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本文,首先要弄懂文中的重點字、詞、句的含義;其次要在初通文意的基礎上,分別把握兩篇文章的主旨,并通過查資料、小組合作等方式,深刻領會其寓意和內容;再次,在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要能從語言層面上更進一個層次,提高到從文學鑒賞的角度來品味、欣賞文章的巧妙設喻、寓意深刻等表現手法和語言特色,進而試著寫400字左右的鑒賞文章。
本課是《孟子》單元的最后一篇,學習過程中還要能把本課所選兩篇短文和前面三篇課文進行比較,深入、系統地把握孟子的思想體系和孟子散文的藝術風格,并通過到圖書館或網上查閱資料,培養自己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應是文章寓意的理解,課前教師可指導學習閱讀“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寓言故事,并聯系以前學習過的諸子散文中的寓言,把握先秦散文中運用寓言說理的特點。學生課前應在疏通課文文意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和資料查閱,寫出自己對文章理解的書面材料,以備課上交流,并能在歸納總結寓言特點的基礎上,寫出本文的鑒賞提綱。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課前印發“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濫竽充數”等寓言故事的原文,指導學生把握、歸納寓言的特點。學生應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組內分工合作,分角色準備,準備好白話、文言兩種臺詞,以備課上朗讀,并通過朗讀,體味文章的諷刺、幽默的藝術特色,領略孟子散文的另一種藝術風格。
六.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板書“知識教學點”內容。
(二)整體感知
1.導人課文
孟子散文長于議論,雄辯滔滔,縱橫捭闔。《齊王晉文之事》充分體現了孟子散文的這一風格,《莊暴見孟子》的精辟的對比,《孟子見梁襄王》精妙的比喻又從另一個側面展示了孟子散文的風采。其實,孟老夫子不僅長于議論,他還很善于講故事,在講故事中闡發他的政治主張乃至人生哲理,是孟子散文的又一道風景。
2.引導學生復習,整理有關孟子的文學常識
(本課是本單元最后一課,有必要對孟子作一總結,以便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系統化。)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縣)人。約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孟子相傳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后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于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于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于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最后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的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被尊奉為僅次于孔子的“亞圣”。
3.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意
《齊人有一妻一妾》詼諧幽默,耐人尋味,是《孟子》散文中的名篇。文章通過一個生動的寓言故事,辛辣地諷刺了那種不顧禮義廉恥,以卑鄙的手段追求富貴利達的人。課文先是故事的序幕,簡單地交代了背景,引出了人物。再是故事的發生,寫齊人的詭秘行動和對妻妾的夸耀。然后是故事的發展,寫妻子的懷疑和妻妾的商議。接著暈故事的高潮,寫妻子的追蹤偵察和齊人“饜酒食”的真相。最后是故事的結局,寫妻妾的羞慚憤恨和齊人恬不知恥的丑態。
《弈秋》在《孟子》原文里是說“王不智”的問題,但學習下棋是否專心效果不大一樣這個例子,強調做事要專心致志,卻具有普遍意義。從原文中“無或乎王之不智也”看,當是有人把“王之不智”歸咎為孟子輔導不力,孟子為自己辯解。孟子用培養植物來比喻培養人,一暴十寒,自然達不到培養的目的。自己接觸王的機會少,而王身邊卻不斷有人給他潑冷水,自己又能怎么樣呢?只好以下棋為喻,即使是讓弈秋這樣的圍棋高手教人下棋,也是聚精會神的學得好,心有旁騖的學不好,這和老師沒有太大的關系,也不是他不聰明,而是沒有專心致志的緣故。
(三)重難點學習及目標達成過程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黑字詞,并翻譯下列句子(投影,學生口答)
①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②良人未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③又顧而之他
④惟弈秋之為聽
⑤思援弓繳而射之
⑥為是其智弗若與?
2.學生精讀課文,討論明確以下問題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小組內形成答案,班級交流,教師點撥明確)
(1)《齊人有一妻一妾》中,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地揭示齊人的丑態的?
[點撥]從五個方面來層層揭示齊人的丑態:一、齊人對妻子夸口,樹起一個極度膨脹的完美形象;二、妻子的懷疑和妻妾的商量,對齊人虛托的完美形象展開第一次審視;三、妻子的追蹤和齊人真面目的顯露;四、妻子的羞愧和哭罵,對齊人行為的否定;五、齊人無恥得意的另一種丑態。先以齊人的言語夸張自己的正面形象,又以妻子的視線層層揭開一個丑陋的真面目。最后又一次描繪齊人“驕”言時的洋洋自得,雖再次回到開篇的狀態,卻給予齊人最有力的一擊。以時間為序,將齊人反差強烈的兩個形象作了三次鋪展,突出其虛偽的本質,有較強的諷刺意味。
(2)兩則寓言故事的寓意分別是什么?
[點撥]《齊人有一妻一妾》中的引文末尾省略了一句表現作者觀點的話:“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稀矣!”從作者的說理意圖看,本文諷刺了那些無恥的為鉆營富貴利達而拋棄人格尊嚴的人們。《弈秋》則諷刺了那些在修學和做事上沒有恒心、不夠專一的人們。
(3)兩篇短文都采用了對比的手法,試分析其在文中的運用及作用。
[點撥]《齊人有一妻一妾》中有兩重對比。一是齊人自身行為的對比:墳場的“乞”與妻妾面前的“驕”;真相與表象的對比,人物內在的品格的委瑣與外表的莊重自足形成強烈的反差,達到了美學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銳的諷刺。二是妻妾與齊人在人生準則上的對比:齊人在墳場乞食而沒有絲毫的羞恥感,甚至在足不出戶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兩個婦道人家能明大理,強調在追求“利”的同時能注意采用正當的手段,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茍且,不能詭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人不齒行“妻妾之道”的卻恰恰是大“丈夫”。兩種道德標準的對比和沖撞,從更深層次上揭露了齊人的丑態,表現了作者鮮明的立場觀點。《弈秋》的對比集中體現在弈秋兩個弟子學習專心程度與學習結果的差異上,揭示了作者關于態度與結果有必然因果聯系的觀點。
(4)試結合《齊人有一妻一妾》,談談本文所體現出的幽默、詼諧的語言特點。
[點撥]孟子的寓言情節簡單,有時僅僅是一個情景性的設喻,卻又可笑、夸張而荒誕,形成了語言風趣幽默,寓言顯豁的藝術效果。《齊人有一妻一妾》中的齊人去墳場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饜不返,歸家時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個“乞”,一個“驕”,滿足可笑的虛榮心,沒有絲毫的羞恥感。生活中未必有這樣的人,但不能否定在求取財富與地位的時候,有人做著與齊人一樣的勾當。
作者在這些寓言故事中,極盡夸張之能事,讓讀者在人物夸張變形、有悖于常情的舉動中,領悟到作者傳達的深刻道理。
(四)總結擴展
[總結]
這兩篇短文都是孟子在論辯時穿插進來的寓言故事,故事有頭有尾,敘述緊湊集中。情節勾連而下,頗富戲劇性。故事雖短,但一波三折,妙趣橫生,好像一幕精彩的諷刺喜劇,引人人勝。
不論敘事還是對話,都簡練準確,生動傳神,有力地突出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鮮明突出。如“必饜酒肉而后反”的“必”字,顯示了齊人可恥行徑的經常性。“盡富貴也”的“盡”字,表現了齊人吹噓、夸耀的丑態。《弈秋》中的兩個人物形象也是如此,一個專心致志,一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對比鮮明,使人物形象生動突出。
學習這兩篇短文,要充分把握以上特點,加強誦讀,在誦讀中揣摩孟子當時的語態、語調,從而深入領會文章的寓意,領略文章的妙趣。
[擴展]
閱讀下列語段,回答問題。
逢蒙學射于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已,于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曰:“薄乎云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仆曰:‘追我者誰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也,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于尹公之他,伊公之他學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執弓。’曰:‘小人學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雖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后反。”
(選自《孟子離婁下》)
1.下列句子中加黑的字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思天下惟羿為愈己愈:超過
B.惡得無罪惡:怎么
C.薄乎云爾,惡得無罪薄:淡薄
D.其取友必端矣端:指品行正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
譯文:
②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
譯文:
3.當子濯孺子聽說追趕他的人是庾公之斯時,他立刻下了結論:“吾生矣!”他的依據是什么?
答:
4.孟子為什么認為羿有罪?他用什么方法說明這一觀點。
答:
[參考答案]
1.C2.①那個尹公之他,是個品行端正的人啊!他所選取的學生(友人)也一定是品行端正的啊!②今天的這件事情,是國家(國君)的大事情啊,我不敢貿然廢棄。3.庾公之斯的老師是自己的學生尹公之他,而尹公之他是個品行端正的人,他的學生也一定是個品德端正的人,學生不會射殺自己的老師,也不會射殺老師的老師。4.因為羿本身不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所以收的學生品德也低下。用了對比的方法。
(五)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語文讀本》P322《攘雞),并改編為白話文。
2.閱讀《語文讀本》P325《孟子散文的藝術成就》。
[21《短文兩篇齊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短新聞兩篇教案
7.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