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簡介中山岐江公園項目及設計師俞孔堅(見前)
二、文本研習
1、篩選信息:閱讀文章前四部分,在每部分找出能概括標題內容的關鍵詞。
反饋要點(右欄):
標題內容 關鍵詞
場地 33%的水面
古榕樹
廠房、機器與歷史
文化與傳統 腳下的文化
自然 野草之美
設計 方案
途徑
2、思考:
(1)場地三種元素可分為幾類?分類標準是什么?
明確:
兩類:自然元素(水面、古榕)
人文元素(廠房、機器與歷史)
(2)歧江公園還有一樣自然元素,是什么?
明確:野草
(3)這兩類元素分別與課文哪兩部分相對應?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明確:
對應:自然元素--第三部分“理解自然”(“野草之美”)
人文元素--第二部分“理解文化與傳統”(“腳下的文化”)
關系:從場地自然元素中挖掘其場所文化內涵,即“野草之美”,
從場地人文元素中挖掘其場所文化內涵,即“腳下的文化”
(4)要達成這個目標,需要什么媒介?
明確:設計途徑
(5)這篇文章的關鍵詞,可以進一步壓縮為三個詞,哪三個?
明確:場地元素、場所文化、設計途徑
(6)試用這三個關鍵詞,解釋“景觀設計”。
明確:
景觀設計:利用場地元素,通過設計途徑,挖掘場所文化的一種設計藝術。
(7)本文是一個景觀設計師的手記,請你為本文寫一篇文章摘要,不超過500字。
要點:
本文是關于中山歧江公園景觀設計的說明。
本設計主旨是產業舊址歷史地段的再利用。
本設計方案是利用場地元素,創新設計途徑,挖掘場所文化。
場地給設計提供了機會。岐江公園原址是粵中造船廠,原廠房、機器設備與歷史,構成了該場所豐富的文化內涵,本設計就是要推開被時光湮沒了的“單位”之門,體現“足下的文化”,即日常文化;該場地還有33%的水面、古榕樹、野草等自然元素,本設計要表現的美是“野草之美”,即平常之美。
場地給設計帶來了挑戰。原水面因水位變化使人難以親近,本設計修建棧橋式親水生態湖岸,解決了問題;因防洪需要,古榕樹面臨厄運,本設計開渠成島,保住了古榕,燈光水塔還成為航標燈塔。
本設計創新設計途徑,采用保留、再利用、再生設計三種方法,顯現場所精神,同時賦予場地新的功能和形式。
本場所在講述過去故事的同時,創造現代人的休閑娛樂空間。
3、賞析(小組交流,反饋):
(1)課文列舉了幾個典型的設計,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其中哪一個設計?說說理由。
能利用文字信息,闡述自己觀點。
(2)歧江公園設計的成功,給你哪些啟示?
能圍繞設計或設計者展開。
4、小結:
(1)歧江公園主要設計思路:
*設計一個延續城市本身建設風格的主題公園,以其功能性的文化內涵,滿足當地居民的日常休閑需要,吸引外來旅游者的目光。
*設計一個展現城市工業化生產歷程的主題公園,記錄城市在中國近代歷史與發展中的工業化特色。
*設計一個充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的主題公園,以綠化為主體,以改善生態為目的,融最新環保理念于一體的精神樂園。
(2)新型的景觀設計遐想:
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反映了人類的一個新的夢想,這個夢想就是將自然與文化、設計的環境與生命的環境相融合,將美的形式與生態功能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讓景觀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讓其消融,進入千家萬戶,它要讓自然參與設計,讓自然過程伴依人民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享受優雅醇和的自然美感。
三、學以致用
1、看了歧江公園的設計,我聯想到我們“南京1912” 。請根據提供的相關資料,概括“南京1912”的場地元素、場所文化、設計主旨、設計途徑。
明確:
場地元素:人文元素--民國文化
自然元素--民國建筑群
場所文化:中西合璧、時尚互融、文化精彩的現代城市客廳
突出民國主題文化與國際流行時尚的結合
設計途徑:保留
設計主旨:商業用途(招商方向主要定格在與旅游休閑相關的餐飲、酒吧、咖啡館、茶館、美容健身中心等國際頂尖品牌)
2、賞析(小組討論,反饋):
(1)你認為“南京1912”設計成功之處在哪?不足之處在哪?
(2)“明清歷史看北京,民國歷史看南京。”利用和保護民國遺產,在南京意義重大。對此,你了解多少?請你另舉一個實例,說說你的設計思路。
四、布置作業(任選一題)
1、實地考察“南京1912”,以“我看‘南京1912’”為題,寫一篇評析該景觀設計的文章。
2、任選你感興趣的某個景觀,嘗試寫一篇景觀賞析的文章。
[足下的文化與野草之美(蘇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關于橋之美教案
5.橋之美的優秀教案
7.關于橋之美的教案
8.《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教案及反思
10.《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