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語感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和核心。葉圣陶先生說得好:“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查字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的經驗,對語言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語感就是人們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知和迅速領悟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的一種直覺性把握。新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確立了語感的突出地位,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客觀性目標。它左右著語文教學中的讀、寫、聽、說等言語活動的質量和效率,在言語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培養學生語感能力是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關鍵詞:語感 生活 想像 誦讀
在前些年的語文教育大討論中,批評中學語文教育的文章頗多。有人把中學語文教育體制視為是培養不出“五四”式文學大家的罪魁禍首,有人則更是全盤否定20多年語文教育的成就,說它是“禍國殃民”、“誤盡蒼生”。這些評價雖不免有失偏頗,但至少也折射了一些令人擔憂的事實。
中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普遍不濃,這是擺在每位語文老師面前的一個不爭的事實。筆者曾經對高一新生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題目是:“在所有學科中,語文是A.你最感興趣的學科B.你比較感興趣的學科C.你最不感興趣的學科。”結果是選A的只占9%,選B的也只占40%,而選C的卻占51%。據上海的兩次抽樣調查顯示,中學生對數理化課程的注意力集中占91%,而語文只占15%。另外,中學生語文水平的顯著落后也是有目共睹的。上海師范大學的許紀霖教授不無感慨地嘆息:“現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當于過去的碩士研究生;現在的碩士生相當于過去的本科生。整個大學生的語文水平令人搖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已是如此,更何況中學生呢。難怪“學了12年的語文居然寫不好一張字條,學過數百篇的課文,居然聽不懂一首歌”不算是新聞。
對于中學語文教育的流弊與痼疾以及對其進行脈診與救治,語文教育界、學術界見仁見智,但筆者認為20多年中學語文教育最慘痛的教訓是:語文教育觀念的嚴重偏差造成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感的嚴重失落,從而導致中學生語文能力的大大削弱,最終影響了語文教育的整體效果。所以筆者認為,當今的語文教育首當其沖應該是重新確立語感教育的地位,變“知識灌輸教育”為“語感培養教育”,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語感,從而從根本上提高中學生的語文水平。
語文教學的一個最重要的指向,是培養學生對話語、文章的傳達和接收,即培養學生語言運用的能力,而“這一能力的靈魂就是語感”。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知和迅速領悟的能力,是對語言文字直覺的、整體的把握。它左右著語文教學中的讀、寫、聽、說等言語活動的質量和效率,在言語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可以說,敏銳的語感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條件,是構成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核心因素。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言:“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培養小學生語感能力是小學語文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較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呢?下面就這一問題談一談我膚淺的見解。
一、激活生活體驗,獲得語感。
生活有多么寬廣,語文就有多么寬廣。語文作為一門得天獨厚的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貼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語文與生活有著這樣密切的聯系,我們認為語感的培養,離不開豐富的生活體驗,每個人必須通過自己的生命活動獲得某種對生活的體驗,才能去掌握言語所標示的東西及其背后潛藏的思想與情感。葉圣陶是這樣表述生活體驗對語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說:“不了解一個字一個辭的意義和情味,單靠翻字典、詞典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留意,得到真實的經驗,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正確豐富的了解力,換句話說,對于語言文字,才會有靈敏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叫做語感。”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學生用詞混亂,是因為這些詞沒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見、所觀察和所想的東西聯系起來。”是的,過往的體驗才是對語言文字最好的注釋。例如《燕子》一課中寫道“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如果學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線譜”,不曾親眼見過,而老師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來彌補這一體驗的空缺,學生在讀到這段文字時,腦海中就不能產生“五線譜”的表象,也無法感受到言語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無法達到“入境始與親”的境地。研究證明,人們對語言的敏銳感受和對生活的敏銳感受緊密相連。教學時,教師若能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積累,設身處地地體驗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就會使語言文字在頭腦中形成的圖象逐漸鮮明具體,進而入情入境。《桂花雨》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學生都有淋雨的經歷,教學時,老師引導學生回憶雨絲飄落在頭發、脖頸上的感受,再想象桂花飄落在身上的情景,學生就能深切地體會小作者當時的快樂與興奮,在接下來的想象說話中,我們聽到了孩子們詩一般的語言,課文的朗讀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脫離了生活體驗的“語感培養”是蒼白的。語感的豐富、深刻、敏銳、美妙,必須建立在開啟個人體驗的基石之上。作為語文教師就是要善于在學生對言語的感悟中,進行多方引導、點撥。將其隱藏于內心深處的各種體驗調入前臺。這樣學生對言語的理解就會變得更加容易,感悟就會更加深刻。激發生活體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們在教學中,潛心摸索,一定會有所發現。
二、帶領學生進入情境,大膽想象,獲得語感。
“作者總是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去表達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學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寫的那個情境,也會豁然領悟用以表達這一情境的語言文字。有此可見,創設情境不啻是促使學生感悟的催化劑。”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憑借多種教學手段創設相應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場景、生動的畫面、音樂的旋律、實物的演示等,這些都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語言文字變成鮮明形象印在腦海中,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悟語言,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語感訓練。比如《石榴》一課的最后一自然段,描寫了石榴子兒的顏色、光澤、樣子、味道。其中,“瑪瑙般”、“晶瑩透亮”、“清爽無比”等詞語,惟妙惟肖地描摹了石榴子兒的特征,沒有嘗過石榴的人是很難深刻體會的。課上,我們可讓學生帶個石榴,剝一剝,看一看,嘗一嘗,這樣就強化了學生的感受,學生也就容易理解書中的遣詞用句了。通過操作,也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達到領悟。如《桂花雨》一課﹐在導入課文時,讓學生觀賞桂花盛開的景象說說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八月桂花的美麗迷人,為整篇課文奠定感情基調。在教學重點段落“搖桂花”時,教師先播放輕柔的音樂,優美動聽的聲音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后﹐教師又在屏幕上播放朵朵金黃的桂花如細小的雨點紛紛飄落的情景,啟發學生欣賞畫面,用語言描述這美妙的場景,并張開想象的翅膀,想想桂花會落在哪兒,完成填空:桂花紛紛落下,落在 ,仿佛 !如此充分的感悟后,當再讀到“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學生已完全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中,“搖桂花”的歡愉之情自然流露。
通過語言文字想象“畫面”,通過想象中的“畫面”感悟語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方法。教學中要重視運用形象的實物﹑語言﹑畫面,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以有效培養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三、誦讀是培養語感的捷徑和最主要手段
培養語感的方法很多,如留心精彩語言、練筆等,但誦讀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在古代閱讀教育中非常重視誦讀教學,古代的私塾教師幾乎是每天要求學生誦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書”“五經”等。古代的學者也非常注重自身誦讀習慣的養成,明代宋濂等著的《元史侯均傳》中記載:“侯均積學四十年,每讀書,必熟誦乃已。至言,人讀書不至千遍,終于無益。”清代的桐城派學者不僅竭力提倡誦讀,而且對誦讀與語文能力的養成關系也做了初步的探究,劉大櫆在《論文偶記》中寫道:“(讀古人書)爛熟后,我之神氣即古人之神氣,古人之音節都在我喉吻間,合我喉吻者,便是與古人神氣音節相似處,久之自然鏗鏘發金石聲。”此處的“古人之音節都在我喉吻間”就是誦讀對語感養成的感染與滲透作用。現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則用心理學、生理學原理對該現象做了解釋:“朗讀也是一種模仿,它模仿的是作者喉舌筋骨活動的技巧。久而久之,作者的神氣音節就在讀者的喉舌筋骨上流下痕跡。”(《文藝心理學》)。可見,誦讀對語感的養成還有其科學理論依據。
古往今來,文學史上一些文學大家無一不是通過誦讀培養了語感,打實了語言功底而成為大家的。試想,如果三國的曹植、南朝的袁虎平時不廣泛誦讀詩書,不懂得語感的培養,那么,他們又怎能七步成詩、倚馬可待呢?魯迅如果從小不在私塾里打下扎實的古文基礎(盡管他對私塾持批判態度),巴今從小若不爛熟《古文觀止》,那么,《阿Q正傳》、《家》、《春》、《秋》等劃時代的扛鼎之作又由何而來?據說,茅盾還會背《紅樓夢》,錢鐘書還會背《左傳》呢?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選爛,秀才半”就是這個道理。
四、新教材:讓語感在誦讀中回歸
高中語文新教材(試驗修訂本.必修)說明中明確地指出修訂的指導思想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思想由“知識立意”向“素質立意”轉變,由“研究語言”向“理解和運用語言”轉變,由“重基礎知識訓練”向“重語感培養”轉變,這是修訂語文教材思想上的一次質的飛躍。從這個指導思想出發,新教材十分重視誦讀對語感的培養,這主要表現在(以高中課本第一、二冊為例):1、十分強調現代名篇中的精彩文段的背誦,如《荷塘月色》中的4至6段,《記念劉和珍君》中的2、4節;2、突出強調文言文名篇名段的背誦,兩冊課本中的文言文除了《五人墓碑記》和《病梅館記》之外都有背誦任務。可見,誦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突出位置。
當然,如果讓學生像私塾教育式的背誦或“囫圇吞棗、一知半解”式的背誦那也是不可取的,這樣,只會讓學生走向死記硬背或死讀書的死胡同。由此,教師對學生在誦讀方面的指導就顯得十分重要。
1、會讀是基礎。
背誦讀在先。讀文言文,讀準字音是基礎,讀清句讀是根本,讀出語氣和語勢是提高;讀現代文,要領會文章的情韻、意境,要讀出語言的輕重緩急,要抑揚頓挫地讀,要聲情并茂地讀。為了激發學生讀的興趣,讀的方式也可靈活多樣,可以領讀、范讀、齊讀、分組讀、個人讀、發聲讀、無聲讀、配樂讀等等,不一而足。關于指導學生讀書方面的方法語文教育界經驗頗多,在此不一一贅述。
2、背誦要得法。
指導學生背誦,理解是前提。因為記憶可分為機械記憶和意義記憶,根據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他們正處在機械記憶向意義記憶的過度時期,因此,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則更為科學,更切實有效。對于文言文文句的理解,教師可指導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借助工具書、參考資料或通過師生答疑、同學討論等加以解決。在教授新教材文言文的時候,教師要一改傳統文言文教學中教師一字一句串講到底的教學風格,可根據需要,將教學重心放在指導學生背誦文句上,否則,教學效率不高,而且也達不到培養學生語感的教學目的。
當然,背誦的方法很多,如限時背誦法、歌訣背誦法、綜合背誦法等等,但“背無定法”,只要有助于學生準確、快速、高效地背誦的方法,教師就可以輔導學生擇善而用之。不過,在此,要特別強調教師范背法,即教師在要求學生背誦之前,教師不妨面對學生熟練地范背一遍,這樣,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背誦積極性,因為,根據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的示范是學生最直接的模仿,因此,教師的榜樣作用不可低估。
新教材通過一年的試教,學生背誦了一定量的文章,學生的語感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加強,學生的語文能力較以往的學生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這不僅表現為學生感悟文章能力的提高,更表現在學生說寫能力的提高上。比如,現在,演講《學貴有恒》這個話題,以前只有少部分學生才會用到一些課內知識,而如今連一般的學生也會用上如:“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等學過的名句。演講與“有志”有關的話題,一般學生就自然搬出了《游褒禪山記》中的“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旱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以及《滕王閣序》中的“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等句子。再比如,寫文章的時候,要是涉及到寫景,學生則會根據不同需要,或多或少、十分貼切地用上一些如“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一些寫景的美句。不僅如此,還有學生完全領會了文章的意韻,居然模仿起作者的寫作風格與語氣,做起了“模仿秀”。
以上介紹了我對于語感培養的一些看法及在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嘗試。當然,培養語感是一個長期有意識的、科學的訓練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采取適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不間斷的訓練。
注釋: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
參考書目: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解讀》,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
《葉圣陶教育文集》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淺談培養學生語感的幾種方法(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