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奉獻 學習議論中的記敘
【習作目標】
⒈從文體寫作的目的入手,了解議論文中的記敘和記敘文里的記敘的不同。
⒉尋找寫作實例,進行比較,總結寫作規律。
⒊領悟愛的力量的偉大,懂得愛的教育的重要。
【寫作指津】
一. 記敘文里的記敘
在記敘文中,敘述是基礎。一講敘述,首先涉及的就是敘述的對象--事情。一般說來,當我們拿到一個記敘文的題目,頭腦中總會浮現出好幾件符合題目要求的事情,究竟寫哪一件,必須本著敘事典型的標準,作出判斷和選擇。怎樣符合敘事典型的標準呢?首先,選寫的事情在本質上要有代表性;其次,選寫的事情還要有時代的特色。
記敘文的寫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態、狀貌、性格、功能、事態的變化的畫面,表現事物的完整性、具體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語言,要求提供生動的直觀感受,讓人親臨其境,親睹其事,通過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動人。
二. 議論文中的記敘
議論文是通過直接說理、論述來闡明問題、表達思想的。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的語言是概括性的語言。所謂概括,就是將具體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質特點。比如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說:“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這就是高度地概括化了的語言。
議論文語言的概括性,還表現在事實論據的敘述上。議論文敘述事實論據,不是為敘述而敘述,而是為議論而敘述,目的是為了證明論點,因此,敘述事實論據必須簡單、清楚和精要。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敘述事實論據,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證明論點的部分,而舍去與論點無關的內容;其次要學會用概括性的語言來表達。
要寫好議論文,必須運用好敘述,敘述的重點是定向轉述。定向轉述,不是把人物原來的經歷和事件經過照抄照搬,而是服從議論需要的再創作。為了議論的需要,定向轉述要選擇恰當的角度或口徑,轉述有關的事件,為議論提供依據,使敘述的材料與觀點一致起來。定向轉述關鍵在定向上,同一個材料,服從于不同的議論觀點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轉述,就有不同的論證效果。
《水滸傳》中林沖棒打洪教頭的片段,原文是1400多字的故事。為服從議論的需要,則有不同方向的轉述。
先看茅盾《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為了證明《水滸》故事發展的“前后勾聯”“搖曳多姿”“錯綜而富于變化”的特點,茅盾這樣定向轉述:
“要說比武了,卻又不比,先吃酒,當真開始比武了,卻又半真(洪教頭方面)半假(林沖方面),于是柴進使銀子叫解差開枷,又用大錠銀作注,最后是真比,只百余字就結束了。”
只用了70來字就轉述了這個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發展的三個波折點:不比、假比、真比,這樣的定向轉述有力地證明了“搖曳多姿”“錯綜而富于變化”的觀點。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為了論證“戰略退卻”是“為了保存實力,待機破敵,而采取的一個有計劃的戰略步驟”的觀點,也援引了林沖與洪教頭比武的故事。他是這樣定向轉述的:
“《水滸傳》上的洪教頭,在柴進家中要打林沖,連喚幾個‘來’‘來’‘來’,結果是退讓的林沖看出洪教頭的破綻,一腳踢翻了洪教頭。”
用了不足50個字定向轉述了這個故事,緊扣“退讓”,突出“退讓”后的勝利,有力地論證了“戰略退卻”的必要性。
假如從《水滸》“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動去說明,作者絕不下一按語”的觀點出發,這個故事還可作如此定向轉述:
洪教頭要求比武,林沖卻是“不敢”;真要比武了,林沖又“尋思”“躊躇”;待到洪教頭步步逼近,林沖方禮貌地出場,只四五棒便“讓輸”了;解枷后真比,林沖略識破綻,洪教頭便“撲地倒了”。
用了不到90個字,揭示了林沖謹小慎微、委曲求全的性格及武藝高強,而洪教頭則盛氣凌人、外強中干,證明了“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動去說明”的觀點。
古人說“凡為文以意為主。”議論文的“意”就是論點。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確定以后,就得通過擺事實和講道理去論證它。這就有一個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的問題。“論”,是講道理;“述”,是擺事實。在論證過程中,要善于把“論”和“述”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而關鍵是“圍繞”,即緊緊扣住中心論點,而不是與中心論點相游離,甚至風馬牛不相及。
【范文揣摩】
精神的伊甸園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能使我們感動--一個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則是我們內心的道德準則。”一百多年以前的康德如是說。
也許,我們并不能像莊子那樣,有一種看透世俗的坦然,以及一副“泥濘中亦可”的大無畏;也許,我們并不能像魯迅那樣,有一種尖銳的目光,深刻地揭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積存著的民族劣根性;也許,我們并不能像美國作家海倫凱勒那樣,雖然盲聾,卻依然保持一種崇高的品德……但是,我們可以把握自己。
當我們在車站看到我們所等的公交車已來,我們大可不必爭先恐后,我們可以讓別人先上,那種“秩序井然”不正是我們一直期待的嗎?當我們在馬路上看到一位盲人爺爺欲過馬路卻顫顫巍巍,我們也可以主動上前一步,扶爺爺過馬路,這種“關愛之情”不正是我們異口同聲地贊揚的嗎?……
我知道,現在的你也許會對這些都嗤之以鼻,可是當你對這一切都不屑一顧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一種文明的“異質”?!
的確,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物質也高速發展,但當我們舒適地享受物質文明所帶來的一切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想到我們的精神文明如何呢?試想,如果精神不發展,人文素養不培養,那么社會還會再進步嗎?……是的,我們必須向全世界乃至全人類呼吁--“構筑精神的伊甸園,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個人的人文素養反映了一個人的基本素養和品質,體現了他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價值觀;缺乏人文素養,失落人文精神,必然會制約社會乃至整個民族的發展。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文化苦旅》中寫盡了文化深刻的內蘊,同時也將其豐富的人文精神寄寓其中,以警示當今的一代要牢牢地抓住“人文”這根繩索,沿著它來找尋我們前進的方向和發展的動力。
缺乏人文精神、人文素養的人是可怕的,用毛澤東的一首詩來概括之,即“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有句話現在想來很有道理:“一個民族的發展前途總是由其人文精神決定著的。”
“構筑精神的伊甸園”--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養深厚的人文素養,不僅會讓你變得深刻,更會使你出類拔萃。 揣摩提示:
思考:作者在這篇議論文中是怎樣運用敘述的?
什么是人文素養?作者運用一組排比句概述了古今中外三個著名人物的事例,分別擇取了莊子的“大無畏”,魯迅的“尖銳”,海倫凱勒的“崇高”,以此說明這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人文素養”。緊接著作者筆鋒一轉,“但是,我們可以把握自己”,對此,作者又一次運用了排比句式,對“讓別人先上車”的“秩序井然”,對扶盲人過馬路的“關愛之情”這類芝麻小事卻不屑一顧的反面現象作了深刻的分析,以此說明現實生活中存在著的文明的“異質”,因此人文素養不知不覺離我們遠去。
作者從人們熟視無睹的生活現象中看到了文明的“異質”,看到了人文素養流失的原因,顯示了作者深刻的洞察力,由此論述了“構筑精神的伊甸園”的必要性。
作者目光犀利,破立有致,轉合自然,顯示了很好的議論功底。
【片段練習】
閱讀下面的材料,請就“愛心能否要求回報”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名給市長寫信求助的中年婦女最近成了人們議論的焦點。她曾經是一位愛心媽媽,如今為何開口向社會求助?她付出的愛心能得到回報嗎?
王艷玲,今年47歲,吉林省的一名普通的下崗女工,因撫養資助孤兒的愛心行為成為“2005年度感動江城十大人物”之一,“2006年度吉林市三八紅旗手”, 2007年4月全票當選“全國十大母親”。正是這樣一個曾經感動了一個城市的人,最近卻面臨著巨大的困境。母親病重需要大筆的醫藥費,兒子大學馬上畢業需要還清4年兩萬多元的助學貸款,還要替曾經拋棄她而今得了尿毒癥的前夫四處籌錢維持生命,兒子希望媽媽幫他找個滿意的工作……這一系列的事情讓這位大姐一籌莫展,幾近崩潰。王艷玲想呼吁一下,看看像她這樣的人,對社會畢竟有一點點貢獻的人,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能不能給她出點好主意,有沒有什么好項目,讓她把這個難關渡過去。她說,她也不是想要回報,只是想在困難的時候,希望得到幫助。
[愛的奉獻學習議論中的記敘(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