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不僅要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還擔負著激發情感、開拓視野、發展個性、健全人格、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重要任務。為此,積極探索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追求的目標。
然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改革輝煌與遺憾并存,少數成功者的經驗與大面積的以備考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為主要形式的語文教學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量見諸媒體和各種學生會議上先進的語文教學思想,與受制于應試評估標準而依然我行我素的語文教學現狀形成強烈的反差。“沉重”仍存在于每一個人的心中。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實施素質教育,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學習過程是師生情感雙向交流的過程,如果我們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一點感覺,以師生的情感交流為基礎,以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標,那么教學效果無疑就是比較顯著的,這也許是教學成功的一種重要標志。
學生學習的感覺有淺層和深層次之分,它至少包含了由淺入深的新鮮感、輕松感、自信感和成就感。
一、新鮮感--猶抱琵琶半遮面
“包裝”一詞在當今十分流行,有許多人主張語文教學也應該適當來一點“包裝”,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語文課和其他學科相比,更強調人文因素,也更“需要”包裝。如果我們的教學始終是以同一種面孔示人,采用的永遠是單調,刻板的教學形式,時常機械地重復固有的教學程序,那么不要說是學生,恐怕就連教師自己也會產生一種厭惡感,這樣的教學怎么能談得上有明顯的效果呢?因此,結合教學內容的具體實際,不斷引進新的教學信息,變換教學形式,更新教學手段,創設一種新的教學情境,營造“新鮮”的教學氛圍,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充分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興奮起來也就顯得很有必要的了。
讓學生有一點兒新鮮感,要求教師要善于“吸引”學生的目光,而不應該只局限于一根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事實上教師死守三尺講臺,一手捧書,一手捏粉筆的呆板式教學方法學生最反感。
比如我在給學生上《過萬重山漫想》時就沒有死守以前上散文的那些老方法,劃分層,概括大意,寫作特色,而是讓學生從課文中找關鍵的能體現作者思路的句子,然后出一個題目,放一段音樂讓學生來聯想,結果那次課上得很成功。
二、輕松感--這里的黎明不能靜悄悄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單元才會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才會敏捷;而在壓抑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就會受到抑制,只有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生才能加快學習的進程,所學知識才能得以鞏固并快速轉化為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營造一種相對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在這種時候,我們就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知識,練習技能的主體,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方面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因而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時間至少要達到2/3,這就要求我們“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變“問答式”為多種方法交錯進行,變單純灌輸為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如幽默、游戲、表演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根據不同的教學實際靈活采用,都可能使課堂充滿生機。我個人認為,語文課堂應該常聞笑聲。
三、自信感--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教育教學首要的任務不是傳授知識,而是授人以興趣和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學生擁有了自信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完成了一半。一位哲人說過:“自信+努力=成功。努力與否,主要的是靠學生自己;而他們能否自信則主要在我們教師身上。所以我們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一定要夯實“興趣”和“自信”的“雙基”,要讓學生帶著自信上路。多給學生一點兒信心,多說幾句“你能行”這樣是學生才有自信感。學生一旦有了這種自信,無疑就會變壓力為動力,對學習以及前途也就會信心滿懷。舉“口”之勞,受益良多,何樂而不為?
教師要敢于放手,把讀書、質疑、討論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培養他們三種能力。課前教師要多投入時間和精力,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選準重點、難點、設計有價值的若干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發言,暢所欲言,各抒已見,對踴躍發言,對問題有獨到見解的學生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應盡力幫他們分析錯誤,同時盡力指出他們的極其細微的進步,使學生樹立信心,看到光明前景。
另外,要千方百計地使學生成為受教育和學習的主人,不僅要繼續強化學生當主人的愿望,而且要提高學生當主人的能力,使學生比過去更想當主人,更會當主人。比如成立四人小組,建成一個個語文學習小群。我就把我們班的同學編成十二三個組,有人當寫作組長,有人當演講組長,有人當背誦組長,人人有負責的工作。讓學生感到自己有長處,揚起自信的風帆。
五、成就感--興趣的最好老師。
學生學習的最在樂趣,莫過于在學習過程中有一種成就感。成就感就是促成學生創造力自我“引爆”的巨大精神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要使每位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并且我們對摘到桃子的學生予以高度熱情的評價,教師要學會欣賞,積極肯定學生取得的一點兒成績,使他們在努力的同時,能夠產生一種成就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使得到鼓勵的學生在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自信感能促成成就感,反過來,成就感又能完善自信感,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所以,教師在給學生自信感的同時,更要給學生成就感。人在受到激勵和贊許的時候,往往精神振奮,信心倍增,學生的學習亦然。我的又一淺見就是,在語文課堂上,應該常聞掌聲。請不必吝嗇我們的掌聲,因為掌聲是激發學生成就感的最普通的也是最好的方式。
當然,激發學生的成就感的方式還遠不止于此。曾經有一個學生很反感作文。但當有一次談到他父親對他的愛時,他告訴了我一件很感人的細節,我要他把這個細節寫成作文,我發現他的這篇作文情真意切,使幫他反復修改,在班上當范文念,使他對作文有了一種成就感。從此以后,他便愛上了作文,各類競賽也屢屢獲獎。這件事告訴我,給學生一點兒成就感,對我們的教學顯得多么的重要。
請多給學生一點時間、一點自主,多給學生一點兒新鮮、輕松、自信和成就感吧!這應該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的目標和追求。如能這樣,善莫大焉。
[在語文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3.公共意識的演講稿
7.安全意識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