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考點13-17,在高考試卷中占19分,分值之多僅次于作文和大閱讀,是高考復習的重點之一。
歷年的高考文言文題都有一定的規律。高考選文標準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
“二十四史”中的傳記部分和《資治通鑒》中的名段;以《孟子》《韓非子》為代表的先秦淺易文言文;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筆記文;
以《夢溪筆談》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
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說。
從以往的選文看,高考雖說回避社會的焦點和熱點問題,但倡導并弘揚真善美是永恒的時代主題,結合當前反腐倡廉和社會輿論看,對忠臣廉吏的價值判斷依然會影響高考文言文的選文。
文言文的考查,無論是實詞、虛詞、特殊句式、文句理解,還有翻譯語段。各個知識點的考核無一不是源自于課本,幾乎歷年的考點設置,都可以從課本中找到相關聯的知識點,尤其是辨析虛詞意義和用法,其中例句和考查內容,全部都是課文原句。
如2002年上海高考題中,要求解釋“旬日(十天)”和“已而(不久)”兩個詞的含義。我們在課文中學過的相應的詞,分別出現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和《促織》中的“旬余,杖至百”等句子中。可見,文言文閱讀能力稍弱也沒關系。要勤于積累,踏實訓練。 復習好課本,鞏固基礎知識。首先做好把六冊課本文言文細細看過一遍的計劃,逐字逐句翻譯,把疏通中的障礙和書下注釋作為重點,這應是以一當十的好辦法。實踐證明,通過這種復習,能力得提高很快。
考點13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什么叫常見文言實詞?一般地說,凡是中學教學中不止一次出現的古今詞義不同的字均可算是文言常用實詞。
高中語文課本所列文言常用實詞表共列了360個文言實詞(準確數字為248個)。這些應該是中學生起碼要掌握的。復習實詞時,重點掌握課本三方面內容
1、掌握高中語文第一冊的單元知識短文《文言實詞的特點》。
2、掌握高中語文第三冊的單元知識短文《詞類活用》。
3、掌握高中語文教材后的附錄---《文言常用實詞表》。
一、文言常用實詞的特點
(一)單音性--古代漢語中,單音節詞占絕對優勢。雙音詞主要是聯綿詞、疊音詞、象聲詞、偏義復詞以及外來詞,為數不多。復音詞語,分為復音詞和復音結構(兩個單音節詞連用)兩類;
附:復音實詞(一個復音詞)、實詞性復音結構(兩個單音詞)
類 別 舉 例 注意點
復音實詞 單純詞 聯綿詞 參差 惆悵 幽咽泉流水下難(雙聲) 不要把一個復音詞拆成兩個單音詞。
須臾 徜徉 窈窕世無雙 (疊韻)絡繹如浮云(非雙聲疊韻)
譯音詞 單于 琵琶
疊音詞 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舉手長勞勞, 二情同依依,
象聲詞 隱隱何甸甸 間關鶯語花底滑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合成詞 并列式 賓客 社稷 騏驥
偏正式 足下 黃泉
支配式 更衣 從事
附加式 率爾 闕如
實詞性復音結構 兩個單音詞構成詞組 地方 其實 妻子衣裳 卑鄙(地位低微、見識短淺) 不要誤為一個復音詞
兩個單音詞偶然相遇 中間(中間間雜著)力拉崩倒之聲 吾社之行為(品行可以作為士人表率)士先者
偏 義 復 詞 晝夜勤作息 勤心事公姥,去來江口守空船 備他盜之出入(入)與非常也
(二)活用性--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一個詞臨時改變了它的語法功能,具備了另一類詞的語法特點,這種現象叫做詞類活用。
(1)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的一般活用
類 型 及 規 律 例 句 譯 法
名詞作狀語 用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做比喻,表示動作行為的特征、狀態 其一犬坐于前有包舉宇內,包舉宇內,囊括四海,并吞八方天下云集響應,嬴糧而景從 像……一樣
表示動作、行為的態度、方式 公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仁而下士,禮交之。 用對待……的方式
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袖四十斤椎椎殺之。籠養之。 用……
表示動作行為的依據 予分當引決其勢必不敢留君 依據……,按照……
表示動作行為的處所、趨向 卒廷見相如 沛公已去間至軍中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地。 在……,從……,向……,
表示動作行為的時間、頻率 時公兵不滿萬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當……,每……
名詞作動詞 后面有賓語或補語 朝服衣冠 ,籍吏民沛公軍霸上 譯法(1)換成動詞:籍,登記;服,穿; 德,感激;風,吹拂。(2)動+名:軍,駐軍;衣,穿衣(3)介+名+動: 東,向動行。
前面有副詞或能愿動詞 二月草已芽 三歲貫汝,莫我肯德
用“而”連接,一端是動詞,另一端的名詞常活用 買五人之脰而函之項王復引兵而東 男耕而食,女織而衣
兩個名詞連用,一個常活用 面山而居 春風風人,夏雨雨人
形作動詞 后面有賓語 親賢臣,遠小人 山多石,少土 換成動詞或動詞短語:遠,疏遠;窮,到盡頭;重,器重;輕,輕視、看不起。
前面有能愿動詞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前面有助詞“所” 固主上所戲弄,流俗之所輕也
數詞活用 用作動詞,充當謂語 六王畢,四海一(統一)
用作形容詞,充當謂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專一、專注)
用作副詞,做狀語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全)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一旦)
(2)使動用法、意動用法
活 用 的 類 型 例 句 譯 法 說 明
使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 項伯殺人,臣活之 動+賓=使+賓+動 有時也可譯成一個動補式詞語。如:活,救活。
形容詞使動用法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形+賓=使+賓+形
名詞的使動用法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名+賓=使+賓+為+名
意動用法 形容詞意動用法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 形+賓=以+賓+為+形
名詞的意動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吾從而師之 名+賓=以+賓+為+名
動詞的意動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公子怪之 動+賓=以+賓+為+動
(三)多義性--文言實詞的多義性,是由詞的本義派生引申而來,引申義和本義有著或近或遠的意義聯系。
“引”,會意字,本義是 拉開弓。
①“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即用其本義。由“拉開弓”引申為
②“拉”,“左右或引相如去。”又由“拉”引申為
③“拉長”,“岸木影下布,水鳥時引吭。”
④“抽”,“拔出”,“引佩刀刺馬殺之。”
⑤“拿”,“引繩而束縛之。”
⑥“帶領”,“燕引兵東圍即墨”
⑦“承擔”,“公卿各引咎自責。”
⑧“舉薦、提拔”,“獎引后進,如恐不及。”
⑨“延請”,“乃設九賓禮于廷,引趙使者藺相如。”
⑩“退卻、避開”, “操軍不利,引次江北”,“相如引車避匿”
(四) 近義性--現代漢語中有不太區分的概念,古代漢語中可能分得很細,形成一系列近義詞,如關于"看"的動詞有20多個,除“看、見、睹、瞟、瞄”等詞外,更有很多表現神態和情感方面細微區別的詞:
睽,張目注視; 盯,用力注視; 眄(miān)、睥睨,斜看;
盱盱,(xū)直視; 瞥,匆匆看一眼 眈,垂目注視;
睢,(sui),仰視 顧,回頭看; 望,遠視; 瞰,俯視;
睇,斜視流盼; 眩,意迷地看; 瞋,瞪大眼睛看;
盻,(xì)怒視; 瞪,怒目直視; 晛(xiàn),輕視地看;
眽,深情凝視; 睚眥,瞪眼怒目; 曭(tǎng)茫然直視;
(五)通假性--用語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這在今天看來類似于寫錯別字,但在古人是一種習慣。(熟識《金太陽考案》165面的附錄“通假字”)
三、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
做好文言文閱讀題目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文段,尤其是準確理解文段中文言實詞的詞義。本節課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幾種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
1、字形推斷法(形訓法)
漢字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且形聲字占80%以上,“偏旁”與字義聯系密切,給我們推斷詞義帶來有利的條件。可以根據“偏旁”圈定出該字的意義范圍,為進一步猜測詞義提供依據。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推斷,就有可能較為準確的把握詞義。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詞義與五行有關;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詞義與兵器有關;
“馬、牛、羊、 犭、鳥、蟲”:與動物類有關;
“讠(言)、辶(辵)、忄(心),彳(行)”:與行為有關,
“禾”與五谷關;“ ”與絲麻關:“貝”與金錢關; “皿”與器具關;
“ ”與房舍關;“阝”與地名關;“求”與毛皮關; “ ”與旌旗關;“旨”與美味關;“辛”與刑具關;“隹”與鳥雀關; “能”與熊羆關;
“尸”與身體關;“女”、與婦人關;“冖”與籠罩關 ;“系”與捆綁關;
“攴”與敲擊關;“歹”與死亡關 “月”與肉關, “頁” 與首關,
“自” 與鼻有關 “目” 與眼有關……
總之,本字關本義,形符表義不可不知。如:
“不刊之論”中的“刊”本義為“砍”,此處為“刪改”。
“自怨自艾” 中的“艾”本義為“割除“處為“改悔”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的“組”,本義為“帶子,繩子”。
“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一句中的"造"字意義。"造"的義符為"辶",聯系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該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義"制造""成就"顯然與文意不符。
“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過"也同理,也可譯為"拜訪"之義。
2001年春季北京卷試題中"袖空牒竊印"中的"牒", 是形聲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為"片",本義就是"木片",眾所周知,古代發明紙張之前人們都把字寫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為"文件、文書"之義,因此凡是以"片"為形旁的字如"版""牌""牘"等都有"文件、文書"的意思。學生如果能有從字形去分析判斷的意識,問題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課文遷移法
教材是我們的“源頭活水”, 試題中出現的一些實詞解釋,其實課文中已出現過,可聯系課文相應遷移。例:
① 遠與恢素善 (06年全國高考題8題)
《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章良” 善:友好。
② 遠本倜儻,尚輕俠 善 (06年全國高考題8題)尚:崇尚。
《促織》“宮中尚促織之戲,歲征民間。”
③ 北枕大江,難薄五嶺(06湖南卷) 薄,接近。
《陳情表》“日薄西山,氣息奄奄”《岳陽樓記》“薄暮冥冥,呼嘯猿啼。
④ 始而相與,久而相信 (06上海卷)與:結交
《過秦論》“天下之士,和從締交,相與為一。”
《六國論》“與贏而不助五國”
⑤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重慶06高考10題)
A娶婦必責財,貧人女至老不得嫁 責:索求 B夏人循環間見,疑以為誘敵不敢擊 間:間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質人田券至萬畝 質:質問 D顏無子,不克葬 克:能夠
《促織》“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
《鄒忌諷齊王納諫》“數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諫太宗十思疏》“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觸龍說趙太后》“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秦。” 質,做抵押。C項的“質”帶賓語“人田券” ,作為動詞,不能是“質問” 所以判斷C項為錯。
3、語境推斷法
高考考查的實詞90%以上是具有多義性的,但在具體語境中,它的意義是唯一的;同時這個詞的意義應當是與上下文其它詞義相吻合、配合的,所以我們可以借助上下文語境來推斷詞義。因此在翻譯時要緊緊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斷。
1、天保中,郡縣大水、人災,絕食者千余家。(絕食:斷糧)
2、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紿,欺騙)
4、對句判斷法(語言結構推斷法)
古人行文常講究對稱,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處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的特點 。我們可據之進行判斷,利用它可以求得詞語正確的解釋。
①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從下文“城”可推知“邑”為小城。)
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腰"與"戴"對應,動詞,腰戴)
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跬"與"小"對應,從足即推斷為小步,半步)
④追亡逐北(亡 .北對應,均為潰敗。常用"敗北",北即敗)
⑤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以,對應"用",被任用)
⑥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國也(“族"字義同"滅"字)
⑦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怙”與“恃” 對應,動詞,依靠)
⑧頑魯者亦當矜憐,賢俊者自可賞愛(91年18題)中的"頑魯"義:
A、愚笨而魯莽 B、固執而粗魯 C、頑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講得通,但由于這句話同下面"賢俊者自可賞愛"構成整句。
因此,你只需了解"賢""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義,就很容易能選出D項這一正確的答案。
5、語法分析推斷法
語法分析就是分析所要解釋的詞語在句子中充當何種成分,然后根據成分推斷詞性,進而推斷出其意義。
文言文與現代漢語相比,在詞義上差別很大,但句子的語法結構基本上還是一致的。除了一個特殊句式--“倒裝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狀+謂+補語+定+賓”的順序排列的,所以其相應成份上的詞的詞性也與現代漢語相一致。即主語、賓語一般是名詞,謂語一般是動詞,定語一般是形容詞,狀語一般是副詞。所以我們翻譯實詞時就可通過分析這個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所充當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義項。
練習:推斷加點的詞的詞性和意義
①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動詞,可推斷為“停止”)
②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形容詞,可推斷為“與世隔絕的”)
③以為妙絕 (副詞作補語,可推斷為“到了極點”)
④佛印絕類彌勒 (副詞作狀語,可推斷為“非常”)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動詞,可推斷為“渡過”)
⑥范增數目項王 (動詞,可推斷為“用眼睛示意”)
⑦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亦無售者(動詞, 可推斷為"抬高")
⑧"取樵炊灶"(2000年試題13題) (名詞,可推斷為"柴薪" )
6、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漢語中特有的現象。有時對文言文中某個實詞無法理解時,不妨從通假角度考慮,從聲旁或形旁角度出發,以另一個可能與之相通的字代入試解,往往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例①“吾說晏子之義”(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題B項)
此處如不從通假角度考慮就難以理解,這里的“說”通“悅”,以此代入,符號上下文語境。
例② 將“知者創物,能者述焉”譯成現代漢語(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題)
相當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處“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對,根據對舉性完全能夠判斷出來,全句意為:有智慧的人開創一門新的技藝,有才能的人對之加以傳承。
例③“昌宗從旁趣說”, (04年湖北卷第11題D項)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為“催促”,否則就講不通。
7、成語印證法
成語就其來源看,是古漢語遺留在現代漢語中的“活化石”,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其中的字詞的意義和用法上較多地保留了古漢語的特點,故而可以借助它來推斷詞義。聯系成語,加以印證,對判斷文言詞義會有很大的幫助,借助熟悉的詞義,就能推斷文言語句中加點的詞義。看看以下的句子,注意加點的詞:
(1)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日薄西山”--迫近、接近)
(2)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不速之客”--招致)
(3)勢拔五岳掩赤城 (“出類拔萃”--超出)
(4)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欲蓋彌彰、相得益彰”-明顯、顯著)
(5)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殫精竭慮”--竭盡)
(6)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焉 (“一蹴而就”--踐,踏)
(7)勢拔五岳掩赤城 (“出類拔萃” --超出)
(8)在官清恪,未嘗聞私(95年12題)("恪守不渝" --"謹慎而恭敬")
(9)吾亦望汝副其心"(95年16題)("名副其實"--符合)
(10)或妄嗔怒"("輕舉妄動”--胡亂)
利用成語復習古漢語,既可以將一些模糊認識的成語清晰化,又可以復習到大量的古漢語知識,可謂一舉兩得,事半功倍。
①用成語復習文言實詞
下列成語中包含了文言實詞(括號前),在括號里寫出釋義
不易(改變)之論 不刊(刪改)之論 不過爾爾(如此)
無可適(去)從 以己度(推測)人 質(詢問)疑問難
登峰造(至)極 怨天尤(責怪)人 緣(攀援)木求魚
引(拉長)吭高歌 寡廉鮮(少)恥 家徒(只有)四壁
尸位素(白)餐 不學無術(本領) 如釋(放下)重負
不速(邀請)之客 不期(約定)而遇 文(掩飾)過飾非
出類拔(超出)萃 蔚為大觀(景象) 寄人(依附)籬下
②用成語復習古漢語一詞多義(含實詞、虛詞)
備: 德才兼備(具備,具有) 關懷備至(周到,盡) 戒備森嚴(防備)
兵 :短兵相接(兵器) 兵強馬壯(士兵,軍隊) 兵貴神速(用兵策略)
達 :四通八達(通達) 通宵達旦(到達) 達官貴人(顯達)
當: 勢不可當(抵擋) 首當其沖(對著,面對) 安步當車(當作)
負: 負隅頑抗(依仗,憑借) 忘恩負義(背棄) 不分勝負(失敗)
故: 故步自封(與新相對) 非親非故(老朋友) 明知故犯(故意)
顧 :顧影自憐(回頭看) 三顧茅廬(拜訪) 奮不顧身(考慮)
疾: 諱疾忌醫(疾病) 疾惡如仇(痛恨) 疾風知勁草(強,猛)
舉 舉足輕重(抬起) 選賢舉能(推薦) 舉國上下(全)
名: 不可名狀(說出) 不名一錢(占有) 沽名釣譽(名聲,名望)
如: 自愧弗如(比得上) 稱心如意(適合) 突如其來(然,詞尾)
勝 :略勝一籌(超過) 美不勝收(盡) 引人入勝(優美的景色)
務 :不務正業(致力,從事) 不急之務(事務,事情) 除惡務盡(必須)
相 :相機行事(鑒別,審察) 開誠相見(偏指一方) 肝膽相照(互相)
于: 青勝于藍(比) 受制于人(被)
與: 與人為善(贊成) 與日俱增(跟著,隨著) 欲取姑與(給予)
以 :以己度人(用) 以貌取人(憑) 以訛傳訛(拿,把)
因: 因人成事(依靠) 因利乘便(憑借,依靠) 因材施教(根據)
③用成語復習通假字
一暴(曝)十寒 撥亂反(返)正 不假(借)思索 日薄(迫)西山
層見(現)迭出 食不厭(饜)精 矢(誓)口否認 博聞強識(志)
④用成語復習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的詞加點
風起云涌 豆剖瓜分 蠶食鯨吞 口誅筆伐
草行露宿 日新月異 虎踞龍盤 星羅棋布
川流不息 管窺蠡測 耳提面命 二桃殺三士
2.形容詞作名詞的詞加點
殺富濟貧 除暴安良 激濁揚清 舍近求遠
居安思危 黨同伐異 披堅執銳
3.名詞活用為動詞的詞加點
沐猴而冠 滄海桑田 戶樞不蠹 不脛而走 洞燭其奸
華而不實 履險如夷 無所事事 徑天緯地 衣冠禽獸
4.動詞活用為名詞 繼往開來
5.使動用法的詞加點
破釜沉舟 正本清源 富國強兵 傾國傾城 賞心悅目
豐衣足食 貪臟枉法 不可理喻 光宗耀祖 生死肉骨
6.意動用法的詞加點
幸災樂禍 魚肉人民 席天幕地 不恥下問 不遠萬里 草營人命
7.為動用法 光前裕后 (光前:為前人增光,裕后:給后人造福)
⑤用成語復習古漢語句式
1.賓語前置(前置賓語劃線)
夜以繼日 時不我待 唯才是舉 一言以蔽之
2.介賓短語后置 蠢若木雞
3.被動句式 古為今用
4.省略句式 再衰三竭
本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幾種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在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兩點:
1、運用這幾種方法時要結合語境,多角度思考,仔細推敲,相互驗證,作出選擇。如果能經常有意識地去推斷,我們的文言閱讀能力就會得到較快的提高。
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積累為基礎的。如果不了解有關字形的知識就無法借助字形推斷詞義;如果不懂的句子成分劃分的技能,就難以利用它來推斷詞義;如果沒有一定量的成語積累也難以利用成語來推斷詞義。論語中說:“溫故而知新”。知識的融會貫通便是技能。所以一定要注重積累,練好內功
考點14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
古人說:學會“之乎者也矣焉哉,可以為文矣。”文言虛詞是構成文言語句不可缺少的部分。文言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代詞和兼詞。文言虛詞數量雖少,但用法靈活,使用頻率高,在漢語的發展中變化大。由于虛詞使用頻率高,是表示詞法的一種手段,要讀懂淺易的文言文,學習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虛詞,是十分必要的。復習基本資料:
(1)第二冊“怎樣學習文言虛詞”
(2)《金太陽考案》174面“知識檔案考試大綱規定考查的18個文言虛詞”
一、考點闡釋與探究
“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是文言文學習的一大重點和難點。
(1)考查要求重在文言虛詞的“用法”上。
(2)這里的“了解”,即根據上下文來解釋某個文言虛詞的用法。
(3)“常見”指2003年考綱規定的18個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要求非常明確。
(4)、“在文中的用法”,指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需根據語境的上下文來確定某個文言虛詞的“句中用法”。
綜觀近幾年高考文言虛詞的命題特點與趨勢,可以看出對文言虛詞的考查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考查范圍與內容上,均嚴格遵循當年大綱和說明中的有關規定,不同年份考查的虛詞個數不同,可以是集中辯析一個 ,也可以是比較不同的多個虛詞,近兩年趨于后者,同時對極其常見虛詞作多次重復考查,如"以"字;
其二,所選閱讀材料以外的例句幾乎全選自初、高中所學課文,統編教材;
其三,考查角度上,要求從意義和用法兩方面解題,即解釋虛詞在不同句子中含義和語法功能,包括詞性與成分;
其四,題型設置上,選項多為四個,題干要求判斷加點字異同;
其五,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歷年高考文言文閱讀題,還會發現不少句子的翻譯和句式辯析也涉及到虛詞,足見其重要性。
總之,文言虛詞的考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相對穩定,估計2007年的命題方式,如有變動也只是些許調整,所以我們備考必須回溯歷史,研讀說明與大綱。
二、推斷文言虛詞含義的方法
掌握常見的文言虛詞是閱讀淺易文言文的基礎。推斷文言虛詞用法在各種考試中經常出現,這也說明:推斷虛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和意義,是中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學習能力。
由于在具體的使用中,虛詞的用法非常靈活而多變,因此理解起來困難較大。它不僅需要我們朗讀并背誦一定的文言文來形成語感,識記其基本用法來形成知識系統,還需要我們具備在具體情況下推斷其用法和意義的能力。下面介紹八種常用的推斷方法,供同學們學習和考試參考。
1、句意分析法
根據句子的大意推斷虛詞在文中的用法和意義,在學習和應試中常用。
例①“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根據句意“不是挾帶著泰山來跨過北海這一類情況”,就可確定“以”是連詞“來”,表目的。
例②“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一句的“因”是什么詞,可以結合句子的意思“府吏聽說了這個變故,就暫時請假趕了回去”,確定“因”是連詞“于是,就”,表承接關系。
2、上下文推斷法
根據上下文的意思來推斷,也是在總體把握文句意義的基礎上來確定某個詞的用法和意義。
例③“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壁”一句,這里的“乃”是副詞還是連詞呢?我們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藺相如說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稱頌的寶玉,趙王送璧時設九賓禮于庭,表示對大國的尊重,那么璧送來了,秦王也應對趙國表示尊重,“設九賓于廷”。這樣看來,藺相如提出的是一個必要條件,兩句間是“只有……才……”的關系,因此,“乃”是應解釋為“才”,表條件。
3、代入篩選法
如果我們知道某個虛詞的基本用法和意義,在閱讀和解題時,就可將它的每個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選其中講得通的一項,從而獲得正確的答案。
例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我們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義項有:
a疑問代詞,譯為“什么”“哪里”“為什么”“怎么樣”等;
b副詞,譯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
c通“呵”,“喝問”;
d復音虛詞“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進行理解和篩選,就不難確定副詞“多么”這個義項了。
4、句例推斷法
作為“常見虛詞”,它們在課文中必定多次出現過。如果平時熟讀課文,能夠記住大量包含“常見虛詞”的例句,閱讀和考試時就可用課文中結構相同的句子來推斷有關虛詞的含義了。
例⑤“朝野服焉,號為‘獨立使君’”的“焉”,我們就可以課文中結構相同的句例--“微波入焉” “從師而問焉”,得出此處的“焉”應該是代詞,意思是“他”。
例⑥判斷“與我銀,為君致閣職”“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這兩句中“為”的用法,我們知道第二句中的“為”是介詞“替”“給”,代入第一句理解:“給我銀子,我為你謀個內閣職務。”句子是通的,所以該處的“為”也作介詞“替”“給”講。
5、結構推斷法
一是可以根據句子的對稱關系來推斷。文言句子講究整齊、對稱,抓住這點,我們可從一個詞的意義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個詞的意義和用法。
例⑦“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而”是連詞表修飾關系的,那么“以”也該和它相同,作連詞表修飾關系。
二是根據詞語在句子中所作的成份來推斷。不同的句子成份就決定了詞語的詞性和用法。
例⑧“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例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語,因此應該是代詞“它(指鶴)”;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份,只表反問語氣,因此應該是副詞。
6、成語聯想法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固定詞組或短句,成語絕大多數都來源于古詩文,故此,其中許多虛詞語的含義與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據這一特點,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語來推斷文言虛詞的含義,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例⑩“急急乎唯進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義和用法,就可根據我們熟悉的成語“惟命是從”“唯利是圖”來推斷,應該是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例⑾ “其始相助,后必相惡”中的“相”,我們可以用成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一相同結構的成語來推斷,這里“相”是虛指代詞“他”,有的又稱他為特殊作用的副詞。
7、標志確認法
有些虛詞是構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標志詞,抓住這些標志,我們就能迅速地確定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了。如
判斷句的標志“者”“也”“乃”等,
被動句的標志“見”“于”“為……所”等,
賓語前置的標志“是”“之”等,其詞性和意義是確定的,只要判斷出是那種標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義了。
例⑿ “使小人在側,臣之罪也”中的“也”,只需抓住該句是“判斷句”這個標志,就能確定“也”是助詞,表判斷語氣。
例⒀“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中的“也”雖也是助詞,但不是判斷,只在句中起停頓的作用。
文言詞義推斷的原則就是“文從字順”“合情合理”。以上介紹的八種推斷方法最好能綜合運用,這樣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理解,準確性更大,正確率更高。
附:復音虛詞(包括虛詞性復音結構)
復音詞 語 譯 例 句
而已 罷了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則已 也就罷了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庶幾 差不多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若夫 像那,至于那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何其 多么 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之謂 說的就是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我之謂也。
謂之 稱他為、把它叫做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所謂 (就是)人們所說的 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若何奈何 怎么樣 使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何如 如何,怎么樣 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
何所 …的是什么 白雪紛紛何所似?
有所 有……的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
無所 沒有……的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有以 有用來…的 吾終當有以活汝。
無以 沒有用來…的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何以 憑什么 何以戰?
是以 因此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雖然 雖然(即使)這樣 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
然而 這樣,可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則 既然這樣,那么…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向使 如果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所以 ①……的原因②用來……的憑借 ①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于是 ①表示承接關系②從這,在這 ①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以為 ①以(之)為②而為③認為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②收天下之兵,……鏑,鑄以為金人十二。 ③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也與、也與哉、也乎哉 復音語氣詞,兼有幾個詞的語氣,但重點在最后一個詞上 其可怪也與! 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 吾罪也乎哉!
考點15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的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介詞結構后置句、主謂倒置句等七種句式。也有人將后面的四種句式歸納統稱為倒裝句。
之所以將上述七種句式稱為特殊句式,是因為這些句式與現代漢語的句式特點有明顯的不同之處,熟悉和了解這些不同于現代漢語的文言句式特點,有助于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
閱讀第三冊“文言常用句式”的知識短文。
文言句式,一般指與現代漢語表示形式有較大不同的幾種文言句式。常見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等幾種。
句式 規 律 或 標 志 例 句
判斷句 用“者”(表停頓)“也”(表判斷)表示 ……者,……也 亞父者,范增也
……者,…… 粟者,民之所種
……,……也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 劉備,天下梟雄
……者也 (客)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用“為”(動詞)表示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用“乃”、“則”、“即”、“皆”、“非” “誠”(副詞)等表示 此乃天也 / 山下皆石穴罅人非生而知之者/梁父即楚將項燕。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用“是”(判斷詞)表示 翩翩兩騎來是誰
被動句 用“于”表示 ……于……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
用“為”表示 為…… 為……所……為所…… 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如姬父為人所殺。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用“見”(受)表示 見…… / 見……于…… /受……于……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受制于人
用“被”表示 被……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無被動標志 意念上的被動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戍卒叫,函谷舉
省略句 省略主語 承前省 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
蒙后省 (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自稱時省 (予)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對話中省 (劌)問:“(公)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省略謂語 省略謂語動詞 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賓語 省略動詞的賓語 使(之)歸趙
省略介詞的賓語 客從外來,(鄒忌)與(客)坐談
省略介詞 省略介詞“于”或“以” 以鐘磬置(于)水中 /試之(以)雞
倒裝句 又可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主謂倒置、介詞結構后置等幾種。
句式 規 律 或 標 志 例 句
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時人莫之許也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 君何以知燕王?
用“之”“是”(助詞)將賓語前置 何陋之有 / 惟命是從
為強調賓語而無條件前置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介詞“以”的賓語有時前置 余是以記之 / 一言以蔽之
代詞“自”作賓語常常前置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定語后置 用“之……者” “……者”表示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求人可使報秦者
用“之”把形容詞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數量詞作定語有時后置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
主謂倒置 為強調謂語而倒置 甚矣,汝之不惠!
介賓短語后置 “于”(乎)賓短語常后置 以勇氣聞于諸侯 /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以”賓短語有時后置 咨臣以當世之事又試之(以)雞
考點16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從2002年起,高考文言文翻譯題從第一卷調到了第二卷,由選擇題改為了文字表述題。這既能考查學生對實詞、虛詞、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識、句子間的語意關系的領會,又能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比以往的用選擇的形式來判斷文言句子翻譯的正誤,難度上升了。
我們在答題時應以直譯為主、以意譯為輔,爭取做到“字字有對應,句式有體現,句意不改變,不出現語病”。
一、應對策略。
1、加字法:在單音節詞前或后加含這個語素的雙音節詞或短語。
例1:天下事有難易乎?(《為學》)
--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
2、替換法
①有些詞,在古書里常用,但在現代漢語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詞所表達的意思古今說法不一樣,這就要用今天的說法去置換古代的說法。
例2:將兵與備并力逆操(《赤壁之戰》)
--"將"換成"率領","并"換成"合","逆"換成"迎戰"。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游褒禪山記》)
"瑰"換成了"珍貴","觀"換成了"景象"。
②古漢語中的判斷句和被動句,要將表判斷和表被動的詞,替換為漢語的“是” 和“被”
例3:此乃天也。譯文:這是天意。
例4: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譯文:我擔心被大王欺騙而辜負了趙王。
③將文言文中的固定結構換成現代詞或結構:
固定格式 翻 譯
無(有)以 沒有(有)……的辦法
無(有)所 沒有(有)……的人、物、事
所以 用來……的 或 ……的原因
無乃(得無)……乎? 恐怕……吧
然則: 既然這樣,那么;
孰與、與……孰 跟……相比,哪一個……
其……之謂 大概是說的……吧
何以………? 根據什么…
何……為? 干什么呢?
獨……哉? 難道……嗎?
奈……何? 拿……怎么辦?
3、保留法
古文中的專名如人名、地名、年號、國名、官職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譯。
4、拆分法
有些詞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現代漢語中也使用,但詞義已發生變化,有的擴大縮小了,有的已發生了轉移,這時翻譯的時候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5:率妻子兒女來此絕境。(《桃花源記》) "妻子"在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兒女"。
5、補充法
①補充省略成分。
例6:有華陰令欲媚上官,以一頭進,試使斗而才,因責常供。(《促織》)
"以一頭進"前省略了主語"華陰令","試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前省略了"促織","責"后省略了賓語"之",翻譯時要補上再翻譯。
②補充關聯詞。古漢語句間關系與現代漢語句間關系的表現形式不盡相同,其意合成分較濃,很少用關聯詞語,而現代漢語復句間的關系多用關聯詞語表達,因而翻譯時需把古漢語句式中暗含的句間關系用關聯詞語補出。
例7:求其生而不可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2002年上海卷)
譯文:(如果)我要尋求使他們活下去(的理由)卻不能做到,那么死囚和我都沒有什么遺憾。(此文言句式暗含假設關系,翻譯時要補出。)
例8:太宗數微行過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1996年全國卷)
譯文:(因為)宋太宗多次穿便衣到功臣家,(所以)趙普常常退朝后也不敢換便服。
此句暗含因果關系,皇帝可以穿便衣到功臣家而臣子卻要穿朝服才禮貌。趙普不敢換衣服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宋太宗可能路過或突然到來,屆時倉促來不及換衣服拜見皇上。
例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我的妻子認為我漂亮,是(因為)偏愛我。
6、刪略法
刪去那些只起語法作用而沒有實在意義的虛詞,或某些表敬稱或謙稱的詞。
例10:戰于長勺,公將鼓之。(《曹劌論戰》) 張良曰:"謹諾。"(《赤壁之戰》)
句中的"之"是個音節助詞,可不譯出來。還有“夫”“維”,賓語前置的標志的“之”“是”可不譯,句中的"謹"表謙稱,也可刪去不譯。
7、調序法
古漢語中句子成分的位置與現代漢語有一些不同之處,常構成倒裝句,應調整成合乎現代漢語的規范句序后再翻譯。
例1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這既是一個謂語前置句,又是一個賓語前置句,還有一個活用詞“急”,翻譯時謂語和賓語都必須回到它們應有位置上,“急”要表現起意動的特點,可譯成"公子您解救別人危難的精神表現在哪里呢?"
8、意譯法
①古人在文中好用修辭格(如比喻、借代、委婉)和 典故,不能直譯,要恰當處理、將其意譯,例如
“金城千里” ,可譯為“堅固的城防”;
“萬鐘”指高官厚祿;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輕而易舉。
“更衣”即是上廁所;
"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譯為"連最細小的東西都不敢占為已有
例12: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記》)
"縉紳"是古代臣上朝將手板插在腰帶里,這里是借代為"做官的人"。
例13: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過秦論》)
"云"、"響"、"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譯為"像云一樣地""像回聲一樣地""像影子一樣地"。
②用典故的句子,不能直接翻譯典故內容,只要適當譯出典故的含義。
例14:“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滕王閣序》。
帝閽,原指天帝的受門人,這里借代皇帝的宮門。奉宣室,是一個典故,漢文帝曾坐宣室接見賈誼,談話到半夜。王勃以典故自比。點明典故在此的含義可譯為“(我)思念皇帝宮卻看不見,等待皇帝的召見又會在何年?”
9、濃縮法
對古文中特殊的語言現象--互文見義,互文同義這些用了繁筆的文句翻譯時要加以還原,用簡筆的形式翻譯。
例15: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屈原列傳》
這是互文同義的繁筆手法,可譯為“隨從時俗行事”。
例16:主人下馬客在船。
這是互文見義的手法,可譯為“主人和客人下馬上船。”。
例17: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過秦論》
句子將一個意思從各方面加以鋪陳,語意連貫,氣勢闊大,但現代漢語里找不到相應的詞語來一一對譯,這時可濃縮為:秦國有有征服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10、擴充法
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簡而意豐,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單,對這些句子就可用擴充或濃縮的辦法來翻譯它。
例18: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論積貯疏》)
翻譯時要將其擴充,使意思明豁,可譯為:使敵人降順,讓遠方的人歸附,招撫誰,誰會不來呢?
例19: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諫太宗十思書》
譯文: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老百姓像水一樣)能夠承載船只,也能夠顛覆船只,這應當謹慎地對待。 如果在翻譯時兩個分句間不補充“老百姓像水一樣”,那么譯文就不連貫。
二、文言文臨場翻譯的七大誤區
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總有好多學生在答題時出現一些不該出現的失誤,造成一些不該出現的“硬傷”,現就考生答題時常出現的一些失誤整理如下:
(一)專有名詞,強行翻譯
在翻譯文言文時,遇到文中的一些國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號以及一些稱號等專有名詞可不作翻譯,把它保留下來。因為這些名詞不好用現代詞語準確表達,也不用翻譯,但偏有的同學要“畫蛇添足”強行翻譯
(二)該譯不譯,文白摻雜
有的同學,在翻譯句子時往往有個別的詞翻譯不徹底或者不翻譯,導致文白摻雜,不倫不類。如:
例1:今之朝臣無以易薛永昶者。(2004年高考 湖北卷)
譯成:如今的朝臣當中,無以替代薛永昶的。
例2:從令縱敵,非良將也。 (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譯成:服從命令而放縱敵人,非良將也。
例1 中的“無以”應譯為“沒有誰可用來” ;例2中的后半句沒有翻譯,應譯為“不是好的將領”。這兩句都因為翻譯不徹底而造成譯文文白摻雜,不倫不類。
(三)今義古義,不當替代
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詞語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有的已擴大,有的已縮小,有的感情色彩發生了改變,有的詞義已經轉移,因此我們在翻譯時應根據其語境確定詞義,切忌盲目替代。如:
例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六國論》
譯成: 想到他們的去世的祖父,(“先祖父”,指先人祖輩父輩)
例4:處分適兄意,哪得自由專。《孔雀東南飛》
譯成:怎么處罰順從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張。(“處分”在古漢語中是“處理安排”的意思)
例5:意氣益厲,乘勝逐北。(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譯成:精神更加振奮,趁著勝利向北追趕。 (“北”是指“敗兵”)
例6: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信陵君竊符救趙》
譯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結合語境,當時是“侯贏在暗中觀察信陵君”因此應譯為“偷偷的,悄悄的”)
(四)該刪不刪、成分贅余
在古漢語中,由于語法的需要,有些詞語在句中只起音節的作用,還有些詞語只有語法功能而沒有實際含義,那么在翻譯時就應把這些詞語刪去。另外還有一些偏義詞語在翻譯時也應把不表意的一個詞刪掉。否則就容易使譯句顯得羅嗦贅余。如:
例7:嬰之亡,豈不宜哉? (2003年高考 京皖內蒙春招卷)
“之”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義,因此翻譯時應把“之”刪去,可譯為“嬰逃亡,難道不應該嗎?”
(五)該補不補,成分殘缺
古漢語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雖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則就容易導致成分殘缺。如:
例8:范氏富,盍已乎?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譯成:范家富貴,何不停止呢? (“已”的賓語“婚姻之事”,翻譯時添加上譯句才完整)
例9:言茶鹽利害,省州縣之役,皆稱旨。(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譯成:陳述茶和鹽的利弊,減少州縣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缺少陳述的主語“他”,且陳述的也非“茶和鹽的利弊”而應是“茶制和鹽制的利弊” )
(六)該調不調,語序混亂
由于在古漢語中,有一些是倒裝句,語序和現代漢語不一致,翻譯時應調整過來;還有一些不是倒裝句,由于古代的表達習慣和現代漢語不一樣,因此語序也不符合現代語法,翻譯時也應加以調整。如:
例10:其孝謹聞于其族,其信義著于其友。(2004年高考 浙江卷)
這個句子是個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應為“其孝謹于其族聞,其信義于其友著”在翻譯時應加以調整。可譯為“他的孝順恭謹在他的族人中得到傳揚,他的信用道義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顯”。
例11:欲而得之,又何請焉? (2004年高考 福建卷)
本句是一個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欲而得之,又請何焉?”應翻譯為“(你)想要的(東西)已得到了,還請求什么呢?”
總之,文言文翻譯應符合“信、達、雅”的原則,在翻譯時應做到“該刪的刪,該添的添,該調的調,改換的換”,一定要使譯文既不改變原意,又符合現代語法的要求,在翻譯時只要我們多注意、多總結,相信我們的翻譯能力定會有很大提高。
考點17 文言閱讀分析與綜合
一、考點剖析
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識點依次為:實詞的意義、虛詞的用法、特殊句式、翻譯、信息篩選及分析綜合。就其難度而言,一般以最后一個知識點為最。這種分析綜合是是在對文意理解的基礎上對所敘述事件或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和推理,要求學生答出某個論點的根據、某個事件發生的原因、某種發展導致的結果等。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綜合能力,其難度要比把握文意高。
《考試大綱》要求對文言文的“分析綜合”的考查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①篩選文中的信息;②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其能力層級為C級。
“篩選文中的信息”,是指根據題目的指令,篩選出符合指令的信息。它要求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能夠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歸類,從而體現出對文章理解的程度。歷年高考試題涉及提取的信息內容是:
①表現人物行為舉止特點的信息;
②體現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張的信息;
③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才智的信息;
④展現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是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和推理,要求學生答出某個論點的根據、某個事件發生的原因、某種發展導致的結果等。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綜合能力。考查的內容有:
①某個論點的依據;
②某種現象的內在本質;
③某件事發生的原因,發展所導致的結果;
④某個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是文言文閱讀的最高層級,它是前面各項內容的綜合體現,只有準確把握了語句含義,對文章的有關信息進行辨別和篩選后,才能對文章的基本傾向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進行歸納概括和作出客觀正確的評價。
二、考試題型
從2000年以來文言文的考試題型基本穩定,對以上三個考點的考查一直采用的是選擇形式的題型:編組式,普通單選式。
①全都說明(表現)××人××特點的一組;
這類題型考查篩選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在做題時,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題干要求,然后找出對應的閱讀區間,再結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對照比較,作出是否符合提干要求的判斷,最后運用排除法,由易到難逐步排除。
②敘述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或對原文有關內容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這類題往往綜合考查對材料的整體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出題者會將閱讀材料的整體切分為幾個方面,然后以此為切入點來設置選項;在錯誤選項的設置上,為了增加試題的隱蔽性和迷惑性,往往在大體正確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設置一兩處不符合原文意義的地方,將測試點放在時間的推移和地點、事件的變化上,因為選項里所說的人和事是文中確實有的,只是因為試題移花接木、張冠李戴而隱含錯誤,所以考生不細心推敲,很難發現。因此,在閱讀時,對有關的詞句應特別敏感,可以用筆勾出,在做題時不要只檢查選項中所說的人和事符合不符合事實,還要看看是否能夠對上。
③對××話或××觀點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
這個題型是對作品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評價。《考試說明》早就列出了這一內容,但是以前試題中未出現過,2003年是第一次。答題時要聯系全文對選項進行分析,看其是否符合文意,是否恰如其分,有沒有歪曲事實、故意拔高、有意貶低、混淆是非、顛倒黑白、避重就輕等情況。
三、解題注意事項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高考文言文閱讀解題,考生最容易患的毛病有兩點,一是先看考題,先入為主;二是抓住一點,不及其余。
綜觀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閱讀材料,不管是一篇還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按照認知規律,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有一個由整體到局部,由粗略到精細,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應考時,最好先不要去看考題的設置,在不受任何外來影響的前提下,先對材料進行整體感知,把握其要點。
若是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就得弄清楚談論的話題、作者的觀點、選用的材料、論證的方法等等。
若是以記敘為主的文章,首先得明確所寫何人,人物之間的關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作者怎么看這個人物,如何評價。其次是一個是分層。材料中的人物經歷了幾個階段,到了哪幾個地方,做了幾件事。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文中流露出來的作者的觀點、態度等等。從整體上把握這些內容,既克服了先入為主、不及其余的毛病,又利于局部分析,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二)瀏覽選項,題中取巧
通讀材料以后,對內容雖有整體感知,但必然留下許多疑點和難點。這時,不要去鉆牛角尖,最巧妙的辦法,就是瀏覽考題,從選項中獲取信息,解決疑難。因為高考文言文的文章和題目有時候是相互解說的。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學生“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為了體現“簡易”二字,降低解題難度,命題者在設置題干時,一般叫考生選出不正確的一項;在設置選項時,常常把深難的材料設成正確選項。因此,我們即使把這些選項全返回閱讀材料去理解,正確率也在80%以上。據此,我們就可以排除許多難點和疑點。
比如文言文倒數第一題,倒數第二題,建議考生文言文閱讀稍弱的同學,讀文之前先把倒數第一、二題看一下,一般來講倒數第二題是篩選信息,一般都是表現人物性格,就知道這個人物是怎樣品質,是廉潔,是衷心愛國,是侍奉雙親等等。倒數第一題一般是對內容的闡釋,考生把這四個選項看清楚,如果題干說“下列不正確一項”,那就意味著有三項都是正確,也就是說這三項對考生來講是變相的翻譯,變相的解釋。這樣在具體讀文的時候,就會事半功倍、化難為易。
(三) 再讀材料,據文正義
從考題選項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錯誤的。要辯清正誤,還得返回材料,據文正義。“據文證義”,就是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考察揣摩字義、詞義、文意。
“具體的語言環境”,指文章的時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內容和表達特點等。
“考察揣摩”,指在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前提下,進行一系列的體味、判斷、推導,以達到準確把握語義、文意的目的。
(四)審視選項,逐一排除
運用前面的三種方法,經過前面的三次反復都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就得進入第四步,仔細審視考試題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錯誤選項。
(五)要建立整體的解題審讀觀。
在進行選答時,要建立整體的解題審讀觀,題干選項、材料(文段)、尾注三者不可偏廢。
①要注意題干、選項的分析;從以往高考來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題時光注意選項而不注意題干,丟分往往丟在不注意審題干上,
例如問的是“全都直接表現某某人熱愛國家、不畏強敵的言行的一組是哪項”,有些考生往往不是忽略了“直接”就是忽略了“言行”這樣的重要詞語;或者由于平時同類型的訓練多了,造成一種心理定勢,當出現“間接表現了”或“反襯出”之類要求時,也往往“視而不見”,不能正確地選擇。
②要注意對材料的理解;我們主張考生解題時最好有一種隨時觀照材料(文段)的習慣,能把選擇項放回到材料當中去檢驗或辨析正誤;這樣有利于提高答題的正確率。避免因主觀隨意或粗心大意而導致的失分。文言實詞、虛詞的選擇就應把解釋放回原文,結合前后境來判斷對錯。
③要重視審讀尾注;一般來說,高考文言文段下面都有一些附加的注釋(尾注);這部分注釋必須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并能在解題中加以運用。事實上,試卷既然把這些詞句注出來了,就肯定是有用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它們都是一些命題者認為超出考綱規定的中學生閱讀能力范圍的內容,所以考生如果不加以很好地利用,肯定會對翻譯和文意的理解形成障礙。
四、文言文閱讀“分析概述”題誤因例析
(一)人事不清,張冠李戴
命題者編制試題時,故意把甲人當乙人,把甲做的事加在乙身上或把對甲做的事說成對乙所做,從而造成干擾,引起錯解。
例1 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4題D項:“曹彰用兵有方,戰功卓著,曹操大為贊賞并封他為任城王。”
對照原文,選項中的“并封他為任城王”是明顯的張冠李戴;此時曹操(文中的太祖)已“崩”,封曹彰為任城王的應是文帝曹丕。考生只要細心一點,就不難判斷出。
(二)時事顛倒,前后雜糅
命題者有意思地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和不同職官里發生的事攪亂混編在一起,以致于把發生在甲時甲地甲職的事說成在乙時乙地乙職做的,從而造成干擾,影響答題。此類與前一類的不同之處在于人同而時事不同。
例2 2004年全國高考甘肅卷第14題A項:“吳隱之學識淵博,為人儒雅。雖家境不富裕,但從不茍且貪財。侍奉母親極盡孝道,使吏部尚書韓康伯之母大受感動,告誡康伯盡快提攜此人。”
此項錯在“使吏部尚書韓康伯之母大受感動,告誡康伯盡快提攜此人”的表述上。從原文可知,韓康伯之母大受感動之時,韓康伯官職是太常卿,尚未擔任吏部尚書;而且康伯之母告誡韓康伯的是“汝若成銓衡,當舉如此輩人”,意思是“你如果能做吏部尚書,應當舉薦吳隱之”;再加上后文“及康伯為吏部尚書,隱之遂階清級”的表述,明確告訴我們此時韓康伯才當上了吏部尚書。這是命題者有意思地前拉后扯,顛倒時事,干擾考生的。考生還是細心為妙。
(三)歪曲概念,混淆是非
命題者人為地把甲概念曲解成乙概念,或者文中主人公本來是這個意思,選項卻解說成另外的意思,把好說成壞,把小錯說成大錯,把想法說成行動等,從而造成干擾。這主要是由于考生不能準確理解文中重要詞語而致誤。
例3 2004年全國高考山東卷第14題D項:“尚書楊喬極為賞識孟嘗,認為他不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絕倫,因而竭力向皇帝舉薦。孟嘗竟然拒絕接受任用,最終老死于家中。”
此項中“孟嘗竟然拒絕接受任用”屬對原文“嘗竟不見用”的曲解。“嘗竟不見用”的意思是說“孟嘗最終沒有被任用”;“竟”是最終的意思,而不作“竟然”解;“見”在這里表被動。對這種無端的歪曲概念,淆亂是非,考生只有準確理解原文信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例4 2002年高考第15題 D項:“李廣作為主將,部隊失去向導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擔過錯。面對處罰,他認為自己已經年老,無力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于是引刀自剄。”
原文“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是李廣自己說的話,刀筆吏是指訴訟的官吏,原句意思是“不能再去接受刀筆之吏的審訊”,而非“無力再請刀筆之吏為自己辯護”,這亦屬明顯的誤解概念,造成混淆。
(四)無中生有,以假擾真
文中本來沒有這個意思,只有類似的意思,命題者卻想當然地解說出這樣的一個意思,無中生有地提供一些于文無據的信息,以假亂真,從而造成干擾。
例5 2001年高考第16題C項:“田單深諳戰略藝術,他誘使燕軍犯下令即墨民眾發指的罪刑,以激發己方同仇敵愾;又假裝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敵軍以作內應,麻痹對方,瓦解了敵軍的斗志。”
選項中“派遣富豪打入敵軍以作內應”于文無據,純屬無中生有;
原文中說,“田單又收民金,得千鎰,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意思是“派富豪去賄賂燕軍將領,假裝乞求燕軍攻破城后不殺自己”,以此麻痹燕軍,而最終“燕軍由此益懈”;可見并不是“打入敵軍以作內應”。
(五)錯連因果,產生混亂
命題者無來由地把甲事件(或乙事件)說成乙事件(或甲事件)的原因或結果,使考生思維混亂,造成干擾。常見標志性詞語有“為此”“以致”“致使”“由于”“從而”“因此”“所以”等等。
例6 1997年高考第19題C項:“狄仁杰在諫勸時,十分講究語言藝術,他稱贊高宗有如堯舜,而堯舜又是以寬厚仁愛為本的君主,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為難,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諫勸。”
這里的“為此”,表明高宗是由于狄仁杰有關堯舜的一番話才改變主意接受諫勸的;其實對照原文,就會發現高宗真正改變主意,是在狄仁杰說到法令無常、全國上下無所適從之后,而非選項中“為此”的“此”。這正是錯連因果產生的混亂。
(六)以偏概全,解說失實
這是命題者有意遺漏文中有關內容、觀點,導致歸納、概括不全,從而引起的干擾。
例7 2004年高考廣東卷第13題
魯定公問于顏回曰:“子亦聞東野畢之善御乎?”對曰:“善則善矣。雖然,其馬將必佚。”定公色不悅,謂左右曰:“君子固有誣人也。”顏回退。
后三日,牧來訴之曰:“東野畢之馬佚,兩驂曳兩服入于廄。”公聞之,越席而起,出駕召顏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問吾子以東野畢之御,而子曰‘善則善矣,其馬將佚’,不識吾子奚何以知之?”顏回對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馬。舜不窮其民力,造父不窮其馬力。是以舜無佚民,造父無佚馬。今東野畢之御也,升馬執轡,銜體正矣;步驟馳騁,朝禮畢矣;歷險致遠,馬力盡矣,然而擾乃求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誠若吾子之言也。吾于之言,其義大矣,愿少進乎?”顏回曰:“臣聞之,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作,馬窮則佚。自古至今,未有窮其下而能危者也。”公悅,遂以告孔子。孔子對曰:“夫其所以為顏回者,此之類也。豈足多哉!" (選自《 孔子家語 顏回》 )
13 .下列對魯定公由“不悅”轉而為“悅”的原因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顏回的話在政事方面給魯定公以有益的啟示。
B顏回能公正地評價東野畢的馭術。
C顏回詳盡地分析了“馬窮則佚”的原因。
D顏回準確地預測了東野畢“馬將佚”。
解析:依據原文分析,選文第一段寫魯定公的“不悅”,第二段寫魯定公的“悅”。“不悅”是因為顏回說東野畢的馭術雖好,但他的馬一定會逃走。“悅”是因為顏回的預測得到了實現,這使魯定公“越席促駕”召回顏回,讓他解釋準確預測的根據。接著顏回回答說“以政知之”,解釋了“馬佚”的原因,并由此引出“巧于使民”“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的從政道理,使魯定公大為贊賞“子之言,其義大矣”,最后“公悅”。
由此可見魯定公“悅”的原因是 A顏回講述的從政之道給予他的有益啟示。
B項評價馭術雖與從政之道有關系,但還不是魯定公“悅”的直接原因。
C項分析的“馬窮則佚”理由,也還不是使公“悅”的主要原因。
D項僅是引起魯定公急于知道他準確預測的依據的興趣,也還不是公“悅”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此題BCD三項雖與公“悅”的原因有關聯,但都沒有抓住實質,只能是以偏概全,言不及義;對此,考生必須準確理解文意,體會出顏回的話的深刻內涵才行。
14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B
A .魯定公開始認為顏回對東野畢有偏見,后來,在掌管畜牧的官員的進諫下,他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B .顏回認為,不管是馭馬,還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則就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C .顏回認為東野畢的馭馬技能雖然比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樣,都遠未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
D .魯定公心悅誠服地向孔子轉述了顏回的話,孔子分析了顏回之所以成為顏回的心理原因。
解析: A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員的進諫下” 轉述有誤,應該是聽了掌管畜牧的官員的回報,證實顏回判斷的正確后,通過深入的對話明白了。
c 中的錯誤在于“他同造父一樣”,這里是說他不能像造父那樣“不窮其馬力”。
D項的錯誤在于“孔子分析了顏回之所以成為顏回的心理原因。” 意思應該是孔子分析了顏回有這方面的認識能力。以上三項都為解說失實
(七)夸大其詞,言過其實
文中主人公本來只有一件事做得不妥,卻說成其整個人是這樣的一個人;本來只有幾個人贊成或反對,卻說成全部贊成或反對。這是命題者有意把事件將要產生的結果說得過分夸張而造成的干擾
例8 2004年全國高考四川卷第14題C項:“桑懌是一名義勇之士,好仗義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卻與內心的剛強形成鮮明對比,他恥于見人,不夠自信,又拙于言辭,令人難以置信。”
此項“但”之后說桑懌外柔內剛,不善言辭是對的,但說他“恥于見人,不夠自信”則是曲解了愿意,夸大了事實。
原文雖說他“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可“亦自修為威儀”“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而“令人難以置信”的評述則更是夸大其詞,言過其實了。
除此之外,命題者還可能設置諸如選項間自相矛盾、分類組合不當、把或然說成必然、正誤連排以及多種錯誤交叉混編等干擾項,考生在備考復習時必須善于整體把握,強化語感,審清題干,讀準讀全,借助注釋,遷移聯系,辨析差異,排除干擾,篩選信息,準確判斷,答題才能駕輕就熟,游刃有余。
五、練習
(一)杜周者,南陽杜衍人。義縱為南陽守,以為爪牙,舉為廷尉史。事張湯,湯數言其無害,至御史。使案邊失亡,所論殺甚眾。奏事中上意,任用,與減宣①相編,更為中丞十余歲。
其治與宣相放,然重遲,外寬,內深次骨。宣為左內史,周為延尉,其治大放張湯而善候伺。上所欲擠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釋者,久系待問而微見其冤狀。客有讓“君為天子決平,不循三尺法,專以人主意指為獄。獄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后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為廷尉,詔獄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減百余人。郡吏大府舉之廷尉②,一歲至千余章。章大者連逮證案數百,小者數十人;遠者數千,近者數百里。會獄,吏因責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于是聞有逮皆亡匿。獄久者至更數赦十有余歲而相告言,大都盡詆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詔獄逮至六七萬人,吏所增加十萬余人。
周中廢,后為執金吾,逐盜,捕治桑弘羊、衛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以為盡力無私,遷為御史大夫。家兩子,夾河為守。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溫舒等矣。杜周初征為廷史,有一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孫尊官,家訾累數巨萬矣。
(《史記酷吏列傳》)
[注]①也是一個有名的酷吏。
②“郡吏,郡太守也。”“舉之廷尉,以章劾付廷尉治之。”
1.下列各組句子中,直接表明杜周酷吏本色的一組是( C )
A.至周為廷尉,詔獄亦益多矣會獄 吏因責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
B.大都盡詆以不道以上 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溫舒等矣
C.治桑弘羊、衛皇后昆弟子刻深 使案邊失亡,所論殺甚眾
D.其治與宣相放,然重遲,外寬,內深次骨 其治大放張湯而善候伺
[解讀]這是高考的必考點,解答的關鍵在于仔細地審清題干要求的“直接”兩字和“酷吏本色”兩處限制,理解分析,全面比較,答案就明白了。
A項“至周為廷尉,詔獄亦益多矣”上是說“詔獄”多的客觀事實,“吏因責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中的行為主體是“吏”,而不是杜周,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
B項“大都盡詆以不道以上”是杜周手下的“吏”對犯案人的誣陷,“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溫舒等矣”中的“其”如果認真分析就會看出所指代的是杜周的兩個兒子,應注意前句的省略主語和后句“其”的指代對象。
C項“治桑弘羊、衛皇后昆弟子刻深”中的桑弘羊是當時的理財高手,皇帝的信臣,皇后的昆弟子的身份更是非常尋常,但是杜周“捕治”“刻深”,酷吏本色暴露無遺,“使案邊失亡,所論殺甚眾”,其殘暴更是有目可見,該項符合題目要求。
D項“其治與宣相放,然重遲,外寬,內深次骨”,“其治大放張湯而善候伺”是交待杜周深受減宣與張湯二人的影響,但是又比減、張二人“重遲,外寬,內深,次骨”,“善候伺”,這并不是直接表現杜周的酷吏本色。答案為C。
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杜周在義縱和張湯手下任職時受到兩人的賞識。又因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職一升再升。
B.杜周當廷尉時,他治理政事仿效張湯,并且善于窺測皇上的意圖,斷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惡為標準,他的這種做法受到當時人的批評。
C.到杜周當了廷尉,很多二千石一級的官員被拘捕。案犯被押到京師會審時,杜周就要求犯人按著罪狀上說的來招供,如不服,他就用刑具拷打定案。
D.杜周開始當官時家里很困難,等到他長久當官,位列三公,子孫都當了高官,家中錢財積累數目多達億萬。
[解讀]本題是對閱讀材料相關文意的理解和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層級為C級,也是高考的必要內容,常考不變。解答此類題目,整體理解是基礎,對照分析是關鍵。本題依照原文的順序將文章內容進行整合,應注意對照分析。
A項中的內容在第一段,說的是杜周受到了義縱和張湯兩人的賞識,又因為上奏的事情合乎皇上的心意,官職一升再升,在原文中可以找到相對應的信息。
B項杜周受到當時人批評的原因,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他治理政事仿效張湯,并且善于窺測皇上的意圖,斷案只是以皇上的好惡為標準,符合原文意思。
C項并不是說“杜周”就要求犯人按著罪狀上說的來招供,如不服,他就動用刑具拷打定案,而是他手下的“吏”的作法,應注意人物的對象。
D項原文中“杜周初征為廷史,有一馬,且不全”可作為杜周開始當官是家里很窮的依據,“等到他長久當官,位列三公,子孫都當了高官,家中的錢財積累數目多達億萬”,結合文后語句的理解便可明白。答案為C。
二、(2006年北京卷)
景公之時,霖雨十有七日。公飲酒,日夜相繼。晏子請發乘于民,三請,不見許。公命柏遽巡國,致能歌者。晏子聞之,不說,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見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壞室鄉有數十,饑氓里有數家,百姓老弱,凍寒不得短褐,饑餓不得糟,敝撤無走,四顧無告。而君無恤,曰夜飲酒,令國致樂不已。馬
[2007年高考考點講義全集:文言文閱讀(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7.文言文教學設計
10.文言文翻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