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點辯證分析》課時計劃 第1-2課時 (總第36-37課時)
教學目的:
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能力和提高作文說理能力,能夠善于運用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得出合乎事理的結論。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知識技能】
作點辯證分析,就是要從事物的兩方面進行辯證思維,或一分為二認識事物,或從比較異同思索,或從側面與全面、個別 與整體的關系思考,都有助于全面認識,從現象到本質揭示事物特征,提出準確全面的觀點或理由。
一篇好的議論文,絕不能宣傳片面的、孤立的、絕對化的觀點。 一般情況下,對議論中心進行辯證分析,通常要注意以下哲學觀點的運用:
一、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世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在運動、發展、變化之中。論證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采用靜止不變的觀點分析,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內在的客觀規律,就必然違背事理;只有抓住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在發展中分析問題,才能把握問題的實質所在。
二、運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總是和外界事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分析一個問題時,就要注意它和其他有關問題的聯系。
三、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
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去分析問題,才能全面地認識問題,避免認識的片面性。分析問題時,既要看到它的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
【現場作文】
一、片斷作文。
1、請你為黑板報寫一段200字的議論性文字,對出現在中學生中的某種現象(如抽煙、化妝、外語熱、學電腦、開生日Party……),談談你的看法。
2、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參照示例的文段寫一段文字,發表你的看法。要求換一個角度分析。
材料:今有人,是襄(偷)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肘襄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
示例:古時有一人,每月偷一只雞,別人告訴他:“這不是君子做的事情。”他回答說:“我以后每月偷一只雞,等到來年就不偷了。”
偷鄰居家的雞當然是壞事情。偷雞人聽到別人指出錯誤理應立即改正錯誤。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由于惡習太深,改正錯誤就要有個過程,如果嘴上講“立即改正”,未必能改得了。現在這位偷雞人決定逐步改正偷雞數,如果這話是出自真心的,那么,這種態度我們不應該加以否定,我們應該耐心地等待他最終徹底改正錯誤。
無論是對個人的錯誤,還是對社會上的不良現象,我們主要是看它們的發展趨勢。如果發展的趨勢是好的,我們都應該歡迎。我們千萬要記住:即使是出于好心,急于求成往往把事情搞糟,得到與愿望相反的結果。
二、整篇作文。
1、閱讀下列語言寓言詩《鳥的評說》,按照要求作文。
麻雀說燕子 是怕冷的懦夫 燕子說黃鸝 徒有一身美麗的裝束
黃鸝說百靈 聲音悅耳但動機不純 百靈說最無原則的
要算那鸚鵡 鸚鵡說喜鵲 生就一副奴顏媚骨
喜鵲說蒼鷹好高騖遠 蒼鷹說麻雀寸光鼠目
……
請根據上述寓言詩,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生活實際,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議論文。
2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天文學家在黑夜的曠野觀察星空,邊走邊看,不料一腳踩空,掉進一口枯井,于是大聲呼救。一個農夫聞聲趕來,把他拉了出來,問他:“你是怎樣掉下去的?”他說:“我因只顧看天,沒有注意到腳下。”農夫說:“唉!地都沒有看清,怎么看起天來了!”
請聯系現實生活提煉觀點,展開議論,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議論文。
3、有人騎著自行車從北京到西藏;有人游泳橫渡英吉利海峽;還有一位婦女,放棄舒適的城市生活,到原始森林去觀察動物,在森林里生活了許多年。對此,小張說:“這些舉動很有意義,很值得學習。”小李說:“這些人是閑得無聊。”小王說:“這些人是沒事找事。”
請你以其中的一種看法為中心議題,兼評其他兩種看法,寫一篇議論文,不少于600字。題目自擬。
【借鑒例文】
理想能不能當飯吃
理想,這一神圣的字眼,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已難尋覓它的蹤影。即使不經意想起它,亦如洗衣粉的泡沫般,在你想起他 的瞬間,不肯多留一刻地離你遠去。待你再尋找時,擺在你面前的是一盆骯臟的衣服,你得面對眼前這毫無雕飾的現實。而現實總是冷酷的:肚子餓了,你必須去吃飯,天氣涼了,你必須加衣服;否則等待你或許將是饑餓和感冒的痛苦。理想也是冷酷的,容不得你對它的半點褻瀆,半點玷污。它是一種食糧,一種人們需要的卻往往又在不經意中失去的食糧。
那么,理想能不能當飯吃?且不要簡單地答“能”或“不能”,然后竭力地搜索所謂的典型事例和有力論據去填補的回答,給人的或許只能是片面的明白和短暫的認同。
說它能,是因為從大道理方面講,理想是力量的源泉,是不滅的火花,理想能將一個瀕臨絕境的人驀然從最后一步中牽回來,能將一個除生命以外一無所有的人從現實的痛楚委靡中拉回到光明境界中,甚至能將一個民族一個社會以至人類從滅頂之災中即使地拯救出來,獲得再生。革命者因為有了理想,推翻了那外強中干的統治者,結束了血淋淋、赤裸裸的殘酷壓榨;農民因為有了理想,將“春種一粒子,秋收萬擔糧”的詩句譜寫成現實的動聽的樂章;莘莘學子因為有了理想,邁上了高等學府的臺階,改寫了自己生命的歷程。從小的方面講,一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地受著理想的牽引指導。你想取得好成績,你得認真,一絲不茍地學習;你想成為詩人,你肯定鐘愛拜倫、歌德,你想買輛“夏利”,你得努力工作認真攢錢。這或許就是最現實的理想,最現實的行為。因此,理想能當飯吃是說理想雖然不是一種物質的食糧,然而它是一種精神食糧,在它的支撐和牽引下,你能夠有目標、有目的地去奮斗,去獲得物質上的回報。
說它不能,是因為理想畢竟是一種觸摸不到的炫目的光環,實現它源于我們執著的追求和腳踏實地的奮斗。不能因為有了理想,就可以“穩坐中軍帳”,而不去躬身踐行。試想,革命者只有理想,不去宣傳、不去活動,不去犧牲,他們永遠將在統治者的壓迫下屈辱地生活;農民只有理想,不去播種,不去耕耘,不去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那一擔擔金閃閃的稻谷又如何自己去填滿糧倉;學子們只有理想,不去學習,不去努力,不去寒窗苦讀,高校的殿堂上,自然不會有他們瀟灑的身影。從這個意義上說,理想不能當飯吃,因為理想并不能替代一頓豐盛的佳肴,你必須為它付出,否則只能拒絕它苦澀的余味。
理想,這一經歷了風雨洗禮的瑰寶,愿你我都能夠真實地擁有它。
【簡評】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我們對理想的看法是不是正確呢?這篇文章從兩個方面修正了人們對理想的看法。在文中,作者辯證分析,既深入論述了“理想能夠當飯吃”的理由,同時又論述了“理想不能當飯吃”的理由,分析合理,說理深刻。
課后記:
[寫作第二單元《作點辯證分析》(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