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組 歌 課型 自讀點撥練習
課時 兩課時 授課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執拗、憔悴、璀璨、長吁短嘆、盛氣凌人”等詞語;
2.了解紀伯倫及其藝術風格,了解課文內容,領悟詩中擬人形象的情感內涵;
過程與方法目標 3.強化朗讀,體會詩意推進的肌理和層次,領會兩首詩的思想感情;
4.品析文中意味深長的語句,理解詩中多樣化的擬人手法,學習借物抒懷的藝術構思;
情感與價值目標 5.感悟詩作閃爍著的理性光輝,引導學生熱愛自然、敬畏生命。
重點 目標2、4 難點 目標4
教學準備 1.結合資料了解紀伯倫的有關情況。
2.將“讀一讀;寫一寫”的詞語,生僻字注音,把詞抄寫在預習本上,注意字形并理解、記住。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一、導入新課
有一位詩人,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稱他“是東方刮起的第一次風暴,席卷了西方,給我們西海岸帶來了鮮花”。而他帶有強烈東方意識的作品被稱為“東方贈給西方的最好禮物”。他就是紀伯倫。在他筆下,浪和雨有生命,有靈氣,有個性,它們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構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時,它們又閃爍著理性的光輝,給人以啟迪。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紀伯倫的《組歌》中的兩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二、自學點撥
(一)作者簡介
紀哈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紀伯倫認為詩人的職責是唱出“母親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愛”和“美”為主題,通過大膽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達深沉的感情和高遠的理想。
(二)字詞學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熾熱(chì) 禱詞(dǎo) 執拗(niù) 俊俏(qiào)
衷情(zhōng) 饋贈(kuì) 憔悴(cuì) 真諦(dì)
天穹(qióng) 璀璨(cuǐ càn) 鑲嵌(xiāng qiàn)
翱翔(áo) 長吁短嘆(xū) 千山萬壑(hè)
2.解釋下列詞語。
板書課題、作者。
可由學生自己查資料完成回答。也可由教師點撥完成,達到“知人論世”。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執拗:固執任性,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饋贈:贈送(禮品)。
真諦:真實的意義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
鑲嵌: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愛時所立的誓言和盟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
長吁短嘆:因傷感、煩悶、痛苦等不住地唉聲嘆氣。
盛氣凌人:傲慢的氣勢逼人。
紋絲不動:一點兒也不動。
(三)教師范讀,學生齊讀。
三、引導學生學習《浪之歌》
(一)感知課文的內涵
在這首散文詩里,海浪被詩人賦予了一個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為“海岸”的情人出現,在前四節里,鋪陳出的是一個熱戀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復始的潮汐的律動中與愛人難舍難分。接下來,這個女性化的形象融進了更深廣的喻義,它成為一個人世界的守護者--“夜闌人靜,萬物都在夢鄉里沉睡,惟有我徹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魚、礁石和情人組成的畫面中,它發出永恒的共鳴,“時而歌唱。時而嘆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嘆息。
也因此,我們方可領悟到詩中海浪的愛情的內涵,那不僅僅是對海岸的愛情,是更廣闊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滿腹的愛情,這博大的愛情閃耀著母性的光輝--“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因為愛著這世界,所以哪怕“徹夜不眠讓我形容憔悴”,也要守護著這個世界,它的和諧,它的美。
在這里,我們恰恰看到了詩人自己的形象,詩人正應是這世間種種美好價值的守護者,正如詩的末尾所寫:“這就是我的生活;這就是我終生的工作”,在這里,海浪的形象已經幻化為詩人自己的堅定的聲音。
詩中海浪的形象是極為感人的。她對情侶海岸一往情深,愛的熱烈,愛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許下忠誠的誓愿;傍晚,她又為愛情唱著祈禱的詩篇。潮漲時,她熱情洋溢,緊緊與情人擁抱;潮退了,她難舍難分,依戀地撲到在情侶的腳下。面對她這誠摯熾烈的情愛,海岸是異常感激的,他親吻她,
學生查資料完成,留足時間。
課文較短,適宜多讀。
留時間給學生充分討論,最后教師抽生訂正,點撥完成。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還容忍了她的“任性”。但與海岸連在一起的“礁石”,卻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獻媚、微笑,傾吐心聲,始終裝聾作啞,置之不理。他這種態度,使海浪感到傷感、苦惱。寂靜的夜晚,大地萬物都在睡神環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輾轉反側,難以安眠。然而,她的戀情并沒有因此而減退,也沒有因此而動搖對愛情的信念,決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這樣消磨歲月”,顯示出無限的忠誠。海浪對海岸的這種態度,也正是詩人對祖國深厚情愛的反映。海浪除具有人的特點,能借以很好地表達詩人的情感外,還具有浪的特點。如她的“任性”,總不能平靜的心胸,晨昏情感的變化,潮水漲落時不一的舉動等等。
(二)問題探究
“嗚呼!徹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縱使我滿腹愛情,而愛情的真諦就是清醒。”這里的連接詞使用好像不合常規?
明確:確實如此。這也正是散文詩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這里用“然而”或“但是”來替換“縱使”,在語義上更明白一些,語法上也較符合規范。不過,“縱使”,至少在漢語里有鮮明的強調意味。用在這里,使文意為之一緊,因而在效果上不僅獲得了某種轉折的味道,而且使這段話在語義層次上變得更為豐富和有氣勢。和詩的結尾聯系在一起,凸現出詩人一種類似我們熟悉的“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形象。
四、引導學生學習《雨之歌》
(一)感知課文的內涵
這首散文詩的絕大部分,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同時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結起來(“傳情的信使”)。值得注意的是在詩中對擬人手法的靈活的多方面運用:一方面是對雨的擬人化處理,從第三節“我哭”開始,由此引起一系列相關意象--花草,云彩和田野等等--相應加以擬人化,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時時在變化,或擬人的角度不同,或者由擬人很微妙地轉換為擬物,例如第六節“我從湖中升起,借著以太的翅膀翱翔、行進”,似乎又獲得了一只鳥的形象,此外,除了自然界的具體的物象之外,一些抽象的事物也常常被擬人化,如第二節“清晨的女兒”中的清晨,以及第五節“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中的死亡,可以說是運用于無形。
文中的空間感依然是寬廣浩大的,天上地下,雷電云雨,山河湖海,無所不至,但由于擬人手段的廣泛運用,使文中的世界成為一個“人之境”。不過,直到第七節“窗戶上的玻璃”和“敏感的心扉”出現,才真正引出了人的世界。
留時間給學生充分討論,最后教師抽生訂正,點撥完成。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原來,萬物有靈,只是因為人的存在,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因為有靈性的人的存在,有了他們的凝視,萬物才顯出人間的情態,有了他們的聆聽,雨點的敲擊才構成一種樂曲。
也是因為人的存在,雨才獲得了一種新的使者的身份--在潺潺的雨水中,我們敏感的心靈常常被引領著去觸及那些平日常常離我們很遙遠的記憶、夢想,一個深邃的精神的世界。
在自然界中,雨水意味著一個循環,正如愛情在人類世界中意味著一個循環,它滋潤生命,傳遞著生命的能量,使之生生不息。紀伯倫散文詩中的世界總處在運動之中,嘆息、淚水和微笑只是人類世界運動過程的諸面,而自然,乃是人類世界的一面運動著的鏡子。
(二)問題探究
1.作者在短小的篇幅里分別用了哪幾種形象來描繪雨?
明確:銀線,珍珠,傳情的信使,大海的嘆息,天空的淚水,田野的微笑。
2.雨的形象有什么特點?作者借雨歌頌了什么?
明確:雨是一位奉獻者和使者,歌頌了無私的愛與奉獻精神。
3.你是怎樣理解“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這句話的?
明確:“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一句比較含混,不知道是否與翻譯有關,但基本不影響全篇的理解。和其他大多數篇目不同,這兩篇是翻譯的外國文學作品,同時又是詩歌,因此我們所讀到的已經不再是原著,而是經由母語作為中介的譯作,在語義上可能會有所影響,同時,我們從中所感受到的文字之美相當大程度上也是由我們的母語所構成,而與原作的面貌有所不同,這是在教學時也需要注意的一點。比如兩首散文詩(的譯文)中出現大量成語和雙聲疊韻詞及少量文言詞,除了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所列之外,還有類如“碧海丹霞”“長吁短嘆”“紋絲不動”“夜闌人靜”“嗚呼”“千山萬壑”“鳴鑼開道”“不動聲色”“青枝綠葉”“酷肖”等等,都是為了在翻譯中取得與原作大致對等的詩意效果而采用的,需要有所體察。
4.為什么“我”哭,山河卻在歡樂?根據第三段文意回答。
明確:下了雨,河水漲了,可以澆灌田野、花草。
5.用一句話概括1~4段的內容。
明確:雨水滋潤了大地。
6.解釋第六段中“吻”和“擁抱”在文中的意思。
明確:指雨水澆灌花草、樹木。
留時間給學生充分討論,最后教師抽生訂正,點撥完成。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活動形式
7.這首散文詩采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確: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生活的熱愛和對奉獻者的贊美。
五、再讀再討論
1.讀了課文,你看到了怎樣的一片海浪和雨呢?
2.這兩首散文詩中的“海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點?( 的浪 的雨)請在橫線上添加修飾語,并說一說你的理解。
3.那么你能說說“海浪”和“雨”到底具有怎樣的形象?
明確:
1、2題很簡單,但答案并不要求一致。
3.海浪被詩人賦予了一個浪漫的花的形象,海浪的形象是一個博愛者的形象,從中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影子,詩人是世間種種美好事物的守護者。雨的形象是一個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潤萬物,同時也把距離遙遠的事物聯結起來--“傳情的信使”。
六、課堂小結
這是兩首清麗流暢,極富浪漫與抒情的散文詩,愛與美的主旋律回蕩其間,令人陶醉不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發現美,讓我們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擁有一顆善感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無限風光,去感悟人生的無數哲理吧。
七、處理練習
處理“研討與練習”。
自行完成《三A全優訓練》資料。
八、拓展練筆
模仿本文寫法,可以“ 之歌”為題寫一首散文詩。
留時間給學生充分討論,最后教師抽生訂正,點撥完成。
教師小結。
再讀,學生課內完成資料。
課外完成。
布置作業 相應的資料練習。
板書設計 組歌(節選)
紀伯倫
擬 《浪之歌》--海浪 海岸的情人 熾
人 人間世界的守護者 熱
杰 《雨之歌》--雨 滋潤萬物 深
作 “傳情的信使” 情
(奉獻者和使者的形象)
教學后記
[組歌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