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9年級古代詩歌教案集
七年級上冊15課 古代詩歌五首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1.《觀滄海》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
北方;九月,在歸途中經過碣石山,寫下了這首詩。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詩的正文可分
三層: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樸。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
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
第三層(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
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
這首詩的基調是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2.《次北固山下》
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會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成了詩歌中的一個重要主題。這首詩就是寫鄉愁的。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只知道他是洛陽人,先天元
年(712)中了進士,以后曾往來于吳、楚間,不得歸家,故有此作。
開頭兩句點題。“青山”當指北固山,在鎮江之北,面臨長江,三面環水。詩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驛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見這是詩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鎮江后,他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頷聯寫船上所見景色,“平”“闊”“正”“懸”四字煉得好:“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潮平”一語,又是為頸聯中“江春”一語作鋪墊。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殘夜”指夜將盡而未盡之際。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何況詩人離家日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旅食他鄉,見到
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來給他傳遞家書了。全詩層層相因,渾然一體。
3.《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
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首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經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中間兩聯是分寫。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這樣的景象給人們帶來了生機勃郁的感覺。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主觀感受。唐時人們有騎馬游春的習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人在馬背上自然感到舒適,但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給,也會產生迷亂的感覺。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
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4.《西江月》
辛棄疾曾兩次罷官,隱居在上饒(今屬江西省)的帶湖,前后將近二十年。這首詞是詞人在隱居時期里寫的,詞牌下原有小題:“夜行黃沙道中”。黃沙,就是黃沙嶺,在上饒西部。詞中描寫農村
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詞人的閑適心情。
上片寫的大約是前半夜的景象:明月初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彌漫著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斷地鳴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出來納涼的人們在談論著今年的豐收。詞人在夜行中見到、聽到這一切,他內心的喜悅是可想而知的。這些描寫在藝術上也是很動人的。從一方面看,詞人正是用農村夏夜里特有的聲音──蟬鳴、鵲啼、蛙叫、人聲來渲染歡樂的氣氛;從另一方面看,這些聲音又全都是從夜行人的聽覺中反映出來的,他能清晰地聽到這一切,反過來又表現了夏夜的寂靜。這正是寓靜于
動的寫法,能夠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
下片寫的是后半夜的景象:烏云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當詞人走到山前時,雨點飄落下來,他知道驟雨將至,想要找個地方避雨。說來也巧,當他急急忙忙轉過溪頭時,一眼就看到了他過去曾經見過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旁邊。不用說,詞人這時的
心情是何等欣慰呀!
這首詞上片寫景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在山野里夜
行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不容易體會到的。
5.《天凈沙秋思》
這是一篇抒情作品,僅用28字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長期漂泊他鄉的游子的悲哀。七百多年來,人們說起“鄉愁”就會想到這篇作品,因為它極其出色地運用了景物烘托的寫法,將抒情主人公置于
特定的氛圍中,使主觀意緒和客觀環境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前三行全是寫景,沒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個景物細節都意味著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見;“古道”是他的經行地;“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正吹在他身上。把這些細節聯結在一起,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境界:一個秋日的黃昏,荒涼的古道上,西風勁吹,落葉紛飛;道旁,纏著枯藤的老樹上,鴉雀已經回巢,不時地啼叫幾聲;不遠處,在小橋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們正在準備著晚餐,炊煙縷縷。這時,一個人牽著一匹瘦馬獨自緩緩行進在古道上。看來,這是個異鄉人,他將投宿何方呢?在作了這樣的鋪墊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題:異鄉人望了一眼即將西沉的夕陽,不禁嘆道:“斷腸人
在天涯。”由此可以看出他的鄉愁何等濃重。
古人說:“凡景語,皆情語。”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語,而字字都是扣著“情”來寫
的,這就是它藝術上的動人處。
二、問題研究
培養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
古代詩歌的教學任務,在七~九年級階段,恐怕是要以使學生受到詩的熏陶為主要目標。這種熏陶,跟一~六年級階段的古代詩歌教學不同,不能停留在以誦讀為主要手段使學生感知詩的韻律美上,而要循此繼進,使學生產生朦朧的美的意識,這就有必要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能力。讀古代詩歌而能有所感悟──即使是對個別詩句的感悟,美感也就隨著產生了。下面就培養感悟能力的問題
談幾點意見:
1.要使學生了解詩中的基本情境。例如《次北固山下》,“次”表明北固山不過是詩人長途旅行中的一個行經地,到北固山后他還要乘驛車到別處去;此時正值歲末,人們大都回家團聚,而他依
然在外奔波。這就是基本情境,了解這一點,對詩的內容才能有所感悟。
2.對某些重要的詩句,要提供一點背景常識作為感悟的基礎。例如,讀《觀滄海》中“日月之行”四句,就要告訴學生: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的最高峰,他已經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優勢兵力去消滅南方的割據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天下了。沒有這樣宏偉的抱負,沒有這樣闊大的胸襟,他怎能寫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樣的詩句呢?(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赤壁之戰中失敗了,從此中國就進入了“天下
三分”的局面。)
3.鼓勵學生運用聯想理解詩句。例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兩句,寫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舊年的交替,無妨讓學生在理解詩人本意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聯想,要相信學生中總會
有說得好一些的。聯想,也是有感悟的一種表現。有聯想,才能把詩讀“活”。
4.探究詩中的情趣、意趣和理趣。這三者不一定每首詩都有,但只要有就不能放過,因為它們確實能激發學生讀詩的興趣,而興趣往往是感悟的先導。課文所選五首詩中,《西江月》最富情趣,
可參看“教學建議”中所附該篇的教案,此處分析從略。
以上不過舉其大要而言,培養學生感悟古詩的能力有多種途徑。只要教師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
要,必能在教學實踐中創造出更新、更有效的培養方式來。
練習說明
一 背誦并默寫這五首詩歌,回答下列問題。
1.《觀滄海》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2.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3.從《錢塘湖春行》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是寫初春景象?
4.“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5.用自己的話講述《天凈沙秋思》的情景,并說一說你的感受。
設題目的是使學生在大致理解內容的基礎上背誦這五首詩。默寫是為了鞏固記憶,也要檢查字
是否寫得正確。
參考答案:
1.要注意題干“最能反映”一語。此詩前一部分寫大海景象,視野廣闊,雖屬實景,也能見出詩人胸懷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氣象則略遜一籌。“日月之行”四句寫大海,全用虛寫,卻表現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氣概,更顯示了詩人的博大胸懷。答題時應注意的是,不要簡單地作比較,要引
導學生認識詩人的正意就在這四句上,前面寫實景是作襯托用的。
2.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主要之點是使學生運用再造想像領會詩人此刻的感情;如有可能,找一幅長江下游的圖片給學生看看,或者背誦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望天門山》,然
后指出詩人此刻所在的具體位置。
3.要引導學生注意詩中的細節描寫。如“水面初平”(見注釋);“爭暖樹”,“暖樹”者,向陽之樹也,春寒未退,故鶯爭集其上;“啄春泥”,燕初來也;“沒馬蹄”,草初生也──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4.重在使學生領會寓情于景的寫法。前兩句表現欣慰歡快之情;后兩句表現驚喜之情──這些都
可以說成是閑適之情。要著重分析后兩句。
5.這也是一道開放性的題,重在培養想像力。
二 課外查找資料,將下列詩詞補充完整,說說詩詞中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什么景物,并背誦
下來。(詩詞略)
設題目的是向課外延伸。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實際需要適當地增減篇目。下面是三組詩句的
出處:
1.李白《金陵酒肆留別》:“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
盡觴。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風吹”句寫仲春之景)
2.李煜《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林花”句寫暮春之景)
3.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無意”句寫初春)
七年級下冊第10課 木蘭詩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
戰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開頭兩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詩以“唧唧復唧唧”的織機聲開篇,展現“木蘭當戶織”的情景。然后寫木蘭停機嘆息,無心織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問一答,道出木蘭的心事。木蘭之所以“嘆
息”,是因為天子征兵,父親在被征之列,父親既已年老,家中又無長男,于是決定代父從軍。
第三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場。“東市買駿馬……”四句排比,寫木蘭緊張地購買戰馬和乘馬用具;“旦辭爺娘去……”八句以重復的句式,寫木蘭踏上征途,馬不停蹄,日行夜宿,離家越遠思親越切。這里寫木蘭從家中出發經黃河到達戰地,只用了兩天就走完了,夸張地表現了木蘭行進的神速、軍情的緊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緊張的戰爭氛圍。其中寫“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
騎鳴啾啾”之聲,還襯托了木蘭的思親之情。
第四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夸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斗生活的一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著刁斗的打更聲,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歷經一次次殘酷的戰斗,有的戰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的木
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五段,寫木蘭還朝辭官。先寫木蘭朝見天子,然后寫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再說到木蘭辭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鄉。“木蘭不用尚書郎”而愿“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
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兒身。天子不知底里,木蘭不便明言,頗有戲劇意味。
第六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別、年齡的舉動,描寫家中的歡樂氣氛;再以木蘭一連串的行動,寫她對故居的親切感受和對女兒妝的喜愛,一副天然的女兒情態,表現她歸來后情不自禁的喜悅;最后作為故事的結局和全詩的高潮,是恢復女兒裝束的木蘭
與伙伴相見的喜劇場面。
第七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
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一千多年來,木蘭代
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
這首詩具有濃郁的民歌特色。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簡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詩中以人物問答來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致;以眾多的鋪陳排比來描述行為情態,神氣躍然;以風
趣的比喻來收束全詩,令人回味。這就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二、問題研究
1.“唧唧復唧唧”究竟是什么聲音?
對此歷來說法不一。大致有三種:織機聲、嘆息聲、蟲鳴聲。
①織機聲。如果理解為織機聲,將有如下情境。詩歌一開始,就出現不停不息的織機聲,人未出場聲先聞。然后才交代這是木蘭正在對門而織,一個勤勞的姑娘形象躍然紙上。但織著織著,有節奏的織機聲聽不到了,傳來的是一陣陣長吁短嘆。這究竟是為什么?木蘭啊,木蘭,是什么事兒
讓你如此發愁呢?于是轉入后面的情節。這樣的理解當然是合情合理的。
②嘆息聲。有學者對此做如下解讀:“當戶而織,說明木蘭是一個勞動女性,而不是侯門小姐。本應該聽到她的織布的聲音,但聽到的卻是‘唧唧復唧唧’的嘆息聲。一個‘唧唧’就已經說明是在嘆息了,又重之以‘復唧唧’,作者還覺得意猶未足,最后又‘惟聞女嘆息’,作者這樣反復強調,是要告訴我們木蘭的憂思之深,木蘭是停機長嘆,而不是邊織邊嘆。作者沒有寫木蘭的愁容,也沒有寫木蘭停機長嘆的舉動,作者只是繪聲,通過接連不斷的聲聲嘆息,刻畫出一個充滿憂愁苦悶的木蘭女的形象。”(張燕瑾《繁而有味,簡能傳神──讀〈木蘭辭〉》,《漢魏六朝詩歌鑒賞集》,人民文學
出版社1985年版)
③蟲鳴聲。如果將“唧唧”理解為蟲聲,在我們眼前就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夜深人靜,四下闃無人聲,只有蟲兒在夜幕中“唧唧”鳴唱。接著再寫木蘭姑娘正對門坐在織機旁織布,可是她為什么手握織機不織布,卻坐在那兒長吁短嘆呢?四野的蟲聲與木蘭的嘆息聲交相應和,渲染出一個女孩
兒將要做出一個重大決定之前的心境和氣氛。總之,詩無達詁,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2.“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的問話人是誰?
一說是父母在問,認為只是父親在問或只是母親在問的,也屬此說。的確,父母如果聽到女兒的嘆息,一定會發出這樣關切的詢問。一說是敘事人在問,因為《木蘭詩》是口頭集體創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樂歌唱的,歌唱者能以敘事人的身份進行擬問。這兩種說法其實并不矛盾。在民間講唱文學中,演唱者往往有敘事人和故事人物的雙重身份,敘事人的語言與故事人物的語言有時是相融合一的。因此,這首詩中的“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以及“女亦無所思……從此替爺征”可視為父母與女兒的問答,也可視為敘事人的擬問擬答。此外,這首詩中常以第一人稱來敘事,既可
以看做木蘭的自述,也可以看做敘事人的轉述。
3.“雄兔腳撲朔”等四句該如何理解?
第一,應該先明確這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前兩句寫兔子在靜臥時外在行為舉止區別很大,一眼就可以判別出雄雌;而當兔子一起奔跑時,就難以分辨出性別了。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別
特征明顯,而在戰場廝殺時,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難了。
第二,應該進一步思考作者為什么要用這樣一個比喻句結束全詩。首先,這個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釋了“火伴”們的驚訝,同時也是對讀者必然產生的疑問做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解答。其次,可以將這四句話看做是木蘭對“火伴”的回答。從這四句俏皮風趣的回答,我們可以看到木蘭富有機趣智慧而又充滿自豪的神態表情,還有什么能比這四句話更有趣巧妙呢?真是個錦心繡口的木蘭姑娘!再次,用雄兔雌兔來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語言運用的特點。這一機巧的比喻,使全詩為之增色,
錦上添花。
此外,這四句詩被認為是吟唱者即敘事人對木蘭的贊詞,這種說法與將其視為木蘭對“火伴”的
回答的看法并不矛盾。
4.如何理解《木蘭詩》中的繁簡處理?
必須明確以下三點:《木蘭詩》中何處繁,何處簡?這樣的繁簡處理產生了什么樣的效果?作
者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處理?
①繁筆的運用:木蘭當戶織時的心事重重,木蘭準備行裝時的活動,木蘭奔赴戰場時的心態,
木蘭回家后家人的歡樂,木蘭重著“女兒裝”時的欣喜等內容,都寫得不厭其繁,細致入微。
例如,木蘭采買鞍馬一事,就通過東西南北的排比鋪寫,渲染了戰前準備的緊張和忙碌,讀者似乎可以看到木蘭的奔波和繁忙,也可以想見一身戎裝的木蘭是何等的英姿颯爽!
又如,寫木蘭奔赴戰場時反復提及“不聞爺娘喚女聲”,其實正是木蘭此時心態的真實寫照:當夕陽西下,暮色沉沉時,木蘭獨自露宿在黃河之畔時,耳聽黃河流水嘩嘩作響,心中卻時時回響著父母的聲聲呼喚,漸行漸遠,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早已聽不見了,但這聲音卻時時回蕩在女兒的耳畔心頭!征程漫漫,何時能再聽到那溫暖女兒內心的爺娘親切的呼喚呢?
再如,末段寫木蘭將回家鄉時爺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動,通過同樣的句調作三次反復重疊,生
動表現了親人們十年離別后終于得到團聚時的喜悅心情和歡樂氣氛。
而對木蘭重入閨房,再著“女兒妝”的一段描寫,更是淋漓盡致地渲染了木蘭的熱愛生活、美麗
可愛的女兒情態。
②簡筆的運用。至于簡筆,主要是對戰斗過程的描寫力求其簡,十年生活,只用了幾句話就交
代完了。
為什么要如此安排呢?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的往往都是他所要著力突出的。這首詩所要突出的正是對木蘭的孝敬父母、勇于擔當重任的性格的頌揚,所以,對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而對能夠反映美好心靈的內容則不惜筆墨。另外,這種繁簡安排似乎還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對
戰爭的冷淡和遠離。
一個女孩兒在戰場上拼殺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戰功──“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其勇武強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廣大讀者喜愛的并不是一個沒有女性特點的女超人,所以,戰場上的廝殺作者幾筆帶過,而把“木蘭是女郎”作為構思的核心,所以,著力寫木蘭作為女孩兒對父母的牽掛,寫她的入閨房、巧梳妝,寫她打扮得娉娉裊裊光彩照人的風姿神韻。人們向來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顧大嫂”之流,中國也不乏嬌滴滴鶯聲燕語般的“崔鶯鶯”這樣標準的美人,但既有女兒的嬌美又有男子的剛健的女性,在中國文學史上,卻只有木蘭這獨特的一個!這樣的繁簡安排就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
表現作者傾向的作用。
練習說明
一、復述這首詩的故事情節,背誦全詩。
本題檢查學生是否從整體上把握了詩歌內容,要求學生比較準確完整地復述課文,不僅要掌握詩中敘事的各個環節,而且要注意抓住重點,做到詳略得當。復述也是一種很好的口語練習,教師
要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要讓學生在復述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二、翻譯下列句子,注意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錯、補充的。
這些句子都容易引起學生的誤解。本題可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句意,并了解古詩詞中常見的“互文”現象。題干已經簡要說明“互文”的含義,教師可以明確指出并要求學生畫線加以重點標示。然后通
過翻譯這四個句子,引導學生切實體會“互文”的內涵。
翻譯這四個句子應注意兩個原則:一要理解其“互文”的含義;二要考慮本課的詩歌特征,不能
為了體現“互文”而使譯文變成散文失去詩味。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到東市買了駿馬,去西市買了鞍韉,往南市買了轡頭,從北市買了長鞭。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具,不是一處地方買一樣東西。
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將軍身經百戰生存無幾,壯士(木蘭)戎馬十年勝利歸來。這兩句的意思是征戰多年,經歷很多戰斗,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幸存者勝利歸來。
3.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打開我東屋的閨門,坐在我西屋的床上。這兩句的意思是每間房子都要開了門進去看看,不是開了東閣的門而不進去,然后轉到西閣的床上去坐著。
4.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對著窗戶梳理美麗的鬢發,對著鏡子貼上好看的花黃。這兩句的意思是當著窗戶,對著鏡子,先理云鬢,后貼花黃。
三、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部分,看看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點,從詩中再找出一些類似的句子。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注意這首詩在句式上的一些民歌特色。學生只要注意到這些句子的特點即可,
至于所涉及的修辭手法,可以提及,但不必深究。
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這兩句是復沓句。復沓與疊句的區別是,復沓可以更換少數詞語,而疊句的詞語完全相同。“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兩句,以及“旦辭爺娘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兩節八句,也是復沓。
2.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這兩句是頂真句。頂真,又稱“聯珠”。“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門看火伴,
火伴皆驚忙”,也是頂真。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這兩句是很工整的對偶句。此外,“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也是很工整的對偶句。另有“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
黃”“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等不甚工整的對偶句。
5.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這幾句是排比句。“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一節四句,也是排比句。
四、討論:一千多年來,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原因是什么?
本題主要引導學生認識木蘭的形象。認識木蘭的形象要抓住兩個方面:一是人物的傳奇性,一是人物性格的豐富性。要引導學生緊密聯系課文內容,從故事情節中體察木蘭的思想感情,并加以適當概括。
八年級上冊25課 杜甫詩三首
課文研討
望 岳
一. 整體把握
這首詩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輕的詩人離開了長安,到兗州(今屬山東省)去省親──其父杜閑當時任兗州司馬。此后大約三四年內,他一直在山東、河北一帶漫游,結交了不少朋友。這首詩就是這期間寫的。詩中熱情地贊美了泰山高大雄偉的氣勢和神奇秀麗的景
色,也透露了詩人早年的遠大抱負,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名篇。
全詩可分兩大層,都是切著“望”字寫的。
前兩聯為第一大層,著力寫泰山的整體形象。“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寫遠望所見。泰山位于古代齊、魯兩國之間,其北為齊,其南為魯,齊、魯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結果。“未了”,綿綿不盡之意。這里,詩人想說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個什么樣子嗎?請看,它那蒼翠的山色掩映著遼闊無邊的齊魯大平原。這是借齊魯兩地來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這是近望所見。上句寫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虛筆。為什么要用虛筆?因為泰山的秀美實在是一言難盡,不如只寫造物主對泰山情有獨鐘,這是詩人的強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詩人心靈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寫泰山的高大,這是實寫。“陰陽”分指山的南、北兩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曉;山北日光不到,在曉猶昏。“割”字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來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就像被一把
碩大無朋的刀切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兩聯為第二大層,也寫了泰山景物,但著力表現的是詩人的感受。“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寫的是實景,乃細望所見。泰山極高,白日里可以望見山腰間的團團云氣,層出不窮;又極幽深,黃昏時可以望見歸巢的鳥兒漸漸隱入山谷之中。詩人抓住這兩個景物細節表達了心情的激蕩和眼界的空闊,然后順理成章地寫出了他心底的愿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這里卻有深刻的含義: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的誓言,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詩人早年就“竊比稷與契”(《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常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自任,沒有這樣的情懷,是寫不出如此動人的詩
句的。
這首詩雖是八句四聯,中間兩聯又都是對仗,但它不是律詩而是古體詩,它不講究平仄,而且
押的是仄聲韻。
二、問題研究
《望岳》的藝術特色
杜甫曾到過泰山之巔,但沒有為此寫詩。這是三十年后他在《又上后園山腳》這首詩里提到的:“昔我游山東,憶戲東岳陽。窮秋立日觀,矯首望八荒。”“日觀”即日觀峰,位于泰山之巔的東南方,是游人觀日出的最佳處。以杜甫的才情,既已在此“矯首望八荒”,再寫幾首決非難事,可他為什么不寫呢?我們無妨做點推測──用后人的眼光來看,這大概是因為《望岳》一首已經寫盡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詩人胸中才情,確實不需要再寫了。我們讀這首詩,在領略泰山的高遠幽深、神奇秀麗的同時,也仿佛看到了詩人那卓然獨立的形象;特別是讀到它的末聯,更使人浮想聯翩,仿佛跟詩人一道神游于泰山的絕頂之上,進一步感受到泰山的俯瞰群山的氣概,對詩人青年時代兼濟天
下的遠大抱負也就洞若觀火了。正因為有如此深遠的意境,這首詩歷來被譽為詠泰山的絕唱。
在此,我們也不妨拿李白的《游泰山》組詩來做比較。組詩共六首,480字,可謂多矣,其中也不乏佳句,但意境則稍遜一籌,原因是李白用尋仙訪道的眼光看泰山,把泰山寫成了一個遠離人
間的仙界,舉例如下:
“玉女四五人,飄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其一)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其二)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云鬟。”(其三)
“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其四)
“緬彼鶴上仙,去無云中跡。”(其五)
“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其六)
李白長于想像,但這組詩給人的印象是泰山處處都有仙人在,反倒有損泰山的現實風貌。前人
曾謂《望岳》可以“俯視”李詩,的確是不刊之論。
春 望
整體把握
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詩人赴奉先(今陜西蒲城)探家,未幾,安祿山發動叛亂。次年五月,賊破潼關,詩人被迫北上避難,安家于州(今陜西富縣)。七月,肅宗即位于靈武(今屬寧夏),詩人聞訊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為賊兵所俘,被押至長安;因他官卑職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
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縣。
這首詩是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它集中地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
至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這是寫望中所見:國都在淪陷后已經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長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如此強烈的反差怎能不使人怵目驚心呢!司馬光在《溫公續詩話》里曾寫道:“‘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一座繁華似錦的城市,曾幾何時,竟被毀壞到了“無余物”“無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這一聯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
傷時的感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此聯向來有兩種解釋:一種是以詩人為“感”“恨”的主體。花、鳥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賞心悅耳,但詩人此刻面對殘破的都城,不知官軍何時才能平定叛亂,不知妻兒在兵荒馬亂
中如何度日……種種念頭困擾著他,他怎能不見花而落淚,聞鳥而驚心呢?另一種以花、鳥為“感”“恨”的主體。這自然是詩人移情于物的結果。這兩種解釋實質上并無區別,都表達了感時傷世
的感情。本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章法分明。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意思是自開春以來戰火愈燒愈熾,因而跟家人難通音信。據史載,安祿山發動叛亂的初期,自京畿、坊至于岐、隴都曾遭到叛軍的侵擾,百姓慘遭殺戮。詩人家在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牽夢繞,家書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他用“抵萬金”來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他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
念。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人這一年剛45歲,但“白頭”是寫實──半年后,他在《北征》中曾再次提到:“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發。”“白頭”而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其蒼老之態可以想見。他蒼老得這么快,完全是
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杜甫陷賊中八個月,大約寫了二十來首詩,論深沉含蓄,當以此詩為最,句句都有言外之意,
很值得品味。
石壕吏
一、整體把握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亂后的故鄉。可是不到兩個月,形勢發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郭子儀退守河陽,洛陽一帶又騷動起來。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根據這番經歷寫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構思巧妙和情節
生動而流傳得最廣。
這是一首敘事詩,其主體部分是老婦人的“致詞”。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
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后四句是這件事的尾聲,暗示老婦已被差吏抓走。
老婦“致詞”可分三層:第一層(前六句)寫老婦訴說三個兒子全都應征赴鄴城作戰,已有兩個戰死沙場,說明這一家人已經為國家作出了重大犧牲。第二層(中間四句)寫老婦訴說家中現狀。“室中更無人”,隱去“老翁逾墻”一事,是不得已而言。“乳下孫”猶言孫子正在哺乳期間,故其母“未去”,意思是兒媳喪夫,本當改嫁,只因舍不得丟下孩子而仍留家中。“無完裙”,不止于說衣不蔽體,也包含了食不果腹的意思。第三層(最后四句)寫老婦自請應役。河陽,這是當時官軍退守的地方,
她知道那里需要人,自愿為戰士們做飯,以保全家中僅存的三個人。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當時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頌石壕老婦勇于承擔苦難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進行的這場平叛的戰爭,希望能取得最后的勝利;但他又寫出了老婦一家的悲慘遭遇,這又表明他為戰爭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深感悲痛。這一矛盾也反映在《三吏》《三別》的其他五首詩中。仇兆鰲《杜詩詳注》引張曰:“凡公此等詩,不專是刺。蓋兵者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
已而不已者,則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則慰之哀之。”既刺而哀,這正是詩人思想矛盾所在。
這是一首古體詩,內容是敘事性的,但又帶有抒情色彩,在事件的發展過程中,處處感到有詩
人在。結尾以“獨與老翁別”含蓄地寫出了詩人的感受,表達了他對這災難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二、問題研究
《石壕吏》的構思藝術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情節其實并不簡單,但詩人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情節發展的全過程,精煉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歸功于詩人構思的巧妙。從詩題來看,主要人物應是差吏,但詩人對他用了暗寫,一出場只用“吏呼-何怒”來點出他的威勢,此后就讓他轉入“幕后”。對老婦則用明寫,把她所說的那些話寫成了一篇“抒情獨白”。其實呢,用心品味一番就會發現老婦的話句句都是差吏逼出來的。原來的情形很可能是這樣:差吏一進門就問“汝家有男丁否”,老婦答以“三男鄴城戍……”;再問“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無人……”;最后是差吏仍逼著要人不已,老婦只好“請從吏夜歸”。總之,差吏的“怒”“呼”貫穿在老婦陳情的全過程中,其兇橫殘暴不言而喻。
詩人明寫老婦,暗寫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詩人一向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但當前這場平叛戰爭是國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敵當前,人民應當為此作出犧牲。正是出于這種考慮,他贊揚老婦自請應役的精神,而對統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
《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諸詩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詩人的這種心情來。
練習說明
一、研討下列問題,并背誦這三首詩。
1.有人說,《石壕吏》中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逼問出來的。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么?
目的是使學生了解這首詩構思的巧妙。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最好先讓學生了解故事發展的全過程,要把學生帶到詩的情境中來。例如差吏抓丁為什么要利用夜間?老翁為什么要“逾墻”?“泣幽咽”
者是誰?把這類問題弄清楚了,才能進入詩境。
參考答案見“課文研討”。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一聯可作兩種解釋:(1)詩人因感時恨別,見花而落淚,
聽到鳥鳴而感到驚心;(2)以花、鳥擬人,花感時而落淚,鳥恨別而驚心。你贊成哪一種解釋?理由是什么?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設題目的是使學生進入詩中境界。應當注意的是,詩可以有多種解讀,
但須言之成理;教師可以談談自己的見解,但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不同見解。
參考答案見“課文研討”。
3.《望岳》中每一聯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試對此作具體解釋。
這首詩意境深遠,初二學生由于閱歷尚淺,恐不易領會。設題目的是通過對“望”的角度的分析,初步探知詩的大意。要一層一層地說來,先疏通文意,然后啟發學生運用想像來描繪詩中的圖景。
參考答案見“課文研討”和“有關資料”。
二、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或一幕短劇。
〔提示〕石壕吏和老婦人是詩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運用想像來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和
神態;還要補充一些事實上已經發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故事情節。
設題目的是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并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關鍵是要合理地補充某些情節或細節,從而鮮明地再現原作的思想內容。如果打算改編成短劇,最好采用集體編寫的形式,由教師或個別學生先擬出一個提綱,經討論后確定各部分的內容,然后分配角色,組織演出。在討論中必定會涉及一系列問題,例如全劇要不要分出場次,分幾場為好,詩人是否應當出場,如出場又該如何處理才好,等等,這樣討論下來,才能使學生加深對這首詩的理解;不要為演
出而演出。
三、古詩中多用對偶句。對偶,又叫“對仗”,俗稱“對對子”,是把兩個結構相同、字數相等、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辭方法。對偶句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便于記誦。例如“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杜甫的《春望》中有哪些對偶句?把它們找出來,仔細體會它們在結構上
的特點,并模仿著寫一兩組對偶句。
“對對子”,這是古詩文的基本功。過去的學塾里設有“對課”,人人必學。我們雖不照搬,但也不可忽視。設題目的在于給學生一點對偶常識,并嘗試著寫寫,有一點實踐經驗總是好的。如果時間充裕,也無妨讓學生從學過的古詩文中多找出一些例句來。試寫可以從教師出上聯學生對下聯入
手,然后設置情境讓學生試寫全聯,以四言對、五言對為限。
參考答案:《春望》前三聯都是對偶句。按:杜甫好用對偶,他的近體詩中對偶句極多,不限于律詩中頷聯和頸聯,如《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中兩聯全是對偶,《八陣圖》(“功蓋三分國”)中,前一聯是對偶。
八年級上冊30課 詩四首
課文研討
歸園田居(其三)
整體把握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三首。詩人在南山下種豆,“草盛豆苗稀”,很顯然他不善于種田,但是早出晚歸,不辭勞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濕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說“但使愿無違”。從表面上看,這首詩寫的是田園勞作之樂,但是把這首詩和作者其他的詩結合起來看,作者的“愿”其實有它特殊的內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濁的現實世界中失去
自我,即使做一個農夫也比在官場“為五斗米折腰”強。
陶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詩風彌漫文壇的魏晉時代顯然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鐘嶸的《詩品》僅把陶詩列為“中品”。陶詩樸質的風貌實際上開啟了隋唐詩風的先河。這首詩樸素如隨口出,“種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語不見絲毫修飾,平淡的口語和醇美的詩意和諧地統一起來,質而實綺,
癯而實腴,形成陶詩的藝術特點。
使至塞上
一、整體把握
開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
逸,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所寫的就是這次出使的情景。
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單車欲問邊”,寫自己輕車簡從,要前往邊境慰問將士。要走多遠呢?“屬國過居延”,是要到遠在西北邊塞的居延。山高路遠,詩人覺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樣隨風而去,又恰似“歸雁”一般進入胡天。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經過長途跋涉,詩人終于“蕭關逢候騎”,卻沒有遇見將官。一問才知道“都護在燕然”:
將官正在燕然前線呢!故事似乎還要延續下去,但詩歌卻于此戛然而止,給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詩人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試想,那茫茫無邊的沙漠,只有用一個“大”字才能狀其景觀;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煙”二字正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直入人心。“長河落日圓”,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間。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長”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頭。而“長河”之上,是那一輪圓圓的落日,這里的“圓”字與前面的
“直”字,都用得逼真傳神,難以言其妙處。
二、問題研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賞析
這兩句詩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畫面上的景物雖不多,但是空間闊大,層次很豐富。其次,它有畫一樣講究的線條,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就用簡約的線條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概括性極強,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這兩句在色彩上也很豐富,廣闊無垠的大漠黃沙漫漫,黃昏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靜靜地居于天際,輝映著波瀾不驚的閃著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
直上高空,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目前。
《紅樓夢》里香菱說:“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若說再找兩個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她雖然不能夠清楚地說出這兩個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憑直覺感到它們描寫孤煙與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蘇軾評價王維云“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
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真是非常恰當啊。
對“煙”的不同理解:有人認為是烽煙,有人認為是炊煙。
渡荊門送別
整體把握
此詩是詩人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荊門時所作。隨著船的移動,兩岸的景色像畫卷一樣展開、變換。作者很自然地描繪了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頷聯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渡到平原,山巒從作者的視野中一點點地消失,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頸聯通過兩幅美麗的畫面來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圖,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飛下的天鏡,寫夜間的風景;第二幅是天邊云霞圖,云霞飄飛,如同海市蜃樓一般變幻多姿,寫黃昏的風景。這么美的景色,真讓人陶醉!但是“應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兩句卻突然一轉,由欣賞美景轉入深沉的鄉情之嘆,還是故鄉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萬里之外,還不忍分別。含蓄地抒發了思鄉之情,將全詩用一根無形的線收束在一起,余音裊裊。王夫之《唐詩評選》
說“結二句得象外于環中,飄然思不窮,唯此當之。”
全詩運古詩渾壯豪放的氣勢于聲調格律之中。首聯敘事,頷聯頸聯寫景,尾聯抒情。時空廣闊,
寫景有靈動之感,情韻悠長。
對“送別”的不同理解:
這兩個字歷來解釋不一:一說指江水送自己離別蜀中,一說贈給送別的友人。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卷一○)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汝詢《唐詩解》疑“送別”二字為衍文。
游山西村
在一個豐收的年景,詩人受到邀請,來到農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終于來到山西村,這里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這兩句詩蘊含著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蘊含著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臨近,農民們衣著簡樸,吹簫擊鼓,結隊往來,熱鬧非凡。詩人盼望著以后能夠有時間乘月色出游,隨時拄著手杖來敲門拜訪,戀戀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詩人陶醉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美里,
對這次郊游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全詩緊扣“游”字,按時間推移展開敘述,層次清晰,語言生動。中間兩聯對偶自然工整,顯示
出詩人錘煉語言的非凡功力。
對“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同理解。
“山重水復”寫地形的復雜,顯示出所經山水之無窮變化。“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說認為山西村坐落在花團錦簇之中,“柳暗花明”是山西村周圍的環境;一說認為“柳暗花明”是比喻的說法,“柳暗”
比喻路上的曲折,“花明”比喻終于找到了山西村。
練習說明
一、背誦并默寫這四首詩。
設題意圖是養成背誦優秀古詩的良好習慣。其中的名句尤其要記住。當堂默寫,檢查背誦效果。
二、仔細體會這四首詩,回答下列問題。
1.《歸園田居》中“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什么?
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了什么樣的景象?
3.《游山西村》中哪兩句流傳最廣?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設題意圖是考查學生對詩的思想和內容的理解程度。第1題設題重點在于對陶淵明思想的認識,第2題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設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對詩中描寫的景色作出有個性
化的描述。答案不強求一致。
參考答案:
1.這里的“愿”,除了可按課文注釋理解外,也可引導學生廣泛討論。教師不妨把《歸園田居》中另外四首詩介紹給學生,特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當時的心情。可以
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內容進一步理解本詩。
2.這兩句描寫舟過荊門時所見的景色。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渡到平原,山巒從作者的視野中一點點的消失,江水沖下山巒向著廣闊的原野奔
騰而去。
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山西村山環水繞,柳暗花明,一派花團錦簇的景象,
用來說明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
三、《紅樓夢》第四十八回,對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香菱說:“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
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太俗。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你認為香菱對這兩句
詩的體味有沒有道理,為什么?
本題意在使學生深入品味這兩句詩“詩中有畫”的特點。
參考答案見“課文研討”。
四、試從這幾首詩中任選一首,根據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繪畫把你的閱讀感受描繪出來。
本題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意在讓學生充分調動聯想與想像,以提高理解、欣賞古詩的能力。
八年級下冊25課 詩詞曲五首
課文研討
一、整體感知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這是古代酬贈詩中的名篇。唐敬宗寶歷二年(826),詩人罷和州刺史,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的白居易相會。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在詩中,白居易
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劉禹錫寫了此詩回贈白居易。
詩作中,劉禹錫首先緊承白詩末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然后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只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悵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詩人于是推開一步,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一洗傷感低沉情調,盡顯慷慨激昂氣概。末聯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全詩感情
真摯,沉郁中見豪放,不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2.赤壁
赤壁是東漢末年周瑜大敗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赤壁市長江南岸。但杜牧所詠之赤壁并非此處,而是湖北黃岡的赤鼻磯,所以說杜牧此詩雖為詠史詩,其實也是借題發揮。前兩句寫興感之由,后兩句發議論感慨。作者并不從正面寫赤壁之戰的過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說其事,并以兩位美女的命運來反映赤壁之戰對東吳政治軍事形勢的重大影響。二喬的命運在這里形象地代表了東
吳的命運,以小見大,深刻警策。
3.過零丁洋
此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后來元軍統帥張弘范再逼他
寫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將領張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詩以明志節。
詩歌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兩件大事:一是在他21歲時,明經入仕,因科舉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聯寫國家山河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第三聯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
境況的危苦。最后一聯,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全詩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敘事和抒情言志為一爐,慷慨悲涼,感人至深。
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首詞是詠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流傳廣泛。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可見,此詞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此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任上,政治上失意,與弟蘇轍也已七年不見。中秋對月,心情抑郁惆悵,懷念手足兄弟,是很自然的。詞的上片極寫作者在“天上”、“人間”的徘徊、矛盾,下片寫對
月懷人,以積極樂觀的曠達情懷作結。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夜,月自然是主角,前人面對無限時空,一輪孤月,早已產生了疑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李白《把酒問月》)。蘇軾之問,陡然發之,把作者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來,也顯露出詞人對明月的贊美和向往。緊承這一問,又有了下一問:“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對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考更進了一步,對明月的贊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層。既然天上宮闕如此美好,當然會產生乘風歸去的念頭。上天而說“歸去”,因為在作者看來,也許那美好皎潔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園。然而真要棄絕人世,飄然仙去,詞人又有些猶豫了,“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作者的遐想愈來愈飄渺,而終不忍棄絕人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飛天探月,出塵
之思,終于讓位于對人間生活的熱愛。
下片緊承上片最后兩句的入世情懷和月色描寫,仍然寫月,寫月光的移動和月下的不眠之人。“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一問,轉入了抒發懷人之情。好像是對月有怨懟之意,其實是寫親人不能團聚的惆悵。“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宕開一筆來說,表現了詞人由心中有所郁結,到心胸開闊,作達觀之想的心理變化。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了“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放達寬慰之語。“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遠隔千里之人,同處在這美好的月光之下,雖不能團聚,也能有所安慰了。全詞樂觀曠達的情懷和深邃的哲理趣味,在行云流水般的語
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現出來。
5.山坡羊潼關懷古
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年)在就任陜西行臺中丞的途中所作。潼關位于東西兩京(洛陽、長安)之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常常觸動行經者的懷古之情。這首曲借憑吊潼關古跡,表現了一個歷史的主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
全曲可分三層:第一層(前三句)寫潼關的雄偉氣勢,以“聚”形容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以“怒”形容黃河之水的奔騰澎湃,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潼關的險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語收住,暗示它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層的感慨內容。第二層(中間四句)寫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望西都,意躊躇”寫作者駐馬遠望、感慨橫生的樣子。“西都”即長安,曾經是好幾個朝代的都城,它繁榮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過記載,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涼。“宮闕萬間都作了土”,便是這由盛到衰過程的真實寫照。這是何等令人“傷心”啊!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直接提到戰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爭的慘烈圖景卻躍然紙上。第三層(最后兩句)寫作者的感慨: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其實是作者對以
往歷史所作的概括與評判。作者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這樣的認識是難能可貴的。
二、問題研究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本意和比喻義是什么?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兩句,歷來為人所稱道。這兩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是抒發詩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陳代謝的哲理,使詩句具有了普遍意義。后人用此詩句,并不和劉詩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無比美好,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等。
2.《赤壁》詩所詠赤壁,并非赤壁之戰發生地,由此可見傳統詠史詩的一個什么特點?
詠史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類型。許多詠史詩,不僅是對歷史滄桑的歌詠,更包孕了作者的認識和感情,即所謂名為詠史,實為詠懷。在這首詩中,赤壁之戰已不是作者關注的重點,歷
史興亡之感才是本詩所要表達的情感,只是表現得形象含蓄而已。
3.《水調歌頭》中,上天為什么說“歸去”?詞中哪兩句是由出塵之想轉向入世情懷的過渡?
上天而說“歸去”,因為在作者看來,也許那美好皎潔的月亮,才是自己精神的家園。上片末兩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是兩片之間的過渡句,飛天探月,出塵之思,終于讓位于對人間生
活的熱愛。
練習說明
一、背誦并默寫這五首詩詞曲。說說它們分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設計此題,意在落實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古詩詞背誦的要求。在背誦的基礎上增加“默寫”的要求,更是強化記憶、積累名句名篇的需要。“說說它們分別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意在引導學
生整體感悟這五首詩詞曲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既表現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
想感情,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
《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現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過零丁洋》通過追憶自己抗元的艱辛經歷,表現詩人憂國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為國捐軀的
豪情壯志。
《水調歌頭》表達了詞人由心有所郁結,到心胸開闊的樂觀曠達情懷。
《山坡羊潼關懷古》表現了作者憂慮國計民生的思想感情。
二、下列詩句都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分別說說你的理解。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幾句詩詞都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名句,影響廣泛。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進一步涵詠這些名句,以增加對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積累。至于分別說說自己對這些名句的理解,可以不拘一格,見
仁見智,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品味。
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這兩句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
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未來肯定會比現在好。
2.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兩句詩是說,如果不是東風給了周瑜以方便,取得勝利的就可能是曹操,歷史將要重寫。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兩句是說,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遠別的時光中共賞中秋美好的月色。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這兩句詩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
三、你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同學中開個故事會。
這是一道拓展性的練習題。要求學生由課文中《過零丁洋》中的一句詩“留取丹心照汗青”生發開去,搜集文天祥式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然后開故事會。這樣的練習事實上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廣泛搜集這方面的資料,然后互相交流。既可以培養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能培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也可滲透說和寫的練習。
八年級下冊30課 詩五首
課文研討
一、整體感知
1.飲酒(其五)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后陸續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為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最為閑
雅有致。
詩人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反思歸田后自己的生活狀況。他并沒有隱居山林巖穴,也沒有寄身廟宇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身處“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會有鬧市,也就會人來車往,喧囂不絕于耳,可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這是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問自答揭開了謎底。“問君何能爾”一句轉換敘事角度,將抒情主體客體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問下去,頗富情趣。“心遠地自偏”一句,以極為精練的語言,做出了回答: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
安靜。
詩的前四句構成一個意義“方陣”,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王安石曾贊賞這四句詩為“奇絕不可及之語”,推崇備至。以下幾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所稱道的“無我之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是在不經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兩句,抒情主體又漸漸浮出,寫眼前景物,脫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韻。最后兩句,詩人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這里暗用了《莊子外物篇》的說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就是說,再精妙的語言,也不足以傳達人們復雜的感受。
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就是舞蹈,就是無聲的沉默。
2.行路難(其一)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這組《行路難》詩主要抒發了
懷才不遇的情懷,這里選的是第一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詩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開頭以極為夸張的筆法領起,寫“金清酒”,“玉盤珍羞”,仿佛在營造歡樂的宴飲氣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但三四句急轉直下,忽說“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樣強烈的反差,襯出詩人內心的悲苦。當精神苦悶的時候,美味佳釀也難以下咽。
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為:“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李白顯然化用了這一詩句,不過增加了“對比度”,以樂景寫哀,強化了哀的程度。那么,詩人的悲哀到底是因為什么呢?答案是模糊的,朦朧的,充滿“詩意”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是一種憂來無端的惆悵,是一種無所適從的迷惘。詩人以形象化的語言,寫出了世途的艱難,寓含著無限的悲慨。現實之路雖然坎坷險阻,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樣,八十歲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樣,夢見自己乘舟到“日邊”,有為于當世。但理想和現實是有距離的,理想不能征服現實,現實也不肯認同理想。這樣的痛苦交織于詩人心中,他終于發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嘆。詩的結尾,在沉郁中振起,堅定了“長風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滄海揚帆的
勇氣。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關中地區鬧饑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現在甘肅天水),又輾轉經同谷(現在甘肅成縣)到了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樂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尋花漫步,遣興江邊,以詩酒自娛。但是,這種表面上的安逸,掩飾不住他的貧窮,更不能沖淡他那一貫的憂國憂民情懷。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
對現實,讓他憂思,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詩題本身就很有趣。茅屋為秋風所破,為什么還要“歌詩一首”?是什么牽動了詩人的詩情呢?
詩以描述開篇,完全是寫實的手法。先寫秋風的威力,“怒號”是其聲勢,卷走屋上茅草是其“戰績”;再寫自己無可奈何的情狀,面對這大自然的強者,只好任其所為,眼看著自己的茅草渡江而去,
高飛的掛在了樹梢,低徊的沉到了塘坳。
面對大自然的暴力,詩人表現得較為平靜,甚至還有幾分耐心去欣賞它。但面對頑童的“趁風打劫”,他卻真的動了肝火。它如實地寫出了自己的失態,是那樣率真。與其說他是在和孩子們生氣,不如說他是在和自己生氣。他恨自己老邁年高,生活無依,一事無成,于國于家都沒什么用了。也許還深責自己缺乏修養,和小孩子們一般計較。總之,焦灼之后,他轉為沉靜,漸而苦苦地思索。
大風過后,黑云涌來,不用說,秋雨是不請自來的了。詩人收回自己的視線,不再關注大自然的風云變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自己賴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貧困,多年的流離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而就是那床冰冷似鐵的被子,也讓睡覺不老實的孩子蹬破了。滿屋漏雨,沒有干爽的地方,可是秋雨卻不管不顧地下個不停。這是怎樣的生活啊!長夜漫漫,詩人失眠了。而“自經喪亂”,
已不知有過多少個這樣的夜晚,灑淚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突然,詩人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這時,理想戰勝了現實,意志戰勝了嘆息。雖然他現在缺少“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現這樣的房屋,能夠溫暖天下寒士,他寧可獨守茅屋,受凍而死!這是怎樣的一種情懷呢?這是一種
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就像他在兵荒馬亂中寫“三吏”“三別”一樣。
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連續的韻腳變換體現了“歌”的特點,單行散句乃至長短句的錯落搭配,又體現了“行”的動感。正因為有了現實的觸動,有了內心的渴望,詩句才能這樣不假修飾,從胸臆中自然涌現。全詩先敘事,后議論抒情,既寫了詩人貧窮甚至惱羞成怒的窘狀,也表達了詩人博大
寬廣的胸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代天寶年間,李唐王朝與西北少數民族邊境戰事不斷,許多文人也紛紛投入軍人幕府,尋求個人發展,并體驗到邊塞緊張激烈的軍旅生活和新奇獨特的自然風光,形成了盛唐邊塞詩派,岑參就是盛唐邊塞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也成為邊塞詩的名篇佳作。
全詩共十八句,正如詩題所示,按內容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部分,即“詠雪”(前十句)和“送別”(后八句)。開頭兩句,突出了邊塞的氣候特征:北風掃蕩,草木摧折,八月飛雪。一個“即”字,表明這里與內地相比,冬天來得格外早,不免使人驚異。接著,詩人發揮神奇的想像,將北風看作春風,將雪花比作梨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喻何等新奇,格調多么豪邁!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表現出這種化苦為樂、積極向上的樂觀情懷,才能寫出這樣的千古名句。下面兩句詩仍追逐著雪花來寫,不過情景一轉,由戶外寫到室內。雪花飄進珠簾,沾濕羅帷,輕柔而浪漫,還真有幾分梨花的神韻。但“狐裘不暖錦衾薄”的嚴酷現實也提醒人們,伴隨著雪花的到來,寒冷也悄悄地跟進,在考驗人們的毅力和耐心。后面兩句詩就接著寫到:“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這是從軍旅生活方面寫天氣的寒冷。將軍不能彎弓,不能披戰衣,怎么帶兵打仗呢?在大
自然的威力面前,人類顯得這樣的無助和無奈。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兩句是過渡性的,將視線又轉向“外景”,以百丈堅冰點綴大的環境,以萬里愁云引出送別的氣氛。下面寫送別的場面,簡略而有情味。“胡琴琵琶與羌笛”,這種純然是西域特色的管弦樂器齊鳴和響,給邊塞的軍中宴飲增添了幾分蒼涼悲壯的豪氣。天色已晚,暮雪紛紛,紅旗不卷,“歸客”登程,此情此景,令人黯然。但詩人卻拋開了離愁別緒,以高昂的格調收束全篇。結尾四句,形成頂針,內容接續,如行云流水,畫出一幅空曠寂寥的雪中送別圖景。“雪滿天山”令人凄迷,“山回路轉”使人惆悵,而雪地上的馬蹄印跡,又把送別的思念延伸到遠
方。這個“開放式”的結尾,給人以無盡的遐思。
5.己亥雜詩
龔自珍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他在清王朝表面繁榮之際,就向當局發出了警告;在眾人酣歌太平之時,就指出了危機四伏的前景。他稱當時的社會為“日之將夕,悲風驟至”,極力呼吁改革。但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官職卑微,抱負無法施展。道光十九年(1839),也就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他已48歲,對清朝統治者大失所望,毅然決然辭去官職,回歸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雞毛寫在賬簿紙上,投入一個竹筐里。后來共“得紙團三百十五枚,蓋作詩三百十五首
也”(《與吳虹生書》),這就是著名的《己亥雜詩》──那一年是己亥年。
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寫詩人離京的感受。雖然載著“浩蕩離愁”,卻表示仍然要為
國為民盡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籠,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的愁緒就和回歸的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蕩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詩的后兩句以落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議論。“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鴉片戰爭爆發后,他多次給駐防上海的江西巡撫梁章鉅寫信,商討國事,并希望參加他的幕府,獻計獻策。可惜詩人不久就死
在丹陽書院(年僅50歲),無從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了,令人嘆惋。
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后》),他自己的創
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二、問題研討
1.怎樣理解陶詩中的“而無車馬喧”與“心遠地自偏”?
這兩句詩要結合詩人的人生理想和個性追求才能加深理解。陶淵明酷愛田園生活的寧靜和自由,厭惡官場的虛飾和詐偽。為了生計,他幾次出來做小吏,都極不情愿,最后終于解職歸田,永不出仕。這里所說的“車馬”意指達官貴人的高軒,也就代表著官場繁瑣的應酬和功利性極強的交往。歸隱田園,雖說仍離不開“人境”,但沒有了這樣的煩擾,所以說“而無車馬喧”。至于“心遠地自偏”,實際上是道出了感覺與處境之間的辯證關系:隱居更主要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
否荒遠。如果心靈的“焦距”調好,就可以“大隱隱于市”,處鬧市若幽谷。
2.《行路難》(其一)的主旨是什么?
這首詩充滿了隱喻。借樂府古題抒發情志,本來就有慷慨悲歌的韻味,加之詩人對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達和形象描述,使詩意更加撲朔迷離。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鄉人司馬相如、揚雄那樣,以一篇辭賦文章一鳴驚人,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兩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詩意,這首詩當是李白入
長安求仕無路時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憤之語,亦存有“長風破浪”之志。
3.怎樣看待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崇高理想?
杜甫身處漏雨茅屋,怎么會突發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杜甫生長在一個“奉儒守官,未墜素業”的官僚地主家庭,儒家的仁愛思想對他的影響非常大,使他從小就立下“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順,生計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近下層社會,關心民生疾苦,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悲憤之語,以及《兵車行》、“三吏”“三別”這樣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濟為生,但憂國憂民之心不減。他因“茅屋為秋風所破”一事發出的
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愛情懷。杜甫的感情是真摯的,是不容置疑的。
4.岑詩的藝術特色是什么?
一篇《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足以讓世人對盛唐邊塞詩人岑參刮目相看。其實岑參集中的好詩很多,他的詩歌成就很大,與另一位邊塞詩人高適齊名,世稱“高岑”。岑參中年以后幾度出塞,對軍旅生活和邊地風光有著切身的體會,他的詩,寫大漠風煙,寫荒崖古道,寫火山,寫熱海,寫城障要塞,都來自親身的感受,因此獨創性很強。他和杜甫是好朋友,杜甫曾說“岑參兄弟皆好奇”,可以說一語道出了他的個性。岑參的詩,氣勢宏大,風格奇峭,想像豐富,色彩絢麗,并充滿樂觀進取的精神。這些藝術特色,很好地體現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歌行是岑參最為擅長
的詩體,這首詩,寫得流暢灑脫,意氣飛揚,讀之令人心快,在唐詩中也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5.怎樣理解龔自珍的“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句詩以形象的語言,表達了龔自珍的愛國熱忱。龔自珍少有大志,博學多才,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他在清王朝還金玉其外之時,就敏銳地感到內憂外患對這個龐大帝國的威脅。他幻想著像北宋的王安石一樣,發動一次社會改革,挽回清朝頹敗的命運。但不幸的是,他首先不能挽救自己仕途坎坷的命運,也就無從為國效力。他二十七歲中舉,卻三十八歲才中進士。爾后的十年,他不屑于做知縣那樣的小小地方官,苦心經營,千方百計留在朝中,但始終沉頓下僚,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無從施展。四十八歲時,只好放棄官職,準備回鄉授徒講學,創一番事業。也許這就是他所說的“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本意吧。縱觀龔自珍的生平和為人,他這樣的話絕不是一時的即興之談,而是表現
了他一貫的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一片癡情。
練習說明
一、陶淵明的《飲酒》詩序中說:“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然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句自娛。”而李白這首《行路難》卻寫了對酒停杯的情境。一個是“既飲”之作,一個是“未飲”之
歌,試比較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這兩首詩的寫作背景和主旨,把握兩位詩人各自抒發的思想感情。
《飲酒》是陶淵明歸隱田園后寫的抒情小詩,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對自己的隱居生活表示滿意,也能從心靈安逸、遠離世俗煩惱的高度來認識。唯其具有寧靜安詳的心態,才能有“采菊東籬”的閑適,“悠然見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霧飛鳥的真趣。《行路難》是李白借樂府古題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詩篇。面對美酒佳肴,他與陶淵明正好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高呼“行路難”,因為他輔佐明君、建功立業的政治理想無從實現,忿忿不平之氣溢于言表。這兩位詩人抒發的情感不同,除了他們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大的社會背景問題。陶淵明身處晉宋易代之際,社會動蕩,民不聊生,雖有濟世情懷不能施展;李白身處大唐盛世,社會相對穩定,士
人學子人人自奮,期望為國為民有所作為,故仍存積極進取之心。
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歌行體”詩,形式自由,語言流利,
格調奔放。請從句式、敘事、抒情等方面說說這兩首詩的異同。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比較這兩首詩在形式和寫法上的異同,加深對詩的理解。
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是: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無定句,詩句多少依所要表達的內容而定;都以寫氣候景物開篇,都將景物描寫與敘事融為一體;都抒發了詩人獨特的情懷。不同之處在于,《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以七字句為主,間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雜錯;敘事故事性強;抒情強烈而深
沉。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齊;敘事點到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三、從“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句詩中你聯想到什么?與同學交流。
設題目的是讓學生體會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并結合自己的感受,談談對這兩句詩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師可參照“課文研討”部分作必要的指導,學生可廣泛聯系歷史與現實,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九年級上冊25課 詞五首
課文研討
望江南
這是在中晚唐詞體初興時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溫庭筠是詩人,也兼工詞,有“花間鼻祖”之稱。他的詞多寫閨情,音律和諧,主導風格艷、精巧,在詞史上有較大影響。溫詞也有寫得清新、明快
的,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這首小詞表現了一位因心愛的人遠行而獨處深閨的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內心情感。開頭一句“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是寫她清晨起來梳洗完畢后,在樓上憑欄眺望。在這里,作者含蓄地交代了兩層意思:一是特別突出了一個“獨”字,說明她是在等候遠行愛人的歸來;二是“女為悅己者容”,她早起梳妝打扮,是相信愛人今天必定會回來。寥寥數字便簡明地寫出了這一女子孤單寂寞的生活處境和盼望心上人歸來的殷切心情。同時又自然地引出了一個懸念:行人到底歸來沒有?下面寫道:“過盡千帆皆不是”,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歸舟。作者通過她看遍一艘艘駛過的客船,來寫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體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心的痛苦。下面一句“斜暉脈脈水悠悠”是寫夕陽即將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是在表達這一女子的思想情緒。她從清晨到黃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結果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終究沒有回來。江水悠悠,預示著她明天、后天還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預示著她的孤獨生活也將不斷地持續下去。最后一句“腸斷白洲”,說明她把視線從“千帆”“斜暉”和江水那里收攏回來,集中在“白洲”,那是
她當初同愛人分手的地方,當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腸寸斷的地方。
這是一首風格清新、明快的小詞,不到30個字,卻容納了很多內容:就時間而言,從清晨寫到黃昏;就景物而言,從樓頭、千帆,寫到斜暉、江水,又寫到白洲;就人物內心情感而言,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腸斷”。景物層出,情感起伏。全詞沒有粉飾、刻板之語,多用白描、直敘的手
法,卻又含蓄、細膩。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于康定元年(1040)至慶歷三年(1043)間,曾任陜西經略副使兼延州(今陜西延安)知州。據史傳記載,在鎮守西北邊疆期間,他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卒,招徠諸羌并推心接納,深為西夏所憚服,稱贊他道:“小范老子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題為“秋思”的《漁家傲》就是他在西北軍
中的感懷之作。
詞的上片重在寫景,描寫塞下秋景。開頭一句“塞下秋來風景異”,首先點明地域是邊塞,季節是秋天。詞人特地用了一個“異”字,以統領全部景物的特點,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下面分別描寫塞下秋景之“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在秋天,邊塞的大雁過早地向衡陽飛去,而且毫無稍事逗留之意。這實際上是寫塞下天氣極寒冷,與他的家鄉吳地(今江蘇吳縣)大不相同。“四面邊聲連角起”,風吼、馬嘶,同不斷起伏的號角聲混雜在一起,構成了塞下特異的聲音,這種“邊聲”當然也是中原所沒有的。“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當暮靄生成、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閉了城門,這里當然和內地城市華燈初上時的景象迥然不同。這也點明了戰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詞人是在與中原地帶自己家鄉風景的對比中觀察身邊景物的特點的,所
以很自然地發現了塞下風景的“異”處,并能有重點地把它們描繪出來。
依據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慣常體例,詞人在下片集中抒發了身處邊塞的征人之情。“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這是全詞的核心部分。詞人在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們的一種心理矛盾: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漢書竇融列傳》中的典故,東漢時竇憲率兵打敗匈奴,一直追擊到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范仲淹立志要打退進犯的外敵,確保西北邊境的安定,這種愛國、衛國的精神正是他雖然想家卻又不甘無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濁酒來排解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來寄托他對成就功業的向往。“羌管悠悠霜滿地”,這時已夜寒霜濃,又傳來了悠悠羌笛之聲,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結句“人不,將軍白發征夫淚”,將軍和征夫都難以入睡,因守邊辛苦,思念家鄉,將軍白了頭發,征夫流下了眼淚。“將軍白發征夫淚”是互文,白發不單指將軍,士兵也久戍不歸,所謂“三軍盡衰老”;流淚的也不只是征人,將軍也因有家難歸、功業難成而哀傷流淚。這里
的悲愴情調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于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
范仲淹在這首詞中反映的是自己身臨目見的景物,表達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們的感情,所以全詞讀來真切感人。詞的意境悲涼、壯闊,形象鮮明、生動,語言質樸、凝練。從題材、情調
和藝術方面來說它都為宋詞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對宋詞的發展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在熙寧四年(1071)因對王安石變法持不同政見而自請外任。朝廷派他去當杭州通判,三
年任滿轉任密州太守。這首詞是熙寧七年(1074)冬與同僚出城打獵時所作。
詞的上片記敘此次出獵的情況。蘇軾此時40歲便自稱“老夫”,頗有悱惻意味。開頭說老夫本不該狂,而自己卻要聊且發發少年人的豪情狂態。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架著蒼鷹,戴上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領眾多的隨從,縱馬狂奔,飛快地越過小山岡。說明這是一次裝備齊全,人數眾多的熱熱鬧鬧的狩獵。“卷平岡”極言行走之快,可見出獵者情緒高昂,精神抖擻。下面一層寫作者為回報人們傾城而出來觀看太守狩獵的盛情,他要像當年的孫權那樣親自挽弓馬前射虎。孫郎即孫權,《三國志》記載在一次出行中,孫權的坐騎為虎所傷,他鎮定地在馬前打死了老虎。這就在濃墨重彩地
描繪出獵的群眾場面后,又特別突出地表現了作者的少年狂氣。
下片以抒情為主,寫作者酒酣之后胸寬膽壯,兩鬢出現了一點白發又有什么關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夠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立功業。這里作者用了一個典故;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記載:漢文帝時,魏尚為
[人教版7-9年級古代詩歌教案集(人教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0.古代詩歌四首七年級上冊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