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民
師: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誓不休.吟安一個字,捻斷數根須.......
師:朱光潛,是……
(文字:教學目標領會“咬文嚼字”的實質;學會“咬文嚼字”的方法。)
師:作者筆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含義?
師:調整情感。
生:意義的確立和控制。
生:一個字也不能放松,謹嚴的精神。
師:要有什么態度?(板書:態度----嚴)實質是調整思想情感(板書:實質----調)
師:作者怎樣論證自己的觀點呢?
(師生討論五個例子)
師:角度一樣嗎?
(師對比范讀,體會由于句式不同而表達效果也不同的情況。“你是(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然后找出每個例子的不同角度:有調整句式,增減字數,品味譴詞,生發聯想。)
文字:
例子一 郭沫若改臺詞(調整句式)
例子二 王若虛改李廣射虎 (增減字數)
例子三 韓愈推敲 (品味譴詞)
例子四 蘇軾“小團月”詩 (生發聯想)
例子五 套版反應
師:讓我們對推敲進行“推敲”。
文字: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無人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為言。
師:有認為“推”好,有人認為“敲”好。由此分成“推派”和“敲派”兩派。“推派”的同學請大聲的喊一下。(學生喊)“敲派”的同學請大聲的喊一下。(學生喊)。現在兩組分別推薦兩個同學到臺上表演,并進行合理的解釋。
(“敲派”兩個同學表演,然后解釋:詩歌講究意境,“敲”字顯的有意境,有藝術。)
(“推派” 兩個同學表演,然后解釋:之所以用“推”字是有道理的。大家看詩句,“閑居無人并,草徑入荒園,”“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這些詞句都什么人很少,幾乎就沒有人,可能是僧人獨自從寺中走出,又回去,自然應該是輕輕的推開自己走的時候虛掩的門,這更能顯出孤寂的“幽居”之意。)
師:結合原詩的意境看,誰贏了?(學生都說自己贏了)
師:雙贏。
文字:課外拓展《早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霧里,昨夜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師:空缺了一個什么字?
生:“一”字。因為前面說“孤根”,而且顯出是早梅。
生:“連”字。與“萬木凍欲折”形成前后對比,非常顯眼。
生:“幾”字。
生:“獨”字。與“孤”字照應,與“深”字相對。
師:是“一”字。它凌寒獨自開放,報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行者。
師:大家看臺下的與會老師,他們風塵仆仆來到我們這里。作為鄭州的主人,你們想對他們說什么。請說一段歡迎辭,要感情真摯,表達得體。
生:我們與大家有緣分。佛家語,前生的500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大家讓我們很感動,希望我們的表現能夠得到大家的贊同。(老師們掌聲雷動)
生:恁中俺也中。(掌聲)
師:他們的發言簡短而自信。
師:今天我與大家共同品味學習語言非常難忘。但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讓我們品美好漢語,過美好人生!
總體評價:
整體設計比較緊湊.思路清晰:以關于“咬文嚼字”的名句導入----介紹作者朱光潛和學習目標----解題,對課文進行總體感知,----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局部分析----對課文的例子進行推敲的練習----進行拓展練習----讓學生結合現場的情況說歡迎辭.值得借鑒的是:1,讓學生分析課文中的例子的不同的表現角度;2,課堂上<<早梅>>詩的填字練習確實調動了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展開了想象和思維,發言很有質量,使"咬文嚼字”落到了實處,切實完成了教學的目標;3,課堂結尾學生的現場致歡迎辭的設計可謂匠心獨運,確實抓住了學生喜歡表現的天性,學生的發言都是比較得體的.臺下的老師都為他們熱烈鼓掌,可以說,臺上臺下渾然一體,實現了老師,學生,文本,觀眾四者之間的互動,效果很好.
當然,這節課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1,老師讓“推派”和“敲派”的學生在課堂上大聲的呼喊,不適合有一定內涵的高中生,有些淺了;2,關于"推敲"的推敲,學生的發言并沒有什么新意,他們說的話基本上課文中的原話.因為課文中對這個典故的分析已經非常到位,學生在見解上基本不可能有新的突破,所以這個環節有些多余.
任何一個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而語文本來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存在一些問題在所難免,但瑕不掩瑜,它的借鑒意義和價值應該肯定的。
[河南省高中語文優質課比賽課堂實錄《咬文嚼字》(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9.咬文嚼字教案
10.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