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伍爾夫是英國20世紀最重要的女性作家、著名的文學批評家之一,她被認為是英國意識流小說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是當代西方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1931年,弗吉尼亞伍爾夫給《好管家》雜志寫了6篇散文,這些散文共同描繪了首都倫敦令人久久難以忘懷的畫面。為了更好地理解伍爾夫的這6篇散文,最好將她的創作歷程回憶一下。在她創作生涯大的坐標系中,《倫敦街景》處于哪個階段何種位置便會一目了然。
伍爾夫在1919年,寫出了她最早的長篇小說《出航》,這部小說采用的是傳統寫作手法。
1917年她開始采用意識流手法創作出了《墻上的斑點》。1922年創作出的《雅各布的房間》是她意識流手法成熟的標志,小說沒有連貫的故事情節,只是通過不同的活動場景和不同的人物眼光,追溯了雅各布成長的經歷,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詩一般優美的語言在作品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
《到燈塔去》是1927年創作的,這部小說標志著伍爾夫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
1931年伍爾夫寫了充滿象征意義的意識流小說《海浪》。
《倫敦街景》的創作及內容
1931年,伍爾夫受《好管家》雜志的約請,給其寫了《倫敦街景》六篇散文。《倫敦街景》是寫在她創作生涯最為成熟的時期,也是在她人生的中后期。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已經趨于成熟,創作風格及其手法也漸臻完善。《倫敦街景》描繪了倫敦社會的現實生活圖景,在藝術手法上,既有早期的現實主義風格,也有一貫使用的嫻熟的意識流手法。《倫敦街景》能夠全面地體現伍爾夫的創作風格。
倫敦是伍爾夫出生和生長的地方,她在這里還安了家,事實上,她的許多作品都是以倫敦為背景進行創作的。舊日的倫敦,也許現在早已被人們遺忘了,然而只要讀一讀伍爾夫的《倫敦街景》,往日的倫敦景象又會活靈活現地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
六篇散文中,作者細膩地描述了她觀察倫敦街道時的思想和感情以及她對街道里的居民懷有又愛又厭惡的復雜感情。
《一個倫敦人的肖像》的回歸
1970年,倫敦某出版社的負責人艾瑪凱希爾在布盧姆斯伯里一家古文物書店里,發現了伍爾夫給《好管家》雜志寫的這幾篇散文的復印本,只是里面缺失了《一個倫敦人的肖像》,凱希爾依然決定將其以《倫敦街景》為書名出版。
《倫敦街景》的出版使讀者對伍爾夫有了更多的了解,受到讀者和伍爾夫研究者的廣泛好評。凱希爾為里面仍缺失一篇作品感到遺憾,她繼續尋找失去的那篇散文。功夫不負有心人,最近,她終于在蘇塞克斯大學的檔案館里發現了《一個倫敦人的肖像》這篇散文。蘇塞克斯郡是伍爾夫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凱希爾說:“當我們在蘇塞克斯大學的檔案館里發現了這篇散文的時候,我們是那樣的驚奇。這意味著《倫敦街景》可以以完整的形式第一次出版了。”后來她又補充說,“伍爾夫喜歡行走在倫敦街道上。她的許多深刻思想都是由她所觀察到的事物觸動而引起的。”
斯諾布克斯出版社決定2004年9月份出版《倫敦街景》的單行本,書不厚,里面還附有相關的插圖和說明。它的出版不但能夠豐富和深化伍爾夫作品及其創作風格的研究,而且對伍爾夫本人的研究也非常有意義。伍爾夫意識流小說的出現通常被看作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分水嶺。伍爾夫生前被認為其創作的作品的生活面較窄,作品缺乏廣闊的社會生活圖景,因而聲譽受到了影響。而《倫敦街景》的出版,卻生動地展示了伍爾夫對倫敦社會生活的豐富觀察,這對全面認識伍爾夫的創作風格是非常有幫助的。
斯諾布克斯出版社決定2004年9月份出版《倫敦街景》的單行本,書不厚,里面還附有相關的插圖和說明。它的出版不但能夠豐富和深化伍爾夫作品及其創作風格的研究,而且對伍爾夫本人的研究也非常有意義。
[你沒有讀過的伍爾夫---伍爾夫散文《倫敦街景》之前的創作及其風格]相關文章:
1.伍爾夫讀書隨筆
2.從前的雪散文閱讀答案
3.朱自清散文的風格
6.雨前的閱讀答案
8.想起以前的事的散文
10.松樹的風格閱讀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