什么?

(1)干戈寥落四周星(兵器,代戰爭)(四年)(2)留取丹心照汗青(代史冊)(3)照無眠(詞人自己)(3)千里共嬋娟(代月亮)(4)東風不與周郎便(代周瑜火燒赤壁大敗曹操的事)

第二課時

學習《酬樂天初逢席上見贈》

1、題解: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劉禹錫于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冬天罷官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官蘇州刺史后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會時所作。附當時白居易的贈詩: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樂,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2、讀全詩,思考如下問題

1) 首聯交待了什么“凄涼地”和“棄置身”表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2)頷聯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特點?描寫了怎樣的現狀?表達什么樣的心情?3)頸聯寫的是什么意思?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境界?4)結合標題說說尾聯有什么用意? 5)從體裁上看,這是一首什么詩?從題目上看,這是一首什么詩? 6)詩中表現詩人堅定意志和樂精神的語句是哪一句?  明確:1)貶地之荒涼,貶時之漫長。痛苦而又孤寂!2)用典。寫回鄉所見,人事俱非,今昔對比,恍如隔世。面對此景詩人百感交集,不勝感慨。 3)原意是表達對現實的憤懣:“沉舟”“病樹”自比遭貶;“千帆過”“萬木春”則比喻被貶后,新貴們仕途得意。但這兩句詩在客觀上飽含著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充滿哲理,或可理解為詩人心胸豁達。 4)回應題目,答謝友人并與之共勉,表現詩人雖遭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積極樂觀的思想境界。 5)抒情詩、贈答詩 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學習《赤壁》思考以下問題: 1)《赤壁》開頭為什么從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2)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感慨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討論小結如下:(1)發現原來是“前朝”--三國赤壁之戰時的遺物。從而為下文鋪墊! 。2)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W習《 過零丁洋》

1、作者及寫用背景介紹:南宋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21歲中狀元。元軍入進中原后,他任右丞相,出使元軍議和,被扣留。后逃到溫州,率兵抵抗元軍,后敗退廣東,這首詩是文天祥船經廣東中山縣南的零丁洋時寫的。第二年又被俘,囚禁北京三年,多次經威逼利誘,誓死不屈,最后被害死于北京。編《指南錄》,作《正氣歌》  2、(1)這首七言律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 (2)頷聯上下兩句有何聯系?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頸聯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兩層含義。( 4)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討論小結如下:(1)寫他21歲中狀元,因科舉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之時,起兵抗元。(2)上句寫國家山河破碎,形勢危急;下句寫個人歷經艱辛?,說明了國家命運命運和個人的安危緊密相聯。比喻。(3)上句寫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中巧妙地運用兩個地名,一語雙關地寫出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及他人生的兩次經歷。(4)表明了作者以死明志的決心和強烈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

第三課時

一、學習《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一)、情境導入首先播放《花好月圓夜》MTV。師:首先讓我們來聆聽一首優美的歌曲。(播放音樂)同學們如果熟悉的話可以跟著哼唱。師:優美的音樂能喚起人的情感,帶給人以美的感受,當我們沉浸在這優美的旋律中,你的頭腦中首先浮現出一個什么形象呢?生:月亮。師: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花好月圓人團聚”,月亮的圓缺,給了我們無限的思念。明月與詩詞好像天生就結緣,明月激發詩興,詩詞隨明月而發,相伴而留香千古,在眾多詠月的詩詞中,蘇軾的《水調歌頭》被公認為中秋詞中的絕唱,這節課我們就來鑒賞這首詞(板書課題)。

(二)、美讀意境:通過多次朗讀,讓學生熟悉文本,讀的瑯瑯上口,讀出情韻。

1、聽讀-感受意境。2、練讀-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出你的體會、你的個性。3、配樂讀-在古韻悠揚的樂聲中,學生吟誦,讀出感情。

(三)、走近蘇軾

所謂“知人論世”,讀蘇軾的詩詞,一定要了解蘇軾其人,解讀他當時的背景。在學生先前預習、查找的基礎上,通過投影打出蘇軾與本詞有關的經歷: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 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散文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詞開豪放一派。書畫上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從21歲中進士到現在(1076年)已20年,其間,父母相繼過世,妻子早逝,與弟弟蘇轍6年未見,而且仕途坎坷,政治上很失意,多次被貶官。

我們學過的蘇軾作品有:《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記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積水空明”!冻啾谫x》(《核舟記》提到)。

(四)、質疑賞析

〔1〕上片的學習主要質疑,下片的學習重在欣賞。學貴有疑,善于提出問題是學習思考深入的結果。在賞析時,我先請學生在閱讀和理解方面提出疑問。

1、學生圍繞作者的心理活動,抓住三個動詞進行提問。

“問”了什么?幾時有?是何年?問月表明作者思索的深刻,彷徨的心態。

“欲”:詩人想干什么?乘風歸去。詩人飛天的渴望是對天上的想象,是瓊樓玉宇的美好,是一個出世的夢,是一顆玉潔的心靈。

“恐”:因為天高而擔憂摔的重,因為擔憂高處不勝寒而郁結。

2、 學生的創造性質疑在于問了這樣一個不被人關注而又很有探索價值的問題:詞的首句為什么把句式進行調換?

從做學生到做老師,我從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這確實是個有意思的問題。這就是學生的發人所未發,“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按意思,句式確應為“把酒問青天:明月幾時有?”出乎教者意料之外的問題不能不討論,于是討論熱烈展開,思路漸漸明確:句式調換,是為了強調詞人的疑問,渲泄詞人的感情,至于向誰發問,因為不需要回答,顯得不十分重要。問在開篇,給人以爆破般的感覺,充滿氣勢的力量。

3、 學生還抓住字詞進行質疑,這種微觀的問題更能切入文章的精髓。如學生問:為什么說“歸去”而不說“去”?

學生在討論中出現了三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是偏義復詞,“歸”義已虛化。“歸去”就是“去”。

師:意思就是“去”,那干脆就“去去”。柳永《雨霖鈴》中就有“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第二種意見認為,“歸”可能是襯詞,湊足音節的。因為詞是按律而唱的?梢該Q為“我欲乘風而去”。

師:意思也通。但作者就是用的“歸去”,是否另有含義呢?換個角度,從作者的心境考慮考慮。

第三種意見認為,“歸”涵義深厚。老師誘發到:蘊含著哪些深意呢,你們能否品味品味?

生1:詩人把月宮當自己家鄉,到月宮就像回家一樣,所以說“歸去”。

生2:說“歸去”,仿佛詩人是仙人似的,今天又要回去了。

生3:說“歸去”,我感到了詩人在人世受壓抑,憂愁煩惱。

生4:天上瓊樓玉宇,像郭沫若想象的天上街市不僅美麗富饒,而且精神自由。

生5:我想到了騰格爾唱的《天堂》。(師:能唱兩句嗎?)“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哎耶。奔馳的駿馬,潔白的羊群哎耶,還有你姑娘,這是我的家哎耶。我愛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師:天堂就是我的家鄉,所有要“歸去”。)

生6:詩人所營造的月宮,不在建筑美、物品美,而在那是蘇軾理想的精神歸依之所。

4、另有學生質問:影子為什么是‘清’的,難道還有渾濁的影子?這什么意思?

通過師生互動,這里的“清影”,是寂寞孤獨的影子。因為,“清”還有寂靜的意思。作者遠離故鄉和親人,中秋團圓時節,孤身仰望明月,顧影自憐。所以“清影”是說自己孤獨寂寞的身影。同是見月,同是在月下,也同是飲了酒,李白是“舉杯邀明月”,蘇軾是“起舞弄清影”。

美在天上,美在想象,美易破滅,虛幻的美是不真實。位越高,才越高,人品越高,越易受打擊,心里越孤單,越覺寒冷。大學士高高在上,終遭貶。想逃避,但終究回到人間,表現了詩人執著于人間,留戀人間的溫暖,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去也為月,留也為月,都是月亮惹的禍。

〔2〕 在下片的欣賞中,首先欣賞詞人對月移過程的描寫。

1、描寫人間的月色,通過三個動詞來展現:轉、低、照。

用最美的語言描述月移過程:月光慢慢轉過了翠閣紅樓,輕輕灑進了雕花的門窗,脈脈照著不眠的離人。

2.這句暗含的真實意思是什么?賦月光以人的感情色彩,說明望月時間之長,思念之深。與天上的“瓊樓玉宇”相比,人間也是朱閣綺窗,富貴華麗。暗含著還是人間好。

3、“不應有恨,何事偏向月時圓”這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怎樣欣賞?我啟發學生憤悱:勸月不要有恨,實際月亮有恨,詩人也有恨,恨什么呢?

月不懂人情,人離你卻圓。恨人生不得志,恨人生的無常。恨世事的難料。我與弟弟分別這么久,卻不能像月亮一樣團聚,這讓我有多痛苦;我借酒澆愁卻愁更愁,月亮卻又明又圓。這也是我無眠的原因,都是月亮你惹的禍,都是你的錯。詩人對月的怨恨越深,越說明他對弟弟的思念深切。

4、你還欣賞詞人曠達語嗎?請找出來體會。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生有聚有散,有離也有合,就像天有陰有晴,月有圓有缺,這是人生無法擺脫的遺憾。與其煩惱,不如讓我們紅塵作伴活的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 ,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5、學生共同的喜好的欣賞最后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嫦娟”。

這是詞人的詩意想象,也是詞人的美好祝愿,既祝福自己也祝福天下人。親愛的弟弟呀,你要好好保重自己,你我雖然遠隔千里,不是共享同一輪明月嗎?我們同在一片明月下,平安長久就是福。我的心也真,我的情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

6、 在分片賞析了詞后,總有散的感覺,這就要設計一個環節讓學生統整全詞內容,我設計的是:假如你是蘇軾,你怎么向我們說詞的內容。

我把酒對天發問:明月,你從何時就有了?在你美麗的宮殿里,現在是何年何月了?我真想駕著風,像個仙人,飛到瓊樓玉宇的月宮中去。我又擔心月宮太孤寂清寒,于是我決定留在人間,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冷清的天宮哪里有人間這樣有樂趣。

月光慢慢轉過了翠閣紅樓,輕輕灑進了雕花的門窗,脈脈照著不眠的離人。月亮,你該不會故意跟我們過不去吧,為什么偏偏在人們別離之時圓呢?這豈不是加深了人們離別的愁苦嗎?雖然你的陰晴圓缺總是與人世的悲歡離合不一致,但我知道,你的陰晴圓缺是自然現象,我們的悲歡離合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的。我想借你表達一個美好愿望--祝每個人都平平安安、美美滿滿地生活,縱然遠隔千里,只要能共享這一輪明月、心心相通就是幸福了。

(五)、聽唱會境

播放王菲演唱的《水調歌頭》flash,學生通過詩畫唱,再悟詞境。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又有情,很耐人尋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給我們以美的享受。

有學生隨著跟唱。聽唱跟唱后,學生朗讀體會意境。

大家已經整體感知了詞的內容,同學們不妨暫時忘掉自我,回到900多年前的宋代,設想自己就是蘇軾,仕途坎坷,被貶密州,思念親人,不能相見,中秋之夜,獨飲月下,此情此景,讓我們插上聯想與想象的翅膀,動情地朗誦《水調歌頭》。

(六)、述說感悟

學生學了這首詞后,有怎樣的收獲呢?我要求學生用“這首詞里,有一種 在里面”的句式說感悟。

有一種思念在里面:看月圓,思念與弟弟團聚。

有一種苦悶在里面:歡飲達旦,大醉,借酒澆愁;對人間不滿,想乘風歸去。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悲傷愁苦。

有一種豁達在里面:在人間受排擠,但他還是覺得人間美好,天上瓊樓玉宇何似人間朱閣綺戶、平安生活。是他豁達的心化解了滿腹的苦悶。

有一種祝愿在里面:祝愿每個人平平安安,長長久久地幸福生活。

有一種哲理在里面:人生悲歡離合在所難免。

有一種浪漫在里面:詩人端起酒杯問蒼天。在這里作者把天想象成能與之對話的對象,他不把天看成是高于自己的、主宰一切的神圣,表現了蘇軾的豪放與浪漫。

有一種矛盾在里面:他既向往月宮,又擔憂想那兒的寒冷;既想擺脫人世的煩惱,又不忍心離去。表現了作者的矛盾心理。

有一種線索在里面:詞以月貫穿,句句寫月,創造出明月一般皎潔的意境。

有一種文采在里面:擬人、反問、句式倒裝,抒情、議論、想像、美麗的傳說,共同成就了這首詠月絕唱。

有一種情景交融的意境在里面:詩人對無情的月亮寄寓了無限的深情,營造了凄清而優美的意境,既抒發了感慨,又思念了弟弟,更表達了人生哲理,還創造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佳句,使我們見月就產生這種情感體驗。

同學們已被蘇軾不凡的才氣與豁達的個性所感染,也讓我們更加喜歡蘇軾,更加喜歡他的詞,現在就讓我們飽含著對這位大文豪的仰慕,共同背誦這首詞。

(七)、借月許愿

“古今一輪月,千載寄情思!惫湃送庐a生了無限的遐想,表達了無限的情思,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讓我們也來許個心愿:

好花常開,幸福常在。祝天下人團圓幸福。祝每個家庭和和美美。祝兩岸早日團圓。

你們的祝愿是一瓣瓣的心香,美好而多情,愿你們的祝福早日變成現實。讓我們在漫漫的人生長路上,笑對人生,做一個最好的你!

二、學習《山坡羊  潼關懷古》 這首曲是作者在就任陜西行臺中丞的旅途中所寫的。潼關自古兵家必爭,張養浩以銳利的眼光看穿這紛紜的歷史爭斗本質,極大地體現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云莊,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 (1)這首曲劃分為幾個層次? (2)作者取了兩個怎樣的意象? (3)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后兩句來理解。) 明確:(1)第一層:(前三句)寫潼關雄偉氣勢   第二層:(中四句)寫作者的所見所感 第三層:(后兩句)寫作者的歷史感慨

(2)“如聚”的峰巒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如怒”的河水形容黃河之水洶涌澎湃。

(3)作者對災難頻繁,百姓受苦的深切同情和對統治者為著一己之私挑起兵禍的極大憤慨。

[詩詞曲五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赤壁、過零丁洋、水調歌頭、山坡羊潼關懷古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古代詩歌五首》教案

2.山坡羊潼關懷古教案

3.關于唐詩五首的教學設計

4.水調歌頭優秀教案

5.《赤壁賦》的教案

6.赤壁優秀教案

7.詩經采薇教案教學設計

8.初一語文詩五首課件

9.外國勵志詩歌五首

10.詠物的古詩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