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 指導學生品味本文人格化臘梅所賦予的多重人格精神,理解作者解讀臘梅生命過程所運用的現代社會價值取向與蘊含的現代審美情趣。
2. 認識本文在表現主旨時所運用的鋪陳、虛擬、稱謂轉換的寫法。
[教學設想]
1. 布置課前語系,學生收集有關“梅”的古詩文,體會古人吟詠的是梅的那些品格以及對梅所寄寓的情感。
2. 通過對文章的誦讀以及一些具體語句的品味,加以對一些問題的討論,體會本文人格化臘梅索賦予的多重人格精神。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檢查預習,交流古詩文
2.引入課文
二.問題探討
1.文章如何引入話題?
明確:南方的朋友想做一株臘梅。“深深地陶醉在臘梅的風韻和幽香之中”。
2.作者如何看待這一想法呢?
明確:“留給我一陣好想”,“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你必須堅忍,必須頑強,必須敢于用赤裸裸的軀體去抗衡暴風雪”,“你必須忍受寂寞,必須習慣于長久地被人們淡忘冷落”;“必須具備犧牲精神,必須毫無怨言地奉獻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結晶。”
3.從全文看,文中展現了對臘梅生命意義怎樣的理解?
明確:生命的意義在于堅忍頑強地對抗苦難;在于犧牲和奉獻;在于耐得住寂寞。
4.文中用到了哪些表現手法來表現主旨?
明確:
(1)鋪陳
鋪陳是運用濃墨重彩對描寫對象進行渲染、呈示、謳歌等,產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達上的激情美。
例:“當北風在空曠寂寥的大地上呼嘯肆虐”一段,用兩個“當”,三個“一任”這些比較整齊的語句來表現臘梅所面對的環境的嚴酷,臘梅巋然不動、恬然自安的氣度,由此揭示臘梅舉止所蘊含的一個道理:任何歡樂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經歷了殊死拼搏。
(2)虛擬寫法
虛擬是一種文學表達方式,即虛設一個文學情景或對象以便于作者展示胸襟、豁顯主旨。
例:文中的“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
(3)稱謂轉換
首先,文中1、4、7、9、11、13、15小節中的爹第二人稱的親切發問,使全文充滿了對話的氣氛。而幾個“你”在文中有不同的指代對象。還有例如“我”、“我們”“你們”等稱謂(具體語句略)的轉換,使表達更為曲折,更耐人咀嚼。
三.總結
毫無疑問,課文是在借臘梅之口來探討人的品格問題的,所以我們是否可以說,本文用動情的委婉的方式告訴我們:假如你想做一個真正的人,你就必須堅忍頑強,必須勇于犧牲奉獻,必須能面對那充滿悲涼的寂寞。
[布置作業]
學習完了本文,如果我也問各位同學:下一輩子如果要變成一種花卉的話,你想變成什么呢?請以《假如我想做……》(填入任意一種花卉名稱)為題,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要求:查閱資料,適當了解一些花卉的特點和傳統象征意義。
南洋模范中學 馬依茵老師
[滬教版《假如你想做一株臘梅》教案2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6.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