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1. 知識鏈接(見學案)
2. 導入:
以余光中的《鄉愁》導入。我知道,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鄉,故鄉之于我們,就如同母親一樣。曾經愛過,就永遠愛過,永遠不能忘懷。盡管可能會因為歲月的漂泊而變得滄桑,但那曾有的思戀,卻永遠不會改變,因為它藏在心的深處,時不時的浮上來,溫暖我們一生的夢。那么在這種思戀中再加上一點雨呢?一點冷冷的雨,又會怎樣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尋找那一份久違的感動。
3. 解題:
這篇文章從頭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對故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深刻懷念和追思,而這種情感又是透過通篇的雨表現出來的。那么,作者為什么要選擇“雨”作為它表達情感的依托?為什么要強調一個“冷”字?請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確:選擇“雨”作意象是為了表現纏綿悠長的故國之思。
“冷”有兩層含義: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給人的外在的實在的感受。
(2)表現作者遠離大陸內心產生的凄涼。
4.聽錄音范讀,整體感知。
5.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整篇課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
明確:
(1)由雨季的開始,滿懷深情地聯系到祖國。
(2-4)寫在文化、文字方面對祖國的印象。
(5-10)多角度的描寫,突出了聽雨的主題,描寫了殘缺的回憶,抒發了深藏的哀愁。
(11-12)寫臺北的雨,以及在雨中的各種記憶。
6. 文章題目是“聽聽那冷雨”,聽雨的段落主要是哪些?
明確:5-10節。
以第五小節為例重點分析文章的意境。
A、閱讀第五段,回答問題:
(1) 從聽覺上來說,作者聽出了什么?
明確:首先是美感,然后聽了“疏雨滴梧桐”和“驟雨打荷葉”是一種凄涼、凄清、凄楚。島上聽雨則多了一層凄迷。
(2) 這兩種感覺是否相同呢?
明確: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種懷鄉之痛在里面。
(3)作者寫到了少年聽雨,中年聽雨和白頭聽雨實際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確:其實作者聽雨,何嘗不是聽得人生呢,這三個階段給人的感覺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時候,年幼無知,在燈下聽著雨聲,聽著故事,給人一種溫馨,中年聽雨,一個“客舟”表明了那種漂泊異鄉的滄桑,老年聽雨在僧廬下,卻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國的分裂狀態,心中多一種濃濃的傷感。
(4)思考最后一句話“窗外在喊誰”?誰在喊呢?
明確:是故鄉在呼喚漂泊的游子。
B、找出第五節中種種關于雨的意象,從冷雨所織出的圖案中體味其美妙的神韻。
明確:結合相關詩句,品味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游子對祖國、故鄉的深深眷戀。
如: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三打白頭聽雨在僧廬下,這便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第二課時
1.導入:回顧上節課所學的內容。
2.學生自主欣賞6-10節。
3.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討論交流)
明確:學生將本文語言的一些精彩之處拿出來和本組同學共同賞析。
要求在一同學發言時,其他同學簡單記錄該同學的發言要點,以便做進一步的補充或提出不同意見。
4.本文的語言特色
明確: (1)句式長短變化多端,文言口語和歐化語法參酌互用,伸縮自如而緊湊連貫。如:“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吧那腥氣。”
(2)大量疊音詞的使用,不僅增強了散文的節奏和韻律,而且描寫感覺十分細膩,引起讀者感官刺激,使人如聞如見,如履其境。如:“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
(3)在修辭方法的運用上,大量使用比喻、通感、擬人、排比等手法,別致恰當地烘托出思想情緒。
5.總結歸納:
這篇詩質的散文,以聽雨(清明時節的雨)為主線,將橫的地域感(從美國,到臺灣,到大陸)、縱的歷史感(從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時代)、和縱橫交錯的現實感(人到中年滄桑過后的洞明人生,現代都市對傳統意趣的破壞,對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織成一個形象密集、書寫瑰麗、情切意濃的美的境界。不管歲月的漂泊帶給人們多少的滄桑,但那種家國之思卻永遠都不會改變。
6.教后感:
[《聽聽那冷雨》教案(蘇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9.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背影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