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生字詞,積累名句,培養審美情趣。
2. 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的文學意境。
3. 體會學習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教學重、難點
1. 體會思想感情、學習作者曠達、樂觀的處世態度。
2. 感悟詞作的文學意境,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過程
一、導課,板書課題,了解詞人。
1.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富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啟發人的藝術聯想。一鉤 新月,會讓人聯想到初生的萌芽;一輪滿月,會使人聯想到美好和圓滿;月亮的皎潔又常常讓人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類許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蘇軾是一個性格豪放、氣質浪漫的詩人,中秋之夜、大醉之中,他會由皎潔的月亮想到什么呢?請同學們試讀課文。
2. 蘇軾是北宋時一位偉大的文豪,你對他了解多少呢,請簡介蘇軾。
二、初讀課文,指導朗讀
三、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1. 同桌交流。
2. 集體交流。
四、精讀課文,把握情感。
(探究學習)
1.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幾句話表達出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2.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表現出作者的什么情懷?“此事古難全”反映出作者怎樣的胸懷?
3.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一句該如何去領會?
(教師總結)
1. 詞人通過是“回天上”還是“在人間”的猶豫表達出“出世”還是“入世”的心理矛盾,同時也用“天上”、“人間” 暗指 “朝廷”、“地方”,以高處之寒隱喻自己受黨爭迫害的政治遭遇,雖有寂寞、惆悵之感,卻最終以對生活的熱愛排遣了憂郁,對月起舞,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情懷。
2. “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以反詰的語氣、埋怨的口吻向月亮發問,“不應有恨”而恨在其中,恨親人難聚、恨命運多乖,然而蘇軾畢竟是蘇軾,以其高度的智慧吟唱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詩句,曠達、樂觀的對待不幸,發出了“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福。
五、賞讀課文,品味意境。
1. 清人胡仔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高度贊譽了該詞,認為本詞是中秋繪月詞中的極品,中秋之月有何特點?詞中是如何描繪的?
(教師小結:詞人開篇發問:“明月幾時有”,似在追溯月的起源,又像是在感嘆造化的巧妙,表達出對明月的贊美之情,暗示了明月之美。緊接著一句感嘆“今夕是何年”,是呀,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月兒怎會如此美好?“高處不勝寒”明寫月宮的高寒,暗示月光之皎潔;月下清影更顯月之明亮;末筆“千里共嬋娟”更是把一輪皓月懸掛在你的眼前,定格了一輪皎潔的玉盤。
讀詞時,我們常常感受著詩人寂寞、傷感、樂觀、曠達等情感及其變化,卻也時時能感受到月夜的靜謐、月色的皎潔,正是緣于本詞優美的意境。)
2、下列詩句與本詞中的哪些句子意境相通?
l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l 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亂
l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六、總結學習方法。
(初讀,疏通文意________精讀,把握思想________賞讀,品味意境。)
七、課內背誦。
八、布置作業。
評價蘇軾的人生態度,寫一篇300字左右的體會。
[水調歌頭教案(人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水調歌頭優秀教案
10.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