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云
多媒體走進語文課堂,憑添了諸多熱鬧,一改昔日枯燥、乏味、沉悶的狀況,但這是否為救治語文教學的良藥,是否為引領學生走進語文世界的門徑,不敢說。
課堂成為網絡資源的大雜燴。
鼠標一點,資源如海。從背景介紹到作家簡介,從課文分析到練習設計,從知識遷移到能力拓展,樣樣俱全,無所不包。教師只須復制、粘貼等幾個簡單的步驟,一節(jié)課便可輕松搞定,哪里還用得著昔日的百般思慮、苦心經營。朱自清的傳世美文-《荷塘月色》,講起來不過是小菜一碟,找?guī)讉朱自清的故事,尋幾幅荷花圖片,搜一些名家分析,簡單相加,便可冷拼成《荷塘月色》。學生只須做完、做足旁觀者,就算學完了課文。至于說《荷塘月色》美在何處、妙在哪方,就不是語文老師操心的事了。《故都的秋》處理得更是大手筆:杜甫、劉禹錫、柳永、李清照全部亮相,一會兒欣賞“無邊落木瀟瀟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一會兒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滿地黃花堆積”,當然更少不了郁達夫描述的“秋景圖”,鼠標頻點,畫面翻飛,在圖片對比中結束《故都的秋》。《鴻門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這樣的文言文也時尚起來,放一段易中天的《漢代風云人物》、于丹的《<論語>心得》,直接讓名家走進課堂,老師省事,學生開心。但這樣的課,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古今中外無所不包,但實則東拿一點,西抓一下,把雜湊當豐富,把新鮮當興趣,把感官刺激當心靈陶冶,浮光掠影將是學生的最終所得。
教師淪為課件解讀員。
多媒體解放了教師,但是否造福學生,不敢說。網絡中有眾多的免費課件,下載之后,課件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兒,且原汁原味。教師沒有興趣再對教材反復揣摩,不再顧及因材施教,課件無所不包--范讀、講解、板書設計。教師與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上,被課件牽著鼻子走。教師只需點點鼠標,按照課件既定的順序,一一解讀。即使有零星的啟發(fā)、誘導,也只是為引出新一個課件。學生成為純粹的配角,配合老師完成課件的展示。至于傳怎樣的道、受怎樣的業(yè)、解怎樣的惑,教師壓根就不清楚。這樣的語文老師是輕松的,不講究什么吃透教材、駕御教材、拎出要領、融會貫通,也不管什么掌握學情、因材施教,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哪怕招致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甚至是“橘生淮北則為枳”的結果。
學生成為面包樣的容器。
信息量大,直觀性強,是多媒體不可抹殺的優(yōu)點,但大量的信息、翻飛的畫面對學生而言不過是過眼云煙,在內心掀不起任何漣漪。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不在于信息的狂轟濫炸,而在于心靈是否得到滋養(yǎng),情操是否得到陶冶,人格是否得到歷練。長期長在這樣的語文課堂,學生的大腦將如膨脹的面包,禁不起一點擠壓,貌似知識豐富,實則略知皮毛,恰如面包外表那層硬硬的殼,只撐起一個夸張的架子,而內里漏洞百出。
多媒體刮進語文課堂,到了節(jié)節(jié)使課課用的地步。很多學校甚至提出了硬性要求:必須使用多媒體。大有不用多媒體就是無能、落伍、犯錯誤的架勢。但多媒體畢竟是一種媒介,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的作用是錦上添花而不是缺其不可,更不該喧賓奪主,成為課堂的主角兒,讓它去牽著老師,帶著學生。老師心思不花在教材、學生上,而是花在怎樣用上多媒體上,這豈不是本末倒置、滑天下之大稽嗎?
研究性學習還沒有走遠,學案式教學還有溫度,多媒體教學已經上場,且勢頭正猛。可教學需要安靜,需要浸潤,最最浮躁不得!如果說服飾跟風至多丑化自己,吃食跟風至多倒了胃口,買房跟風至多花了冤枉錢,那教學跟風毀掉的將是學生,跟風,我們輸不起。
姓名:王冬云
地址:河北省三河市第三中學
郵編:065206
作者郵箱: anna183927@sina.com
[福兮禍兮--話多媒(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用臟兮兮造句
2.
3.魂兮歸來閱讀答案
4.詩經伯兮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