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種樹郭橐駝傳》課堂實錄2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4-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師:同學們一定還記得上學期學過一篇文言文《秋水》,是否還記得它選自哪一部書?

   

   生:《莊子》。

   

   師:在《莊子》中記載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德充符》中記載著這樣的個人物:

   

   魯有兀者王駘(tái),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

   

   闉(yīn qí)跂支離無脣(chún)說衛靈公,靈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dòu)肩肩。

   

   (兀者:斷足之人;闉跂支離無脣:曲足、駝背、無唇之人;脰:頸項;肩肩:瘦小的樣子。)

   

   這兩個人的共同特點是身體畸形殘疾卻有過人的本領。我們猜猜看,他們是真實的人物還是虛構出來的呢?

   

   生:虛構的。

   

   師:莊子正是用夸張的手法告訴我們只要有過人的本領,形體上的缺陷就會被忽略。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柳宗元筆下的一位駝背種樹人郭橐駝。

   

   請每一位同學出聲讀一遍文章,遇到不認識或不確定的字請你舉手向我示意。(學生自由讀文章約4分鐘。)

   

   下面請大家一起讀一遍文章。(約3分鐘)

   

   這位郭橐駝和《莊子》中的這兩個人物有哪些相似之處?

   

   生:郭橐駝的身體也是殘疾畸形的,也有過人的本領:樹種得好,而且還懂政治。

   

   師:郭橐駝的為人怎么樣?

   

   生:他是個駝背,鄉里人給他取外號“駝”,他不僅不生氣,還說“甚善,名我固當”,并且自己也叫自己“橐駝”。可見他很豁達、樂觀,這種自信也許正暗示著他也許是個“世外高人”。

   

   師:很好,橐駝的為人確實是形丑而豁達,身殘而自信。

   

   橐駝種樹種得極好,我把它概括為:天下奇絕。請一同學來讀一讀第二段,其他同學們來找一找“絕”在哪里?

   

   生:“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無論是把樹作為觀賞的豪富人還是賣果子為生的人都爭著雇傭他,可見他的技術很全面。

   

   生:“或移徙,無不活”,我們常說“樹挪死,人挪活”,但郭橐駝種的樹移植了還能活,這也是他奇特之處。

   

   生:“碩茂,早實以蕃”,他種的樹枝繁葉茂,結果早且多,說明他種的樹質量高,品質優。

   

   生:“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別人怎么都模仿不如他,這是他的獨門本領。

   

   師:看來,郭橐駝種樹有“四絕”:一絕--技術全面;二絕--樹挪能活;三絕--樹品質優;四絕--獨門本領。 

   

   郭橐駝不僅樹種得如此之好,而且還懂得為政之道,他是如何將植樹之道移之官理的?

   

   生:他先將自己植樹和他植者植樹進行對比,然后再將將他植者植樹和官吏為政的表現兩者加以比較的。

   

   師:請同學們將找一找寫他植者植樹和官吏為政的表現的句子,并用筆劃出來。請全體女同學讀一讀他植者植樹的表現,請全體男同學讀一讀官吏為政的表現。

   

   誰來說說他植者植樹和官吏為政的哪些表現是相似的?

   

   生:他植者植樹:“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與此相似的官吏為政的表現有:“旦暮來而呼”,“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并且還“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

   

   師:如此植樹和治民,結果如何?

   

   生:他植者的結果是勤慮害樹,官吏治民的結果是繁政擾民。他們的共同點是“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勤勞反而壞事。

   

   師:文章最后,問者說:“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你認為養樹術和養人術分別是什么?

   

   生:養樹術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養人術應該是“順民之性以養其民”。

   

   師:如果我把故事中的兩句話:“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抽掉,行不行?

   

   生:不行。因為從種樹到為政之道作者用了類比的方法,兩者表現相似結果才相似。如果抽掉了這兩句就不能推出勤慮害樹這個結果,那么接就不能推出與此相似的官吏為政“繁政擾民”這個理了。文章主旨的出現就會顯得很突兀。

   

   師:你分析得很有道理。由此我們知道,寫一篇文章,要從前面的一個故事得出后面的一個道理,應該寫出它們的相似點。

   

   看來,這位種樹的郭橐駝確實厲害,能從養樹之術推知養人之術。那么,這位究竟郭橐駝是真有其人還是作者虛構出來的?(討論)

   

   生:我認為是真實的。因為文章的題目是《種樹郭橐駝傳》,說明這是一篇傳記,并且有具體名號、籍貫、職業等。

   

   生:我認為是虛構的,因為只知道他的綽號而不知其真名,種樹的水平好得太神奇了,更何況一個普通種樹之人居然懂得治民之法,有點違背常理。

   

   生:我也認為是虛構的,它不像一篇傳記,更像一則寓言。作者痛恨繁政擾民的現象,但在古代直言進諫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所以作者借助一個種樹的故事來警示統治者要順民之性,讓百姓休養生息。

   

   師:從形式上看,它確實是一篇傳記;但從內容和寫作方法上看來,它應該是一則寓言。所以,本文應該是以傳記包裝的寓言,或者說是寓言體的傳記。郭橐駝到底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學者的觀點是這樣的:

   

   郭橐駝種樹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學者多認為這是設事明理之作。

   

   “設事明理”是寓言最根本的特點,為了明理所設之事既可是真實的,又可是虛構的。本文中,既可能是柳宗元為了表明對繁政擾民的痛恨而虛構了一個橐駝的故事,也可能是生活中確實有那么一個駝背的種樹人而引發作者寫這樣一篇寓言。所以,認為郭橐駝是真實的或是虛構的,都是有道理的,真是“亦真亦幻”郭橐駝。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則更進一步說它是“幻設為文”,“以寓言為本”。魯迅先生認為他是虛構的。既然是虛構的,我想把這個郭橐駝的故事進一步夸張:“橐駝所種之樹不需幾年就能長10米,且一年四季都能結果”,這樣好不好?

   

   生:不好。雖是虛構,但也要符合事理,太夸張,不合事理,故事就站不住腳了,那么后面的理也就站不住腳了。

   

   師:我們寫文章,為了要表明一個道理,也可以學習設事明理的寫法,所設之事既可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構的,像前面《莊子》里的兩個人物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也沒關系,只要這故事要合情合理;并且這故事和所要表達的道理相似,寫好它們的相似點。

   

   這亦真亦幻的郭橐駝能將植樹之道移之官理,我們同學們能否將所領悟到的寫作方法移之寫作實踐呢?請大家做一個小練習。請根據由事到理要寫好相似性的方法,給散文《一棵核桃樹》加一個結尾的句子。(印發講義《一棵核桃樹》,學生看文章、寫句子。)

   

   一棵核桃樹 劉燕敏

   

      房前有片菜地,自從用籬笆圈起來,邊上就長了一棵樹。由于不妨礙種菜,一直就沒動它。后來,菜地荒了,籬笆沒了,門前就多出一棵樹。 

   

      孩子兩歲時,去了一次鄉下。回來問我:“媽媽,爺爺院子里有一棵棗樹,我們家的這一棵也是棗樹吧?” 

   

      大人不在意的事,經孩子一問,就會顯得非常復雜。聽了兒子的問話,我頓時猶豫起來。我還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樹。于是每有人來,我便多了一件事,那就是,問他們是否認識那棵樹。 

   

      一天,農校的一位朋友來了,喝茶敘舊之后,我把他引到院子里!斑@棵樹你該認識吧!”他審視了一會,說:“這是一棵李子樹,一看葉子就知道。” 

   

      當天晚上,我告訴兒子:“以后你有李子吃了。我們家的那棵樹是李子樹! 

   

      寒來暑往,日復一日。李子樹一天天長大。就在孩子從幼兒園升小學的那一年,它開花了。此時,適逢爺爺從鄉下來。他看著房前的李子樹,說:“今年你們有櫻桃吃了,你看你們門前的那棵櫻桃樹,花開得多茂盛。”“老爺爺,那是一棵李子樹。”兒子給爺爺糾正。 

   

      “傻孩子,李子樹什么樣子,我能不知道嗎?你們家的這一棵是櫻桃樹。”爺爺給兒子糾正。 

   

      被我們叫了3年的李子樹,原來是一棵櫻桃樹。 

   

      爺爺走后,櫻桃花開始飄落,幾粒青色的果實開始顯露出來。 

   

      就在兒子等著吃櫻桃的時候,不知是因為當年的雨水太大,還是別的什么原因,樹上看得見的幾個果子開始脫落,直到一個不剩。那棵樹從此再沒人關心。 

   

      深秋的一天,房前有人丈量土地,聽說開發公司要在這兒蓋一棟大樓。一位劃線員在那兒喊:“這是誰家的核桃樹,要移趕快移走,明天挖掘機就來了! 

   

      明明是我們家的櫻桃樹,怎么又成了核桃樹?我從家里出來,說:“那是我們家的櫻桃樹! 

   

      “櫻桃樹?我沒見過櫻桃樹,還沒吃過櫻桃嗎?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掛著一顆核桃!眲澗員邊說,邊順手指向樹梢。 

   

      那兒確實掛著一枚小小的核桃。我們家房前的那棵樹,不是一棵櫻桃樹,它是一棵核桃樹。 

   

      10年過去了,每次想起我們家的那棵樹,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慨。這棵樹多次被我們張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們證實了它的真實身份。 

   

      有時我想,這棵樹是不是上帝派來向我作某種暗示的,它要我知道, 。

   

   (寫好后交流。)

   

   生:看一個事物,不能被它各式各樣的表象所蒙蔽,要看它的本質。

   

   生:也許有的人一直生活在角落里,但只要拿出自己的果實,大家照樣會懂得你的價值。

   

   師:兩位同學的結尾都很契合這個故事,都符合我們今天講的相似性的原則,尤其是第二位同學的結尾已非常接近作者的原文。讓我們來看一看作者的結尾:“作為一個人,你必須奉獻出自己的果實,否則在這個世界上,沒誰會真正認識你!

   

     今天我們通過對《種樹郭橐駝傳》這一篇寓言體傳記的學習,掌握了一種由事入理的寫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還能記得,還能運用;并祝每一位同學在在自己的生命樹上結出累累碩果!

   

   

   

   

   

   

   

   《種樹郭橐駝傳》教學設計

   

   吳興高級中學 肖亮

   

   【教學目的】

   

   1、 落實文言字詞,積累文言知識。

   

   2、 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寓意。

   

   3、 培養學生以現代眼光審視古代文學作品,關注現實的能力。

   

   【教學設想】

   

   1、運用板塊式教學,把課堂設計為三個相連的漸進的板快,即“讀--準確地讀”;“說--理解地說”;“寫--感悟地寫”。

   

   2、文言文學習重在誦讀,可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反復閱讀,并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文意,培養文言語感。

   

   3、課文不難,注解也很詳細,應放手培養學生自瀆的能力,教師適時進行點撥 ,特別是培養學生推測語意的能力。

   

   4、用現代人的眼光來審視、學習古代文學作品,從中汲取智慧的結晶,并與現代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古鑒今,古為今用。

   

   【教學步驟與內容】

   

   一、導入:由中國古代文人的愛好導入。

   

   晉朝陶淵明愛菊,“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唐朝大詩人李白愛酒,杜甫有詩云“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宋代大文豪蘇軾愛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唐朝的柳宗元愛樹,他不僅愛種樹,更能從種樹中得到做人的道理,做官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這篇《種樹郭橐駝傳》。

   

   二、明確本堂課的三大板塊:

   

   “讀--準確地讀”;“說--理解地說”;“寫--感悟地寫”。(幻燈出示)

   

   三、讀--準確地讀:

   

   1、 聽讀課文。請學生個別讀課文,其余學生聽讀。要求:仔細聽,認真看,心里讀。(朗讀完成后,教師指正。)

   

   2、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握句讀。

   

   3、 學生齊讀課文。要求:聲音響亮、整齊自信。

   

   4、 熟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在熟讀的基礎上對照翻譯,邊讀邊翻譯給自己聽。教師巡視答疑。

   

   5、 教師檢查:

   

   ①學會結合語境,用文言積累和語法常識推斷語意:(幻燈出示)

   

   示例:1、遂而雞豚(雞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國也》)

   

   2、名我固當

   

   3、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②試著翻譯下列句子,做到準確、通順。(提醒學生注意倒裝句式)(幻燈出示)

   

   1、故不我若也。

   

   2、吾又何能為哉?

   

   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

   

   四、說--理解地說:

   

   1、說“發現”的話:

   

   你發現郭橐駝有哪些過人之處呢?請你用“我眼中的郭橐駝是一個 的人…”進行評價。(討論后發言)

   

   教師總結:郭橐駝是一個既平凡又不普通的人。說他平凡是因為他其貌不揚,職業低賤,但他“種樹”卻很有一套,他種樹講究的是“順木之天”;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把這個道理不僅用在了種樹上,更把它用在了為官“治民”中,為官治民講究的是“順民之意”!胺N樹”和“治民”在郭橐駝這里得到了有機的統一。

   

   2、說“關鍵”的話:

   

   怎樣才是順民之天呢?作者在文中并沒有直接交待正確的“養人”之術。請用“為官治民應該這樣……”,補充出這句關鍵的話。(先齊讀第四段,后說話。)

   

   教師總結:為官治民就應該真正關心百姓疾苦,給百姓自由的空間安排生產,使百姓得到休養生息。其實,早在戰國時期,孟子在《寡人之于國也》中就已經提出了類似的措施:“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柳宗元把“治民”的大道理融在了“種樹”這樣的小事中寫來,顯示了他極強的文學功力。

   

   教師補充:孫犁對柳宗元文章這種寫法的評價(幻燈出示)

   

   

   

   他(柳宗元)的文章都寫得很短,卻包含著很深的人生哲理。這種哲理,不是憑空設想,而是從現實生活中體驗得來!能把自然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政治思想、社會組織聯系起來。就是說,他能用自然規律、生活規律,表達他對政治、對社會的見解和理想。使天人互通,把天道和人道統一起來。

   

   

   

   --《談柳宗元》

   

   

   

   五、寫--感悟地寫:

   

   “文章合為時而著”,但我們現在閱讀古代文學作品,還是很有借鑒意義。請看漫畫《愛與礙》,這幅漫畫讓你想到什么?請結合當前社會問題寫下你的感想。

   

   (幻燈出示漫畫,學生當堂寫作,交流,教師評點。)

   

   教師總結:我們今天讀古人的文章,就要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閱讀,來審視,讀出我們現代人的感覺。“以古鑒今,古為今用。”這才是我們閱讀文言文的正確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汲取古人的智慧結晶。

   

   

   

   

   

   《種樹郭橐駝傳》教學實錄

   

   

   

   安吉縣高級中學 蔣紅衛

   

   

   

   教學目的:

   

   學習文言文的語言表達;感悟寓言的深刻寓意;讀寫互動,學習寓言的寫作。

   

   教學方法:朗讀品味法;提問引導法;討論點撥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對象:浙江省安吉縣高級中學110班(省一級重點中學高一普通班學生)

   

   教學時數: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指導:對照注釋讀通課文;能熟讀成誦;找出字、詞、句、文意等方面的疑難之處,準備好在課堂上向老師提問。

   

   教學過程描述

   

   一、導入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過好語言關。這篇文章共490余字,注解有60多處,大家預習時應該能讀懂課文。讀文言文時要特別注意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掌握它們的常用意義。

   

   本文在語言上有一個特點,就是詞性活用現象很豐富。下面老師就重點檢測一下大家在這方面的掌握情況。

   

   二、檢測預習情況(投影):

   

   1病僂,隆然伏行。 (。好位钣米鲃釉~,患病) 

   

   2故鄉人號之駝。(號:名作動,起外號)

   

   3 名我固當。 (名:名作動,給……起名) 

   

   4且碩茂,早實以蕃。(實:名作動,結果子;蕃:形作動,多結果)

   

   5 其筑欲密。(筑:名作動,搗土) 

   

   6其蒔也若子。 (子:名作動,對待孩子)

   

   7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爪:名作動,抓破) 

   

   8 見長人者,好煩其令。 (長:名作動,管理,統治)

   

   9 非有能碩茂之也。(碩茂:使動用法,使…碩大茂盛)

   

   10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使動用法,使…早結果;使…多結果)

   

   11見長人者,好煩其令。(煩:使動用法,使…繁多)

   

   1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動用法,使…繁衍生息)

   

   三、引導學生提問

   

   師:在預習中,大家對這篇文章的語句、文意等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學生提出一些字詞等方面的問題,教師一一幫助解決;其中一學生提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生1:我覺得本文的題目好像有點特殊。

   

   師:“特殊”在什么地方?

   

   生:我們平時讀的傳記,一般都是“某某人傳”,而這篇傳的題目在“郭橐駝傳”前面還要加上“種樹”兩個字,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用意?

   

   師:這個問題問得好。(轉向大家)大家平時讀到過的傳記,通常都是給怎樣的人作傳?

   

   生(紛紛答):給名人、偉人作傳。

   

   師(插問):記錄他們的什么情況?

   

   生:記錄他們的生平,至少記錄他們的某一段比較有意義的人生經歷。

   

   師(追問):那么這篇傳的“傳主”是怎樣一個人?作者記錄了他的哪些情況?

   

   生2:“傳主”是郭橐駝,是一個駝背,沒有名字,“郭橐駝”只是他的外號。

   

   生3(補充):作者并沒有記錄他的生平事跡,只是記錄了他的一種“種樹”技藝。

   

   (聽過幾位同學的發言后,教師總結。)

   

   師:傳記,通常記錄名人、傳人的生平事跡。而本文是給“郭橐駝”這個普通人作傳,并且只是介紹了他的一種技藝,那么,柳宗元為什么要寫這樣一篇“傳”?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研討這篇《種樹郭橐駝傳》。

   

   首先,我來指導大家朗讀課文。

   

   四、指導朗讀

   

   師:在朗讀古文時,句讀的準確停頓非常重要。你只有準確地判斷出句中的停頓,才能準確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大家看看以下句子該怎樣停頓。

   

   (投影):

   

   1 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

   

   2 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3 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 

   

   4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且不得暇。

   

   (教師先指名朗讀,讓學生暴露斷句時的問題,教師指正。)

   

   師:斷句時要注意句中的虛詞,如②、③、④句中的“也”、“而”、“以”等詞,它們是句中語氣停頓的標志性詞語;要注意古今詞義的差別,如第②句“既/然矣”不能讀作“既然/矣”;要看清詞與詞之間的界線,如“爭/迎取/養”不能讀作“爭迎/取養”。

   

   (學生齊讀以上4句話)

   

   五、朗讀感知課文,抓住關鍵問題,從最強信息切入對課文的閱讀。

   

   (一) 指導學生解讀郭橐駝的“種樹經”。

   

   師:郭橐駝種樹有他的絕技,為什么?因為他有一本“種樹經”(板書“種樹經”)。

   

   他是怎樣介紹自己的“種樹經”的?自由朗讀課文,找到相關語段。

   

   (此時學生活動:自由朗讀課文,遇到問題就舉手提問;教師巡視,解答學生的提問。學生自讀課文畢。)

   

   師:大家找到了郭橐駝的“種樹經”了嗎?

   

   生(齊答):找到了。

   

   師:請大家齊聲讀出相關的語句。

   

   生(齊讀):“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師:大家覺得這段話中最關鍵的語句是什么?

   

   生4:“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師:還有嗎?

   

   生5:“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師:這兩句話連起來,正好能組成一句假設復句。大家連起來讀一下。

   

   生(齊讀):“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教師投影這句話)

   

   師:這句話最關鍵的詞有哪些?

   

   (學生紛紛說出“順”、“天”、“性”等詞,教師順勢板書“順天性”。)

   

   師(追問):什么叫“順天性”?你能結合郭橐駝的“種樹經”說說它的含義嗎?

   

   (說明:此環節意在為學生理解文章的寓意作好鋪墊。)

   

   生6:比如種樹的時候,要適應樹木的本性和自然生長規律,才能使樹木長得茂盛,使它早結果多結果!绊樚煨浴本褪琼槕挛锏淖匀灰幝桑褪俏覀兂Uf的“順其自然”。

   

   師:說得很好,那么,我再問一句:“順其自然”是否就意味著放任自流,撒手不管?

   

   生(紛紛答):不是。

   

   師:何以見得?請大家從課文中找到根據。

   

   (學生再次細讀“種樹經”。)

   

   生7:郭橐駝在種樹時能做到“順其自然”,但并不是放任自流。他在種的時候是非常小心謹慎的。文中“其蒔也若子”說明了這一點;種好之后,他才撒手不管,文中“其置也若養”說明了這一點。

   

   師:是啊,順其自然并不表示人們在自然面前無所人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該放手時才放手。

   

   那么“他植者”是怎樣種樹的呢?請大家將“他植者”的種植方法和郭橐駝的“種樹經”對比起來閱讀一下。

   

   (說明:此教學環境意在指導學生能快速準確地理解文句及文意。)

   

   (此時學生活動:大部分同學能準確地將相互對比的語句對照起來閱讀。)

   

   (投影:明確學生的閱讀結果。)

   

   郭橐駝的“種樹經” 對比 他植者的種樹法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其蒔也若子)

   

   

   

   既然已,勿動勿慮, 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去不復顧。(其置也若棄) 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

   

   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木之性日以離矣

   

   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二)重點指導學生比較“郭橐駝的種樹經”和“他植者的種樹法”,領會文章的寓意。

   

   (說明:這是引導學生領悟寓言的關鍵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課文所傳達的文化信息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對“順應自然規律”的哲學含義有真切的心理體驗,求得一種“心領神會”的體驗效果。體驗要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在認識過程上要體現一種感性到理性的升華。)

   

   師:他值者種樹與郭橐駝種樹的區別是顯而易見。但大家有沒有發現兩者的共同之處?

   

   生(紛紛答):他們都想把樹種好。

   

   師:對。其實他們都有著相同的“情感”和“欲望”。(教師板書這兩個關鍵詞),但為什么結果卻截然相反呢?

   

   生8:因為他們的方法不同。

   

   師(追問):那么方法是從哪里來的呢?

   

   生:……

   

   師:方法是從思想中來。一個人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取決了他對這件事的認識和理解,這就是思想。我再問一句:什么叫“思想”?

   

   生:……

   

   師:我查了詞典!冬F代漢語詞典》中對“思想”這個詞的解釋是: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既然如此,那么必定有些思想是正確的,有些思想是錯誤的。這決定了人們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正確。那么什么樣的思想才是正確的呢?

   

   生: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思想才是正確的。

   

   師:說得對。做事情要“理智”地把握事物的“規律”,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得最漂亮的事情肯定是“情感、欲望”與“理智、規律”和諧統一。如果只以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出發做事,有時難免會好心辦壞事,或欲速則不達,就像“他植者”種樹那樣。(板書“理智”“規律”兩個關鍵詞。)

   

   那么,在現實生活中,郭橐駝的“種樹經”能給我們什么啟示?大家是否看到或聽到過和“他植者”類似的情形呢?請大家結合社會生活、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人與自然關系等問題來談談,思維越開闊越好,大家可以相互討論。

   

   (此時學生活動:紛紛互相討論,氣氛熱烈,興致很高。討論畢,踴躍舉手發表看法。)

   

   (以下是對學生所發表見解的摘要匯總)

   

   ①有學生聯系到“教育培養子女”問題。學生對眼下盛行于大學中的“父母陪讀”現象提出質疑,認為這種做法利大于弊,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同時又覺得這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

   

   ②有學生聯系到最近暴發的“印度海嘯”現象,認為正是由于人們不能理智地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不能順應自然規律辦事,對沿海地區進行過度開發利用,比如搞建筑、開發旅游項目等活動,破壞了沿海的紅樹林和近海的珊瑚礁,致使海岸線上失去許多對海浪襲擊具有阻擋作用的天然屏障,所以海嘯造成的災難特別巨大。

   

   ③有學生聯系到“大躍進”現象,認為當時提出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跑步進入共產主義”、“七年趕上英國,十年超過美國”等口號是很荒謬的,雖然當時人們改造舊中國的熱情值得贊賞,但做法卻不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所以造成的后果是災難性的。

   

   ④有學生聯系到抗戰結束后,國民黨政府不能順應歷史發展規律,妄圖搞獨裁,結果被人民戰爭所打敗。

   

   教師(小結):所謂“小寓言大智慧”(板書之),寓言是可以常讀常新的,不同時代、不同身份、不同處境的人讀同一則寓言,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同學們剛才從“種樹經”中獲得的啟示都有獨特的理解,很好。

   

   當年柳宗元寫這則寓言時,或許沒有我們現在想得這么多,他給郭橐駝作傳,介紹他的“種樹經”的意圖是什么?請找出相關的段落。

   

   生(齊答):最后兩段。(學生齊讀這兩段。)

   

   師(問):這兩段中有一個詞正好與前文的“種樹經”形成對應關系,大家能否把這個關鍵詞找出來?

   

   生9:“官理”。

   

   生10:“養人術”。(教師贊許,板書之。)

   

   師(追問):大家怎么理解“養人術”的含義?

   

   生11:“養人術”就是治理百姓的方法。

   

   師:那么應該寫成“治民術”了,可作者為什么用“養”呢?

   

   生12:我覺得柳宗元說的“養人術”是指“休養生息”的意思。

   

   師:說得好。那么“休養生息”的做法應該是怎樣的呢?你能否根據文意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生:我覺得“休養生息”就是官吏在治理百姓時能順應百姓生活生產的自然規律,讓他們自主地安排生活和生產,并能解除過重的捐稅,使他們自由地繁衍生息安居樂業,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無為而治”。

   

   師:那么柳宗元為什么要提出“休養生息”的主張?誰能聯系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來談一談?

   

   生13:柳宗元是唐朝人。

   

   師: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他生活在哪個時代?

   

   生(語塞):……

   

   師(補充):柳宗元主要生活在中唐時代,唐王朝經過安史之亂后,國力衰落,老百姓民不聊生。唐王朝急需休養生息的政策來重振國力,老百姓也需要寬松的政治統治以求安居樂業?墒窃诠荫劦拿枋鲋,當時的官吏又是怎樣做的呢?

   

   生(齊聲讀出):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繰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殆。

   

   師:誰能用準確的詞語概括一下官吏們的所作所為?

   

   生14:名為“愛民”,實為“繁政擾民”。

   

   師:對,“繁政擾民”這個詞用得好。大家在他的其他文章中讀到過類似的批評時政的文字嗎?

   

   (在老師的提示下,學生紛紛背誦出初中讀過的《捕蛇者說》中的一段話。)

   

   生:“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

   

   師:大家再來仔細研讀這兩句話,品味一下語言中的意味。

   

   (投影,學生齊讀)

   

   仔細體味下列句子中所蘊含的意味:

   

   1 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2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師:誰能說說這兩句話中柳宗元所要表達的感情?

   

   生15:第一句中的“好、煩、若、而”這些詞有強烈的嘲諷意味,揭開了這些官吏們偽善的面紗,他們表面上打著“愛民”的旗號,實際上干的都是“擾民、害民”的勾當。

   

   生16:我說說第二句。這句話中用了“又何以……耶”的反問句式,語氣特別強烈,一針見血地揭露了官吏們的“擾民”行為給老百姓帶來的災難。

   

   師:說得很好。以后大家讀文言文時,請不要忽視品味虛詞,它們有時在表達情感時會起到很重要得作用。

   

   (回到課堂開始時得提問,作為小結。)剛開始上課時我們留下了一個疑問:柳宗元為什么要給“郭橐駝”這個普通人作傳,而且介紹的是他的一種“種樹”的技藝,現在大家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嗎?

   

   生17:我覺得這篇文章在形式上是“傳記”,實際上是一篇“寓言”。傳主“郭橐駝”這個人物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作者虛構的,叫“張橐駝”“李橐駝”也無所謂。重要的是他的“種樹經”,作者是想借“種樹經”來表達“養人術”的政治主張,建議統治者引以為戒,整頓吏治。

   

   (學生再次齊讀全文,結束對課文的閱讀。)

   

   

   

   六、指導課后“探究性學習”。

   

   課前的準備:教師課前指導學生閱讀“高考優秀作文寓言故事類”(包括《最美麗的鳥》、《上帝的回答》、《“誠信”漂流記》、《百元鈔票的自述》等五篇滿分作文。)

   

   過程描述:

   

   師:同學們看過這些優秀作文后,有怎樣的評價?

   

   生18:這些作文在文體上都用了寓言故事的體裁,比較新穎。

   

   生19:故事講得比較生動,讀起來很有趣味。

   

   生20:作者所構思的故事都有比較深的寓意,耐人尋味。其實作者就是把要闡述的道理用一個故事來表現了,感覺比讀議論文要生動有趣些。

   

   師:是啊!應該說寓言是一種不錯的文體,值得借鑒模仿,F在高考作文要求“文體自選”,大家多練習一種文體,就意味著多一條寫作的路子。

   

   那么寫作寓言有哪些最基本的要求呢?

   

   (投影展示)

   

   怎樣寫“寓言”?

   

   1、編故事:可以是虛擬的,動物故事或生活小事;敘事要有“情趣”;

   

   2、一定要有耐人尋味的“理趣”;

   

   3、“事”與“理”之間一定要有隱喻、象征的關系。

   

   師:今天老師布置給大家“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讀寓言,明事理,學創作”。

   

   希望大家課后多閱讀一些古代經典寓言故事,比如柳宗元的《三戒》、劉基《郁離子》中的一些名篇,領會這些優秀寓言的深刻寓意,多揣摩古人創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寫作技巧,平時多練習構思和寫作,“三年磨一劍”,相信大家一定能寫出成功的寓言的。下課。

   

   (下發“探究性學習”材料。)

   

   

   

   附:【探究性學習】(摘要)

   

   讀寓言,明事理,學創作

   

   一、學習寓言,要注意從作品記述的故事和描寫的形象人手,看看作者肯定了什么,否定了什么,文中點明或包含了什么道理,通過自己的分析、思考來理解寓意。說說以下這些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的寓意

   

   柳宗元寓言:《黔之驢》、《臨江之麋》、《永某氏之鼠》《羆說》、《蝜蝂傳》 

   

   劉基寓言:《賣柑者言》、《工之僑獻琴》等

   

   二、學習構思寓言故事:

   

   認真閱讀古代的經典寓言故事,揣摩古人創作寓言的取材方式和寫作技巧;根據提供的話題,嘗試構思寓言。

   

   話題:①心存善念 ②懂得感恩 ③利己與利人

   

   【教后感言】

   

   提起文言文教學,想說愛你不容易。我們已經太習慣于這樣的教學方法了:先指導學生朗讀,爾后教師逐字逐句串講翻譯,爾后重點實詞、虛詞、句式反復練習加以鞏固,爾后學生背誦課文,爾后……老師累了,學生煩了,興趣沒了。

   

   是不是所有的文言文都只能這樣教?是不是除了語言學習之外,可以拋棄其他的重要文化信息?

   

   把語言學習的重擔交給學生吧,因為每篇課文下都有那么多注解,相信他們能讀懂,老師只要在緊要處點撥一下就行了。老師,請你學會偷懶。

   

   在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吧。老師是一名指揮,演奏交響樂的任務就交給每一位樂手。你的指揮棒上發出的指令應該是有價值的提問,是引導學生去閱讀、思考、理解、探索的信號。

   

   課堂需要熱鬧,那是學生朗朗的書聲;課堂需要沉默,那是學生潛心的品悟。我們老師總是用心良苦,希望眼前的每一位學生都同樣的優秀,像自己一樣的博學;我們老師總是慷慨得無以復加,總想把自己所有的一切盡可能多盡可能快地傳遞給學生。所以我們總是不停地講、講、講。但讓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在我們的知識寶庫中,有多少知識和情感是我們的老師填入我們的大腦?又有多少知識和情感是由我們自己的閱讀品悟獲得?

   

   的確,每一篇文章都已經“死”了,因為它們從遠古傳來,只是靜靜地躺在語文課本中;但每一篇文章又都是“活”的,它們“色香味”俱佳:那是字里行間閃爍的人生智慧、作者的悲喜交加、行文構思的苦心孤詣……這些都是一種“大文化”,是潛藏在語言背后更鮮活的寶物。難道一篇文章的千古流傳不是靠這些而是靠“通假”“詞性活用”“賓語前置”?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些寶物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百I櫝還珠”的故事,不可忘記。

   

   把學生喚醒!

   

   把文章喚醒! 

[《種樹郭橐駝傳》課堂實錄2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種樹郭橐駝傳教案

2.《種樹郭橐駝傳》優質教案

3.采薇教案及課堂實錄

4.魯迅故鄉教案課堂實錄

5.藏戲教案分析課堂實錄

6.紫色風鈴教案課堂實錄

7.水滸傳的教案和課堂實錄

8.大班科學活動教案課堂實錄

9.《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10.種樹郭橐駝傳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