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讓學生了解有關孔子的一些思想。
2、掌握重點的文言詞句。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詞句的理解。
2、每則語錄對自己的啟示。
教學內容:
文章前四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言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鳴,其中有一個流派影響很大,不只在當時,就是在后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也一直在思想領域占著統治地位,直到今天,他的很多思想,還是有很大的積極進步意義的;不只在中國,在國外,這個流派的思想也有廣闊的天地。大家知道這個流派的名字嗎?(儒家)
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呢?(孔子)
大家了解關于孔子的那些知識呢?(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陬邑人,即現在山東曲阜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開門教學,收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賢人。他被后人稱為圣人)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關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些記錄的篇章。
二、 自讀課文前四章
1、了解《論語》的有關知識(《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輯的,它是一部語錄體著作,它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四書”。)
2、結合課下注解,掌握生字,初步理解各則大意
三、點一學生讀課文,后請一學生從以下兩方面評價朗讀情況
1、生字:說yūe、慍yùn、省xǐng、
2、斷句:
四、讀課文
1、自讀、互讀,協作解決文言詞意句意
2、每組讀一則,并請組內同學講解該則大意,其他組的同學評價
3、記憶,前后左右相互檢查
4、確定重難點字詞句,并給其他同學講解
五、鞏固與遷移練習
1、一詞多義:而--學而時習之;人不知而不慍
2、古今異義:
A、三--文中表示多;三顧茅廬(實指);三言兩語(少);三令五申(多)
B、不亦樂乎--(古)不也是很高興的嗎;(今)表示達到極點,例如:他每天東奔西跑,忙得不亦樂乎。
3、成語積累:不亦樂乎;溫故知新
六、內容理解:這四則分別是從那些角度來論述的?
1、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
為人態度:人不知而不慍
2、思想道德修養:忠、信
3、知識鞏固創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學習方法(強調獨立思考)
4、學習思考的辯證關系(學習方法,強調學思結合)
七、結合自己的實際,就其中一則談談自己的理解
八、齊讀課文
[《論語十則》前四則(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論語十則優秀教案
3.論語十則教學課件
10.論語十則注釋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