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邛崍二中 田永均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效益不能優化,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個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對教材文本關注過多,忽視了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不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需求,不懂得學生成長成才的心理,致使教學沒有順應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和天性。因此,要想使自己具有像種樹的郭橐駝一樣的出眾的語文課堂教學能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益優化,教學質量提高,就必須要求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順應學生的成長規律,發展其天性。
關鍵詞:語文教學、規律、學生需要、順天致性、優化
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展規律,這是任何教學的首要的最高的規律.
--題記
時下,語文教學 “少、慢、差、費”,幾乎是一個普遍現象,或許也是一個歷史難題。原因何在?20多年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語文老師們也采取了許多對策,但難題并未解決,原因還須繼續探索。前時在教授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時,筆者突有所感,種樹的郭橐駝之所以有樹挪活且“早實以蕃”的神奇本領,是因為他種樹之時能夠“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以子之道,移之教學之理。我想,語文課堂教學效益始終不能優化,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個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對教材文本關注過多,忽視了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不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需求,不懂得學生成長成才的心理,致使教學沒有順應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和天性。因此,要想使自己具有像種樹的郭橐駝一樣的出眾的語文課堂教學能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益優化,教學質量提高,就必須要求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順應學生的成長規律,使其天性得到極大的發展。
一、時代呼喚
1、國民語文素養總體不高。相較于過去,我們國民的知識水平的確得到了提高,但國民的語文素養仍然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一是相當多的大中學生不能正確地表情達意。鄧彤在其《抓住作文教學的根本》一文中說:“目前的作文教學似乎正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一方面新的教學方法、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層出不窮,作文研究成果空前繁榮;另一方面,無論高校還是社會對于中學生作文水平之低都驚嘆不已!許紀霖教授說:‘我做了將近20年的大學教師,現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當于過去的研究生;現在的碩士生相當于過去的本科生。整個大學生的語文水平令人搖頭。’而對于那些根本不能進入高校而走向社會的學生,社會對他們則有如此評價:‘在企業里,多數中學畢業生寫篇黑板報稿都文不成句,一個大型企業,竟然找不出幾個像樣的筆桿子……’(《文匯報教育園地》1992.7.31)中國教育報記者發表的《對中小學語文教育的調查與思考》系列資料表明:經過中學六年的語文教育后,有90%的學生不喜歡寫作!”筆者從教六年來,所接觸的學生雖說并不算多,但也發現學生的表達能力真的水平不高,許多人不會寫作,不能正確地表情達意,甚而至于有個別學生從小學至高中竟然從未寫過一次作文,其中還包括考試,其表達能力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二是網上聊天記錄、貼吧甚至博客里錯別字連篇。如一美術老師在聊天時寫了這么一句:“今天上午我去拉6次!边@一句話,乍一看,有如下幾種理解:一是去某地拉貨六次;二是身體有病,一上午上廁所六次,拉慘了;三是做了有關“拉”的動作六次,比如鍛煉身體拉單杠等六次。但仔細一看聊天的上下文才明白,原來是某天上午他去了郵局六次,他把“了”打成了“拉”字。
三是政府回信四百字,錯誤百出惹人煩。
據7月12日《重慶晚報》報道,昨日上午,重慶市政協委員鄧明鑒打開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瀏覽市長公開信箱的來信,但一封投訴信卻讓他看不下去了。原來這封由榮昌縣政府7月5日辦理回復的編號為市長信箱[2007]7273的信有四處讓鄧明鑒有些看不懂。
第一處是“探視病員要按規定時間,每次探視要領取探視證,每次兩人,陪伴需嚴格控制,確需陪伴者由工程師決定。”“怎么陪伴需要工程師決定呢?”鄧明鑒一頭霧水。為了搞清楚,他調出了衛生部的《醫院工作制度》查詢,發現應為“……,確需陪伴者由醫師決定。”
第二處讓鄧明鑒大跌眼鏡:“2006年12月,我縣人民醫院新住院大樓正式投稿使用。”
“此處肯定是寫錯了”,鄧明鑒說,應該是“投入使用”。
第三處讓鄧明鑒哭笑不得:“……該院于4月中旬開始,依據衛生部《醫院工作制度》第四十條規定實行探視、陪伴制度!
“《制度》中,探視、陪伴制度是第十四條,四十條是手術室工作制度。”鄧明鑒說。
第四處讓鄧明鑒徹底無語:“……實話探視制度以來,病房秩序大大好轉!
“‘實話’探視制度是什么意思?”鄧明鑒搖了搖頭。
不到400字的回復,卻有四處明顯錯誤。顯而易見,這是在糊弄老百姓。建立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的本意,是為了更加方便快捷地服務廣大群眾,卻不想,一封短信,數處錯誤,不僅沒能給老百姓解疑釋惑,達到相應的目的,反而讓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大打折扣。
但我想借此說明的是,作為國家公務員尚且出現如此錯誤,尚且做事沒有嚴謹細心的習慣,那么一般民眾呢?語文素養真的可想而知。
2、民眾擇業和競爭的必需。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語文素養已成為現代人的必備素質,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如下:
一是就業擇業的敲門磚。擇業,主要是指無業者尤其是畢業生在求職中根據自身特點選擇職業,亦包括已就業者對本身工作不滿意,重新尋找新的工作。但不管何種情況,機遇總是降臨到那些做好準備的人身上,無業者除了必需在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就業素質、就業技能等幾個方面做好準備,適應所選擇職業的要求之外,還需要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使自己的氣質和表達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畢竟,面試時,在短短的十幾分鐘甚至于幾分鐘內,要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干精神和才華,是很困難的。這時,良好的為人處世能力和談吐,往往使你在同等條件甚至條件稍遜一籌的前提下,起到敲門磚的作用。試想,誰不喜歡善于說話的人呢?
二是與狼共舞的需要品。我國改革開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社會競爭日益加劇。要想使自己和國家在全球競爭處于有利地位,除了要有創新精神實干能力外,還需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嚴謹的邏輯思維。君不知,07年達能與宗慶后的娃哈哈商標之爭,不就是合同的商討與書寫有問題嗎?因此,良好的表情達意能力,能準確合理地表達自己的內心需要,能機智幽默地化解敵我矛盾于無形,甚至能靈活巧妙地化敵為友,建立統一戰線。比如在擔任中國駐美大使的時候,前外交部長李肇星一次在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演講時,一個老太太問他:“你們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態,沒有直接反擊,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薩斯州人后,他說:你們得克薩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國,而早在13世紀中葉,西藏已納入中國版圖。您瞧,您的胳膊本來就是您身體的一部分,您能說您的身體侵略了您的胳膊嗎?老太太一聽就樂了,她熱烈地擁抱住李肇星,連聲說:“謝謝您,謝謝您讓我明白了歷史的真相! 在這里,李部長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利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準確合理地表達了個人的愛國感情、維護祖國利益的決心,而且化敵為友,贏得了對方大多數人的尊重。
但是,像李部長這樣機智的回答,如果沒有深厚的語文素養,又怎么能夠在與人的交往與競爭中說得出來呢?更不用說使你的談吐既讓對方認可與接受,又因此樂意與你展開公平競爭了。故,與狼共舞需要掌握高超的語言藝術。
三是個人發展的必備物,F代社會,識文斷字沒什么了不起,知識也不再是高深的東西,文化則蛻變為飯后茶余的消遣。獲取“知識”,提高“文化”水平的途徑太多了,讀書人的優越感蕩然無存。
那么,在斯文掃地的今天,在一切都庸俗化、商品化、功利化的文化環境里,在喧囂浮躁、云譎波詭的時代氛圍中,為什么還要學語文?實際上,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才更要學語文。 我們不能僅僅在工具性層次上界定語文學科的性質,也不宜在聽說讀寫的一般能力層次上描述語文學科的功能。語文的價值在于,經由語言文字而通向人類精神文化的寶庫。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古人講:“一日不讀書,則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又說:“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可見,讀書并非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而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需要。學習語文的過程正是思想意識、道德情操、人格精神、人文素養的不斷培育和提升的過程。讀書人之于文盲,不僅在于他們認得字,能讀書,更在于他們能通過讀書而知道越來越多的道理,增長越來越多的智慧,培養起真正屬于人的性情。
其實,從功利角度來說,我們也要學好語文。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它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如果你的語文基礎扎實,理解能力高,表達能力好,那么在學習新知時就能前后聯系,迅速舉一反三,學會遷移;在做其他習題時,就能正確地理解題干,讀懂題目;就能在課外交流時,聽話聽音,理解言外之意,并巧言以對。反之,語文基礎差,理解能力不好,又怎么能夠讀懂文章,讀懂題目,聽懂話語呢?
3、語文教育導向有誤。在高考這根指揮棒下,出現如下令人擔憂的事情:
一是堅持落后的評價標準,是語文課效益不好的根源。遍查當今中國對教育教學的評價標準,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成績(分數),教師要有教師的教學業績,學生要有學生的成績,而且社會認同的上級考核的特別看重的,也就是這個成績(分數)。在此標準下,教師為了個人利益和前途,摒棄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這兩大特點之一--人文性,緊扣工具性,進行高考應試教育的教學,全力追求考試的分數,置素質教育的理念于不顧。即使有所涉及,亦只是公開課上的表演罷了。
二是固守陳舊的教育理念。在高考這根指揮棒下,評價一個地區或學校教育教學成績高低的標準,在于分數,在于高考的分數(即上線的硬指標)。社會認同的,上級看重的,就是這個東西。上行下效,原因只有一個--學校的生命線,在于它;學校的生存,也在于它。于是學校評價的也成了這個東西;教師努力追逐的也成了這個東西。因為教師只能追求分數,而要追求分數,就要追求穩定;而要追求穩定,就不敢創新,不敢冒險,不敢跨越,寧愿要1+1,不愿要1x1。因此教師只能全力求穩,秉承應試教育的理念,逐鹿高考,在應試上花心思,在時間上下功夫。老師們深信,高分是練出來的,是用時間壘出來的,于是,學生們進了高中,就走進了題海,就走進了早六晚十的壘分持久戰中。
三是追求穩健的教法學法,F代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學校亦是如此。同事之間不再只是利益與共的戰友,也不再只是分工協作的不同,還是一種競爭關系。為了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教師們不得不在教學上尤其是在應試教育上花力氣,而且還經受不起半點失敗。畢竟,失敗,就意味著被人看不起,就意味著被淘汰。因此,因為分數,老師們不敢求新,不敢似乎也不愿冒險,害怕失敗,一味相信師傅,相信老教師的經驗,缺乏開拓進取的實驗精神。我們的社會似乎也不愿給這種具有創新意識開拓精神的人提供舞臺似的,沒有為他們設置風險基金。于是乎,教師的教法和學法,依然是從前的教法和學法,從內容到處理方式,都似乎沒有什么改變。新教師的加入,也沒有帶來一股清新的風。
四是忽視學生的成長規律。在課堂上,學生需要什么,欠缺什么,教師就要教什么,也就要備什么。但是,在目前,教師備的,不是學生需要的,而是自己心中的學生的,是理想中學生的階段目標,通常是其共同年齡階段學力應達到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的缺陷和發展需要,卻不是所教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缺陷和發展需要。雖然80%的老師都說了解或很了解所教學生,而且讓他們也說備課既備學生又備教材,但實際上你隨手翻翻一位老師的教案來看,其中基本上沒有“了解學生”或“學生情況分析”,這說明在教學設計這個環節我們很多人就忽視了對學生語文學習具體情況的了解。你還可以看看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你就發現在課堂上教師們滿足的是如何完成教材的內容,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基本沒有達到有效的關注。所以,教師了解的學生和教師實際應該了解的學生 其實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說,只是熟悉所教學生罷了。
二、獨特優勢
在教學中把順應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心理,發展他們的本性作為優化語文教學的出路,其優勢在于如下幾點:
1、備教材,但更重視備學生。備好教材是教學成功的基礎,教師當然要在這方面下功夫。但是,對教材的研究重點,除了要繼續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廣度和深度以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從而使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外,還要努力發掘一些審美的東西新奇的東西有趣而又耐人尋味的東西,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求新求異的創造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主動性。備學生呢,就是要求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努力備好學生的成長規律、知識形成能力的規律,這是教師努力的重點。這就要求老師除了要在備教學的過程和方法中要具備聽課--思考--記筆記--實踐--反思--實踐幾個步驟以外,還要仔細分析課堂教學中所教學生群體特點和各個學生的具體實際,分析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可行的多種辦法,設計出適合學生的啟而能發的問題,準備出營造契合學生特點的課堂教學文化氛圍。
2、主張教學要順應學生的發展需要,但更主張要順應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當今中國,但凡升學率較高的中學,無一不在教學中順應學生的發展需要,但未必順應學生的成長成才的規律,更多的是采用拔苗助長的方式,用時間和精力來壘分。而順應學生成長成才的語文教學,則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對知識接受的難易程度,充分考慮學生接受知識的可能過程,充分考慮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甚至還要考慮教師自己的教學語言的恰當性和營造何種教學的氛圍以形成課堂教學良性互動的關系。因此,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少用甚至不用“貝多芬”(背多分)教學法和灌輸式教學法,要多采用啟發式教學法,以順應學生思維的需要,啟發誘導學生,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給予學生實踐的機會、反思的時間和玩耍的空間,使其真正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從而喜歡上讀書。人一旦擁有了讀書的樂趣,就會樂學,就會想盡辦法來學,那么,還有什么學科不能學好呢?
3、注重教會學生知識,但更注重教會學生學習知識。順應學生的成長成才規律來教學,當然也要教學生知識,但是知識浩如煙海,能教得完嗎?何況,教師本人對于很多知識也未必能弄懂,學生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空間來向老師學習,社會更不允許他們只是去學習財富而不創造財富。因此,教什么非常重要。是教學生知識還是教學生學知識,這是個兩難問題。但對于學生來說,后者更加重要,它將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因此,作為教師,在以“授之以魚更要授之以漁”的原則指導下,要在教法和學法上下功夫,想一想通過哪些辦法可以使學生能更好地學會質疑學會分析學會解決學會反思學會總結學會傾聽學會借鑒學會合作,想一想又通過哪些辦法可以讓學生能夠增強自信不迷信權威而能大膽質疑,想一想還可以通過哪些辦法使學生能夠發現善于發現勇于創新能夠創新。這樣,學生就能夠從教師的教中解放出來,逐漸達到用不著教,教師的精力就從高考的考題研究中解放出來,專家的智慧就從對高考動向的研究中解放出來,真正有時間有精力去做有益于學生智力發展、能力提高和創造力提升的工作,那么,國家的創造力就會得到提升,國家的財富就會增多,國力就會增強,這也才是國家之福,民眾之福。
4、注重對學生管理,但更注重對學生的“無為而治”。作為學生,其自我的行為缺乏自律和自控,平時可能會因覺得好玩好耍而在上課時情不自禁地與人竊竊私語,或是放學后伙同同學為哥們義氣而大打出手,因此必須加強對他們的行為管理。但是,在對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的管理中,卻要堅持一手抓對其的管理,一手抓對其行為的養成教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在抓行為養成教育中,則要行之有法,既不能束之太緊,又不能放任不管,要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無為而治。無為不是不為,而是培養學生加強自我管理的一種方法和手段,是在堅持原則性的條件下的一種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管理的前提下,盡可能健康自然的成長,使其自律自控能力增強,學習和動手的自覺能力提高。故,說是無為而治,實際上是有所為又有所不為,不過,這里的為可能學生難以感受而已,它實際上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三、具體做法
1、樹立順天致性的語文教學新理念。
我們必須改革既有的教學理念,必須在素質教育的思想指導下,用“順天致性”的思想重構我們的理念結構,樹立起順天致性的語文教學新理念。
而樹立這一理念,就要我們語文老師轉變四個觀念:一是轉變應試為先、分數第一的舊思想,樹立德育為首,重視能力的新觀念;二是轉變通過題海戰術、耗時間、拼體力的傳統方式來“壘分”的舊思想,樹立起通過運用教育科研的成果來提高教學質量的新觀念;三是轉變以繼承為中心的舊思想,樹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觀念;四是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舊思想,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服務的新觀念。
一旦實現了這種轉變,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利用它來指導我們的學習和工作。這樣,我們就會在課前準備的時候想到學生這個學習的主體,認真分析所教學生的群體特點和個體實際,制定出適合好中差三類學生標高的教學方案,并設計出啟而能發的的問題;我們就會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思維,用心觀察每個學生的反饋,巧妙利用課堂教學契機,順應學生天性進行指導,使其“跳一跳,摘得到”,有效地培養學生思維;我們也才會在教學后認真進行反思,用心總結課堂教學的經驗和教訓,糾正啟而不發的問題,及時補充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案。
2、摸清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和心理。
學生的成長成才同樣有一定的規律。作為教師,我們要系統學習它,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體智力發展情況,抓住學生心理,進行科學有效的、人性化的教育管理。
教師要懂得學生,尊重學生。師生相處應避免居高臨下的命令,而要平等交流!爸挥挟斈愀┫律碜樱悴艜l現小草的美麗”。同時,教師要“善于觀察與揣摩學生的心態處境”,然后選擇時機,有針對性的用“良言”溫暖、撫慰、鼓舞、點撥學生。當學生沮喪時,這時說幾句熱情洋溢的話給予鼓勵;當學生痛苦時,設身處地好言勸慰;當學生尷尬時,不妨幽默地為其解圍;當學生感到困惑時,柔聲細語及時為其指點迷津;當學生成功時,別忘了說“你真棒”;當學生快樂時,完全可以與其一起大笑歡呼……
作為教師,要努力讓自己的話語象清風般撥動學生的心弦,象細雨般滋潤學生的心田!
這樣,你了解并走近了自己的學生,學生就會親近你;你了解了并懂得了他們的心理,學生就會佩服你;你了解并成功駕馭了成長成才的規律,學生就會欣賞你。你的課堂組織和教學,學生就會聽你配合你,進而樂意學好你所教的學科。
3、掌握“碩茂以蕃”的語文教學法。
柳宗元在其《種樹郭橐駝傳》一文里,記述了長安西鄉一位以種樹為業的駝背老人家,他所種樹木無不生長得很好,有人問及其中的道理,他說:“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如果愛之太恩,憂之太勒,旦視而暮撫,甚至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這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边@句話告訴了我們三層意思:一是樹木要順應樹木的生長習性,發展其天性;二是種樹人要懂得樹木之法和樹木成長的習性;三是要重視種樹過程中的管理,“不能憂之太勤”,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實際上,樹木和樹人的道理是相通的。要想在教育上取得成功,就應按照自然規律教育孩子,不能太過或不及,更不能人為地束縛或戕害孩子身心的發展。教育者只能按照孩子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發展需要,即“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恨鐵不成鋼,動輒體罰。
語文教育教學亦是這樣。我們要想在語文教學中取得成功,讓學生“碩茂以繁”,也要順應學生的天性和發展需要,尊重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啟發式教學,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的天性和發展需要得到合理的滿足。
4、備好順天致性的語文教學新方案。
教學模式千般多,學問修養各不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否則,再先進的教學法,如果教師本人沒有吃透,學生不能適應,又有什么用呢?畢竟,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適合自己的”的“自己”,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教師,另一個方面是學生。因此,“適應教師的”就是教師本人要對教學法熟練把握,駕馭更要游刃有余;“適應學生的”就是教學方案要順應學生的“天”,也就是他的成長成才規律。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前準備時備出順天致性的語教學新方案。
而這個方案的制定,要求我們備課時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深入鉆研教材文本,備出突出教材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練流程。比如講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的詞《雨霖鈴》,就須明確本冊書的重點有古詩詞的鑒賞,而第二單元的重點又是在反復誦讀中,運用聯想和想像,探究它的意境。根據這一點,就可以明確本詞的教學重點是鑒賞本詞的意境,把握其中的景和情。難點是對表現手法的欣賞。然后,就可以此擬出如下教學流程:激情導入--作者--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課外拓展。其中,間接抒情是鑒賞的重點和難點。
二是仔細研究學生實際,制定順應學生天性和發展需要的具體教學方案。比如上面的教學流程,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實施才能使教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就是這一階段要考慮的問題。比如抒情方式的教學,可以這樣進行,首先使學生明確抒情方式,進而讓學生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進行體會,明確作者抒發的情感,然后讓學生找出詞中的寫景句子,而后抓住這些句子中的意象(景物)展開想像和聯想,再現詞作營造的意境,明確意境的氛圍和特點,進而體蘊藏在景中的作者的情感。
三是在注意“授之以魚”的同時,注重“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要采取“滿堂灌”“貝多芬”的教學方法,要注重教學的過程,采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思維,重視有關學生能力的遷移訓練。
而這,則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做到“六個解放”:一是解放學生的頭腦,使學生能夠獨立思考;二是解放學生的雙手,使學生能夠動手操作;三是解放學生的眼睛,使學生能夠觀察事物;四是解放學生的嘴巴,使學生能夠充分表達;五是解放學生的空間,使學生能夠在更廣闊的領域里獲取知識;六是解放學生時間,使學生能夠有靈活支配自己的余地。簡言之,就如同上面設計中的安排一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重視學生的參與式體驗,重視學生遷移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參與體驗中落實知識,過關能力。
5、樹立自信大氣收放有度的管理信心。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我們要有自信,要對自己的業務能力深信不疑。自信的種樹郭橐駝相信自己能把樹種好,以致于種好后“勿動勿慮,去不復顧”。我們也應一樣,要在真正把握了教材的深度和寬度與學生的成長成才的規律和心理后,堅信自己的業務素質,相信自己能教語文,能教好語文,而且能使所教學生的分數和語文素養在我們的指導下得到極大的提升,并將這種強烈的信心傳送給他們,使他們也對在我們的指導下完全能將語文學好深信不疑。那么,學生就敬仰你,信任你,親近你,課上課下都會對你親近,對你的課堂也會感興趣,對你所教的學科也會產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對你的信任和親近,更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那么,還有什么學科不能學好呢?關鍵在于,我們要充滿自任,真正自任,要把這種自信傳遞給學生們。
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要大氣,真正拿得起放得下。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學生,相信他們為人處事的能力和高尚的思想素質,相信他們在你的指導下肯定能把語文學好。因此,對于學生,不要管得太、太死,要給他們順性而長的時間和空間。在這個時間空間里,除非學生主動求教,教師須加以指導外,我們要敢于徹底放手,“勿動勿慮,去不復顧”,讓學生在這自由的時空里積極主動自由自在地處理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自由地順性而長。而不是像我們現在的許多家長和老師一樣,心怕學生走錯路,犯錯誤,走了彎路,或是心怕學生少學了,心怕學生聽不懂,總是把學生的日程排得滿滿的,把學生的空間擠得小小的,把學生的頭腦灌得多多的,把學生的思維管得死死的,什么都放不下。結果卻因為在思想上關心得太過,適得其反!半m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眽阂至藢W生成長成才的天性。其結果自然是,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學習的內容也沒有時間消化,學習當然亦就是囫圇吞棗,效益自然不高。殊不知,犯錯誤其實也是一種成長。如果物們小時害怕摔跤,就不去努力地直立行走,我們怎么能夠順利地行走呢?吃一塹,長一智。幫,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點小錯誤,有什么呢?反思收獲一教訓,記他們學會自學地反思自己的行為,懂得了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也懂得了該怎么做,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書目:
1.《中學語文教學》(2007.6)
2.重慶晚報(2007.7.12)
3.語文,我們為什么要學習(某網站)
4.《了解學生:常識緣何成為難題》(陳隆升)(摘自《中學語文教學》2007.3)
作者郵箱: tianyongjun111@126.com
[語文教學要順應學生天性(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6.中職語文教學課件
7.語文教學課件
8.語文教學反思論文
9.語文教學的論文
10.語文教學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