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理由
1.本節課采用多媒體教學,容量大。在處理過程中,既考慮到其聲覺、視覺的直觀性,又留有想象的空間;既考慮到注重培養學生養成學會積累知識的習慣,又強化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既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2.花木蘭的故事家喻戶曉,可供查尋的素材極其豐富--網絡,報刊、書籍,民間傳說的故事等都是素材之源泉,易于學生搜集,易于激發興趣,易于創造有利的教學氛圍。
總之,開這節課的目的無疑是想“給古詩的河床注入新時代的活水”,探究“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教學模式。
二、數字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了解民歌的風格。
2.體會描寫對刻畫人物形象的作用。
3.背誦并翻譯全文。
能力目標:1.學會把“描寫”用于自己的寫作和日常生活中。
2..學會如何融通知識、應用知識,學會自主、探究式的學習。
情感目標:增強責任意識,培養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的責任感。
智力目標:培養創新思維。
(二)教學重點
1.通過描寫塑造人物形象。這是一篇詩歌,故事情節通俗易懂,但理解詩歌如何通過描寫塑造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困難,指導學生瀏覽有關花木蘭的圖片、視頻文件、文字說明等內容,幫助學生建構起對木蘭形象化的認識。
2.學會描寫的應用。描寫是本單元教學重點之一。
(三)教學難點
1.培養愛國精神及如何將愛國精神化為實際行動。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是本單元教學重點之一,更是難點。
2.如何培養創新思維。創新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四)教學過程
1. 課前撒網階段
(1) 學習單元教學重點
(2) 搜集愛國故事
2. 課堂教學過程設計意圖多媒體應用分析
[創設情境]播放豫劇《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同時讓學生談談歷史的愛國故事。渲染氣氛,通過優美的曲調將學生帶入到美的意境中。利用聲情并茂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積極性。
[導語設計]同學們,剛才我們欣賞的是豫劇《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就是說:“女子不比男子差”,今天我們就來分析這句話在花木蘭身上是怎樣得到驗證的。將課文內容與影片緊密結合,自然地導入新知識的學習。
[導引]師生介紹作品、作者。疏通字詞句的音形義,朗誦、抄寫并翻譯全文,了解民歌的風格。[具體過程略] [ 將教學內容發送到屏幕上,更加清楚直觀,提高效率。]
[問答] 請看屏幕。
1、感受故事的傳奇美:
(1)選擇自已喜歡的讀書方法,用4字歸納每節大意 .
(2)合作探索。
討論:下面對《木蘭詩》主題的概括,你認同嗎?
討論:作者七節詩是否平均用筆,哪些詳、哪些略?為什么?
[問答]請同學們看屏幕,
2.講述傳奇故事
[圖文并茂,給學生以直觀感,便于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
[問答]請同學們看屏幕:
3、說一說,背一背 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請告訴大家你的理由,并進行有感情地朗誦。
[開放性問答]
4、品味形象美:
木蘭的優秀品質那么多,請談談你最欣賞哪一點?為什么?哪一點又和今天宣揚的精神不一致?為什么?培養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收網式問答]木蘭的優秀品質那么多,根據單元重點,哪一點最值得我們學習?水到渠成地引出另一個教學重點和難點。
5. 課后延伸階段
(1)總結存儲:
《木蘭詩》這首敘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云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后,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敦樸的優秀品質。
(2)體驗反思:
① 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說說替父從軍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動。
② 假如“我”就是木蘭姑娘(請發揮合理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戰斗生活。
③ 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么?會說些什么呢?2、3、(3)拓展延伸 :
①我對木蘭的新看法
②木蘭為什么不當官?
以上內容完成后,互相討論,互相提問,發表自己的觀點。
(五)教學設計后記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和”教學中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是啟發者;當學生迷路時,教師是引導者;當學生獲得成功時,教師是鼓勵者;教師是資源的提供者,是學習和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啟發者;學生的學習是自主性的學習、合作性的學習、研究性的學習和創新性的學習。
[木蘭詩(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木蘭詩的教案
4.《木蘭詩》的教案
5.語文七年級木蘭詩教案
6.七年級語文《木蘭詩》教案
10.木蘭詩完整ppt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