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毅傳》課堂教學實錄
老師:上節課,我們一同走進了人神戀愛的故事,見識了小龍女的美麗和不幸,也見證了柳毅的正直和俠義。那么,作為一部偉大的傳奇作品,光有美麗的故事,還遠遠不夠,你們覺得還有哪些東西值得我們去挖掘?
生1:我覺得作品的思想內容很重要,它代表著作者的精神境界所能達到的高度。作品給人的啟迪、認識意義往往就在這里。
老師:說得很好。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柳毅傳》之所以成為唐傳奇的經典,很大的一部分來源于作者的思想高度。
生1:可以這樣說。
老師:好,現在,我們就來窺探一下《柳毅傳》有什么樣的思想內容,它的認識意義何在?誰做急先鋒?
生2:我先來說說。我認為是揭露了父母包辦婚姻的悲劇。
老師:能不能結合文本,說說理由?
生2:我是從小龍女的婚姻凄苦,和洞庭君的自我譴責兩個方面看出來的。小龍女的悲苦婚姻是鐵的事實,而洞庭君的自我譴責,恰恰是作者對包辦婚姻的譴責。
老師:很好!就是說,你在把握作品主題的時候,采用了對象分析法,是嗎?
生2:是的。
老師:對象分析法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那么,從別的對象身上,我們還可以提出那些新的思想?
生3:我還從小龍女身上來說一說。小龍女脫離苦海之后,堅決不肯嫁給擢錦小兒,說明她已經下決心掌握自己的命運,追求婚姻自由了,后來,終于化名盧氏女,與柳毅結為夫妻。這樣一來,文章主題一方面是反對包辦婚姻,一方面追求婚姻自由,這兩個方面就銜接起來了。
老師:很好,還有嗎,你們?
生4:錢塘君也給我們很多啟發。洞庭君大權獨攬卻一籌莫展,而戴罪在身的錢塘君沖天一怒,卻給摧殘者毀滅性的打擊,但正是在這種對比中,作者頌揚了破壞世界的暴烈行為。
老師:我來插一句,你怎么知道作者是肯定錢塘君的這種行為?
生4:你看,錢塘君的這種行為連天帝都給予肯定,作者當然也是予以肯定的。
老師:說得有道理,錢塘君在文中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配角,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他身上挖掘出不少東西。這就是說,我們分析作品時千萬不要忽視配角。比如,瑪蒂爾德跳舞時,路瓦栽和幾個男人在隔壁里睡著了。而他們的女人正舞得快活。這幾個小小的配角,把瑪蒂爾德悲劇的社會意義點出來了。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那個小小的船長,當于勒發財時,他找到于勒的哥哥菲力浦,巴結他、討好他,把這個喜訊告訴他;而當于勒成為一個窮光蛋的時候,菲力浦再向他詢問于勒是誰,他甚至連他的名和姓也弄不清了,只知道是個法國的老流氓,而且特別的不耐煩。由此配角的價值出來了,菲力浦夫婦冷酷無情,絕對不是孤立現象,有它存在的社會土壤。說了這么多,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主角呀!從柳毅身上,你們看到了什么?誰來說說?
生5:我覺得在柳毅身上,主要體現了一種見義勇為的俠義精神。這種精神在今天仍然有巨大的現實意義。
老師:說得好!可見你還是一個關心社會的人。我們讀書決不要死讀書,而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見義勇為”確實是現在社會上的一個熱門話題,我們不妨看看柳毅是如何見義勇為的?誰結合文本來談談?
生6:柳毅自稱是一個“義夫”,特別是自己剛剛落第,心情低落。然而卻能夠幫助龍女,不避艱險,見義勇為,實在是難能可貴。
老師:你的觀點和教參上的觀點不謀而合。但教參上還有一點,認為柳毅為龍女傳書,完全是出于同情和義憤,并無私心雜念。也就是說,柳毅是“無私”的見義勇為。請贊同編者觀點的同學為它尋找證據。而反對這種觀點的,不妨拆拆他的臺,好不好?
生7:我贊成編者觀點。第一,柳毅很有同情心,看到龍女的悲苦,馬上把自己落榜的失意丟到九霄云外,慨然應允,傳書洞庭,這是正面寫柳毅的無私;然后,作者借助洞庭君和錢塘君對柳毅的評價,“公,乃陌上人也,而能急之”,“賴明君子信義昭彰,致達遠冤。”從側面贊美柳毅見義勇為的“無私”。
生8:我也贊成編者的觀點。除了剛才正面和側面的描寫外,還有事實為證。當錢塘君指令柳毅娶龍女為妻時,柳毅斷然拒絕。這充分說明了柳毅救助龍女完全是“無私”的,完全沒有非分之想。
老師:怎么都是栽花的,有沒有種刺的?誰來拆拆編者的臺?
生9:我認為柳毅的見義勇為是“有私”的。在柳毅決定幫助龍女時,已經注意到了牧羊女的美貌:“乃殊色也!”這一點對柳毅作出“見義勇為”的舉動,恐怕不會沒有影響。盡管柳毅一再對牧羊女聲稱,自己之所以“見義勇為”,是因為“吾義夫也,聞子之說,氣血具動,恨無毛羽,不能奮飛,是否可否之謂乎?”但是我們還是隱約感覺到使柳毅“氣血具動”的不僅是龍女的不幸,還有她的“殊色”。
生10:我也想補充一個證據。柳毅臨走時,終于不打自招:“吾為使者,他日歸龍庭,幸勿相避!”也就是說,他希望在做了“見義勇為”的好事后,還渴望得到龍女情感上的回報。這一點連龍女也看出來了。后來結婚當晚,龍女就急切地詢問柳毅:“‘他日歸龍庭,幸勿相避’誠不知當此之時,君豈有意于今日之事乎?”柳毅因此非常尷尬。
老師:有沒有介于這兩者之間的?
生11:我認為柳毅見義勇為是“有私”的,但又是潛意識的“有私”,連柳毅自己都不愿、不敢去面對。“有私”使英雄更加樂意去救美。但人們并不因此而鄙視柳毅,反而從柳毅“見義勇為”所獲得的好處中,得到鼓舞,得到身體力行的渴望和沖動。這正是《柳毅傳》更大的價值意義所在,我以為。
老師:你剛才說,讓潛意識“有私”的見義勇為者獲得好處,可能更能促進見義勇為這種行為,這對我啟發很大,可能這就是當前倡導見義勇為者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同學們交流一下,把這個問題想得透一點。
生12:從“見義勇為”者方面來說,他自己當然自以為是“見義”而“勇為”的,而不是“見利”、“見名”或“見色”而“勇為”,這給了他們道德上的優越感,一種做好人的快樂。但是在大多數“見義勇為”者的潛意識里,未必不希望因“勇為”而得到“利”或“名”。只是他們往往不愿意承認這種愿望,更不要訴諸于口了。
老師:有道理,由此看來,對于見義勇為者,被幫助者和我們社會一定要主動回報,而且,這種回報還必須小心翼翼,不能觸犯他們的自尊心,不能抹殺他們道德上的優越感。但恰恰是在這點上,我們的社會和被幫助者做得還很不夠。要知道“見義勇為”者也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流血、犧牲、還有可能傷殘,然而很多被救助者,因為怕承擔“見義勇為”者的醫藥費,竟選擇了逃避;政府機關在發出一通表揚學習的通知后,也常常沒有了下文,致使不少“見義勇為”者淪落到缺衣少藥、有傷難治、無人問津的地步。讓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在這樣嚴峻的形式下,下一個見義勇為者,就會變成見義不為者。
生12:確實是這樣。
老師:同學們剛才提到了一個“英雄救美”的問題,假如小龍女不漂亮,同學們猜想一下,柳毅會不會英雄“救丑”?
生13:我覺得柳毅當然要救,可能救得不是那么堅決,但可能更“無私”一點。
老師:你的意思是說,柳毅不會說“他日歸龍庭,幸勿相避”這樣的話,對吧?
生13:(笑)是的。所以我認為“英雄救丑”是更高尚的見義勇為!而英雄救美反而是次一點的見義勇為!
老師:你說的見義勇為和次見義勇為,讓我想起了道德和次道德。下面我給同學們鏈接一段新聞。同學們不妨暢所欲言。
西安兩個劫匪打劫一個女子,女子自稱無錢,歹徒威脅動粗,女子不堪侮辱跳進護城河,兩劫匪立刻跳河相救,事后劫匪還大聲“教訓”被害人說:“我們只是搶錢,不要命的!”;二是小偷向被竊者湖北姑娘袁莉寄還身份證等物品。搶劫是違法和不道德的,而救人又是道德的;偷別人的皮包是違法和不道德的,但還回證件又是道德的,兩者結合起來,就是社會學中所說的“次道德”。你們對次道德怎么看?
生14:我覺得還是應該提倡次道德的,因為次道德畢竟反映犯法者良心未泯,在違法行為不可能完全杜絕的情況下,次道德現象使違法者的道德底線提升了,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減小了對社會的危害性。應該說,次道德的出現反映了社會的進步。
老師:有不同意見嗎?
生15:我認為次道德從根本上來說,違反了社會公德和有關法律,應給予堅決打擊;而向違法者提倡次道德,就等于承認或默認前述違法行為的合理性,會助長歪風邪氣,甚至是慫恿犯罪。
生16:我來談一談,如果我們對次道德不寬容,可能會使違法者一旦選擇了違法道路就別無選擇,會使一些違法分子更加喪心病狂。特定的犯罪人群更加窮兇極惡,社會是否會為此付出更慘重的代價?
生17:我感覺很矛盾,提倡次道德可能縱容犯罪,反對次道德又促使犯罪分子更加兇惡。那么,我們是否陷入了一個兩難選擇?
生18:提倡次道德不是縱容犯罪,也不會影響法律對違法行為的打擊。相反,承認次道德在“規范”特定人群行為中的價值,并以適當的途徑和方式加以倡導,可以把違法犯罪者對社會的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更利于社會安定。
生19:人性是復雜的,我們不能堅持非好即壞的“二元論”看待人:劫匪逼人跳河是一回事,是犯罪行為;跳河救人是另一回事,是良心發現。把這兩件事分開,事情就好辦了,犯罪行為當然依法處理,跳河救人,量刑時也要考慮。總之該罰的罰,該獎的獎,獎罰分明。這樣不是很好嗎?
老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法官判罰如何?
生:(大笑)很公正!
老師:既然很公正,我們關于次道德的問題就討論到這里。但次道德決非鼓勵犯罪,而是要降低犯罪的危害。那么,究竟如何提高人們的道德行為,究竟如何讓人們更愿意見義勇為呢?
生20:還是回到柳毅身上。《柳毅傳》最大的價值就是寫了一個見義勇為的故事,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簡化為一個好人好報的故事。但這個美人報恩的故事給見義勇為者很大的鼓動。這是《柳毅傳》最大的現實意義。
老師:說得很好,那么,從《柳毅傳》中,我們還獲得那些倡導見義勇為的啟發或者教訓?
生21:獎勵見義勇為者。國家設立了“見義勇為”資金,我以為除了倡導見義勇為外,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在肯定“有私“的見義勇為,讓見義勇為者有名可圖、有利可圖,當然,我這樣說并不排除有真正“無私”的見義勇為者存在,也并沒有詆毀他們。但遺憾的是,政府犯了錢塘君的錯誤,沒有小心的保護好見義勇為者道德優遇感,讓見義勇為者自己打報告,而且還常常像審查特務一樣審查他們的資格。這讓見義勇為者顯得很狼狽、很委瑣。
老師:我來補充一個事例。2003年5月16日,一棵大樹上約7米長的枯萎樹枝突然落下,12歲小學生陸建積飛身護住一個兩歲孩子。孩子得救了,但陸建積卻因為被樹枝砸中腰部,造成T老師:生:椎體骨折并脊髓損傷(截癱)。20萬元的醫藥費對于并不富裕的陸中強一家還是一個天文數字。當陸建積截癱的腿稍微有所好轉時,陸家已經背上了9萬多元的債務,陸建積不得不離開了醫院。根據賓陽縣目前的條例,見義勇為適用于維護社會治安的行為,一般指與歹徒搏斗。因此當地政法委無法為陸建積的情況確定性質,申請基金的報告竟然被打了回來……
生22:老師的這個事例讓我很受啟發。如果說,柳毅傳書促進了見義勇為,是正道德;那么,當前還有特別防止反道德的消解作用。比如開縣金有樹救了19個人,卻沒有人救他,最后,凄慘的死去。這個事例啟發我們:當一個社會道德水平低下時,少數人堅持道德操守,反倒成了“傻瓜”。由于對道德行為的逆向鼓勵,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所有人都說,看,這就是英雄的下場!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就會迅速下滑,這是十分危險的。
老師:金有樹死的時候,讓我想起了《茶館》中的一句名言--我愛大清國,可誰愛我呢?金有樹的發問是“我救19個人,可誰來救我呢?”金有樹死了,很多媒體都注重他英雄的身份,認為他應該得到救助,你們認為呢?
生23:我的感覺是金有樹作為英雄更應該得到救助,否則,英雄就會絕跡。但是,作為普通人的金有樹,我們難道就能見死不救?就像柳毅,看到小龍女是“殊色”要救,看到小龍女是“貧色”,難道就能撒手不管?我認為,不論是“殊色”,還是“貧色”,也不論是“英雄”,還是普通的凡人,只要他(她)是一個需要救助 “人”,都需要救助。
老師:說的很有道理。金有樹首先是一個“人”,其次他才是一個英雄。但我很遺憾地看到,媒體大肆渲染一個英雄的凄涼之死,對一個“人”的死亡卻視而不見。其實,“英雄”二字不過是金有樹無法承受之重;他曾經所奢望的,不過是一個“人”免于死亡的恐懼,而非超規格的“英雄”待遇。遺憾的是我們的社會連這一點都沒有做到,這對后繼的見義勇為者是沉重的打擊。
生24:政府強調以德治國;選拔人才也要求德才兼備,而且把“德”擺在“才”的前面,這是正確的。但是落實得如何?我覺得要以實際行動來倡導道德回歸。
生25:剛才談到“人”,我覺得現在我們恰恰在“人”上做得不夠,我們在呼喚見義勇為的的同時,是否常常忽視一個“人”應該盡的社會責任。
生26:贊成,但有時候,我們社會又走向反面,把公民應盡的責任夸大成社會美德。比如我為老人讓座,很多人都夸獎我,反而讓我感覺到不自在。
老師:有道理!比如說,上車讓座,拾金不昧,尊老愛幼,這本來是每一個正常人都會去做的事情,是基本常識,而我們的社會卻常常把這些行為宣傳成了一種了不起的壯舉。久而久之,常識反而被人們不知不覺的遺忘了。這種將常識盲目升華,從而造成真正做人的常識從我們的生活中蛻化的宣傳方式,正在把越來越多的人帶入一種不健康的心態之中:大家都在呼喚道德英雄、精神典范,希望所有的事都由他們來做,而自己卻躲避一個正常人應該盡的社會責任。由此看來,一個以單純做好事來支撐自己的道德體系的社會,表面上是在提升民眾的道德水平,實際上是使每個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們喪失履行自身道德義務的熱情。
生27:我特別討厭的是社會缺少見義勇為者,反而有不少“見義勇圍”者,這些看客的出現,有很大的危害,不僅使受害者失去了對人的基本信任,有時甚至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老師:你說要打擊看客,如何打擊呢?
生27:要區別對待,黨員和公務人員要嚴肅處理,比如金有樹之死的政府部門的有關人員;當然,對普通群眾也要批評教育。
老師:這樣一來,表彰見義勇為和譴責無聊看客就結合起來了,同學們,還有什么好主意?
生28:政府要大力促進常識教育,把道德責任和公民責任區別開來,特別要加強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現在不少高校,對“見義勇為”者大開綠燈,這是一種很好的倡導辦法。
生29:我認為要給“見義勇為”高考加分。少數民族能加分,烈士子女能加分,港澳臺的僑胞子女能加分,為什么“見義勇為”不能加分呢?
老師:說得好,誰來總結一下?今天挖掘的內容。
生30:我來試一試:精神上保護見義勇為者的道德優越感;物質上重獎見義勇為者;用人上以德為先;宣傳上防止負道德的遷移;
生31:區分公民責任和社會道德,防止道德庸俗化。
生32:制止看客行為,強化道德保障。
……
老師:回答很好,下面允許我問同學們一個非常私人的問題。生活中,你們能否做到見義勇為?
生33:我能做到有節制的見義勇為。
老師:怎么解?
生33:就是說,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我能夠做到見義勇為。
老師:說的不錯,比如打電話報警,或者是報信等。你呢?
生34:我沒有想過,何況現在所想的,到時也不一定能做出來,但我絕對不會充當看客!
老師:你很真誠,也很坦誠!
生35:老師,您能做到見義勇為嗎?
老師:我,我能否做到呢?我也要拷問我的內心。如果說做到,沒有事實為證;但我可以告訴同學們,我敬慕江蘇的殷雪梅老師,當汽車飛馳而來的時候,她推開孩子,把生命留給他人。殷老師是我的榜樣,一生的榜樣,同學們在你們的心目中,老師能否做到見義勇為呢?
生:(齊聲)能夠做到!
老師:好,我一定不辜負同學們的厚愛!謝謝同學們。課后還有一個探討題:很多地方現在設立道德銀行,把道德行為轉化為道德貨幣,以此鼓勵道德行為。你如何評價,我等待同學們的精彩演繹。再一次感謝同學們漂亮的合作。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柳毅傳》課堂實錄(粵教版高二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粵教版選修唐詩宋詞散曲選讀教案參考
7.魯迅故鄉教案課堂實錄
10.水滸傳的教案和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